第274章 韓遠軍,好久不見!
重生知青,戀愛腦覺醒了 作者:尋仙芳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下年輕人樂於助人,能言善辯,讓初入學校的四人感受到了京大的熱情。
工作人員給四人講解了學校的詳盡情況,三號到五號都是報到時間,五號晚上班會,六號正式上課。
四人連忙道謝,紀青嵐又問了她們文物係的輔導員。
她要申請不住校,也不知道找誰安排,就先找輔導員問問。
聽到文物係,工作人員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文物係輔導員是古教授,他這會應該在辦公室裏,如果沒在你就去教師樓302室去找。”說完,他又無意間嘟嚷一句:“聽說今年文物係報名的學生很少,好像隻有幾個人。”
像紀青嵐這樣報考文物係的女學生恐怕隻有她一人。
紀青嵐點頭致謝,四人先去羅紅玉的宿舍放行李,結果女生宿舍不歡迎男同誌。
羅局進不了女生宿舍,隻得將行李遞給她們,他在樓下等著。
宿舍在二樓,三人提著行李,羅紅玉走在最前麵,抑著看門牌號,指著218對兩人說道:“到了,就是這間。”
說著,推開了門。
宿舍裏,已經有一位紮著雙馬尾的小姑娘在鋪床,其餘三個床位都是空著的,今天是報到的第一天,看來羅紅玉的另兩位室友還在路上。
雙馬尾姑娘長相文靜秀氣,見到三人怔了一下,又反應過來招呼道:“你們好,我叫許映秋,是津市人。”
“你好,我叫羅紅玉,黑城來的,這是我媽媽和幹娘,你一個人來的呀!”
許映秋點頭。
“那你真厲害,我都是我爸我媽陪著來的。”羅紅玉誇道,把許映秋誇紅了臉。
羅紅玉將被褥拿出來,被褥在家裏她就準備好了,拿出來直接鋪在床上,方便得很,把東西歸整好,又給許映秋幫忙。
兩人都知道未來要相處四年,各自都抱著善意,很快就聊到一塊。
紀青嵐和李妙芳兩人把不大的宿舍打量一翻,兩邊各兩張床,上麵睡覺,下麵書桌衣櫃,廁所和洗漱房在樓道兩邊,整層樓的人共用。
二人收拾了,問羅紅玉還回去不。
羅紅玉搖頭:“媽,幹娘,我就不回去了,我中午和映秋一起去食堂打飯。”
李妙芳點頭,心裏微微失落,來之前還擔心女兒舍不得離開她和老羅,她準備一腦子的勸慰之詞,結果,是一句也沒用上。
李妙芳懷著失落,叮囑女兒記得去領補助的事,和許映秋微微點頭,才和紀青嵐回去。
“你媽媽和幹娘真年輕。”許映秋見兩人走了,才小聲說話。
“嗯!我也漂亮。”羅紅玉深以為然地點頭。
許映秋抿著嘴笑了。
到了樓下,羅局和一個人正站在牆邊聊天,那人被羅局擋著看不到臉,紀青嵐聽著聲音已經認出來了。
是多日不見的韓遠軍。
韓遠軍一身黑色棉衣,笑容自信,與羅局談笑風生。
看到紀青嵐過來,忙上前兩步迎上來。
“紀同學,恭喜啊!全省第三。”
紀青嵐淡淡笑著:“韓同學,你別笑話我了,我隻是運氣好,韓教授他們還好嗎?”
“我爺爺他們都很好,我爺爺在這裏任職,向教授和羅教授在工大任職,崔教授在北影,他們一直念著你和新铖呢。”
聽到他們的消息,紀青嵐心裏莫名開心。
“可惜這段時間很忙,不然應該去看望他們的。”
“自然會再見的,“你結婚他們無法參加,還說讓你補辦喜宴呢。”
“這是一定,我和蕭奕商量了,時間定在期末放假,到時請幾位教授大駕光臨。”紀青嵐笑著說道,他和蕭奕已經商量了過年的時候再補辦喜宴。
到時請蕭奕的姐姐姐夫,故交戰友,以及喬家祖孫和韓教授他們。
知道紀青嵐要去辦宿舍的事,就說道:“我對學校熟得很,我帶你去找古爺爺。”
爺爺都叫上了,想來關係不一般。
羅局和李妙芳聽到韓遠軍要主動幫忙,兩人就離開了,他們難得來一趟京大,自然想四處看一看這個全國最高等的學府。
回去也能跟人侃一侃,不然哪兒都不去,回頭兄弟們、同事們問起來,他們一問三不知,豈不是讓人小瞧了去。
兩人一路走著,聊著分開後各自的際遇。
韓教授回來後恢複了工作崗位,韓遠軍也一直在緊張的學習中,如今他也考上了京大,報的是經濟係,和韓教授一起住在後麵的家屬樓裏。
來到一座二層小樓,韓遠軍指著樓上正中的那一間教室說道:“那裏就是古爺爺的辦公室,我領你上去。”
兩人來到辦公室,韓遠軍禮貌地敲門:“古爺爺,我來找您辦點事。”
辦公桌前的一位帶著眼鏡的老人正專注地看一本厚厚的書籍,聞言抬起頭來。
看到門外的韓遠軍,他招手,聲音溫和:“是小軍,快進來。”
“古爺爺,這是紀青嵐,我是和爺爺下鄉大隊的知青,她這次報的正好是文物係……”
韓遠軍進來就介紹了紀青嵐,又說明了來意。
古教授挺意外的,今年報考的八位學子中,隻有一人是女生,沒想到現在就遇見了,還與韓家有交情。
真是巧了。
“古教授,您好!”紀青嵐恭敬地說道。
古教授微微點頭,讓兩人坐下,看著紀青嵐的目光裏帶著審視:“紀同學,你的成績很好,隻是為什麽會選擇文物係?”
比起,如火如荼的中文係和外語係、經濟係,文物係在其中不值一提,是他據理力爭才重新開設的課程。
隻是收效甚微,今年僅有八位學生報名。
紀青嵐是所有人中成績最好的一位,她選擇文物係,著實讓人意外。
對此,紀青嵐早有自己的理想,她解釋道:“我在紅河大隊下鄉的時候,曾經一次意外在廢品站買到兩張椅子,後來發現那是老物件,我就對這方麵的文化產生了興趣,找了這方麵的書來看。”
“我認為,華國經濟要發展的同時,祖輩留下來的瑰寶不能當成柴火燒掉,或者流落到不知名的地方,明珠蒙塵,我們應該將它們保護起來,讓它們重現天明,讓更多的人了解華夏文明的繁榮。”
工作人員給四人講解了學校的詳盡情況,三號到五號都是報到時間,五號晚上班會,六號正式上課。
四人連忙道謝,紀青嵐又問了她們文物係的輔導員。
她要申請不住校,也不知道找誰安排,就先找輔導員問問。
聽到文物係,工作人員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文物係輔導員是古教授,他這會應該在辦公室裏,如果沒在你就去教師樓302室去找。”說完,他又無意間嘟嚷一句:“聽說今年文物係報名的學生很少,好像隻有幾個人。”
像紀青嵐這樣報考文物係的女學生恐怕隻有她一人。
紀青嵐點頭致謝,四人先去羅紅玉的宿舍放行李,結果女生宿舍不歡迎男同誌。
羅局進不了女生宿舍,隻得將行李遞給她們,他在樓下等著。
宿舍在二樓,三人提著行李,羅紅玉走在最前麵,抑著看門牌號,指著218對兩人說道:“到了,就是這間。”
說著,推開了門。
宿舍裏,已經有一位紮著雙馬尾的小姑娘在鋪床,其餘三個床位都是空著的,今天是報到的第一天,看來羅紅玉的另兩位室友還在路上。
雙馬尾姑娘長相文靜秀氣,見到三人怔了一下,又反應過來招呼道:“你們好,我叫許映秋,是津市人。”
“你好,我叫羅紅玉,黑城來的,這是我媽媽和幹娘,你一個人來的呀!”
許映秋點頭。
“那你真厲害,我都是我爸我媽陪著來的。”羅紅玉誇道,把許映秋誇紅了臉。
羅紅玉將被褥拿出來,被褥在家裏她就準備好了,拿出來直接鋪在床上,方便得很,把東西歸整好,又給許映秋幫忙。
兩人都知道未來要相處四年,各自都抱著善意,很快就聊到一塊。
紀青嵐和李妙芳兩人把不大的宿舍打量一翻,兩邊各兩張床,上麵睡覺,下麵書桌衣櫃,廁所和洗漱房在樓道兩邊,整層樓的人共用。
二人收拾了,問羅紅玉還回去不。
羅紅玉搖頭:“媽,幹娘,我就不回去了,我中午和映秋一起去食堂打飯。”
李妙芳點頭,心裏微微失落,來之前還擔心女兒舍不得離開她和老羅,她準備一腦子的勸慰之詞,結果,是一句也沒用上。
李妙芳懷著失落,叮囑女兒記得去領補助的事,和許映秋微微點頭,才和紀青嵐回去。
“你媽媽和幹娘真年輕。”許映秋見兩人走了,才小聲說話。
“嗯!我也漂亮。”羅紅玉深以為然地點頭。
許映秋抿著嘴笑了。
到了樓下,羅局和一個人正站在牆邊聊天,那人被羅局擋著看不到臉,紀青嵐聽著聲音已經認出來了。
是多日不見的韓遠軍。
韓遠軍一身黑色棉衣,笑容自信,與羅局談笑風生。
看到紀青嵐過來,忙上前兩步迎上來。
“紀同學,恭喜啊!全省第三。”
紀青嵐淡淡笑著:“韓同學,你別笑話我了,我隻是運氣好,韓教授他們還好嗎?”
“我爺爺他們都很好,我爺爺在這裏任職,向教授和羅教授在工大任職,崔教授在北影,他們一直念著你和新铖呢。”
聽到他們的消息,紀青嵐心裏莫名開心。
“可惜這段時間很忙,不然應該去看望他們的。”
“自然會再見的,“你結婚他們無法參加,還說讓你補辦喜宴呢。”
“這是一定,我和蕭奕商量了,時間定在期末放假,到時請幾位教授大駕光臨。”紀青嵐笑著說道,他和蕭奕已經商量了過年的時候再補辦喜宴。
到時請蕭奕的姐姐姐夫,故交戰友,以及喬家祖孫和韓教授他們。
知道紀青嵐要去辦宿舍的事,就說道:“我對學校熟得很,我帶你去找古爺爺。”
爺爺都叫上了,想來關係不一般。
羅局和李妙芳聽到韓遠軍要主動幫忙,兩人就離開了,他們難得來一趟京大,自然想四處看一看這個全國最高等的學府。
回去也能跟人侃一侃,不然哪兒都不去,回頭兄弟們、同事們問起來,他們一問三不知,豈不是讓人小瞧了去。
兩人一路走著,聊著分開後各自的際遇。
韓教授回來後恢複了工作崗位,韓遠軍也一直在緊張的學習中,如今他也考上了京大,報的是經濟係,和韓教授一起住在後麵的家屬樓裏。
來到一座二層小樓,韓遠軍指著樓上正中的那一間教室說道:“那裏就是古爺爺的辦公室,我領你上去。”
兩人來到辦公室,韓遠軍禮貌地敲門:“古爺爺,我來找您辦點事。”
辦公桌前的一位帶著眼鏡的老人正專注地看一本厚厚的書籍,聞言抬起頭來。
看到門外的韓遠軍,他招手,聲音溫和:“是小軍,快進來。”
“古爺爺,這是紀青嵐,我是和爺爺下鄉大隊的知青,她這次報的正好是文物係……”
韓遠軍進來就介紹了紀青嵐,又說明了來意。
古教授挺意外的,今年報考的八位學子中,隻有一人是女生,沒想到現在就遇見了,還與韓家有交情。
真是巧了。
“古教授,您好!”紀青嵐恭敬地說道。
古教授微微點頭,讓兩人坐下,看著紀青嵐的目光裏帶著審視:“紀同學,你的成績很好,隻是為什麽會選擇文物係?”
比起,如火如荼的中文係和外語係、經濟係,文物係在其中不值一提,是他據理力爭才重新開設的課程。
隻是收效甚微,今年僅有八位學生報名。
紀青嵐是所有人中成績最好的一位,她選擇文物係,著實讓人意外。
對此,紀青嵐早有自己的理想,她解釋道:“我在紅河大隊下鄉的時候,曾經一次意外在廢品站買到兩張椅子,後來發現那是老物件,我就對這方麵的文化產生了興趣,找了這方麵的書來看。”
“我認為,華國經濟要發展的同時,祖輩留下來的瑰寶不能當成柴火燒掉,或者流落到不知名的地方,明珠蒙塵,我們應該將它們保護起來,讓它們重現天明,讓更多的人了解華夏文明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