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忱聽了,恭恭敬敬道:“太後教訓的是,兒臣記下了。”然後又對楊炎和趙倩如道:“姐姐,姐夫,如果是在私下,我想你們還是像原來那樣,就叫我‘小忱’好了,還有六娘,如果是在私下也是和以前一樣叫我,好不好?”


    趙倩如微微笑道:“那怎麽成,原來是你年紀還小,但你也總有長大的時候,難不成到你老了還要叫你‘小忱’嗎?”


    周太後也笑了,道:“那就這樣,你們就先這麽叫著,等到小忱成親,冊立皇後那天,你們再改口吧。”


    ***** ***** ***** ***** ***** *****


    第二天趙忱立刻招集陳俊卿、梁克家、韓彥直、洪適、史浩、劉珙六位大臣,商議設立都督府的事情。陳俊卿看了之後,立刻就表示了讚同。因為他本身就是文職出身,不懂軍事,深知如果讓自己來主持抵抗金軍的事宜隻會誤事,而且韓彥直也說得明白,都督府還是在中書省和樞密院的治下,隻不過是由武將來製定俱體的作戰計劃,中書省和樞密院隻用來審亥計劃和監督計劃的實施情況。這樣一來分工也明確了,自己的負擔的輕了許多。


    劉珙到是通曉軍事,但也知道,無論如何自巳也不及武將更認解戰爭。由武將來製定作戰計劃,肯定以文官更完善,也更合理一些。因此他也同意韓彥直的意見。


    而史浩自從回到天臨府之後,就收斂了許多,輕易不表意見,見陳俊卿、劉珙都同意了,也隨聲付合著表示了讚同。染克家和洪適見六位執政大臣中有四位都讚同了,而且設立都督府也沒有侵害到他們自身的利益,因此也沒有反對。


    見六位執政大臣都同意了,趙忱不覺精神一振,立刻又問道:“那麽眾卿以為,何人可以出任都督一職呢?”


    他剛一問完,史浩立刻道:“微臣以為,清遠軍節度使,現任江南西路、荊湖南路招撫使楊炎可以出任都督一職。”


    趙忱微微一笑,道:“若是論才能,楊駙馬到是足以勝任,不過朕到是覺得他還太年輕了一些,恐怕難以服眾吧。”


    史浩沒想自己的馬屁拍到馬腿上了,皇上居然直接否定了楊炎,難到說自己又想錯了,皇上是有意要壓製楊炎一下,怕他功高震主,這到也並不足為怪,隻怪自己沒有想周道,也沒有探探皇上的口風,就冒然推薦楊炎,隻怕又惹惱這新皇上了,雖然是正月天氣,史浩的額頭上也不覺有些冒汗。


    當史浩言之後,陳俊卿也以為皇帝會立刻同意。聽到皇帝的話,陳俊卿也不禁大感意外,還以為自已聽錯了。看來皇帝雖然年輕,到也不是一味任人為親,擁立趙忱為君,或許還真是一件好事。


    這時梁克家問道:“那麽皇上以為,何人出任都督合適呢?”


    趙忱頓了一下,道:“朕以為任用同安郡王出任都督更合適,諸位卿家以為呢?”


    陳俊卿略為遲凝了一下,才道:“皇上明鑒,臣以為可以。”其實他也知道,目前大宋的諸將之中,隻有楊沂中,無論是資曆、經驗、能力都適合出任都督,唯一有一點不合適的地方就是他是楊炎的爺爺。但這個理由卻是無法擺在台麵上來說。而且陳俊卿也認為如果是因為這個理由,而不啟用楊沂中,也未免太荒唐了。


    趙忱到沉得住氣,並沒有急於表態,又問道:“其他各位意見呢?”


    這時史浩才放下心來,原來皇上還是看重楊炎的,讓楊沂中出任都督,和楊炎出任有什麽兩樣?因此也道:“臣也以為皇上之見可行,同安郡王出任都督確實更合適一些。”


    梁克家道:“隻是同安郡王的年紀稍大了一些,隻怕未必能夠勝任。”


    韓彥直笑道:“同安郡王年紀雖大,但精力尚在,而且都督府還是在天臨府坐鎮指揮,又不是讓同安郡王領軍出征,臣以為到無不可。”


    劉珙也道:“臣也以為由同安郡王出任都督可行。”


    梁克家和洪適見了,知道反對也沒有用,也就讚同了。


    統一了眾人的意見之後,趙忱立刻下旨,設立都督府,任命楊沂中為都督。並且立刻開始著手製訂對金軍的作戰計劃。


    偏偏在這時,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隆興府職方司派遣到臨安的探子傳回來一個確切的消息,金國皇帝完顏雍病了,因此現在金國的人馬才一直按兵不動。而且不止是一條線,從好幾條線都傳來了同樣的信息,再經過隆興府職方司留守人員分析核對之後,主持職方司的周信終於可以確認,這條消息是準確無疑了。才上報給楊炎。


    這個消息立刻使天臨府朝廷上下為之一震,敵國的皇帝病了,對於大宋來說當然是好事。楊炎這才明白, 金軍攻克了信州之後, 就為什麽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或許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數在幫助大宋。


    一天以後,鎮守襄陽府的李顯忠也趕回到天臨府,恭賀趙忱繼位。


    由於隻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宋又進行了一次新君登基的大典,無論如何,這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江西、湖南、兩廣都是楊炎的勢力範圍,當然不會有什麽大問題。而李顯忠坐鎮襄陽,京西路和湖北路都在他的管轄範圍,麾下擁有大軍八萬之眾,勢力僅次於楊炎。他親自回天臨府朝賀,表示李顯忠也認同趙忱的君位了。這對目前天臨府的朝廷來說,無疑又是一個好消息。


    現在隻等四川那邊的消息了,如果四川那邊也承認了趙忱,那麽現在大宋剩餘的地方基本也就算統一了。不過四川地處偏遠,道路又難行,一去一回一般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因此還要等待結果。


    不過李顯忠回到天臨府,正好趕上都督府成立,正好可以楊沂中和楊炎聚在一齊商議下一步的進軍計劃。幾個人經過了兩天商議之後,終於製定出了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呈交給中書省和樞密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林森44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林森444並收藏宋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