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兩岸所峭壁如城牆一般聳立,高達十數丈,似乎直入雲霄。[( 峭壁上生滿野草,時有猿猴出沒其中,見了大船,出長長的鳴啼聲,驚人心驚。風吹來時,河穀中呼嘯聲大起,如同萬支號角一起吹起。河道之中,不時露出奇形的礁岩,江水衝刷,激起如雪般潔白的波峰,並出轟轟的雷嗚之聲。


    楊炎和趙月如並肩站立在船頭,趁著戰鬥中的空閑,觀賞漢水兩岸壯麗的風景。趙月如雖然貴為公主, 但平時極少出皇宮,這時見到這壯麗的河道風光,又有楊炎在身邊陪伴,不覺心曠神冶。忍不住讚道:“想不到漢水兩岸也有這麽美麗的風景。”


    楊炎雙手支在船舷上,笑道:“若是論河穀風光,天下最美莫過於長江三峽,現在看來漢水兩岸的風光都如此伏美,那麽三峽風景豈不是更加壯麗美觀。”


    趙月如轉過身來,輕鬆的將後背靠在船舷上,道:“早就聽說四川風景怡人、山川秀麗,隻可惜這次我們入川一直勿勿忙忙,那裏也沒有去,有多少川中風景都沒有看到。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再回川中。” 神色之中,頗為惋惜。其實在成都時,楊輔就曾請他們去遊覽武候祠,但終因事務太多,沒有去成。


    楊炎笑道:“那還不簡單,等我們打退了金軍之後,有的是時間,到那時我們再一起再回四川來,好好在遊玩一些時日。把這一次的損失都補回來就是了。”


    趙月如轉過頭來,一雙秋水雙眸中射出憧憬的光芒。輕輕道:“隻要是能夠和你在一起,在那裏的風景都是美的。”


    其實自從入川以來,雖然她一直跟著楊炎馬不停蹄,東征西殺,一刻都沒有停過。但卻是兩人相處在一起最長的時間。而隻有在楊炎身邊,趙月如才能夠徹底放鬆自己的心情,基至有時在楊炎麵前撒撒嬌,使使小性子,完全回歸女人嬌柔嫵媚的一麵。因此這些日子以來,雖然辛苦,但趙月如卻覺十分幸福滿足,遠比自己以前在皇宮中做公主的日子好。


    不過這時在楊炎的眼中,趙月如迎風而立衣袂飄搖,長飛揚,恍若仙子一樣,由其是現在這種含羞嬌媚的樣子,更是充滿了驚人的美妙姿態。以楊炎這時的定力,也不覺看得癡了。


    趙月如被他看粉麵微紅,低下頭去,道:“你那樣盯著我看做什麽?”


    楊炎忍不住輕輕握著她的手,笑道:“因為你長得美若天仙,無論是在戰場上的英姿,還是平時嬌姿妙態,都是那麽使人心神皆醉,誰不想多看幾眼。”


    幸好這時在船樓上隻有他們兩人,趙月如任由楊炎握著自已的纖手,並沒有抽回來,帶著一點羞澀道:“你說得真好聽,以前從來沒有人這麽說過我。”


    楊炎柔聲道:“如果你喜歡,以後我可以天天說給你聽。”


    趙月如羞赧的看了他一眼,低下頭去,心裏卻是覺得有無限甜蜜。


    正在這時,忽然傳來腳踏樓板的聲音,兩人趕忙鬆開了手,隻見洪淑兒走上樓頂,道:“師姐、楊師兄,龍山以經到了。”


    楊炎在四川打敗西複人馬之後,宋軍分兵三路進攻金軍,一舉攻克了秦州,新會州等地。完顏衍謀和安澤不敢和宋軍硬戰,隻得放棄天水軍、成州、西和州三郡,退回關中。宋軍收複了三郡之後,也不願和金軍多作糾纏,放棄了新會州,率軍撤回渭水以南,但仍然占據著大半秦州地界。而且也徹底斷絕了還是慶元府負隅頑抗的吳曦的最後一線希望。


    等楊炎回兵興州的時候,吳曦的部下人員以將吳曦誅殺,將級獻了楊炎麵前請降。至此,曆時近兩個月的四川叛亂終於全麵結束。


    而出使吐蕃的6遊也回到四川,上報了這次出使的經過。6遊剛到吐蕃時,吐蕃國君拒不相見6遊,付責接待的吐蕃大臣對6遊嚴詞質問,大有向大宋問罪之勢。6遊則為大宋的行為極力辯解,又送上禮物,但乃然緩和不了緊張的氣氛。


    忽然有一天,吐蕃大臣一下變得好了起來,而且吐蕃國君也召見6遊,雖然仍然就宋軍不經允許繞道吐蕃質問6遊,但語氣之中以經緩和了不少。6遊也頗為謙恭的表示歉意。吐蕃國君也表示,看在吐蕃與大宋交好了多年的份上,也不予再追究了,並且寫下國書請6遊先帶回去,並說吐蕃還打算派一個使節團,回訪大宋。因此6遊這才帶著吐蕃的國書,告辭了吐蕃君臣,帶著回到大宋。


    原來知道宋軍繞道吐蕃時,吐蕃朝野上下都義憤填膺,紛紛要求國君下旨出兵,武將更是個個請戰,要進攻大宋。其實是吐蕃群臣看到西夏和金國聯手攻宋,也覺得有機可趁,正好可以利用這個借口,也攻占幾塊大宋的土地,從中分一杯羹。


    但很快西夏軍被宋軍打得大敗,五萬大軍損失大半,西夏軍以經退兵了的消息轉來之後,吐蕃朝中立刻消停了許多,看來宋軍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麽好對付,原來請戰的大臣也都紛紛緘口再三,絕不提出兵的事了。接著又是金軍退兵,撤出了關外三郡的消息,這一下吐蕃國內更是無人再提出兵了。吐蕃國君也召見6遊,重申吐蕃與大宋繼續友好,並打算派出一個使團回訪大宋,以打探一下大宋的虛實,再做打算。


    聽完6遊的經過之後,楊炎誇獎了6遊一番,然後收下吐蕃的國書,讓6遊下去休息。


    楊炎對吐蕃的事並不放在心上,因為現在西夏和金國都以退兵,隻有吐蕃一國不足為懼,就算吐蕃打算再聯合西夏和金國出兵,能否成功則不說,就算達成聯合,出兵也不是馬上就能完成,至少也是半年以後的事情了。到了那時大宋就能騰出手來了。


    因此楊炎和王炎、楊朝光、王彥等人商議,調川軍東進,支援湖廣、江南抵抗金軍的事宜。不過大軍調集出可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楊炎但心湖廣、江西一帶的戰事急緊,可等不了那麽久,因此眾人商議決定,由楊炎帶兩萬五千人馬先出川增援,留下王炎、楊朝光、王彥等人在川中籌備大軍出川。保證在一個月之內,從四川出動十萬大軍,增援湖廣、江南等地的抗金戰鬥。並且將吐蕃的國書留給王炎,讓他代自己轉呈給朝廷。


    跟隨楊炎批出川的兩萬五千人馬中,包括他入川帶來的全部將領人馬,其他的也是川軍中的精銳,大多數都跟隨楊炎參加了對西夏和金國的戰鬥,對楊炎的指揮調度也比較熱悉了。而且因為宋軍從西夏那裏奪回了近兩萬匹戰馬,因此這次出川除了楊炎原有的兩千騎軍之外,又從川軍精選了五千騎軍,而且全部換上了從西夏奪來的良馬。


    出川的道路仍然選擇楊炎進川時所走的道路,由金州進入湖北路,增援襄陽府。不過士兵連日作戰,全都十分疲憊,為了讓士兵們能夠休息好,楊炎決定改走水路,由漢水乘船出川。因此王炎命令準備了三百四十多艘船隻,送楊炎一行出川。


    經過五天五夜的不間斷航行之後,出川的船隊到達了京西南路的均州龍山地區。


    完顏長之離開淮西去了臨安之後,荊湖一帶時金軍全由完顏陳和尚節製。現在金軍分兵兩路,西路是金將楊沃衍率領三萬人馬,從南陽出兵,以經攻取了光化軍,這時正駐軍在呂偃,進攻襄陽府。東路是完顏陳和尚率領五萬人馬,進攻信陽軍。大宋這一方是由郭振率兩萬人馬駐守襄陽府,抵擋楊沃衍。李顯忠率四萬人馬,駐守信陽軍,與光州的完顏陳和尚對持。戚方駐守漢陽軍、陳敏駐守鄂州。雙方對持了兩個多月,誰都先法更近一步。


    均縣位於襄陽府西北,是均州、襄陽府和光化軍三郡交界的地方。離光化軍的治所光化城隻有十幾裏的路程。


    宋軍在均縣下船之後,楊炎立刻領軍直撲光化城。這五天的時間裏,宋軍全是在船上,也得到了充份的休息。下船之後人人精力充沛,十幾裏的路程沒用半個時辰就走完了。


    因為西路金軍的主力正在進攻襄陽府,光化城中隻有五千人馬駐守。而且誰也沒有想到宋軍會突然從川中殺出,因此光化城中毫無防備。一見宋軍殺到,金兵立刻都慌了手腳。沒用一個時辰,宋軍就趕走了金軍,攻破了光化。


    奪回光化城之後,楊炎立刻命劉仁先率領一萬宋軍開拔北上,一路上多打旗幟,大張旗鼓,作足聲勢,詐稱去取鄧州。自己則領軍在光化軍和鄧州邊界埋伏, 準備伏擊回援鄧州的金軍。然後又命人送信給襄陽的守將郭振,告訴他自己以經取下了光化軍,楊沃衍不日即將撤軍,並且請他在楊沃衍撤軍之後,立刻從襄陽出兵,攻擊金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林森44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林森444並收藏宋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