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輕聲細語卻讓天下側耳1
“我們動用了四萬工匠,我打算分段施工,先用這些力量修建君上的居所,君上不用擔心,兩年之後,君上就可以搬遷到這座宮殿裏,然後慢慢的看著這座宮殿一點點的成型”,趙武慢悠悠的說。
此時的趙武已經過了中年,大權在握的他已經像叔向描述的那樣,說話總是細聲細氣,慢條斯理,但他作為霸主國第一執政說出的話,哪怕用輕聲細語,也令整個世界側耳傾聽。
晉平公情緒激動,他牽著趙武的手,急切的說:“花園啊,阿父的府邸花團錦簇,我最欣賞阿父的植物園,這座宮殿建成後,阿父能否也移植一些樹木,讓這裏花開不斷。”
趙武想了想,回身對叔向說:“看來我們要催促工匠們趕工了,君上大婚的儀式,最好在這座宮殿裏舉行。”
叔向作為一個正統的春秋人,他還不習慣趙武的“赤字經濟”做法。從他心裏,對這座耗費晉國國力,極盡奢華的宮殿充滿了抵觸感,但趙武的做法確實刺激了大災之後晉國的經濟,晉國百年的積蓄拿出來,建造這座宮殿巨量的采購,使得國內百姓都不用為錢財發愁,因為巨量投資的刺激,在這個大災之年裏,百姓的生活似乎比平常的年景還要好,這既讓叔向覺得不可思議,也讓叔向對老師的經營手法高山仰止。
因此,叔向雖然滿肚子的不願意,但趙武以命令形式下達的任務,還是認真地保證說:“老師請放心,我一定催促工匠,在今年夏完成主建築群,剩下的,不妨讓工匠們精雕細琢,慢慢來。”
這一年春,晉國越發像一個大工地了,虒祁宮的修建是其中一項。
除此之外,趙武還動用國家投資力量,四處修建道路以及水利設施,另外,去年趙武的改革使得井田製開始崩潰,新的農田以私人田地為主,武士與自由民有了私有財產,雖然在大災之年,但依靠國家力量的帶動,許多人置辦了昂貴的農具,水車、新式鐵鏟、鐵鋤、鐵犁,以及與馬耕技術配套的新農具開始普及。
在這種情況下,晉國的農夫煥發出更甚於以往百倍的生產熱情,許多農人全家老小齊上陣,奔波在田間地頭,而武士們則竭力收購奴隸,因為勞動力緊張,導致許多武士不得不放下身段,把腰中的寶劍摘下來放在家中,換上了鋤頭與鐵鏟。
民間的勞動熱情煥發起來,晉國的大貴族也都沒有閑著,他們以遠超往年數倍的勤奮,忙著應付排山倒海湧來的行政事務——盟會過後是國君的大婚。各國諸侯奔回國後,立刻開始準備陪嫁以及賀禮,使者往來於道,晉國公卿迎來送往,連晚上都不得休閑。
這時候,衛獻公在諸侯的關注下,終於回國了,但他回國後馬上覺得不快樂——晉平公的大婚,以及衛國贈嫁事宜,衛獻公本來想借此表達自己的恭順,狠狠拍一拍霸主的馬匹,但沒想到,他蹲在宮殿裏,啥事都沒管,被釋放的執政寧喜已經快手快腳,把什麽事情都安排的非常妥帖。
“君權神授,神靈授予我的權力,還不夠湊屁的?與伯君通婚這樣的大事,本來應該由我這個國君做主的,但寧喜也不征詢一下我的意見,就把啥事都辦好了,真令人鬱悶”,衛獻公抱怨說,停了一下,他又補充:“神授予我的權力,寧喜也敢越權使用,他難道不敬鬼神嗎?”
衛國國君這話兒,如果讓寧喜知道了,他會嗤之以鼻,並反駁說:“你這廝當初回國的時候,像哈巴狗一樣的告訴我:國家大事由我做主,你隻管祭祀祖先。如今我把什麽事都給你安排妥當了,讓你隻管享受國君的待遇,喝著小酒,用mba知識管理自己的二奶群,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你還有什麽不滿意?”
但衛獻公說話的對象是公孫免餘。公孫免餘既然是一名公孫,他當然要維護君權,所以他對衛獻公說:“君上不用煩惱,臣請求允許,前往寧喜府上,按春秋禮儀狠狠的斥責他。”
衛獻公快樂的慫恿:“趕緊,別耽誤時間。”
公孫免餘出了宮城,沒敢耽誤,直接趕到寧喜府上,責備寧喜說:“我聽說晉國君主聘嫁的事情,執政已經安排妥當了,這樣的國家大事,依據禮節,執政是不是應該征求君上的許可?”
寧喜不滿的翻了個白眼:“你也知道這是‘國家大事’?——君上回國的時候曾跟我有約定,公子鮮(子鮮)是這個約定的見證人,我費心竭力,不讓君上為國事憂心,不過是履行了當初對君上的承諾,怎麽,誰不滿意?是公室子弟不滿意,還是子鮮不滿意?”
寧喜這番話讓公孫免餘無話可說,他憤恨的離開寧喜的府上,一路走一路心想:“我是公孫,我一個公孫代表國君跟你說話,難道這還不夠湊屁的,你竟然拿話噎我,看來你是想找死了。”
公孫免餘的憤恨,以及衛獻公的惱怒,讓他們都忘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信諾。
公孫免餘拂袖而歸,氣憤地對獻公說道:“寧喜無禮甚矣,何不拘而殺之?”
衛獻公麵有慚色,很不好意思的對公孫免餘說道:“若非寧氏,寡人無以複國,以前寡人歸國前跟寧喜約定:‘政由寧氏,寡人唯主祭祀而已’,如今我怎麽可以背棄當初的諾言呢?……這世界以成敗論英雄,我言而無信,勝利了大家不介意我的言而無信,如果失敗了,那不是白白留下失信的惡名?”
公孫免餘聽了,一聲冷笑:“君上信任我,讓我去譴責寧喜,知遇之恩,無以為報,臣請以家丁攻討寧喜,事成則歸於君,不諧則臣獨當之,吾君暫且假作不知,可也。”
衛獻公想了想,爽快的答應了:“好啊,這是你個人的主張,事情成功了,你一定把國政大權交還寡人……嗯,萬一你失敗了,我可什麽都不承認,你這是個人行為,與寡人無關啊。”
公孫免餘回答:“一定成功!寧喜被晉國拘持一年多,重新掌權之後,得力家將都不在身邊,他還自以為身在國都之內安全無比,從不防備有人突然攻擊他——臣手下有三十名家將,假借拜訪寧喜再度勸說他,這三十人足夠殺寧喜了。”
衛獻公不放心,又反複叮嚀:“卿當謹慎行事,萬一事情不成功,後果你都要承擔下來,可不要拖累了寡人。”
公孫免餘點頭稱是,隨後告別獻公回府而去。
稍後,公孫免餘回到自己的府第,召來宗弟公孫無地和公孫臣共謀其事,二人都表示讚同,並願擔任前驅。
也是這寧喜該死,這時候恰逢寧喜在府中安排春宴,慶賀自己脫離晉國人的監禁。他壓根沒想到公孫免餘會因為他的拒絕而產生怨恨,所以還寬容的派人邀請公孫無地和公孫臣赴宴。於是,這二人就率領家丁奔寧府而去,乘其不備,全力攻打寧氏。
戰鬥進行當中,衛國大夫右宰穀聽說寧府有賊,急忙過來探問消息,公孫免餘先將右宰穀斬於門下。寧喜聽說右宰穀來救援,開啟了大門,公孫免餘率兵一擁而入,寧府上下登時大亂。
寧喜不知就裏,急忙問道:“賊人在哪裏?怎麽會有亂賊,在白日、於國都中,攻擊執政的府邸?”
公孫免餘衝了出來,得意洋洋的說:“我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所以有我存在,就代表了全衛國的人都反對你,你問什麽盜賊的姓名——盜賊是舉國之人!”
寧喜見事不對頭,轉身向後堂奔走。公孫免餘窮追不舍,寧喜繞著廊柱轉了三匝躲避,身中兩劍,死於柱下。
事後,公孫免餘認為自己如果因此事被衛獻公重用,不免讓人以為他出於個人功利而慫恿衛獻公違背承諾,所以他拒絕了衛獻公的封賞……但他請求衛獻公封賞自己的兄弟,重用自家的家主——當然,後半段事實,書寫曆史時刻意省略了。
“我們動用了四萬工匠,我打算分段施工,先用這些力量修建君上的居所,君上不用擔心,兩年之後,君上就可以搬遷到這座宮殿裏,然後慢慢的看著這座宮殿一點點的成型”,趙武慢悠悠的說。
此時的趙武已經過了中年,大權在握的他已經像叔向描述的那樣,說話總是細聲細氣,慢條斯理,但他作為霸主國第一執政說出的話,哪怕用輕聲細語,也令整個世界側耳傾聽。
晉平公情緒激動,他牽著趙武的手,急切的說:“花園啊,阿父的府邸花團錦簇,我最欣賞阿父的植物園,這座宮殿建成後,阿父能否也移植一些樹木,讓這裏花開不斷。”
趙武想了想,回身對叔向說:“看來我們要催促工匠們趕工了,君上大婚的儀式,最好在這座宮殿裏舉行。”
叔向作為一個正統的春秋人,他還不習慣趙武的“赤字經濟”做法。從他心裏,對這座耗費晉國國力,極盡奢華的宮殿充滿了抵觸感,但趙武的做法確實刺激了大災之後晉國的經濟,晉國百年的積蓄拿出來,建造這座宮殿巨量的采購,使得國內百姓都不用為錢財發愁,因為巨量投資的刺激,在這個大災之年裏,百姓的生活似乎比平常的年景還要好,這既讓叔向覺得不可思議,也讓叔向對老師的經營手法高山仰止。
因此,叔向雖然滿肚子的不願意,但趙武以命令形式下達的任務,還是認真地保證說:“老師請放心,我一定催促工匠,在今年夏完成主建築群,剩下的,不妨讓工匠們精雕細琢,慢慢來。”
這一年春,晉國越發像一個大工地了,虒祁宮的修建是其中一項。
除此之外,趙武還動用國家投資力量,四處修建道路以及水利設施,另外,去年趙武的改革使得井田製開始崩潰,新的農田以私人田地為主,武士與自由民有了私有財產,雖然在大災之年,但依靠國家力量的帶動,許多人置辦了昂貴的農具,水車、新式鐵鏟、鐵鋤、鐵犁,以及與馬耕技術配套的新農具開始普及。
在這種情況下,晉國的農夫煥發出更甚於以往百倍的生產熱情,許多農人全家老小齊上陣,奔波在田間地頭,而武士們則竭力收購奴隸,因為勞動力緊張,導致許多武士不得不放下身段,把腰中的寶劍摘下來放在家中,換上了鋤頭與鐵鏟。
民間的勞動熱情煥發起來,晉國的大貴族也都沒有閑著,他們以遠超往年數倍的勤奮,忙著應付排山倒海湧來的行政事務——盟會過後是國君的大婚。各國諸侯奔回國後,立刻開始準備陪嫁以及賀禮,使者往來於道,晉國公卿迎來送往,連晚上都不得休閑。
這時候,衛獻公在諸侯的關注下,終於回國了,但他回國後馬上覺得不快樂——晉平公的大婚,以及衛國贈嫁事宜,衛獻公本來想借此表達自己的恭順,狠狠拍一拍霸主的馬匹,但沒想到,他蹲在宮殿裏,啥事都沒管,被釋放的執政寧喜已經快手快腳,把什麽事情都安排的非常妥帖。
“君權神授,神靈授予我的權力,還不夠湊屁的?與伯君通婚這樣的大事,本來應該由我這個國君做主的,但寧喜也不征詢一下我的意見,就把啥事都辦好了,真令人鬱悶”,衛獻公抱怨說,停了一下,他又補充:“神授予我的權力,寧喜也敢越權使用,他難道不敬鬼神嗎?”
衛國國君這話兒,如果讓寧喜知道了,他會嗤之以鼻,並反駁說:“你這廝當初回國的時候,像哈巴狗一樣的告訴我:國家大事由我做主,你隻管祭祀祖先。如今我把什麽事都給你安排妥當了,讓你隻管享受國君的待遇,喝著小酒,用mba知識管理自己的二奶群,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你還有什麽不滿意?”
但衛獻公說話的對象是公孫免餘。公孫免餘既然是一名公孫,他當然要維護君權,所以他對衛獻公說:“君上不用煩惱,臣請求允許,前往寧喜府上,按春秋禮儀狠狠的斥責他。”
衛獻公快樂的慫恿:“趕緊,別耽誤時間。”
公孫免餘出了宮城,沒敢耽誤,直接趕到寧喜府上,責備寧喜說:“我聽說晉國君主聘嫁的事情,執政已經安排妥當了,這樣的國家大事,依據禮節,執政是不是應該征求君上的許可?”
寧喜不滿的翻了個白眼:“你也知道這是‘國家大事’?——君上回國的時候曾跟我有約定,公子鮮(子鮮)是這個約定的見證人,我費心竭力,不讓君上為國事憂心,不過是履行了當初對君上的承諾,怎麽,誰不滿意?是公室子弟不滿意,還是子鮮不滿意?”
寧喜這番話讓公孫免餘無話可說,他憤恨的離開寧喜的府上,一路走一路心想:“我是公孫,我一個公孫代表國君跟你說話,難道這還不夠湊屁的,你竟然拿話噎我,看來你是想找死了。”
公孫免餘的憤恨,以及衛獻公的惱怒,讓他們都忘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信諾。
公孫免餘拂袖而歸,氣憤地對獻公說道:“寧喜無禮甚矣,何不拘而殺之?”
衛獻公麵有慚色,很不好意思的對公孫免餘說道:“若非寧氏,寡人無以複國,以前寡人歸國前跟寧喜約定:‘政由寧氏,寡人唯主祭祀而已’,如今我怎麽可以背棄當初的諾言呢?……這世界以成敗論英雄,我言而無信,勝利了大家不介意我的言而無信,如果失敗了,那不是白白留下失信的惡名?”
公孫免餘聽了,一聲冷笑:“君上信任我,讓我去譴責寧喜,知遇之恩,無以為報,臣請以家丁攻討寧喜,事成則歸於君,不諧則臣獨當之,吾君暫且假作不知,可也。”
衛獻公想了想,爽快的答應了:“好啊,這是你個人的主張,事情成功了,你一定把國政大權交還寡人……嗯,萬一你失敗了,我可什麽都不承認,你這是個人行為,與寡人無關啊。”
公孫免餘回答:“一定成功!寧喜被晉國拘持一年多,重新掌權之後,得力家將都不在身邊,他還自以為身在國都之內安全無比,從不防備有人突然攻擊他——臣手下有三十名家將,假借拜訪寧喜再度勸說他,這三十人足夠殺寧喜了。”
衛獻公不放心,又反複叮嚀:“卿當謹慎行事,萬一事情不成功,後果你都要承擔下來,可不要拖累了寡人。”
公孫免餘點頭稱是,隨後告別獻公回府而去。
稍後,公孫免餘回到自己的府第,召來宗弟公孫無地和公孫臣共謀其事,二人都表示讚同,並願擔任前驅。
也是這寧喜該死,這時候恰逢寧喜在府中安排春宴,慶賀自己脫離晉國人的監禁。他壓根沒想到公孫免餘會因為他的拒絕而產生怨恨,所以還寬容的派人邀請公孫無地和公孫臣赴宴。於是,這二人就率領家丁奔寧府而去,乘其不備,全力攻打寧氏。
戰鬥進行當中,衛國大夫右宰穀聽說寧府有賊,急忙過來探問消息,公孫免餘先將右宰穀斬於門下。寧喜聽說右宰穀來救援,開啟了大門,公孫免餘率兵一擁而入,寧府上下登時大亂。
寧喜不知就裏,急忙問道:“賊人在哪裏?怎麽會有亂賊,在白日、於國都中,攻擊執政的府邸?”
公孫免餘衝了出來,得意洋洋的說:“我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所以有我存在,就代表了全衛國的人都反對你,你問什麽盜賊的姓名——盜賊是舉國之人!”
寧喜見事不對頭,轉身向後堂奔走。公孫免餘窮追不舍,寧喜繞著廊柱轉了三匝躲避,身中兩劍,死於柱下。
事後,公孫免餘認為自己如果因此事被衛獻公重用,不免讓人以為他出於個人功利而慫恿衛獻公違背承諾,所以他拒絕了衛獻公的封賞……但他請求衛獻公封賞自己的兄弟,重用自家的家主——當然,後半段事實,書寫曆史時刻意省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