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2
趙武畢竟對貴族之間的小手腕不太精通,剛剛表達愛意的他也有點不好意思,子產岔開話題比較兩首歌的優劣,趙武有點尷尬第轉著眼珠,打算四處尋找別的話題,忽見岸邊上軍旗狂搖,似乎在招呼江心的船靠岸,趙武趕緊說:“似乎,是我們的援兵到了,嗯,國內有急事,命令戰船靠岸。”
果然是國內的援兵到了,中行吳帶來一個整編軍,趙武的嫡長子趙成也帶著部分家族護衛,以及首席家臣齊策趕至。中行吳首先對趙武行過下級軍官的拜見禮,然後閃到一旁讓出了位置,齊策領著趙成上前,低聲說:“國內出現變故,恐怕主上要撤軍回國了。”
趙武眉毛皺了一下,帶著疑惑的神情問:“不可能啊,秦國軍隊見到我們,連麵都不敢露;齊國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國土,怎麽敢挑釁我們?至於國內諸卿,韓起怯懦,他與我趙氏是一條線上拴的兩隻螞蚱,怎麽可能鬧事?魏舒也就是剛剛回國,他哪有時間組織人手搗亂?……範鞅,晾他沒這個膽子?中行吳與三荀,他們的家族軍隊不是來前線了嗎,哪有兵力鬧事?”
齊策低聲提醒:“大君薨了!”
周天王死了?!
他死後的廟號為靈王。
趙武想了想:“不對啊,我南下的時候他還活蹦亂跳的,另外,戰勝楚國之後,我已經囑咐魏舒順路回去的時候,向大君獻俘,魏舒沒傳來不幸的消息啊。”
趙武用很不恭敬的語言談論周天王的死,齊策知道趙武的脾氣,麵前這位似乎最不在乎貴族威儀,所以他也沒有計較,好在子產等人已經退開一段距離,中行吳也在稍遠處,能聽到趙武言論的都是自家人,於是齊策直接忽視了,他上前一步,低聲解釋:“我聽說,天王嫡長子姬晉天性聰明,喜歡吹笙,能吹奏出如同鳳凰歡鳴一般的樂曲,令人陶醉。姬泄心對他十分鍾愛,立他為太子——據說太子吹的簫,能引來鳳凰圍繞他吹簫的台榭飛舞盤旋。”
“啊,弄玉吹簫,吹簫引鳳?”趙武不由自主的說出這兩個後世著名的成語,原來形容音樂美的讓人受不了的兩個形容詞,說的是他生活的時代的那位太子爺。
可惜逝者已逝,趙武遺憾的是,此前他怎麽沒想到,過去聽一聽太子爺的演奏呢?
當然,趙武的身份級別不夠,他真想去聽太子爺的演奏,恐怕人家也不搭理他。
齊策繼續介紹:“不久前,太子深夜吹簫,恰逢季節轉換,夜裏寒冷,使得太子感染了風寒,不幸去世,天王日夜思念,說夢到太子替自己這個父親吹簫,引來鳳凰讓父親騎乘,然後父子倆一起駕著鳳凰飛上天。天王醒後,眼淚浸濕了枕頭。巫師對這個夢境解釋說:恐怕太子想與父親一同前往天庭。於是,天王絕食而死。”
趙武愣了一下:“這未免太兒戲了吧,巫師怎能說出這樣帶有精神暗示的話,實在該死。”
喘了口氣,趙武又問:“那麽,一向以來的規則是什麽?我必須回國嗎?”
齊策點頭:“雖然天王死後,吊唁的事情是霸主君上的責任,按規矩當由霸主帶領諸侯,吊唁逝去的先王,而後恭賀新王登基。元帥身為執政,不能不在國中主持這件事務,況且元帥出戰在外,連君上(晉平公)的婚禮無人主持,以至於耽擱至今。秦國齊國送婚使都在國內等急了。如此種種,主上是非回國不可。”
趙武用手裏的佩劍指著河對岸,神色裏充滿不甘心:“齊策,你看到了嗎?河對岸就是楚王,我帶領六個師南下迎擊楚國軍隊,勝利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楚國現在虛弱的像一頭行將倒斃的老狗,我隻要輕輕加一把力氣推一推,它就會轟然倒下。
這是晉國百年難遇的機會,我們隻要把握了這個時機,就會換來百年的安定,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放棄嗎?你甘心嗎?”
“不好吧?”齊策沉靜的解釋:“我聽說主上回答楚國宣戰詞的時候,曾提過‘尊王攘夷’,我們打著‘為王而戰’的旗號,如今王死了,我們連回去吊唁都做不到,這怎麽能行呢?”
趙武雙手交握,心裏很糾結:回不回,這是個問題。
按照春秋禮儀來說,他必須回,並主持王的葬禮,以此顯示“天下第二人”的權勢——這件事似乎也隻有他這位霸主國執政才能做到。
然而,楚國與晉國爭霸百年,眼看這是難得的機會,可以一舉打破百年僵局,徹底解決楚國的憂患……就這麽撤軍,不甘心啊。
走了幾步路,趙武又在思索:反過來一想,留下來會有什麽收獲?楚國人從來不肯屈服,兩百年前,被晉文公揍成那樣,楚國都沒有低下他們高傲的頭顱,最終隻是對晉國的霸權不予承認而已。他們躲在南方,假裝不知道晉國稱霸了,將晉國稱霸這件事當作一個敏感詞,徹底屏蔽與過濾,以此度過了幾十年,直到楚莊王出來再度爭霸。
那麽,需要什麽樣的勝利才能迫使楚國人低頭,才能迫使楚國人徹底承認晉國的霸權?
不容易啊!
趙武反複衡量,留下來,冒著巨大的非議留下來,如果不取得巨大的成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而這所謂的巨大勝利,該付出什麽樣的努力才能獲得。
齊策又接著提醒:“此外,君上婚禮,以及少主(趙成)的婚禮也要舉行,這些事都拖著,都在等待元帥回國主持,元帥不回,列國的送嫁使者滯留在國都新田城,長久下去,這也不是辦法呀。”
趙武歇了口氣,長久以來,他總是通過春秋人來了解這個社會;長久以來,處理春秋事務,他總是特別尊重春秋人的意見,但這次,他第一次沒有對齊策言聽計從:“先王已死,新王萬歲!傳令三軍披麻,我們為先王戴孝;傳令,以韓氏為使者,去吊唁靈王的過世;傳令:以魏舒為聘婚使,主持君上的婚禮……”
齊策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他從沒有想到趙武會堅決的拒絕他的建議。
這馬上,齊策除了心裏充滿震驚外,又被一種驕傲的情緒所填充:多年了,我主終於成長起來了,他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決定。
好得很。
趙武畢竟對貴族之間的小手腕不太精通,剛剛表達愛意的他也有點不好意思,子產岔開話題比較兩首歌的優劣,趙武有點尷尬第轉著眼珠,打算四處尋找別的話題,忽見岸邊上軍旗狂搖,似乎在招呼江心的船靠岸,趙武趕緊說:“似乎,是我們的援兵到了,嗯,國內有急事,命令戰船靠岸。”
果然是國內的援兵到了,中行吳帶來一個整編軍,趙武的嫡長子趙成也帶著部分家族護衛,以及首席家臣齊策趕至。中行吳首先對趙武行過下級軍官的拜見禮,然後閃到一旁讓出了位置,齊策領著趙成上前,低聲說:“國內出現變故,恐怕主上要撤軍回國了。”
趙武眉毛皺了一下,帶著疑惑的神情問:“不可能啊,秦國軍隊見到我們,連麵都不敢露;齊國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國土,怎麽敢挑釁我們?至於國內諸卿,韓起怯懦,他與我趙氏是一條線上拴的兩隻螞蚱,怎麽可能鬧事?魏舒也就是剛剛回國,他哪有時間組織人手搗亂?……範鞅,晾他沒這個膽子?中行吳與三荀,他們的家族軍隊不是來前線了嗎,哪有兵力鬧事?”
齊策低聲提醒:“大君薨了!”
周天王死了?!
他死後的廟號為靈王。
趙武想了想:“不對啊,我南下的時候他還活蹦亂跳的,另外,戰勝楚國之後,我已經囑咐魏舒順路回去的時候,向大君獻俘,魏舒沒傳來不幸的消息啊。”
趙武用很不恭敬的語言談論周天王的死,齊策知道趙武的脾氣,麵前這位似乎最不在乎貴族威儀,所以他也沒有計較,好在子產等人已經退開一段距離,中行吳也在稍遠處,能聽到趙武言論的都是自家人,於是齊策直接忽視了,他上前一步,低聲解釋:“我聽說,天王嫡長子姬晉天性聰明,喜歡吹笙,能吹奏出如同鳳凰歡鳴一般的樂曲,令人陶醉。姬泄心對他十分鍾愛,立他為太子——據說太子吹的簫,能引來鳳凰圍繞他吹簫的台榭飛舞盤旋。”
“啊,弄玉吹簫,吹簫引鳳?”趙武不由自主的說出這兩個後世著名的成語,原來形容音樂美的讓人受不了的兩個形容詞,說的是他生活的時代的那位太子爺。
可惜逝者已逝,趙武遺憾的是,此前他怎麽沒想到,過去聽一聽太子爺的演奏呢?
當然,趙武的身份級別不夠,他真想去聽太子爺的演奏,恐怕人家也不搭理他。
齊策繼續介紹:“不久前,太子深夜吹簫,恰逢季節轉換,夜裏寒冷,使得太子感染了風寒,不幸去世,天王日夜思念,說夢到太子替自己這個父親吹簫,引來鳳凰讓父親騎乘,然後父子倆一起駕著鳳凰飛上天。天王醒後,眼淚浸濕了枕頭。巫師對這個夢境解釋說:恐怕太子想與父親一同前往天庭。於是,天王絕食而死。”
趙武愣了一下:“這未免太兒戲了吧,巫師怎能說出這樣帶有精神暗示的話,實在該死。”
喘了口氣,趙武又問:“那麽,一向以來的規則是什麽?我必須回國嗎?”
齊策點頭:“雖然天王死後,吊唁的事情是霸主君上的責任,按規矩當由霸主帶領諸侯,吊唁逝去的先王,而後恭賀新王登基。元帥身為執政,不能不在國中主持這件事務,況且元帥出戰在外,連君上(晉平公)的婚禮無人主持,以至於耽擱至今。秦國齊國送婚使都在國內等急了。如此種種,主上是非回國不可。”
趙武用手裏的佩劍指著河對岸,神色裏充滿不甘心:“齊策,你看到了嗎?河對岸就是楚王,我帶領六個師南下迎擊楚國軍隊,勝利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楚國現在虛弱的像一頭行將倒斃的老狗,我隻要輕輕加一把力氣推一推,它就會轟然倒下。
這是晉國百年難遇的機會,我們隻要把握了這個時機,就會換來百年的安定,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放棄嗎?你甘心嗎?”
“不好吧?”齊策沉靜的解釋:“我聽說主上回答楚國宣戰詞的時候,曾提過‘尊王攘夷’,我們打著‘為王而戰’的旗號,如今王死了,我們連回去吊唁都做不到,這怎麽能行呢?”
趙武雙手交握,心裏很糾結:回不回,這是個問題。
按照春秋禮儀來說,他必須回,並主持王的葬禮,以此顯示“天下第二人”的權勢——這件事似乎也隻有他這位霸主國執政才能做到。
然而,楚國與晉國爭霸百年,眼看這是難得的機會,可以一舉打破百年僵局,徹底解決楚國的憂患……就這麽撤軍,不甘心啊。
走了幾步路,趙武又在思索:反過來一想,留下來會有什麽收獲?楚國人從來不肯屈服,兩百年前,被晉文公揍成那樣,楚國都沒有低下他們高傲的頭顱,最終隻是對晉國的霸權不予承認而已。他們躲在南方,假裝不知道晉國稱霸了,將晉國稱霸這件事當作一個敏感詞,徹底屏蔽與過濾,以此度過了幾十年,直到楚莊王出來再度爭霸。
那麽,需要什麽樣的勝利才能迫使楚國人低頭,才能迫使楚國人徹底承認晉國的霸權?
不容易啊!
趙武反複衡量,留下來,冒著巨大的非議留下來,如果不取得巨大的成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而這所謂的巨大勝利,該付出什麽樣的努力才能獲得。
齊策又接著提醒:“此外,君上婚禮,以及少主(趙成)的婚禮也要舉行,這些事都拖著,都在等待元帥回國主持,元帥不回,列國的送嫁使者滯留在國都新田城,長久下去,這也不是辦法呀。”
趙武歇了口氣,長久以來,他總是通過春秋人來了解這個社會;長久以來,處理春秋事務,他總是特別尊重春秋人的意見,但這次,他第一次沒有對齊策言聽計從:“先王已死,新王萬歲!傳令三軍披麻,我們為先王戴孝;傳令,以韓氏為使者,去吊唁靈王的過世;傳令:以魏舒為聘婚使,主持君上的婚禮……”
齊策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他從沒有想到趙武會堅決的拒絕他的建議。
這馬上,齊策除了心裏充滿震驚外,又被一種驕傲的情緒所填充:多年了,我主終於成長起來了,他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決定。
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