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軍隊來了。”仆役提醒。


    韓瑞起身,眺望,卻見遠處,長安城官道的方向,突然卷起了漫天的煙塵,如煙似霧,好似雷鳴般的聲音滾滾而來,十分急促,須臾之後,眾人覺得大地都在微微的顫動


    煙塵由遠及近,雷鳴般的聲音也化成了馬蹄之聲,率先映入眾人眼簾的,卻是成群結隊的騎兵,到了目的地,似乎有意識的控製速度,抽韁勒馬,緩緩而來,煙塵逐漸散去,駿壯的戰馬,披甲執戟的軍衛,淩厲的眼神,給人帶來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


    “飛騎衛,百騎……”人群之中,見識廣聞的人,立即驚呼起來。


    貞觀初年,李世民取民間的壯健青年充兵,號為飛騎,再在其中選擇善騎射者為百騎,也算是中央禁衛軍中的精銳,自然不容小覷,訓練有素,駕馭著胯下的戰馬,邁著幾乎整齊劃一的步伐到來。


    在數千飛騎的拱衛下,卻是一輛金碧輝煌,車飾華貴之極的輦車,龍銜寶蓋、鳳吐流蘇,文漪落霞,舒卷絢爛,乍看之下,眾人就可以斷定,這是天子駕輦,頓時呼聲更甚,自發的叫喚起來。


    “陛下…英武…萬壽…安康……”


    即位九年,將諾大的帝國,治理得井然有序,頗有盛世的跡象,文治武功,遠遠越於許多帝王,李世民的聲望,自然日益增長,得到百姓的敬重。


    聽到呼聲,車輦慢慢的停了下來,赤黃顏色,繡著龍鳳圖紋的繡簾輕輕卷起,身材魁梧,穿著華麗袞冕的李世民現身,左手按劍,右手負在身後,清風吹拂,衣袂飄飛,其中的威嚴氣度,令人心折。


    “陛下……”圍觀百姓愣了下,瞬間暴發出更大的聲潮,振臂高呼,猶如山呼海嘯似的,激動得連臉孔都紅了,爭先恐後的,就要擠身上前。


    然而,皇帝車輦左右的禁衛也不是吃素的,似乎已經預見到,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駕輕就熟的列步上前,橫兵攔阻。


    見到百姓的反應,李世民心裏難免有幾分欣喜,嘴角綻出了笑容,輕輕示意,禦者揮動金鞭,清脆的瓔珞聲音響起,八匹神駿的寶馬揚蹄,輕快朝點將台行去。


    “昔在炎運終,中華亂無象……幽明同葉讚,鼎祚齊天壤。”皇帝車駕才過,百姓的興奮未消,遠處又傳來響徹雲霄的聲音,這是宮中武樂,名為凱安,數萬人同聲和唱,盡管比不上專業歌手演繹,但是大氣,高昂,豪情滿懷,引人共鳴。


    伴隨著陣陣鼓樂,鐵甲兵戈撞擊,整齊而沉重步伐聲,也相繼傳來,遠處出現一隊人馬,為首的是行軍大總管李靖,盡管已經年過六旬,但是臉上並沒有留下太多的歲月痕跡,依然是那麽俊逸瀟灑,雖然為人低調,但是在民間的風評很高,自然引得百姓歡呼雀躍。


    “大將軍李靖。”


    “兵部尚書侯君集。”


    “任城王李道宗。”


    “右衛將軍李道彥。”


    隨著一陣陣的歡呼和驚歎之聲,領兵出戰的幾個將軍,帶著各自的部曲,緩緩的來到點將台下,突然之間,動作整齊,行禮高喝道:“參見陛下。”


    一聲高喝,聲傳百裏,在山巒之中隱約回蕩,一股雄渾的氣息噴湧而出,連在遠處圍觀的百姓,也受到影響,吵吵鬧鬧的聲音,慢慢停息。


    “免禮。”點將台上,李世民高聲回應,聲音洪亮,清晰的傳入眾人的耳中,線條硬朗的臉孔,充滿嚴肅,靜靜而立,逐一掃視著台下的將士們。


    “諾。”


    台下,一眾軍衛應聲,挺身矗立,安靜的等待著誓師大會的開始。


    氣氛肅然,全場靜默,隻餘下軍馬嘶鳴,風吹戰旗獵獵作響,在陽光的照射下,軍衛們的刀戟閃亮,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整齊、莊重、肅穆,在這種氛圍下,任何人都隻會覺得激情蕩漾,豪氣衝天。


    圍觀的百姓,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有這樣的軍衛捍衛國家,何愁匈奴不滅。


    這個時候,在眾人沒有注意的角落,朝廷的文官冒出來了,袍服盡是紫弼之色,揮著著胥吏之流,準備好祭祀三牲,這也是古老的傳統,也不知道源於什麽時候,反正行兵打仗,特別是時間不急,而且隆重的場合,總是要祭祀禱告,祈求神明之助。


    有沒有效果,不在眾人的考慮的範圍之內,反正傳承千年的習俗,大家已經習以為常,想到改變,那是很難的事情,況且,這樣做,多少讓士兵心裏感到安慰,也不算是無用功。


    這樣折騰了半個時辰,幾個道士模樣的神棍,燒了龜殼,得出大吉大勝的預兆,李世民當即大喜,再次出現在點將台上,右手按劍,抽出半截,雪白耀眼的光芒,透出銳利鋒芒,醞釀了半個時辰的氣勢,讓場中眾人的精神隨之振奮。


    “朕嗣纂鴻業,思恢至道,端拱垂裳,於茲九載……徼外君長,海表猷渠,無遠不庭,無思不服。”李世民傲視說道,就是有這樣的底氣,天可汗的名頭,不是自己自封的,而是草原部族,心甘情願的拜服尊加。


    即使有點拍馬屁的嫌疑,但是古往今來,能夠讓草原部族,這樣屈尊奉承的皇帝,應該沒有幾個,所以,李世民足以自傲,聲音也愈加的淩厲:“而吐穀渾蕞爾小蕃,負固河右,地不遠千裏,眾不盈一萬,不量其力,不恤其人,肆情拒命,抗衡上國。”


    眾人深以為然,自從秦定天下,有皇帝之始,漢承其製,華夏的版圖不斷的擴大,期間雖然有五胡之亂,但是隋朝複歸統一,直到現在貞觀年代,大破突厥,憋屈了兩百年的中原,終於可以揚眉吐氣,高傲的宣稱,浩浩天下,唯我華夏。


    其他,東南西北,什麽蠻夷戎狄之類,不過是癬芥,吃飽了撐的,夜郎自大,居然敢捋中原虎須,若是不還以顏色,真當現在的大唐,還是百多年前,任人欺淩屠宰的晉朝呀。


    “朕每遣行人,入蕃曉諭,並引其使者,臨軒戒勖,示以善道,勸以和親,欲使境上無虞,各安其業。訓導積年,凶頑未改,剽掠邊鄙,略無寧息。”李世民很生氣,覺得自己已經非常厚道了,派使節安撫,又同意和親,蠻夷番邦就是蠻夷番邦,不領情也就罷了,居然還變本加厲,不把自己放在眼裏。


    李世民胸中怒火高熾,抽劍直指長空,喝聲道:“拘我使人,內外百僚。華夷兆庶,同心憤怨,鹹願誅討。宜乘吊伐之機,以展鷹鸇之誌,長驅克期,窮其巢穴。罪止吐穀渾可汗昏耄之主……”


    適時,點將台下,幾十個彪形大漢一字排開,赤膊上陣,手拿雙棍,對著身前牛皮大鼓,使勁敲打起來,轟轟隆隆,震顫全場。


    “長驅克期,窮其巢穴。”


    “誅伏允,擒尊王……”


    同時,數萬軍衛,舉兵揮舞,高聲大吼,氣勢雄渾,令旁觀百姓,熱血沸騰,激動不已,興奮異常,忍不住振臂呼應,一時之間,校場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臉上掠過一抹紅潮,李世民揚聲道:“李靖。”


    “臣在。”李靖躍身下馬,疾步上前,身穿鎧甲,又在軍中,慣例不用參拜。


    “……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節製諸軍,征討吐穀渾。”


    “諾。”李靖抱拳,跪受虎符,卻步退下。隨之,李世民依次任命了侯君集、李道宗、李道彥為各道行軍總管,聽從李靖的指揮,還有兩人,本部兵馬就在邊庭,李靖到達之後,以虎符調節就是了,不用多此一舉前來參加誓師大會。


    看著足智多謀、威名震撼邊庭的李靖,以及台下諸多將領,威武雄壯的軍衛,李世民心中滿意,寶劍歸鞘,側身拿了碗醇烈的美酒,雙手高捧,高聲道:“朕在此地,以薄酒為諸軍將士壯行,期盼凱旋歸來……”


    “……凱旋歸來”這是圍觀百姓的聲音,一個,兩個,逐漸的,眾人開始響應,高呼聲幾乎撕裂了天空。


    砰,瓷碗落地,清脆破裂,手背掠過嘴角,李靖躍身上馬,隴馬轉身,抽劍直指前方,低沉喝道:“全軍……出征。”


    “諾。”


    眾軍齊喝,其中,自然有中層將官調節,井然有序的列陣,騎兵開路,步兵跟隨,頃刻之間,去了大半,李靖見狀,長劍入鞘,縱馬轉身,麵對李世民抱拳拱手,一言不語,再次調馬轉身,揚鞭而去。


    片刻之後,最後的軍隊,也慢慢走遠,與陽光同行,光輝映在他們的身影,顯得那麽的雄渾高大,但是在韓瑞的眼中,卻是多了幾分瑟然,惆悵。


    李世民靜靜站在點將台上,直到的軍隊,變成了黑點,消失在眼前,過了良久,在大臣的勸諫下,才依依不舍的擺駕回宮,皇帝的車駕離開,圍觀的百姓,也慢慢的散去,短短的時間內,寬敞的校場,又變得空蕩蕩的。


    耳中依稀,能夠聽到鼓樂軍威在這裏回蕩,可惜,實際上,除了滿地塵埃,印著淩亂的腳印,其餘,不過是風吹枝葉,嘩啦啦作響,仿佛蕭瑟悲鳴罷了。


    韓瑞左右徘徊,心裏有些發酸,輕輕長歎:“回去吧。”v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燭並收藏唐朝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