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自信,陳廣生還是有的。


    但他這個回答,朱長茂並不滿意,他想聽的是陳廣生具體怎麽應付,一味的等別人動手,實在太被動了。


    “朱書記,還記得我上次和你提過的那個周揚吧。”


    “嗯,廣生,你的意思是?”


    聽到這名字,朱長茂腦海中靈光一閃,好像抓住了一些什麽。


    “這個周揚,當初和許三虎走的那麽近,我想這中間,肯定是有一些見不得人的交易。


    而且據我所知,天力集團的老板邱力,本身也不是個什麽好東西。”


    “廣生,你該不會是想故技重施吧,這絕不行,當初許三虎是沒有防備,而且有照片這個關鍵東西。


    況且,他和邱力完全不是一個層次上的人,你要是貿貿然行動,到時偷雞不成蝕把米,恐怕得把自己擱進去。”


    朱長茂立刻反對了陳廣生這個提議。


    陳廣生又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可問題是,他如果有其他辦法,又怎會冒這個險。


    於是苦笑著搖了搖頭。


    “朱書記,我這不過是為了防他一手,該怎麽做我心裏有數,除此之外,我隻能見招拆招。


    我那麽多山頭都翻過來了,就不信這天力集團能把我幹趴下。”


    陳廣生心裏,燃起了一股不服輸的怒火。


    想要在商界中登臨絕頂,必然會遇到千難萬阻,需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把這些困難全部踩在腳下。


    如果最後他輸了,大不了重頭再來,反正他還年輕,又有著遙遙領先這個時代的目光和智慧。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連著過了三個多月,天力集團也沒對萬順出手。


    甚至幾度讓陳廣生懷疑,邱力是不是不準備追究此事了。


    1992年10月12日—18號。


    十四大在京城召開,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確立了市場體係方針,這在全國掀起了巨大的風浪。


    一時間,全國各地的私營企業,成片成片的崛起。


    若說改革開放,是拉開了這個大時代的帷幕,那麽十四大的召開,市場經濟的確立,便是一舉將這場大時代,推向了高潮。


    萬順在沒有受到幹擾的情況下,發展的比陳廣生所想的,還要迅速。


    如今,萬順豆製品一二三工廠,已經全部投入生產。


    豆製品已經打開了長水市的市場,每月的營銷額,加上供給食堂飯店的,達到了七八十萬。


    萬順建築也成功站住了腳跟,躋身於陽市前二十的建築公司,規模擴張了近一倍。


    萬順零食廠,也即將修蓋完成,張家壩和鐵樹嶺之間的公路已經修好,萬順酒樓,在長水市的生意也非常火爆。


    如今的萬順,不僅僅在蓮花縣具有知名度,名聲在全市也頗響亮,名副其實的,成為了蓮花縣的標杆企業。


    “廣生,泗水縣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半個月前,陳廣生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那邊。


    做為陽市下最大的縣,萬順的生意,肯定是要滲透進去的。


    朱長茂的辦公室裏,他正在和陳廣生談這事。


    “朱書記,那邊的情況很複雜,他們很抵製我們萬順的介入。”


    陳廣生抽了口煙,有些頭疼的說道。


    “由於泗水縣經濟發達,很多產業都已經形成了規模,就拿豆製品來說,泗水縣也有兩個廠,雖然沒有萬順名氣大,可卻牢牢占據泗水縣的市場。


    那邊的商人們,不同於陽市的其他地方,他們緊緊抱成一團,不論是豆製品,酒樓,還是建築行業,萬順想要插足,都非常難。


    這些人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樣,一起來抵製我們。”


    朱長茂聽了後,心裏就像堵了塊石頭,可這種商業上的事情,他也幫不上陳廣生太大忙。


    “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做生意變的越來越容易,甚至可以說,隻要想做,各種手續很快就能辦下來,造成了一種全民經商的大潮。


    乃至很多體製內的人,都紛紛下海撈金,所以想再和以前一樣,輕鬆打開一個地方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困難。”


    陳廣生說的都是事實,通俗點來說,誰也不想讓肥水流了外人田。


    泗水縣有什麽賺錢的路子,本地商人自己不會幹?


    “廣生,你這話是準備放棄泗水縣了?”


    朱長茂有些不解的看向陳廣生。


    陳廣生愣了下,搖頭笑道。


    “當然不是,不過我們可以換個思路,不一定非要拿錢在那投資辦廠,條條大路通羅馬嘛。”


    緊接著,陳廣生就和朱長茂詳細說了下。


    這個事,他第一次在泗水縣吃癟時,就已經在思考了,就是四個字“資本融資。”


    現在全國都掀起了經商的熱潮,泗水縣自然也不例外,也正因如此,萬順才進不去。


    但萬順現在資金充足,完全可以並購那裏的一些產業。


    比如一些手工小作坊,萬順出錢,直接將他們資源整合,形成係統性,規模性。


    再比如,泗水縣的一些國營廠子,由於自身的一些問題,還有私營企業的衝擊,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


    這種時候,萬順完全可以出錢,將之接下來,或者是出資和他們合作,變成合資企業,這種事,後世經常發生。


    可在現在聽來,還是很新穎的,因為很多人產生了一種固定思維。


    國營廠高私營廠一等,現在私營廠卻要當國營廠的老大,這像什麽話?


    朱長茂也提出了這方麵的擔憂。


    “嗬嗬,朱書記,國家的改革開放,要體現在方方麵麵,思想也應該做出改革,這樣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一個國營廠如果長期虧損,朱書記您應該最了解,它會給政府帶來多大的負擔。


    而且裏麵的工人情緒一旦爆發,又會造成多麽惡劣的社會影響。


    如果這時,有人願意出錢投資,改革這個廠子,並讓他重新煥發生機,您願意嗎?”


    “當然願意,廣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朱長茂說完後,看著陳廣生的目光,帶上了一些佩服,陳廣生的深謀遠慮,再次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不錯,反正沒人接手,這種國營廠子,也免不了倒閉的命運,還會帶來一係列的麻煩。


    此時若有人願意接盤,哪裏的政府也不會反對。


    如果再做出一番成績,那就更好了,如今在華國官場,想要進步靠的是什麽?人脈是一方麵,但政績更重要,而政績中,經濟發展又占據絕對主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9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分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分金並收藏重生199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