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不瞞你說,這事我已經知道了,但您的希望應該不大。”


    朱長茂剛當上縣委書記,起碼也要幹個兩三年,有了政績,組織上才會考慮,再動他的位子。


    在華國的官場裏,一個重要幹部的調任,會牽動著很多人的心。


    就拿季寶山的例子來說,他下來了,如果從陽市市委調一個過去,那陽市那個的位子,就會空缺出來。


    一個蘿卜一個坑,想填補他這個坑的人,不知有多少,諸如此類,層層遞加,所以會直接影響很多人的仕途。


    溫市的常務副市長,在浙省來說,甚至比得上一些地級市的市長,想要去的人何其多,哪怕是調任,級別應該都是差不多的。


    朱長茂這個縣委書記,不可能有希望。


    “廣生,這點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可是你知道,畢市長向省裏提的那位領導是誰嗎?”


    朱長茂頗為神秘的看向陳廣生。


    陳廣生立即陷入了思考中,好一會兒,才抬頭看向朱長茂。


    “書記,您要說的,該不會是周市長吧。”


    周建國做為陽市的常委副市長,如果去溫市填補季寶山的位子,那就等於是一步兩個台階。


    先前已經有一個畢卓遠了,陳廣生覺的,同樣的情況,上麵不可能會同意,除非周建國真的有什麽“過人之處”。


    但話又說回來,陽市的領導,陳廣生最熟悉的就是周建國了,而且朱長茂之前和說過。


    以前畢卓遠在在陽市做組織部長時,他們二人的關係就很要好。


    現在畢卓遠好不容易將季寶山扳倒了,急需一位信得過的副手去幫忙,周建國,顯然是最好的人選。


    “就是周市長,可畢市長和我說,這中間的難度非常大,不僅僅是溫市,包括浙省各大地級市,甚至是省廳,都有不少人盯著這個位子。


    私下裏已經在運作,畢市長做為市長,他的意見雖然很重要,可把握性依舊不高。”


    聽到這,陳廣生算是聽明白了,朱長茂說這麽多,所要表達的意思,分明隻有一個,就是讓陳廣生幫幫忙。


    在他們想來,以陳廣生和陶和平,還有盧振山的關係,如果他願意幫忙,在陶和平那裏幫周建國說話,可能性會提高很多。


    朱長茂一看陳廣生的樣子,就知道他已經明白自己的意思了,沒有接著往下說。


    “書記,雖然我也很想助周市長一臂之力,但這件事,我真的無能為力。”


    再三思考過後,陳廣生還是拒絕了。


    一來,以他對陶和平的了解,對方不太可能,因為自己而同意讓周建國過去,相反,到最後很可能會弄巧成拙。


    讓自己給陶和平留下極差的印象。


    二來,他和周建國不過是吃了兩次飯,就算對方是陳明的老丈人,但和自己也沒什麽關係。


    自己沒有必要,冒著那麽大的風險,去幫他運作。


    “廣生,真的一點可能也沒有嗎?”


    陳廣生的反應,本身就在他們的預料之中,之所以提出來,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而已。


    “書記,您也說了,我是體質外的人,這可是競選常務副市長,我哪有能力摻和其中,你們也太看得起我了。”


    朱長茂知道陳廣生主意已定,也不往下勸了。


    “朱書記,現在除了周市長之外,最大可能性的還有誰?”


    陳廣生做人做事,從來都會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這次也不例外,雖然他不能幫周建國聯係陶和平。


    可萬一陳廣生想到其他辦法了呢?畢竟陳廣生在後世,看過很多這方麵的書。


    其中一些的手段,計謀的運用,是現在的人拍馬難及的。


    “溫市常委副市長侯慶年。”


    這個名字陳廣生倒是聽過,但沒見過,沒什麽印象。


    “侯市長是溫市本土成長起來的幹部,曾在省交通廳擔任過副廳長,到了溫市以後,因為季寶山銳氣太盛,侯市長隻能選擇避讓。


    但這次是隨著季寶山落馬,侯市長的機會最大,省裏的意思,也是從本地調任,或者從省裏的其他廳調。


    理由是畢市長本就出自陽市,如果常務副市長再從陽市調任,這會讓很多同誌有意見,也不利於班子的安定團結。”


    朱長茂說的這些,都是官場裏一些潛規則。


    突然,陳廣生腦子靈光一閃,想到了一條絕妙的計謀,可以讓大家都滿意。


    以至於他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廣生,想到什麽有趣的事了?”


    朱長茂見此有些不解。


    “書記,不是什麽好玩的事,而是我有個想法,我認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


    “哦?你講。”


    朱長茂來了些興趣,看向陳廣生。


    “書記,讓周市長直接接替季寶山的位子,我認為可能性非常低,但我們可以換個思路,不如讓畢市長,全力推薦侯市長接任。


    如此一來,侯市長的位子就空缺了出來,然後畢市長再向上級反應,讓周市長去接替侯市長的位子,這樣一來,不就是個大圓滿結局了?”


    還真別說,被陳廣生這麽一提醒,讓朱長茂,忽然有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


    是啊,他們怎麽忽略了這麽好的一個法子。


    其實這一點並不難想到,但關鍵的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季寶山的位子上,在結果還沒下來之前,沒人去想其他。


    如果按照陳廣生這麽做,侯慶年肯定會因為畢卓遠的推薦,對他非常感激,而畢卓遠也滿足了省裏的要求。


    不管是出於補償什麽的也好,繼而對常委副市長的人選,省裏肯定會以畢卓遠的意見為主。


    這樣的話,雖然周建國當不了常務副市長,但侯慶年肯定也不會和畢卓遠對著幹,對他的影響並不大。


    至於周建國這邊,肯定是百分百的樂意,陽市的常委副市長,和溫市的常委副市長,雖然級別職務完全相同,但實際上差別非常大。


    以溫市現在的發展速度,畢卓遠將來必然會進入省裏,他一走,周建國解決正廳的機會,也就到了。


    如果運氣好的話,在退休以前,進入省裏也不是沒可能的。朱長茂越想,越是覺的,陳廣生的這個方法簡直絕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9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分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分金並收藏重生199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