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甚至已經決定,等這次回英國後,一定要和自己父母家人,說一下他這次的所見所聞。


    他們一行人從來到華國到離開,總共用了八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裏,陳廣生一直都全程陪伴。


    給他們都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


    鄭長青的這篇,關於h2合成金屬的文章,也被布萊克給帶了回去。


    至於能不能順利在全球科學雜誌上發表,這個他沒有給明確答複,畢竟此事他一個人說了也不算。


    全球科學雜誌一個月才發一刊,每次會登十篇內容,但麵對的卻是全球的科學家。


    所以每一篇文章,都要經過反複討論,評估之後才可以刊登的,這才能體現它的權威性。


    事情已經做完,接下來陳廣生要做的就是等。


    “陳董,正好現在大家都在,我們是不是要討論下第二個萬順廣場的事了。”


    這是萬順地產目前的頭等大事,對於整個萬順集團也同樣如此。


    七二區的萬順廣場,自從正式對方開放以來,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


    萬順廣場現在甚至成為了,七二區乃至整個鄭市的標誌性建築。


    比如外地人來鄭市了,都會問一句“你們這是不是建了個萬順廣場啊?聽說裏麵啥都有。”


    當地人回很驕傲的告訴他們。


    “對,全國目前就我們這一個,那裏頭可漂亮了,東西也不貴,還有大超市。”


    這些人的臉上,都帶著濃濃的自豪,可以說因為一個萬順廣場,不僅直接盤活了七二區的經濟。


    更是讓整個鄭市都跟著沾光,足以稱的上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這段時間以來 ,有很多地方都對我萬順集團發出了邀請,希望可以在他們那建設萬順廣場,各種政策都是最大限度放寬。


    比如津市,南圳,冀北省,徽州省等等。”


    萬順集團目前也有這個打算,正所謂趁熱打鐵,如果他們不抓緊時間,其他人可不會傻傻的等著。


    “這個我已經和浙省這邊提過了,第二個萬順廣場肯定要留在浙省,至於第三個的話,估計要到年底才能開展。”


    陳廣生的辦公室裏,他給陳明還有胖子分別散了根煙,一起討論這個事。


    按照萬順集團今年的規劃,就是開設兩個這樣的萬順廣場。


    “董事長,這個我倒沒意見,不過擺在我們麵前的有個大問題,就是公司的資金恐怕很緊張。”


    修建一個萬順廣場,可不是蓋一兩棟房子這麽簡單,這裏頭還牽扯到拆遷,再建設等一係列的問題。


    投入可是相當大的,就七二區的萬順廣場,當時都投資了三十二個億,這當中有一部分,還是陳廣生從神風集團那邊騙來的。


    否則就憑他們自己想要完成,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個問題陳廣生也考慮過,如果他現在放出話出去,肯定會有很多人找上門來,願意出錢來投資。


    畢竟它已經體現出了其價值,可如此一來,這些人肯定要占股。


    這不就等於風險自己扛著,讓他們白白得好處嗎?陳廣生是絕不會答應的。


    “我們可以考慮從銀行貸款。”


    胖子突然說了一句,這麽多錢找人借肯定是不現實的。


    這段時間他都在港城搞金融公司,同時也在努力的學習相關知識,這要放在以前,他是想不到這點的。


    陳廣生有些驚訝的看了他一眼,然後看著陳明開了句玩笑。


    “瞧瞧,咱們這錢董現在是越來越有眼光了,不錯,我也是這麽想的,這些資金我們隻能通過銀行貸款來解決。”


    別說三十個億了,就算是十個億,萬順現在想要一口氣拿出來也很吃力,畢竟他們今年又投資了不少項目。


    這麽大的公司需要運轉,公司賬上不可能留這麽多資金。


    “這麽大額的資金貸款,想申請下來恐怕有些難度,而且利息相當高。”


    陳明若是有所思的道。


    現在很多地級市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十幾二十億,所以他們想從銀行裏貸幾十個億出來,這是非常困難的。


    畢竟貸款模式進入華國,也沒多久的時間,許多銀行一口氣,也是拿不出這麽多錢的。


    “這件事我自有辦法,幾十個億雖然很對,但我們公司實力在這,銀行貸款也屬於他們的一種投資。


    這些人不可能不放款的,再者說,此事我可以請省裏出麵,畢竟我們萬順廣場要落戶在這。”


    這方麵陳廣生倒不是很擔心。


    “行,既然這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前些日子我陪陽市的包市長,去省裏申請了兩個億地下排水係統建設資金,當時就是靠著萬順廣場談下來的。


    這地方我們建在哪,是杭市還是陽市,你們有什麽想法嗎?”


    這兩個地方陳廣生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說實在話,他覺的杭市更加適合。


    畢竟杭市是浙省的省會,這裏不論是常住人口,還是經濟發展,都要比陽市強不少。


    如果建設在這,到時所能產生的效果肯定更好。


    至於陽市可以是可以,但相較而言會差一些。


    “董事長,我個人建議建在杭市。”


    陳明立刻給出了自己意見,至於理由就是客觀上的這些東西。


    陽市這幾年,經濟雖然發展的也不錯,但是有個非常顯著的劣勢。


    就是在人口上,根據96年政府公布的數據,陽市的常住人口是二百六十多萬,放在全國而言也是中下水平。


    杭市則有五百一十多萬,幾乎快要是陽市的兩倍了。


    這種大型商場,最重要的就是人,陽市也不像七二區那樣,處於整個鄭市的中心位置,有著四通八達的交通。


    他們這是幾十個億的大項目,可不是在做慈善,這些因素是他們必須要考慮到的。


    “胖子,你認為呢?”


    “我同意陳明的看法,從任何方麵來說,建在杭市都最好。”


    “好,那就這麽定了,明天開會我就提出來,然後報給省裏麵。”陳廣生從來不是個脫泥帶水之人,他們三人做為公司的絕對核心,一旦商量好的事,基本可以代表公司的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9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分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分金並收藏重生199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