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雙方均已進入石器時代,獨立發展出了自己的文明。
對資源和場地的渴求,紛爭不可避免。
一場石器時代的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這本應該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但陸地不是魚人的主場,爭奪戰中,魚人即使數量和智慧方麵明顯力壓蟲人,但在天生就是戰士的蟲人麵前,魚人還是一敗塗地。
戰爭幾乎呈現一麵倒的態勢,魚人節節敗退,不出意外,退回大海已成定局。
然而,曆史永遠不會一成不變,出現意外是大概率事件。
一場持續近半個水球年的天外隕石雨如期降臨,海水大量蒸發,陸地更是因為氧氣含量較高,導致大火彌漫,之後更是傾盆大雨,如同煉獄。
不經曆磨難的生命如何戰勝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兩族群在接下來的數個水球年內,人口迅速銳減百分之九十,一把被打回到原始時代。
此時還爭什麽地盤,能夠在如此惡劣環境中幸存下來都已經是僥幸。
在巨大天災麵前,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星球無法容忍兩種智慧生物並存的魔咒並沒有發揮作用。
為了生存,魚人和蟲人各取所長,彼此配合才能獲得賴以生存的食物和場地,竟破天荒達成了合作,建立了永久同盟。
這其間,有部分魚人和蟲人結合,竟奇跡般生下了孩子,有些孩子竟可在水下和陸地雙重生活,繼承了魚人和蟲人的所有優點。
於是一個擁有著天然優勢的原始新種族應運而生-水球人。
這是自然環境下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
其後,經過數百萬個水球年的發展,水球人日益進化完善。
內部經曆了數次種族戰爭和生死存亡大劫,水球人磕磕碰碰,終於從石器時代進階到青銅器時代,再到鐵器時代和工業時代。
受益於每個水球人平均三百個水球年的壽命,進入工業時代的水球文明更是發展迅速,短短百年間便由可控核裂變發展到可控核聚變,一步邁入到三級文明。
隨著常溫超導體、輕質鋁材料的出現,太空電梯技術成熟,水球文明正式踏入星空,時間也延伸到星際曆史元年。
水球文明內部相對和睦,進入工業時代後,基本很少有內部戰爭。
尤其是踏入三級文明後,為順應發展,國家政體也由帝國製轉變為長老製。
在外型上,水球人與地球人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智慧生物,頭部都較大。
為便於行動,迅速預判敵情,直立行走那是最優選擇。
既然可以使用工具,那披個獸皮絕對比自己長毛發的保暖性要好,同時也更省能量和散熱,所以皮膚必須光滑。
但在細節方麵卻又有頗多不同,比如水球人是四隻手,大腿也極為粗壯,頭部沒有毛發,身材普遍高大健碩。碩大的耳朵後麵還有未退化的魚腮。
這很好理解,在同一個宇宙環境下,自然遵循同一個進化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不適宜當地自然環境的功能,肯定會被淘汰。
如同小小的地球,就因為太陽光照環境的微小差異,不也進化出不同膚色的人種。
所以,類人生物是自然環境在時間長河中誕生的最優結果,沒有之一。
水球上得天獨厚的氘核元素,更讓進入三級文明的水球人如虎添翼,星際時代全麵開啟。
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水球人對宇宙資源的渴望程度超乎想象,無序且無限的大肆擴張,以及目中無人的態度,給他們惹來了首個外星大敵,一個三級巔峰文明——索羅文明,報複也悄然而至。
索羅文明,在三級文明以下,擁有一個無解、甚至可以說是開掛的終極技術,強互作用力武器——水滴。
三級巔峰文明的終極武器水滴,外表因為強相互作用力,粒子之間緊緊壓和,振動停止,無限接近絕對零度,在其內部維持力場的能量耗盡之前,外表堅不可摧。
同等文明下,隻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當然對於四級文明來說,三維空間已沒有內外之分,可輕易從內部破壞水滴力場發生器,外表粒子序列被破壞,強相互作用力材料便可瞬間瓦解。
可對於初入三級文明的水球人,水滴根本無法抵擋。
如是水球文明的星戰首秀,再一次繼承了祖先之一魚人的傳統。
昔日無敵的宇宙戰艦,就像紙糊的玩具一樣,一觸即潰。
所有的有生力量頃刻間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母星上空的星艦殘骸幾乎遮擋住了陽光,水球文明以及其所有領地迅速淪為索羅文明的殖民地。
然後就是一場持續數百年驚天地泣鬼神的反殖民運動,直至索羅文明成功踏入四級文明,這場反殖民鬧劇才徹底拉上帷幕,水球人成功獨立。
原因無二,作為索羅人的殖民地,水球人還是享受到了索羅文明發展的技術紅利,在文明的探索中,少走了很大一圈彎路。
幾乎與索羅人齊頭並進,攻克第四維度理論(四維空間),得到了解鎖空間的鑰匙,步入四級文明的殿堂。
阿楓不由感歎,為什麽自己碰到的外星文明,動不動上來就要進行種族大滅絕,就不可以和地球人類共存嗎。
而水球人卻如此好運,碰到如此俠義的索羅人,沒有對敵人趕盡殺絕,反而帶著他一起嗨。這樣的敵人可以給我來一打,打不贏我就躺贏,最多就是日子苦點,每餐少吃兩個饅頭而已。
真是上天不公。
畫麵繼續流轉,進入四級文明的水球人明顯低調了許多,甘當小弟,時刻跟著自己的老大哥索羅人,端茶遞水。
四級科技文明的標誌就是空間理論技術的成熟運用。
三級科技文明的星際飛行原理,是往飛船外拋射物質,通過反作用力,推動飛船前進。
受製於拋射物質的速度和數量,飛船的最大速度和航程有限,十分之一光速就已是極限。
而四級科技文明星際飛行卻是提升飛船本身的單位能量密度,當達到一定的數量級後,飛船周邊的空間就會不同程度扭曲。
對資源和場地的渴求,紛爭不可避免。
一場石器時代的大戰正式拉開帷幕。
這本應該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但陸地不是魚人的主場,爭奪戰中,魚人即使數量和智慧方麵明顯力壓蟲人,但在天生就是戰士的蟲人麵前,魚人還是一敗塗地。
戰爭幾乎呈現一麵倒的態勢,魚人節節敗退,不出意外,退回大海已成定局。
然而,曆史永遠不會一成不變,出現意外是大概率事件。
一場持續近半個水球年的天外隕石雨如期降臨,海水大量蒸發,陸地更是因為氧氣含量較高,導致大火彌漫,之後更是傾盆大雨,如同煉獄。
不經曆磨難的生命如何戰勝大自然的優勝劣汰,兩族群在接下來的數個水球年內,人口迅速銳減百分之九十,一把被打回到原始時代。
此時還爭什麽地盤,能夠在如此惡劣環境中幸存下來都已經是僥幸。
在巨大天災麵前,一山不容二虎、一個星球無法容忍兩種智慧生物並存的魔咒並沒有發揮作用。
為了生存,魚人和蟲人各取所長,彼此配合才能獲得賴以生存的食物和場地,竟破天荒達成了合作,建立了永久同盟。
這其間,有部分魚人和蟲人結合,竟奇跡般生下了孩子,有些孩子竟可在水下和陸地雙重生活,繼承了魚人和蟲人的所有優點。
於是一個擁有著天然優勢的原始新種族應運而生-水球人。
這是自然環境下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
其後,經過數百萬個水球年的發展,水球人日益進化完善。
內部經曆了數次種族戰爭和生死存亡大劫,水球人磕磕碰碰,終於從石器時代進階到青銅器時代,再到鐵器時代和工業時代。
受益於每個水球人平均三百個水球年的壽命,進入工業時代的水球文明更是發展迅速,短短百年間便由可控核裂變發展到可控核聚變,一步邁入到三級文明。
隨著常溫超導體、輕質鋁材料的出現,太空電梯技術成熟,水球文明正式踏入星空,時間也延伸到星際曆史元年。
水球文明內部相對和睦,進入工業時代後,基本很少有內部戰爭。
尤其是踏入三級文明後,為順應發展,國家政體也由帝國製轉變為長老製。
在外型上,水球人與地球人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智慧生物,頭部都較大。
為便於行動,迅速預判敵情,直立行走那是最優選擇。
既然可以使用工具,那披個獸皮絕對比自己長毛發的保暖性要好,同時也更省能量和散熱,所以皮膚必須光滑。
但在細節方麵卻又有頗多不同,比如水球人是四隻手,大腿也極為粗壯,頭部沒有毛發,身材普遍高大健碩。碩大的耳朵後麵還有未退化的魚腮。
這很好理解,在同一個宇宙環境下,自然遵循同一個進化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不適宜當地自然環境的功能,肯定會被淘汰。
如同小小的地球,就因為太陽光照環境的微小差異,不也進化出不同膚色的人種。
所以,類人生物是自然環境在時間長河中誕生的最優結果,沒有之一。
水球上得天獨厚的氘核元素,更讓進入三級文明的水球人如虎添翼,星際時代全麵開啟。
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長足進步,水球人對宇宙資源的渴望程度超乎想象,無序且無限的大肆擴張,以及目中無人的態度,給他們惹來了首個外星大敵,一個三級巔峰文明——索羅文明,報複也悄然而至。
索羅文明,在三級文明以下,擁有一個無解、甚至可以說是開掛的終極技術,強互作用力武器——水滴。
三級巔峰文明的終極武器水滴,外表因為強相互作用力,粒子之間緊緊壓和,振動停止,無限接近絕對零度,在其內部維持力場的能量耗盡之前,外表堅不可摧。
同等文明下,隻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當然對於四級文明來說,三維空間已沒有內外之分,可輕易從內部破壞水滴力場發生器,外表粒子序列被破壞,強相互作用力材料便可瞬間瓦解。
可對於初入三級文明的水球人,水滴根本無法抵擋。
如是水球文明的星戰首秀,再一次繼承了祖先之一魚人的傳統。
昔日無敵的宇宙戰艦,就像紙糊的玩具一樣,一觸即潰。
所有的有生力量頃刻間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母星上空的星艦殘骸幾乎遮擋住了陽光,水球文明以及其所有領地迅速淪為索羅文明的殖民地。
然後就是一場持續數百年驚天地泣鬼神的反殖民運動,直至索羅文明成功踏入四級文明,這場反殖民鬧劇才徹底拉上帷幕,水球人成功獨立。
原因無二,作為索羅人的殖民地,水球人還是享受到了索羅文明發展的技術紅利,在文明的探索中,少走了很大一圈彎路。
幾乎與索羅人齊頭並進,攻克第四維度理論(四維空間),得到了解鎖空間的鑰匙,步入四級文明的殿堂。
阿楓不由感歎,為什麽自己碰到的外星文明,動不動上來就要進行種族大滅絕,就不可以和地球人類共存嗎。
而水球人卻如此好運,碰到如此俠義的索羅人,沒有對敵人趕盡殺絕,反而帶著他一起嗨。這樣的敵人可以給我來一打,打不贏我就躺贏,最多就是日子苦點,每餐少吃兩個饅頭而已。
真是上天不公。
畫麵繼續流轉,進入四級文明的水球人明顯低調了許多,甘當小弟,時刻跟著自己的老大哥索羅人,端茶遞水。
四級科技文明的標誌就是空間理論技術的成熟運用。
三級科技文明的星際飛行原理,是往飛船外拋射物質,通過反作用力,推動飛船前進。
受製於拋射物質的速度和數量,飛船的最大速度和航程有限,十分之一光速就已是極限。
而四級科技文明星際飛行卻是提升飛船本身的單位能量密度,當達到一定的數量級後,飛船周邊的空間就會不同程度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