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球曆一千萬年左右,水球文明成功踏入八級文明,可以自由穿梭現行宇宙、三麵鏡像宇宙和三菱鏡像宇宙之間。


    對宇宙理解已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開始根據宇宙圓球模型定義,探索最後一個鏡像宇宙的終極奧秘(七+一探索模式)。


    水球文明已經完全充當宇宙文明旁觀者。


    降低宇宙熵增是一切行為準則。


    空間躍遷曲率已超千萬,體內能量密度已相當於仙帝境,水球人壽命也成功突破千萬年,所有水球人已成能量態,開始追尋時間的足跡。


    在球體模型上,水球文明已遍布球體大部分區域,耀眼奪目。


    水球曆一億年左右,水球文明成功踏入最後一個鏡像宇宙(大圓滿),躋身九級文明,水球人的意識體已經遍布全宇宙,宇宙的一切似乎都沒有秘密。


    通過對宇宙奇點的持續觀測和理解,此時的水球人又推測出宇宙奇點理論。


    現實宇宙坐標軸中心點——奇點,應是純能量態,質量達到了全宇宙的99.9%,它由有質量能量和無質量能量共同組成。


    有質量能量很好理解,它是組成物質的基礎。無質量能量則是組成各類場的源頭。


    還有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即殘餘在全宇宙中的靈氣,後續會詳細講述。


    奇點的存在舉足輕重,是全宇宙結構穩定的基石,也是全宇宙的所有能量來源。


    通過對全宇宙的長時間觀測,水球文明結合已知的理論基礎,對全宇宙的初始組成進行了猜測。


    他們認為,在宇宙起始態,奇點質量應該為100%。


    由於未知原因,奇點發生能量均勻球狀拋散(宇宙大爆炸),不管是有質量能量還是無質量能量,因為此時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存在,它們幾乎都在一瞬間拋撒完成。


    其中無質量能量拋撒所能到達的最遠區域就是宇宙的邊界。


    至於這個邊界有多廣,則完全受製於原有奇點能量的總基數。


    奇點總能量越大,拋撒距離越大,所形成的全宇宙就越寬廣。


    但有質量能量拋撒必須借助介質——“場進行。


    當奇點發生均勻能量拋撒時,即使有質量能量和無質量能量拋撒速度一致,但也隻能在無質量能量先一步拋撒形成“場”後,有質量能量才能夠借助“場”的存在,緊隨其後完成拋撒動作。


    即使兩種能量的拋撒動作間隔很短,但依然存在可量化的一前一後態勢。


    “場”在全宇宙中就相當於宇宙規則,稱之為始祖意誌。


    從屬性上講,“場”又可分為兩大類,微觀場和宏觀場,分別由磁場、引力場、空間場、光子場、靈魂場、時間場六小類場組成。


    在微觀場和宏觀場中,同樣的六小類場往往會表現出明顯的屬性差異,甚至會觀測到截然相反的結果。


    和鏡像宇宙內物質屬性有同曲異工之妙,這一點也導致科技文明間接的能夠提前觀測到鏡像宇宙的物理現象,所有在超微觀領域的研究,同樣對文明的發展舉足輕重。


    有質量能量均勻拋撒後,在場的約束下,轉變成相應屬性、均勻分布的量子、質子、原子等原始物質。


    再經過萬億年的物質積累,不同質量的物體和能量,逐漸演變成各鏡像宇宙的星係、星雲、黑洞等相對恒定天體,並最終演化出原始生命,一起組成現在這絢麗多彩的宇宙形態。


    八個鏡像宇宙在宇宙奇點的強作用下,保持相對恒久的穩定,並相互依存,卻又自成體係。


    水球人判斷能量均勻拋散、且一瞬間布滿全宇宙的緣由,完全基於對宇宙邊緣的現行觀測和理論推導。


    假設奇點能量拋散是不均勻的,或是以光速或超光速向外輻射,進而形成宇宙。


    那麽現行宇宙的星係和能量密度應該差別很大,宇宙外圍也應該有圓球式能量輻射擴散現象,奇點周邊星係形成時間應比宇宙外圍星係形成時間要早,宇宙外圍普遍存在新生星係。


    但在實際觀察中,全宇宙內外星係分布比較均勻,通過技術檢測,形成的時間差別不大。


    尤其是在宇宙的無窮邊界,水球人沒有發現任何疑似奇點拋撒的高密度單位能量。


    而水球文明經曆數億水球年的發展,至今未發現宇宙中還有其它九級甚至九級以上文明的蹤跡。


    可以說,水球文明是現今全宇宙中唯一的九級科技文明。


    他們的誕生地毫無意外處於全宇宙外圍空間。


    經過這一切現有事實的相互佐證,宇宙奇點理論基本成立。


    如是,水球文明後續數億水球年的發展進程,就是基於宇宙圓球模型定義和宇宙奇點理論開展。


    文明的足跡已深入到全宇宙的每個角落,但卻至始至終,無法突破宇宙也無法接近奇點。


    水球文明對生命的理解業已超凡脫俗,隻要他們願意,甚至可以創造出一個個全新的生命。


    他們正在多方麵追尋降低宇宙熵增的辦法,並開始複製全宇宙。


    水球文明的空間躍遷能力已經發展到極致,空間躍遷曲率已接近無窮大。


    除了奇點和宇宙邊緣兩個無窮值,他們可以在全宇宙中瞬息而至,所有物體可使其無限接近於光速,體內能量密度已相當於偽神境。


    所有水球人已成為意識態,無所不在,無處不在,壽命隨同全宇宙興衰。


    在球體模型上,水球文明的足跡在球體表麵相互交織,猶如耀眼的太陽,散發著無比璀璨的光芒。


    又經曆數十個宇宙年(這裏以地球年為基準,一宇宙年約等於一百億地球年,相當於太陽從誕生到湮滅全周期)的摸索,此時的水球文明,已到達神級文明巔峰,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已能初步掌控時間,可以隨意將某一區域的時間調快或調慢至無數倍,時間的存在對於他們來說似乎已經失去意義。


    但即使科技發展到如此境界,水球文明發現自己依然束縛在這個宇宙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宇宙的盡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智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智峰並收藏全宇宙的盡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