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很忙。


    真的很忙。


    除了不會走路的孩子和癱在炕上的老人,整個衛所都沒什麽閑人。


    半大的孩子當大人用。


    出嫁的婦人當男人用。


    青壯的男人當牲口用。


    可別說你是個百夫長、千夫長職級,以往立下過多少戰功。


    除了輪值巡防的,全都得犁地去。


    三萬多畝耕地,真不是十天八天就能墾出來的。


    還有幾百畝葡萄園和千畝甜瓜地,須得起隴!


    同時還要派人火州挖葡萄苗和買甜瓜種子回來。


    就連像肥仔這樣五六歲大的小孩子,也要幫忙牧羊、放牛、照顧懷孕的母馬和駱駝。


    老太太們,就承擔起了家裏做飯和洗洗涮涮的活計。


    有了糧食,飯就好做。


    年前凍起來的羊肉還沒吃完。


    就是蔬菜缺得慌。


    在過去四個多月的冬天裏。


    除了恰瑪古、一些幹蘑菇,也就甘將軍年前帶回來的胡蘿卜和胡蔥算是菜。


    哦,還有豆芽菜。


    但,這些菜蔬分到各家的數量也都有限。


    這不已經熬到春天了麽。


    老太太們就漫天遍野找野菜去了。


    找著找著,很快就看到了種桑樹的小夾山滿眼都是綠。


    原來。


    移栽完桑樹苗後,小夾山從半山腰到山腳的牧場上,先後被要求灑了六百斤苜蓿種子。


    播種的麵積算起來能有一百二十畝左右。


    小夾山這片矮丘陵的土質還不錯。


    不僅桑樹苗活得好,苜蓿種子破土後也是見風就長。


    轉眼不到一個月,苜蓿芽就長到了七八寸長。


    鮮嫩的喲。


    任誰看進眼裏就拔不出來。


    不少老太太們跑來找羅氏商量:


    “東邊牧場上的狗米草也長起來了,衛所的牲畜們不缺草吃。但昂這把老骨頭都七天沒拉出屎來了。老夫人,小夾山的苜蓿芽讓不讓人吃呀?”


    苜蓿菜,大夥兒都不陌生。


    羅氏第一時間就問了自家兒媳婦。


    甘明蘭當初讓撒這些苜蓿種子的目的,為的不就是春季裏吃上這麽一口春菜麽?


    這些天,小金在野外訓練。


    小家夥長這麽大還沒有在大自然裏翱翔過。


    放出去,差點就收不回來。


    甘明蘭養它這麽久,可不是為了養來放生的。


    要教會小金一些喚雕的規矩,還有得磨。


    早出晚歸了半個月,就忘了苜蓿菜這一茬。


    當即,大手一揮。


    “吃吧,隨便吃!一百二十畝地的苜蓿菜,兩萬多口人夠吃兩三個月的。”


    於是,衛所的老太太們成群結隊往小夾山跑。


    鮮嫩的苜蓿芽,兩刻鍾能掐上大半筐的。


    這活兒一點都不累人,看著漫山遍野的綠油油,心情美得很。


    她們還相互交流著各種苜蓿菜的做法,其中,有兩種菜譜成為了主流。


    一種做法非常快捷。


    隻需把苜蓿芽洗淨剁成碎末,加入少許鹽和幾勺麵粉拌成菜麵糊。


    然後就在有胡麻油的鍋底,用小火把菜麵糊烙成餅。


    關西這裏有一點好。


    胡麻種得多,胡麻油一百文就能打上一大壺。


    還有羊油、牛油等動物油補充。


    以往摳唆用油的婦人們,來了關西用油都手寬了不少。


    苜蓿菜餅這般用胡麻油煎出來,不僅非常省麵粉,而且味道也超級香。


    最重要的是,不愛吃菜的孩子都很樂意吃。


    壯勞力們更喜歡的,是苜蓿的另一種做法。


    同樣是把苜蓿芽切成碎末,和發酵的麵團揉在一塊,加點鹽,上鍋蒸出來。


    綠綠的菜饃蘸著油醋汁兒,一口下去,略帶青澀水汽的清香,都能吃出草長鶯飛的味道來。


    男人們不懂春天的浪漫。


    隻知道,拳頭大的菜饃一頓吃上四五個就能管飽。


    這種菜飯兩得的食物,婦人們也很樂得做。


    反正自從苜蓿芽成為衛所裏的當家菜後,麵粉的消耗量都比以前慢了些。


    吃進去的食物,身體有直觀的感受。


    一些便秘嚴重的老年人,連續吃了兩天苜蓿芽,積攢了一肚子的宿便哐哐往外排。


    整個人都感覺輕鬆了好多斤。


    甘明蘭家也吃苜蓿菜。


    羅氏非常熱衷於去小夾山摘菜。


    掌管灶房的王婆子,做野菜的手藝比起普通軍屬來,又要精細得多。


    她最愛做的就是苜蓿牛肉餡兒餃子。


    隻把苜蓿芽過水汆燙攥幹水分後,切得稀碎,放入剁碎的牛肉餡兒裏加香油、胡椒等調味兒。


    手巧的她,包出來的餃子形狀就像一個個的小元寶。


    汆過水的苜蓿芽沒有了那股子草酸味,又保留了翠綠的顏色,連帶著牛肉的肉汁水,別有一番風味。


    吃不膩,根本吃不膩。


    王婆子也愛用苜蓿芽烙菜餅。


    但她會在菜糊糊裏加十幾顆鴿子蛋,如此煎出來的菜餅兩麵微黃,比不加蛋的要暄軟好吃得多。


    其實用雞蛋也很好。


    但甘露川不是沒人養雞麽?自打甘明蘭把八千隻鴿子交給親兵小子們飼養,鴿子蛋就成為了甘露川老人和孩子們的補品。


    親兵小子們怕把鴿子凍壞了,就把鴿巢安在了之前用來做雪地靴的暖房裏。


    室內暖和,鴿子們活得很愜意。


    每天能撿到兩千五百枚左右。


    除了大食堂的親兵們每日每人四枚鴿子蛋,剩下的就放在衛所商鋪裏銷售。


    鴿子蛋的定價並不便宜,五文錢一枚。


    但甘露川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窮人。


    鴿子蛋的美味和營養一經宣揚,真有不少人樂意買來給老人和孩子補身體。


    反正前後兩個來月時間,賣鴿子蛋的銀子,已經攢了五百多兩。


    甘將軍表示,這些銀子今後就給親兵小子們當夥食費。


    他們飼養好了這些鴿子,都夠養活自己的。


    當然,家主一家的鴿子蛋供應也是免費的。


    親兵小子們每天都會把最新鮮的鴿子蛋送來。


    但其實,神木空間裏也有撿不完的鴿子蛋。


    當初為了讓小金學會自主捕食,空間裏留了一千多隻。


    被小金吃到隻剩了三百多隻。


    她要想撿都撿不過來。


    神木空間氣溫要比甘露川暖和得多。


    熬雕期間,甘明蘭有二十來天沒進空間去撿蛋。


    這日剛進去,就傻眼了。


    “唧唧唧......”


    幾百隻渾身長著金黃色絨毛的雛鴿,正此起彼伏的哼唧著。


    喜歡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請大家收藏: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十六樓看風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十六樓看風景並收藏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