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下遊的磚瓦窯,十二個時辰的連軸轉。


    燒不完磚頭,燒不完的瓦。


    甘露川的基建正在瘋狂進行時,連帶著甘明福忙得團團轉。


    甘千夫長固執的認為,這些施工的活計就不該讓甘明蘭這個大將軍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上費心。


    而左文康呢,十幾張桑葉上的蠶卵前些天已經陸續孵化了。


    室外夜裏的氣溫還是很低的。


    剛剛破殼的幼蠶的身體呈黑色,像小螞蟻一樣,身上布滿了細毛。


    養在了一個專門騰出來的地窩子裏。


    夜裏,還離得不炕。


    但也不能氣溫過高。


    他還在摸索中......


    不少人擔憂,把山溝溝裏的野蠶養在室內,能成嗎?


    左文康絕不允許這件他擅長的事情搞砸。


    根據前世的記憶,還寫了一本關於養蠶的手冊,還偷摸做舊,說是無意間購買的。


    總之,任誰問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弟弟和男人爆發了強烈的事業心,甘明蘭也表示自家有正事要幹。


    親兵們的體能訓練和文化課需要她操心的並不多。


    隻階段性的關注考試成績,並給與獎勵即可。


    小金呢。


    對它的特訓進行了兩個月。


    然後就派上了用場。


    大金帶著小金,隔天要往哈密城的總兵府送一回信。


    好不容易,才把送信地址給改在總兵府。


    小金比它爹機靈,見了熊總兵兩回,之後單獨送信就能找到正主了。


    兩百裏地,它兩刻鍾就能飛一個來回。


    它家主人如此頻繁送信,都匯報了些啥?


    沒啥好匯報的。


    就是攛掇著熊總兵向懷慶府的軍器監要工匠,尤其是會造大炮和震天雷的工匠。


    哈密新城的城牆都建好了,城門炮台上的大炮武裝迫在眉睫。


    那麽,你哈密新城裝完了。


    其它幾個衛所難道就不需要嗎?


    而甘明蘭更想要的,卻不是那些笨搓搓的被固定在炮台上,射程不遠,還容易炸膛的土炮。


    當初看《康熙王朝》這部連續劇的時候,清朝的紅衣大炮射程已經超出了五百米,且能被馬車拉著運到戰場。


    按照軌跡,邶國的曆史離大清也沒早幾百年。


    咱有創意和想法,離成功改造出紅衣大炮還會遠嗎?


    更何況。


    關西又不缺鐵礦和煤礦,原材料充足呀。


    熊總兵:甘將軍總是能急他所急。


    於是乎,他也舔著臉向上求助。


    王爺呀,移民您不幫忙,要幾十個工匠總成的吧?


    趙牧雲:你看本王像不像是冤大頭?


    上層使用資源自有上層的考量。


    甘明蘭卻是不想被動的坐等。


    找到機會就會進空間裏翻找末世之前收進空間的一些書籍,希望能從裏麵找到有用的信息。


    時不時還把摘抄的一些資料,變成文言文。


    講真。


    難度不小。


    差點沒讓她揪掉幾把頭發。


    但看在婆婆羅氏的眼裏,自家兒媳婦可牛了。


    在大炕的書桌上為了那啥大炮,寫寫畫畫,像模像樣的。


    不敢叨擾。


    家裏都不敢留人。


    出門很是自己把小孫女走了。


    “乖孫,乖寶!祖母帶你去騎大馬,再讓你鼠大哥抓兩隻兔兔回來吃好不好?”


    一聽吃兔兔,圓圓可樂意了。


    前些天她抓回來的那隻雪兔肥得很,烤出來自己就幹掉了兩隻腿。


    鼠大王:行吧,閑著也是閑著,給妹妹抓兔子去。


    各自有事幹。


    新加入甘露川的黃禦醫一家,也在適應中。


    營地裏,搭起了三座羊毛氈行醫大帳。


    隻隔了兩天整理完藥材,並補充了一些新采購的本地藥材後,就開張營業了。


    商都來的禦醫醫術如何?


    在甘將軍的要求下,給甘露川全員來了一次健康大體檢。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不提壯勞力們在春耕期間的勞損。


    也不說先鋒營隊員們在訓練時的暗傷。


    就有六十多個孕婦和一百多個二十到四十歲年齡段的婦人,前後被號出了不同程度的病來。


    這十三個大夫裏,又以黃老禦醫的醫術為首。


    不但號脈準,下藥也是一絕。


    病患們私底下也沒少議論。


    一個懷孕五個月的孕婦,後怕連連:


    “不瞞各位嫂子,自從昂懷上昂家老三一來,身上就一直沒有爽利過,月月見紅。可昂婆婆總說不是什麽大事,隻要躺躺就好了!貓冬嘛,真的躺了四個月,可還不見好。黃老禦醫一號脈就說這是漏胎症,是昂腎氣不足造成的,再這麽下去,不出一月準會滑胎。”


    聽她說閑話的幾個軍屬驚了一跳:“這麽嚴重?黃老禦醫是怎麽給你開方的?”


    “沒開湯藥,給了一瓶壽胎丸。”


    “壽胎丸?”


    “對,據說是黃老禦醫他家在商都醫館裏賣得最好的藥丸之一,主治腎虛滑胎、胎不長等症狀,化水每天喝兩次,昂喝了三天就起了藥效。”


    “那肯定很貴的吧?”


    “聽藥房的幾個小黃藥劑師說,在商都要賣十兩銀子一瓶,一個療程就得服用一瓶呢。這回的帳,是全免的,衛所給兜底。”


    “哎喲喲,你可真是占大便宜了!”


    真的是!


    誰樂意占這種便宜?


    不得不說,患者們的忍痛力驚人,不是危及生命的病痛,輕易不會去看大夫的。


    還有就是,過慣了幾代人的窮日子。


    動輒幾兩銀子的藥,是真的喝不起。


    拖著,忍著,有些就出現了很嚴重的病灶。


    現在好了。


    有禦醫,且給免費問診看病。


    真是一點不帶隱瞞的,一點都舒坦都要問上好半天。


    隨著病患們陸續被治好,除了對甘將軍更多一層的感激,就是把黃老禦醫和黃禦醫奉若神醫。


    這樣的神醫必須給留在甘露川呀。


    拿什麽來留?


    人人敬重,發自內心的敬重。


    之後呢,好些個患者家裏但凡做點好吃的,一定會多出一份給黃老禦醫送到家裏來。


    不收都不行。


    都是讓家裏的孩子跑腿,把食盒往家門口一放,轉身就跑沒了影。


    兩間被收拾好的暖房,黃家人暫時是分男女的住著。


    男人們白日在行醫大帳裏上工。


    女眷們,有幾個膽小的最開始還有些憂心邊關的安全問題。


    但看人家衛所四五歲的小孩子,都敢跑到十幾裏外的牧場放牧,她們也就安下了心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十六樓看風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十六樓看風景並收藏豬肉西施她,幹活比殺豬還絲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