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殘忍的人殉製度
綁定係統後,我帶著祖宗玩遍華夏 作者:十三夢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上大家的氣氛都很沉悶。
“現代科技發達,本以為人人過上好日子,是會越來越好的,沒想到……”
長孫皇後輕歎道。
聽她的語氣就能聽出來,她是真的覺得,很惋惜。
唐朝人一下子沸騰,紛紛在彈幕上表達對皇後娘娘的尊敬之情。
“娘娘心善仁慈。”
“娘娘良善。”
“娘娘乳名觀音婢,如今看來,確實如此,娘娘慈心,可為觀音使者。”
各種各樣向長孫皇後表達欽慕之意的彈幕鋪滿整個屏幕。
“人知鬼可怕,鬼曉人心毒。”
宋靈音輕歎,案件慘烈,她心裏沉甸甸的。
抬頭看了看陽光,看著晴空萬裏的天,宋靈音驀然笑了。
“其實也並非不能理解,明朝重啟人殉,這一舉措,讓它從一個硬骨頭的朝代變成很多人眼裏的古老封建,驚悚可怕的朝代。”
明朝全體:“……”
死一般的寂靜,大家雖然低著頭,但是朱元璋能感覺到,大家的眼神正在望著自己。
朱元璋臉色很差,他實行人殉雖有私心,卻也是為了大局考慮,如今宋靈音這話一出,幾乎明朝在萬朝眼裏的形象全部毀了。
朱元璋麵沉如水,死死攥著自己手裏的黃色聖旨。
“罷了…朕下旨廢除便是。”
朱元璋還是讓步了,他不得不讓步,萬朝彈幕上都在問他,為什麽要實行人殉製度?
“說起殘忍的人殉製度,秦始皇嬴政作為第一位皇帝,卻使用了陶製品陪葬。”
“他殘暴,但在這方麵,他倒是保留了一絲絲人性的光芒。”
聽著宋靈音誇自己,嬴政勾唇,默默發送了一條彈幕。
“@朱元璋,你身為皇帝為何如此殘忍?陶製品陪葬也是不錯的。”
朱元璋看到嬴政發送的彈幕,直接at自己的名字,心裏一陣氣憤。
自己還比不上嬴政這個暴君了!
“死後哀榮固然可貴,但是身為君王,也要仁愛啊。”
李世民艾特他,又補了一句。
朱元璋的臉色更差了。
同樣都是皇帝!憑什麽自己要被其他皇帝指責。
馬皇後見狀,趕緊安撫他:“陛下,李世民和秦始皇都是曆史中的佼佼者,身為帝王,他們也是少有的厲害君主。”
“他們身為前輩隻是想提醒您仁愛。”
“並非存心冒犯。”
朱元璋知道他們不是的。
他們是故意的,故意的指指點點,用意就是讓自己生氣。
可是馬皇後說話好聽,朱元璋心裏頭的氣也就消了。
“妹子你說得對。”
“朕……會對百姓更仁愛的。”
聽出朱元璋的讓步,馬皇後知道自己哄好了他。
“陛下,我知道你打江山不容易,所以每天都為了江山勞心勞力。”
“但終究陛下也是凡人,也有未盡之力,這些我想,各位陛下,例如太宗陛下,以及秦始皇陛下,他們略懂一二。”
“您可以和他們多交流學習,為了大明,也為了百姓。”
馬皇後說話很對朱元璋的心情,朱元璋抱著她:“還是妹子體諒我啊,好。”
馬皇後見朱元璋心情好了,鬆了一口氣。
朱元璋的脾氣,真的隨著天幕的出現越來越暴躁了,有的時候就連馬皇後也不是很能安撫好。
所以其實和朱元璋相處很有點疲憊的。
明朝的朱元璋幹脆利落的在彈幕上發送了一段:“所有明朝皇帝注意:廢除人殉!”
看到祖宗都同意了,皇帝們自然是一整個照辦,不帶一點猶豫。
天幕和宋靈音說人殉製度太殘忍,貿然廢除不尊敬祖宗,如今祖宗自己都說了可以,那當然是要廢除了。
看到朱元璋並沒有和自己生氣,反而真的廢除了這個殘忍無比的人殉製度,嬴政挑眉。
若是這個朱元璋和自己懟起來了,那他還會覺得朱元璋武德有餘,智慧不足,這樣的人也難怪治理不好國家。
但是朱元璋忍下來了,嬴政反倒覺得對方有點東西。
見朱元璋都廢除人殉了,大家自然不再繼續譏諷,紛紛發送彈幕表達對朱元璋的讚歎。
“幹的漂亮!@朱元璋!”
“不錯知錯能改@朱元璋。”
“一定要落到實處!否則你會背黑鍋!”
“對的,有些人會拿雞毛當令箭,你要小心@朱元璋。”
朱元璋:“???”
彈幕上的人熱情似火,分享了很多東西給朱元璋,多多注意底下的人,防止底下的人抹黑自己。
朱元璋點點頭:“朕以為,彈幕上說的在理。”
朱元璋這樣的人,從不覺得自己會有錯誤,他覺得後代記錄的有關自己不對的曆史,一定大部分都是後人抹黑。
馬皇後淺笑:“這些都是種花家古往今來五千年曆史裏的人才,說的話自然是好的,您多和他們交流,勝過一個人摸索百倍啊!”
朱元璋深以為然:“是啊!”
於是朱元璋和大家交流起來。
帝皇們也將彈幕當成自己的私人群,聊著天,交流一下如今遇到的困難。
而現代:
宋靈音吐槽完明朝的人殉製度,長孫皇後又問道:“你們為什麽不看重死後哀榮。”
宋靈音被這個問題問到了。
“因為人死了之後會如何,誰也不知道。”
“我們覺得,倒不如過好這輩子。”
“而且我們的思想在清末時期就發生了變化,不再信奉什麽此生受苦來世享受的真理了。”
“這些來世都會變好的玄幻故事,早就消失在了我們的世界裏,過好這輩子,如何過好這輩子,才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你們大部分人不信佛嗎?”
長孫皇後頗為詫異宋靈音的思想裏,竟然全部相信神佛的存在。
宋靈音卻反問道:“您小名是不是叫觀音婢。”
長孫皇後點點頭。
“那你相信神佛嗎?”
“您丈夫在發起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你是覺得他們用心計謀算去積攢實力比較好,還是一味的拜佛更好?”
這話讓長孫皇後不知道作何回答。
而事件的主人公,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臣子們,全部都默契的看向李世民。
“現代科技發達,本以為人人過上好日子,是會越來越好的,沒想到……”
長孫皇後輕歎道。
聽她的語氣就能聽出來,她是真的覺得,很惋惜。
唐朝人一下子沸騰,紛紛在彈幕上表達對皇後娘娘的尊敬之情。
“娘娘心善仁慈。”
“娘娘良善。”
“娘娘乳名觀音婢,如今看來,確實如此,娘娘慈心,可為觀音使者。”
各種各樣向長孫皇後表達欽慕之意的彈幕鋪滿整個屏幕。
“人知鬼可怕,鬼曉人心毒。”
宋靈音輕歎,案件慘烈,她心裏沉甸甸的。
抬頭看了看陽光,看著晴空萬裏的天,宋靈音驀然笑了。
“其實也並非不能理解,明朝重啟人殉,這一舉措,讓它從一個硬骨頭的朝代變成很多人眼裏的古老封建,驚悚可怕的朝代。”
明朝全體:“……”
死一般的寂靜,大家雖然低著頭,但是朱元璋能感覺到,大家的眼神正在望著自己。
朱元璋臉色很差,他實行人殉雖有私心,卻也是為了大局考慮,如今宋靈音這話一出,幾乎明朝在萬朝眼裏的形象全部毀了。
朱元璋麵沉如水,死死攥著自己手裏的黃色聖旨。
“罷了…朕下旨廢除便是。”
朱元璋還是讓步了,他不得不讓步,萬朝彈幕上都在問他,為什麽要實行人殉製度?
“說起殘忍的人殉製度,秦始皇嬴政作為第一位皇帝,卻使用了陶製品陪葬。”
“他殘暴,但在這方麵,他倒是保留了一絲絲人性的光芒。”
聽著宋靈音誇自己,嬴政勾唇,默默發送了一條彈幕。
“@朱元璋,你身為皇帝為何如此殘忍?陶製品陪葬也是不錯的。”
朱元璋看到嬴政發送的彈幕,直接at自己的名字,心裏一陣氣憤。
自己還比不上嬴政這個暴君了!
“死後哀榮固然可貴,但是身為君王,也要仁愛啊。”
李世民艾特他,又補了一句。
朱元璋的臉色更差了。
同樣都是皇帝!憑什麽自己要被其他皇帝指責。
馬皇後見狀,趕緊安撫他:“陛下,李世民和秦始皇都是曆史中的佼佼者,身為帝王,他們也是少有的厲害君主。”
“他們身為前輩隻是想提醒您仁愛。”
“並非存心冒犯。”
朱元璋知道他們不是的。
他們是故意的,故意的指指點點,用意就是讓自己生氣。
可是馬皇後說話好聽,朱元璋心裏頭的氣也就消了。
“妹子你說得對。”
“朕……會對百姓更仁愛的。”
聽出朱元璋的讓步,馬皇後知道自己哄好了他。
“陛下,我知道你打江山不容易,所以每天都為了江山勞心勞力。”
“但終究陛下也是凡人,也有未盡之力,這些我想,各位陛下,例如太宗陛下,以及秦始皇陛下,他們略懂一二。”
“您可以和他們多交流學習,為了大明,也為了百姓。”
馬皇後說話很對朱元璋的心情,朱元璋抱著她:“還是妹子體諒我啊,好。”
馬皇後見朱元璋心情好了,鬆了一口氣。
朱元璋的脾氣,真的隨著天幕的出現越來越暴躁了,有的時候就連馬皇後也不是很能安撫好。
所以其實和朱元璋相處很有點疲憊的。
明朝的朱元璋幹脆利落的在彈幕上發送了一段:“所有明朝皇帝注意:廢除人殉!”
看到祖宗都同意了,皇帝們自然是一整個照辦,不帶一點猶豫。
天幕和宋靈音說人殉製度太殘忍,貿然廢除不尊敬祖宗,如今祖宗自己都說了可以,那當然是要廢除了。
看到朱元璋並沒有和自己生氣,反而真的廢除了這個殘忍無比的人殉製度,嬴政挑眉。
若是這個朱元璋和自己懟起來了,那他還會覺得朱元璋武德有餘,智慧不足,這樣的人也難怪治理不好國家。
但是朱元璋忍下來了,嬴政反倒覺得對方有點東西。
見朱元璋都廢除人殉了,大家自然不再繼續譏諷,紛紛發送彈幕表達對朱元璋的讚歎。
“幹的漂亮!@朱元璋!”
“不錯知錯能改@朱元璋。”
“一定要落到實處!否則你會背黑鍋!”
“對的,有些人會拿雞毛當令箭,你要小心@朱元璋。”
朱元璋:“???”
彈幕上的人熱情似火,分享了很多東西給朱元璋,多多注意底下的人,防止底下的人抹黑自己。
朱元璋點點頭:“朕以為,彈幕上說的在理。”
朱元璋這樣的人,從不覺得自己會有錯誤,他覺得後代記錄的有關自己不對的曆史,一定大部分都是後人抹黑。
馬皇後淺笑:“這些都是種花家古往今來五千年曆史裏的人才,說的話自然是好的,您多和他們交流,勝過一個人摸索百倍啊!”
朱元璋深以為然:“是啊!”
於是朱元璋和大家交流起來。
帝皇們也將彈幕當成自己的私人群,聊著天,交流一下如今遇到的困難。
而現代:
宋靈音吐槽完明朝的人殉製度,長孫皇後又問道:“你們為什麽不看重死後哀榮。”
宋靈音被這個問題問到了。
“因為人死了之後會如何,誰也不知道。”
“我們覺得,倒不如過好這輩子。”
“而且我們的思想在清末時期就發生了變化,不再信奉什麽此生受苦來世享受的真理了。”
“這些來世都會變好的玄幻故事,早就消失在了我們的世界裏,過好這輩子,如何過好這輩子,才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你們大部分人不信佛嗎?”
長孫皇後頗為詫異宋靈音的思想裏,竟然全部相信神佛的存在。
宋靈音卻反問道:“您小名是不是叫觀音婢。”
長孫皇後點點頭。
“那你相信神佛嗎?”
“您丈夫在發起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你是覺得他們用心計謀算去積攢實力比較好,還是一味的拜佛更好?”
這話讓長孫皇後不知道作何回答。
而事件的主人公,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臣子們,全部都默契的看向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