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李世民和臣子們久違的開心
綁定係統後,我帶著祖宗玩遍華夏 作者:十三夢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來權衡利弊,才堪堪放棄了。
長孫皇後想到這些之後,沒忍住又想起了在現代和宋靈音相處的整個過程,感覺很快樂。
想了想還是覺得很開心,笑著並跟身邊的人說。
“你們看看,如今的陛下最喜歡的女兒恐怕不是我的女兒了,是音音呀!”
周圍的臣子們聽到皇後娘娘這樣說,紛紛笑了。
“對啊對啊,陛下現在最疼愛的公主就是宋靈音公主了,隻是不知道這位公主什麽時候能來到我大唐疆域呢!”
長孫無忌聽了妹妹的話,趕緊捧場的笑道。
“可不是嘛,這位公主陛下可是我大唐的福星,更是我們大唐天可汗的心尖尖兒。”
魏征這種不想開玩笑的人,此刻也開起了玩笑。
“哈哈哈哈哈哈,沒想到你這老兒開起玩笑來還挺像那麽回事兒的,我還一直以為你生性嚴肅不愛笑呢。”
他的同僚們在一旁的哈哈大笑。
魏征被人這樣說了,老臉一紅。
“也不能怪我這麽想,這不是皇後和皇上共同說的嗎。”
魏征厚著臉皮繼續說道。
大家聽了他的話倒也覺得是那麽回事兒。
皇上和皇後對這位公主陛下寵愛有加。
而且他們看著這位公主陛下也是人品品行的方麵都是最好的。
雖然是從天幕中看著她的樣子,但是大家仿佛參與了她的成長。
“你們這樣說的說的我的心都癢癢了,好想看到公主來到我們大唐見到我們這些人,也不知道她當時會露出什麽樣的表情出來。”
“哈哈哈哈,她有可能見到我們之後,覺得我們為人挺不錯的,和她在曆史書上看到的簡直是南轅北轍。”
“對呀對呀,曆史書上的描寫總是過於客觀了。”
……
大唐天可汗李世民看著手底下的人熱火朝天的聊著,心裏麵陡然升起一股溫暖的感覺,自從當上皇帝之後,他的屬下從原來過命的交情變成了上下級分明的君臣,早已沒有當初的親密無間了。
如今還能看到他們靠的如此近的說著這些話,他的心裏有一種回到了過去的快樂。
“好好好,今天看到眾位愛卿如此開心,我的心情也大為愉悅,今天我們不醉不歸來!來!來!喝酒喝酒!”
李世民開心的都不說朕了,直接自稱我。
臣子們也感覺到自己的上司今天尤為的開心,於是自己也開心起來,開始放聲大笑。借酒高歌。
皇後笑著看著自己的哥哥和自己的丈夫,以及這些昔日來自己家做客的好朋友們已經載歌載舞的。
心裏也是極為喜悅,吩咐底下的人,趕緊準備好宴席需要的菜品,酒水果子糕點,一一呈了上來。
她一直以來都是一位賢後,安排這些事情也已經得心應手了。
李世民雖然正在和自己的朋友們載歌載舞,笑得格外的開心,但是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妻子為自己付出的這一切。
李世民朝著長孫皇後笑了笑:“這些年感恩有你呀,觀音婢。”
“如果沒有你的話,我也不會取得今日的勝利,我也更不可能成為未來的天可汗。”
長孫皇後趕緊說道:“陛下真是過譽了,我所做的事情就是曆代皇後做的事情罷了,身為妻子就應該勸諫丈夫。”
“我是你的妻子,從一過門就是我們兩個生死榮辱皆在一起,我怎麽可能不好好對您呢?”
“身為妻子,我隻是做到了我該做的,但是陛下身為我的丈夫不僅做到了丈夫應該做的,還做到了賢明的君王應該做的事情。有陛下您作為我的夫君是我的榮幸才是。”
聽著自己的妻子說著誇獎自己的話,李世民心裏的得意一下子膨脹了。
他就喜歡自己的妻子,對自己這樣百依百順。
他也知道自己這樣,其實就是宋靈音心裏認為的那種大直男大男子主義。
雖然知道自己錯了,但李世民並不覺得這有什麽大事,反正他已有妻有子,此生足矣。
他現在想的是作為大唐的君主,如何讓大唐的子民過得更好,如何讓自己疆域更為廣闊?如何讓大唐千秋萬代!
“觀音婢,你說話總是讓朕很舒心。”
李世民情到濃處,忍不住抱住了自己的妻子長孫皇後。
“陛下,你別這樣,其他人都還在呢!”
長鬆皇後雖然跟著李世民去過現代,也看過現代開放的社會環境,但是她終究也無法從心裏認可這種開放。
如今她的丈夫在這麽多人麵前抱住了自己,她的臉色一下子羞得通紅,連耳朵根都紅的就快要滴血。
可是李世民身為男人就喜歡看女人害羞的樣子。
所以自己的妻子在自己的懷裏臉色通紅,他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甚至還越逗越開心了。
最後是長孫無忌開口向李世民勸諫,希望李世民不要再繼續折騰自己的妹妹了。
他看自己妹妹就臉紅的樣子,估計明天都不想出來見人了。
長孫無忌作為自己身邊的近臣都這麽說了,李世民哪有不應的道理。
鬆開了長孫皇後之後,笑著看著長孫皇後說:“今晚我們倆好好的過一過遲來的七夕之夜。”
長孫皇後本來以為丈夫鬆開了自己這件事情就這麽過去了,結果沒想到丈夫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了這樣羞人的話,她的臉更紅了。
“陛下!這麽多人,你怎麽可以這樣!”
長孫皇後賢德的麵孔都快要掛不住了,已經怒得嬌嗬幾聲。
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妻子卻隻是哈哈大笑。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來來來我們喝酒,今天晚上不醉不歸。”
李世民又恢複成了鮮衣怒馬少年郎的樣子,端著酒杯和自己的兄弟們暢快痛飲。
……
李隆基的時代就沒有這麽開心了。
李隆基看到對他一向嚴苛的宋靈音竟然對大明的百姓這麽好,還送了辣椒的種子,心裏更加的不平衡了。
想到之前她對自己的種種惡評,李隆基的心裏怒火朝天,要是這個宋靈音是他時代的人,他一定要此人千刀萬剮以泄心中憤恨。
但是這種話他又不敢當著別人的麵瞎說,隻敢對著自己身邊的太監,偶爾說上那麽幾句罷了。
如今朝中也不是完全由他主事了,朝中的權力已經慢慢的傾向於丞相一人。
不為什麽別的原因原因很簡單,丞相本人賢德且要比起這個昏庸的帝王更加的厲害,交給這樣的人,百姓放心群臣放心,交給皇帝百姓不放心,群臣也覺得糟心。
這麽多民心支持之下,自然而然的這個權利就慢慢的從他的手裏移開。
李隆基一個人把跋扈慣了,權力慢慢的不在他的手上,他上了朝還得忍氣吞聲的,再也沒有他以前昏庸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的樣子。
他是越來越生氣。
心裏已經慢慢變得有些扭曲了。
畢竟曾經的他是皇上,至高無上的存在,坐擁著帝國所有的榮華富貴。
千裏馬加集的荔枝水果都是先由他享有,再由其他人品嚐。
至於什麽楊貴妃梅妃這些曆史上紛紛猜測哪些人是他最愛的妃子也隻是一個笑話罷了。
他哪有什麽最愛呢?他最愛的隻有他自己罷了。
不管是以前的梅妃也好,還是楊玉環,也罷,她們長得漂亮,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滿足了他心裏對於另一半的需求,他就會喜歡他們寵著他們,哪怕把他們寵到天上去,連帶著他們的家人,他都願意榮寵三分。
這些並不是因為他真的多麽的愛這個人,多麽的渴望愛情,他隻是喜歡這種感覺喜歡。妃嬪之間爭寵,為了自己能夠多喜歡非品本身幾分。
說白了就是喜歡自己被愛,喜歡所有人圍著自己轉。
李隆基少年得意,經過青年時期的勤懇,他覺得已經將江山治理得很好了,於是開始了懶惰。
可是如今天幕給他殺了個回馬槍,將他所有的努力全部否定(他以為的)
他沒有反思過自己的問題,滿腦子都是天幕不該出現,宋靈音不該出現,隻要這些人沒有出現,百姓就仍然會以為這是大唐,天上之國。
臣子雖然在官場之上感覺到黑暗,但是那些會討好自己的奸臣一路往上爬也是人家奸臣的本事啊。
憑什麽就因為他取悅自己就被安上了奸臣的罪名呢?
這不公平!
李隆基這麽長的時間以來也沒有反思自我,天天想著如何爭奪權柄,重新成為大唐至高無上的王。
反正祖宗們就算知道他做的這些事情,也不可能來到他的時代揍死他,他隻要還活著,他就永永遠遠的記得自己要當皇上。
然而實際上天幕已經開始研發這個項目了。
這些奸臣總該有祖宗們好好來揍一頓,才能平息一下百姓的怒火,也能夠順帶安撫一下忠臣的心。
古人不是相當信奉傳說中的祖宗之魂在上保佑嗎?
那就讓他們親眼看到自己的祖宗,聽聽祖宗是怎麽說自己的,多聽幾遍也就老實了!
宋朝的皇帝看著宋靈音給了明朝百姓種子,心裏簡直是又氣又恨,明朝是繼他們宋朝元朝之後的一個朝代,而且經常在彈幕裏譏諷他們,說他們太慫了,沒骨氣軟骨頭。
看到明朝,因為宋靈音得到了便宜,他們心裏就嚴重不平衡,紛紛在彈幕上開始罵明朝。
“宋靈音因為客氣送你們一些種子,你們別當成是他喜歡你們明朝你們明朝對女人束縛那麽高,一點都不善待女人,他怎麽可能喜歡你們明朝好好想想吧,一群垃圾!”
“就是說呀,之前罵你們的時候你們怎麽不想想她真的可能喜歡你們嗎!”
如果說明朝正在得意於驚喜於宋靈音給的禮物,那麽宋朝的話如同當頭一棒一麵冷水,澆的他們心都涼了。
“不是你們宋朝人不會說話就別說話好吧。”
“什麽叫那是客氣,就算那是客氣那種子現在已經到我們萬曆皇帝年間了,你們羨慕嫉妒那也沒用啊。”
“除了會在彈幕上說些三言三語,你們還有其他的用處嗎?有本事用這口才去對付金兵啊!”
“就是啊,大慫,你們那麽慫,隻敢窩裏橫,我們大明再怎麽樣也是驅逐了援軍,你們呢?我們做了你們做不到的事情,你們就在這裏羨慕嫉妒恨的開始拉踩了。”
“你說誰慫了!”
“說的就是你們大慫大慫大慫大慫!”
宋朝的文人們看著彈幕清一色的全部被大慫兩個字刷屏了,有幾個氣的險些站不穩直接倒了過去,還有幾個氣的直接吐血。
“明朝的人太可惡了!”
“朕要殺了明朝這些人!”
“底下你看到了嗎?明朝的人如此寄放過大宋,這個能忍嗎?這不能忍啊!”
王安石指著彈幕開始衝著自己的陛下開口。
其他人站在旁邊都不敢說話,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隻要說話就會被誤傷。
雖然他們很想說明朝的人罵就罵唄,再怎麽罵他們也無法來到宋朝幹涉他們的生活。
雖然大宋確實慫了點,但是以和為貴啊,能不打仗就別打仗唄,不打仗他們還有富貴可以想打仗了,那他們的富貴不就消失了嗎?
不得不說,在宋朝有一些人從骨子根裏就軟了,就怎麽也扶不起來了。
可王安石覺得大宋必須變強,大宋被人指著鼻子罵成了這樣,如果還不反擊的話,那麽大宋簡直就是廢了。
“陛下您看看彈幕上的,您看看後人是如何評價我們大宋的,軟骨頭沒骨氣大慫…”
“這些您覺得不要緊,您覺得沒什麽,可是我聽著就覺得尤為紮心了!”
“陛下大宋是您的江山,也是我們臣子的心血。如果我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我自然希望大宋國盛民強。”
王安石這句話幾乎是在直白的告訴其他臣子,老子現在就是在diss你們,我就是覺得你們不行。
其他的臣子臉色都變了,這人怎麽說話的呢?
但是王安石如今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也是被天幕認可的好人,他們可不敢跟著王安石說些什麽難聽的話。
生怕前一秒說了,下一秒就遺臭千年。
心裏憤憤不平,這個人真不會說話。
就和李隆基一樣,全然不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麽才會導致別人有這樣的想法。
宋神宗聽著他的話,腦子裏的思緒越來越清晰。
王安石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如果他們繼續這樣不去改變,曆史的評價隻會越來越糟糕,明朝永遠這麽囂張。
但是如果他們現在就發出改變的話,那麽時代變化就會導致後世發生變化,他們的名聲也就不會繼續這麽的爛這麽的差。
綜合考慮了許多,最後大家(其實也就宋神宗和王安石)還是決定現在改變。
至於某些皇帝,比如宋徽宗,那自然是想著能擺爛就擺爛,實在是不想管。
還有完顏構,這些話也並沒有刺激到他。
他隻是覺得明朝的人說話太難聽了,也不知道給自己這個一國之君留點臉麵。
於是吩咐自己身邊的人針對他們說的這些話進行反擊,卻仍然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麽。
不得不說大慫真的是從君王到臣子都很慫。
大明有些時候罵的竟然也沒有錯。
明朝的人幾乎全朝傾巢而動,瘋狂的針對宋朝。而朱元璋看到明朝強大的凝聚力,心裏很是喜悅,這才是他明朝子孫該有的樣子。
“不錯不錯,一想到這些明朝子孫們都凝聚成一團,我就感覺我們明朝是不會像宋朝一樣這麽軟弱無能的消亡的。”
朱元璋十分高興地對著自己的馬妹子說道。
馬妹子心想你這話說的也忒難聽了,要是宋朝的人知道了,可不得跟你拚命啊。
“陛下,宋朝再怎麽樣也是正統,我們這樣子說他,不太好吧。”
馬皇後主要也擔心未來如果自己的陛下和宋朝的陛下一起去現代旅行的話,那豈不是要打架了,那宋靈音哪能忍?
要是惹怒了天幕,說不定糧食的獎勵全部取消了,最苦的還是百姓們。
馬皇後基於對百姓的考慮,也基於對宋朝和明朝的友好考慮,還是覺得自己的陛下太衝動了,話說的太難聽了,做君王怎麽能跟以前做兵一樣痞呢?
不得不說清朝對馬皇後賢德的讚揚以及黑無可黑的這點也是對他人品的高度認可。
馬皇後總能考慮到朱元璋沒有考慮到的點。
“你說的也在理,但是朕實在看不上宋朝那些軟蛋,就是因為他們,漢人才會被大家視為軟弱。”
馬皇後雖然也能理解他的想法,但是說實在的:大國邦交表麵的尊重還是要維係的,總不能讓別人覺得明朝的開國皇帝是一個痞子說話也不堪入話吧。
馬皇後覺得自己身為大明開國皇帝的原配妻子,這些事情還是要跟自己的丈夫說清楚的,不能讓別人覺得明朝沒有禮數。
“元璋,你不可以這樣說。”
馬皇後跟著朱元璋把很多事情說了清楚,隨著說的越來越清楚,朱元璋的表情越來越嚴肅,也再也不複之前無所謂的態度。
“你說的對,我是該好好考慮一下,可是我實在看不上宋朝那些人,他們真的太窩囊了!”
朱元璋說著更加生氣的樣子!
馬皇後自然是能明白自己丈夫的心意的。
“您看不起可以在彈幕上罵,但是再怎麽說見了麵一定要保持客氣,如果見了麵也不保持客氣,打了起來的話最後為難的,是天幕是宋靈音。”
馬皇後說的話,讓朱元璋還是無可奈何的點了點頭。
“妹子還是你好,細細的為我想了這麽多,你放心我記住了,我要是見了麵的話,我一定會乖一點的,再怎麽說也得讓別人覺得我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有幾把刷子的。”
馬皇後聽到自己的丈夫現在也示弱了,知道這些話他都聽進去了,心裏也就放心許多。
“身為君王自然不可以,什麽事情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哥你身為皇帝底下的人自然不會說太難聽的話給你,但是我們要好好的變得更好呀。”
馬皇後自從知道了自己死後他變成了什麽樣子,就開始積極的想要改變他。
畢竟人的命運不能改變,萬一自己還是死了的話,他還是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夠寬仁待下,仁愛萬民,留一個好名聲的。
馬皇後身為明朝的皇後,真的是為明朝操碎了心啊。
“妹子怎麽最近感覺你的話總是在勸我變得更仁愛呢?”
突然這樣也不是傻子,聽自己的妻子。最近總是說這些話,自然而然的也就起疑了。
馬皇後剛想說些什麽的時候,朱元璋直接自我腦補說了出來。
“難道是有人說我什麽了這些。逆賊話都說到你就這樣了,看來是不必留了!”
馬皇後被自己丈夫這個性格真的是要嚇死了。
“陛下,你怎麽動不動就要砍人呢?作為仁愛之君怎麽能這樣子說呢!”
馬皇後斥責是朱元璋唯一一個聽了不會生氣的。
“妹子,你實話告訴我,是不是有人說了不該說的話說到了你的耳裏?”
“你告訴我,我去處理了他,絕對不會給你帶來煩惱。”
馬皇後現在算是發現了,自己平日裏沒有發現自己的丈夫是一個暴戾的性格。以前真是自己疏忽了。
“陛下,我隻是希望你能更仁愛一點。”
朱元璋一臉苦笑的說道:“你以為我不想仁愛嗎?是不能仁愛呀。”
“我們兩個相濡以沫了半輩子一步步扶持上來,你也一步步如何看出來我是怎麽通過努力成為一代帝王的。”
說到這裏,朱元璋就感覺到了委屈。
這些年為了大明他真的付出了好多,但是臣子們不理解他兒子們害怕,他如今就連自己的妻子都勸他仁愛一點。
他感覺自己都被拋棄了。
“哎呀,陛下怎麽就不高興了呢?難道是因為臣妾說的話讓你傷心了嗎?一妾絕對沒有想惹您傷心的意思。”
馬皇後看著朱元璋傷心難過了,一下子就著急了,她心裏還是心疼自己這個夫君的。
長孫皇後想到這些之後,沒忍住又想起了在現代和宋靈音相處的整個過程,感覺很快樂。
想了想還是覺得很開心,笑著並跟身邊的人說。
“你們看看,如今的陛下最喜歡的女兒恐怕不是我的女兒了,是音音呀!”
周圍的臣子們聽到皇後娘娘這樣說,紛紛笑了。
“對啊對啊,陛下現在最疼愛的公主就是宋靈音公主了,隻是不知道這位公主什麽時候能來到我大唐疆域呢!”
長孫無忌聽了妹妹的話,趕緊捧場的笑道。
“可不是嘛,這位公主陛下可是我大唐的福星,更是我們大唐天可汗的心尖尖兒。”
魏征這種不想開玩笑的人,此刻也開起了玩笑。
“哈哈哈哈哈哈,沒想到你這老兒開起玩笑來還挺像那麽回事兒的,我還一直以為你生性嚴肅不愛笑呢。”
他的同僚們在一旁的哈哈大笑。
魏征被人這樣說了,老臉一紅。
“也不能怪我這麽想,這不是皇後和皇上共同說的嗎。”
魏征厚著臉皮繼續說道。
大家聽了他的話倒也覺得是那麽回事兒。
皇上和皇後對這位公主陛下寵愛有加。
而且他們看著這位公主陛下也是人品品行的方麵都是最好的。
雖然是從天幕中看著她的樣子,但是大家仿佛參與了她的成長。
“你們這樣說的說的我的心都癢癢了,好想看到公主來到我們大唐見到我們這些人,也不知道她當時會露出什麽樣的表情出來。”
“哈哈哈哈,她有可能見到我們之後,覺得我們為人挺不錯的,和她在曆史書上看到的簡直是南轅北轍。”
“對呀對呀,曆史書上的描寫總是過於客觀了。”
……
大唐天可汗李世民看著手底下的人熱火朝天的聊著,心裏麵陡然升起一股溫暖的感覺,自從當上皇帝之後,他的屬下從原來過命的交情變成了上下級分明的君臣,早已沒有當初的親密無間了。
如今還能看到他們靠的如此近的說著這些話,他的心裏有一種回到了過去的快樂。
“好好好,今天看到眾位愛卿如此開心,我的心情也大為愉悅,今天我們不醉不歸來!來!來!喝酒喝酒!”
李世民開心的都不說朕了,直接自稱我。
臣子們也感覺到自己的上司今天尤為的開心,於是自己也開心起來,開始放聲大笑。借酒高歌。
皇後笑著看著自己的哥哥和自己的丈夫,以及這些昔日來自己家做客的好朋友們已經載歌載舞的。
心裏也是極為喜悅,吩咐底下的人,趕緊準備好宴席需要的菜品,酒水果子糕點,一一呈了上來。
她一直以來都是一位賢後,安排這些事情也已經得心應手了。
李世民雖然正在和自己的朋友們載歌載舞,笑得格外的開心,但是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妻子為自己付出的這一切。
李世民朝著長孫皇後笑了笑:“這些年感恩有你呀,觀音婢。”
“如果沒有你的話,我也不會取得今日的勝利,我也更不可能成為未來的天可汗。”
長孫皇後趕緊說道:“陛下真是過譽了,我所做的事情就是曆代皇後做的事情罷了,身為妻子就應該勸諫丈夫。”
“我是你的妻子,從一過門就是我們兩個生死榮辱皆在一起,我怎麽可能不好好對您呢?”
“身為妻子,我隻是做到了我該做的,但是陛下身為我的丈夫不僅做到了丈夫應該做的,還做到了賢明的君王應該做的事情。有陛下您作為我的夫君是我的榮幸才是。”
聽著自己的妻子說著誇獎自己的話,李世民心裏的得意一下子膨脹了。
他就喜歡自己的妻子,對自己這樣百依百順。
他也知道自己這樣,其實就是宋靈音心裏認為的那種大直男大男子主義。
雖然知道自己錯了,但李世民並不覺得這有什麽大事,反正他已有妻有子,此生足矣。
他現在想的是作為大唐的君主,如何讓大唐的子民過得更好,如何讓自己疆域更為廣闊?如何讓大唐千秋萬代!
“觀音婢,你說話總是讓朕很舒心。”
李世民情到濃處,忍不住抱住了自己的妻子長孫皇後。
“陛下,你別這樣,其他人都還在呢!”
長鬆皇後雖然跟著李世民去過現代,也看過現代開放的社會環境,但是她終究也無法從心裏認可這種開放。
如今她的丈夫在這麽多人麵前抱住了自己,她的臉色一下子羞得通紅,連耳朵根都紅的就快要滴血。
可是李世民身為男人就喜歡看女人害羞的樣子。
所以自己的妻子在自己的懷裏臉色通紅,他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麽,甚至還越逗越開心了。
最後是長孫無忌開口向李世民勸諫,希望李世民不要再繼續折騰自己的妹妹了。
他看自己妹妹就臉紅的樣子,估計明天都不想出來見人了。
長孫無忌作為自己身邊的近臣都這麽說了,李世民哪有不應的道理。
鬆開了長孫皇後之後,笑著看著長孫皇後說:“今晚我們倆好好的過一過遲來的七夕之夜。”
長孫皇後本來以為丈夫鬆開了自己這件事情就這麽過去了,結果沒想到丈夫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了這樣羞人的話,她的臉更紅了。
“陛下!這麽多人,你怎麽可以這樣!”
長孫皇後賢德的麵孔都快要掛不住了,已經怒得嬌嗬幾聲。
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妻子卻隻是哈哈大笑。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來來來我們喝酒,今天晚上不醉不歸。”
李世民又恢複成了鮮衣怒馬少年郎的樣子,端著酒杯和自己的兄弟們暢快痛飲。
……
李隆基的時代就沒有這麽開心了。
李隆基看到對他一向嚴苛的宋靈音竟然對大明的百姓這麽好,還送了辣椒的種子,心裏更加的不平衡了。
想到之前她對自己的種種惡評,李隆基的心裏怒火朝天,要是這個宋靈音是他時代的人,他一定要此人千刀萬剮以泄心中憤恨。
但是這種話他又不敢當著別人的麵瞎說,隻敢對著自己身邊的太監,偶爾說上那麽幾句罷了。
如今朝中也不是完全由他主事了,朝中的權力已經慢慢的傾向於丞相一人。
不為什麽別的原因原因很簡單,丞相本人賢德且要比起這個昏庸的帝王更加的厲害,交給這樣的人,百姓放心群臣放心,交給皇帝百姓不放心,群臣也覺得糟心。
這麽多民心支持之下,自然而然的這個權利就慢慢的從他的手裏移開。
李隆基一個人把跋扈慣了,權力慢慢的不在他的手上,他上了朝還得忍氣吞聲的,再也沒有他以前昏庸想幹什麽就幹什麽的樣子。
他是越來越生氣。
心裏已經慢慢變得有些扭曲了。
畢竟曾經的他是皇上,至高無上的存在,坐擁著帝國所有的榮華富貴。
千裏馬加集的荔枝水果都是先由他享有,再由其他人品嚐。
至於什麽楊貴妃梅妃這些曆史上紛紛猜測哪些人是他最愛的妃子也隻是一個笑話罷了。
他哪有什麽最愛呢?他最愛的隻有他自己罷了。
不管是以前的梅妃也好,還是楊玉環,也罷,她們長得漂亮,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滿足了他心裏對於另一半的需求,他就會喜歡他們寵著他們,哪怕把他們寵到天上去,連帶著他們的家人,他都願意榮寵三分。
這些並不是因為他真的多麽的愛這個人,多麽的渴望愛情,他隻是喜歡這種感覺喜歡。妃嬪之間爭寵,為了自己能夠多喜歡非品本身幾分。
說白了就是喜歡自己被愛,喜歡所有人圍著自己轉。
李隆基少年得意,經過青年時期的勤懇,他覺得已經將江山治理得很好了,於是開始了懶惰。
可是如今天幕給他殺了個回馬槍,將他所有的努力全部否定(他以為的)
他沒有反思過自己的問題,滿腦子都是天幕不該出現,宋靈音不該出現,隻要這些人沒有出現,百姓就仍然會以為這是大唐,天上之國。
臣子雖然在官場之上感覺到黑暗,但是那些會討好自己的奸臣一路往上爬也是人家奸臣的本事啊。
憑什麽就因為他取悅自己就被安上了奸臣的罪名呢?
這不公平!
李隆基這麽長的時間以來也沒有反思自我,天天想著如何爭奪權柄,重新成為大唐至高無上的王。
反正祖宗們就算知道他做的這些事情,也不可能來到他的時代揍死他,他隻要還活著,他就永永遠遠的記得自己要當皇上。
然而實際上天幕已經開始研發這個項目了。
這些奸臣總該有祖宗們好好來揍一頓,才能平息一下百姓的怒火,也能夠順帶安撫一下忠臣的心。
古人不是相當信奉傳說中的祖宗之魂在上保佑嗎?
那就讓他們親眼看到自己的祖宗,聽聽祖宗是怎麽說自己的,多聽幾遍也就老實了!
宋朝的皇帝看著宋靈音給了明朝百姓種子,心裏簡直是又氣又恨,明朝是繼他們宋朝元朝之後的一個朝代,而且經常在彈幕裏譏諷他們,說他們太慫了,沒骨氣軟骨頭。
看到明朝,因為宋靈音得到了便宜,他們心裏就嚴重不平衡,紛紛在彈幕上開始罵明朝。
“宋靈音因為客氣送你們一些種子,你們別當成是他喜歡你們明朝你們明朝對女人束縛那麽高,一點都不善待女人,他怎麽可能喜歡你們明朝好好想想吧,一群垃圾!”
“就是說呀,之前罵你們的時候你們怎麽不想想她真的可能喜歡你們嗎!”
如果說明朝正在得意於驚喜於宋靈音給的禮物,那麽宋朝的話如同當頭一棒一麵冷水,澆的他們心都涼了。
“不是你們宋朝人不會說話就別說話好吧。”
“什麽叫那是客氣,就算那是客氣那種子現在已經到我們萬曆皇帝年間了,你們羨慕嫉妒那也沒用啊。”
“除了會在彈幕上說些三言三語,你們還有其他的用處嗎?有本事用這口才去對付金兵啊!”
“就是啊,大慫,你們那麽慫,隻敢窩裏橫,我們大明再怎麽樣也是驅逐了援軍,你們呢?我們做了你們做不到的事情,你們就在這裏羨慕嫉妒恨的開始拉踩了。”
“你說誰慫了!”
“說的就是你們大慫大慫大慫大慫!”
宋朝的文人們看著彈幕清一色的全部被大慫兩個字刷屏了,有幾個氣的險些站不穩直接倒了過去,還有幾個氣的直接吐血。
“明朝的人太可惡了!”
“朕要殺了明朝這些人!”
“底下你看到了嗎?明朝的人如此寄放過大宋,這個能忍嗎?這不能忍啊!”
王安石指著彈幕開始衝著自己的陛下開口。
其他人站在旁邊都不敢說話,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隻要說話就會被誤傷。
雖然他們很想說明朝的人罵就罵唄,再怎麽罵他們也無法來到宋朝幹涉他們的生活。
雖然大宋確實慫了點,但是以和為貴啊,能不打仗就別打仗唄,不打仗他們還有富貴可以想打仗了,那他們的富貴不就消失了嗎?
不得不說,在宋朝有一些人從骨子根裏就軟了,就怎麽也扶不起來了。
可王安石覺得大宋必須變強,大宋被人指著鼻子罵成了這樣,如果還不反擊的話,那麽大宋簡直就是廢了。
“陛下您看看彈幕上的,您看看後人是如何評價我們大宋的,軟骨頭沒骨氣大慫…”
“這些您覺得不要緊,您覺得沒什麽,可是我聽著就覺得尤為紮心了!”
“陛下大宋是您的江山,也是我們臣子的心血。如果我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我自然希望大宋國盛民強。”
王安石這句話幾乎是在直白的告訴其他臣子,老子現在就是在diss你們,我就是覺得你們不行。
其他的臣子臉色都變了,這人怎麽說話的呢?
但是王安石如今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也是被天幕認可的好人,他們可不敢跟著王安石說些什麽難聽的話。
生怕前一秒說了,下一秒就遺臭千年。
心裏憤憤不平,這個人真不會說話。
就和李隆基一樣,全然不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麽才會導致別人有這樣的想法。
宋神宗聽著他的話,腦子裏的思緒越來越清晰。
王安石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如果他們繼續這樣不去改變,曆史的評價隻會越來越糟糕,明朝永遠這麽囂張。
但是如果他們現在就發出改變的話,那麽時代變化就會導致後世發生變化,他們的名聲也就不會繼續這麽的爛這麽的差。
綜合考慮了許多,最後大家(其實也就宋神宗和王安石)還是決定現在改變。
至於某些皇帝,比如宋徽宗,那自然是想著能擺爛就擺爛,實在是不想管。
還有完顏構,這些話也並沒有刺激到他。
他隻是覺得明朝的人說話太難聽了,也不知道給自己這個一國之君留點臉麵。
於是吩咐自己身邊的人針對他們說的這些話進行反擊,卻仍然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麽。
不得不說大慫真的是從君王到臣子都很慫。
大明有些時候罵的竟然也沒有錯。
明朝的人幾乎全朝傾巢而動,瘋狂的針對宋朝。而朱元璋看到明朝強大的凝聚力,心裏很是喜悅,這才是他明朝子孫該有的樣子。
“不錯不錯,一想到這些明朝子孫們都凝聚成一團,我就感覺我們明朝是不會像宋朝一樣這麽軟弱無能的消亡的。”
朱元璋十分高興地對著自己的馬妹子說道。
馬妹子心想你這話說的也忒難聽了,要是宋朝的人知道了,可不得跟你拚命啊。
“陛下,宋朝再怎麽樣也是正統,我們這樣子說他,不太好吧。”
馬皇後主要也擔心未來如果自己的陛下和宋朝的陛下一起去現代旅行的話,那豈不是要打架了,那宋靈音哪能忍?
要是惹怒了天幕,說不定糧食的獎勵全部取消了,最苦的還是百姓們。
馬皇後基於對百姓的考慮,也基於對宋朝和明朝的友好考慮,還是覺得自己的陛下太衝動了,話說的太難聽了,做君王怎麽能跟以前做兵一樣痞呢?
不得不說清朝對馬皇後賢德的讚揚以及黑無可黑的這點也是對他人品的高度認可。
馬皇後總能考慮到朱元璋沒有考慮到的點。
“你說的也在理,但是朕實在看不上宋朝那些軟蛋,就是因為他們,漢人才會被大家視為軟弱。”
馬皇後雖然也能理解他的想法,但是說實在的:大國邦交表麵的尊重還是要維係的,總不能讓別人覺得明朝的開國皇帝是一個痞子說話也不堪入話吧。
馬皇後覺得自己身為大明開國皇帝的原配妻子,這些事情還是要跟自己的丈夫說清楚的,不能讓別人覺得明朝沒有禮數。
“元璋,你不可以這樣說。”
馬皇後跟著朱元璋把很多事情說了清楚,隨著說的越來越清楚,朱元璋的表情越來越嚴肅,也再也不複之前無所謂的態度。
“你說的對,我是該好好考慮一下,可是我實在看不上宋朝那些人,他們真的太窩囊了!”
朱元璋說著更加生氣的樣子!
馬皇後自然是能明白自己丈夫的心意的。
“您看不起可以在彈幕上罵,但是再怎麽說見了麵一定要保持客氣,如果見了麵也不保持客氣,打了起來的話最後為難的,是天幕是宋靈音。”
馬皇後說的話,讓朱元璋還是無可奈何的點了點頭。
“妹子還是你好,細細的為我想了這麽多,你放心我記住了,我要是見了麵的話,我一定會乖一點的,再怎麽說也得讓別人覺得我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有幾把刷子的。”
馬皇後聽到自己的丈夫現在也示弱了,知道這些話他都聽進去了,心裏也就放心許多。
“身為君王自然不可以,什麽事情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哥你身為皇帝底下的人自然不會說太難聽的話給你,但是我們要好好的變得更好呀。”
馬皇後自從知道了自己死後他變成了什麽樣子,就開始積極的想要改變他。
畢竟人的命運不能改變,萬一自己還是死了的話,他還是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夠寬仁待下,仁愛萬民,留一個好名聲的。
馬皇後身為明朝的皇後,真的是為明朝操碎了心啊。
“妹子怎麽最近感覺你的話總是在勸我變得更仁愛呢?”
突然這樣也不是傻子,聽自己的妻子。最近總是說這些話,自然而然的也就起疑了。
馬皇後剛想說些什麽的時候,朱元璋直接自我腦補說了出來。
“難道是有人說我什麽了這些。逆賊話都說到你就這樣了,看來是不必留了!”
馬皇後被自己丈夫這個性格真的是要嚇死了。
“陛下,你怎麽動不動就要砍人呢?作為仁愛之君怎麽能這樣子說呢!”
馬皇後斥責是朱元璋唯一一個聽了不會生氣的。
“妹子,你實話告訴我,是不是有人說了不該說的話說到了你的耳裏?”
“你告訴我,我去處理了他,絕對不會給你帶來煩惱。”
馬皇後現在算是發現了,自己平日裏沒有發現自己的丈夫是一個暴戾的性格。以前真是自己疏忽了。
“陛下,我隻是希望你能更仁愛一點。”
朱元璋一臉苦笑的說道:“你以為我不想仁愛嗎?是不能仁愛呀。”
“我們兩個相濡以沫了半輩子一步步扶持上來,你也一步步如何看出來我是怎麽通過努力成為一代帝王的。”
說到這裏,朱元璋就感覺到了委屈。
這些年為了大明他真的付出了好多,但是臣子們不理解他兒子們害怕,他如今就連自己的妻子都勸他仁愛一點。
他感覺自己都被拋棄了。
“哎呀,陛下怎麽就不高興了呢?難道是因為臣妾說的話讓你傷心了嗎?一妾絕對沒有想惹您傷心的意思。”
馬皇後看著朱元璋傷心難過了,一下子就著急了,她心裏還是心疼自己這個夫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