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孟子·盡心上》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項放踵,利天下,為之。


    釋義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嗇自私。


    故事墨子,名翟,是站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反對戰爭。


    差不多與墨子同一時期,有一位叫楊朱的哲學家,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離滑厘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幹不幹?”


    “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離滑厘又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


    楊朱默不作答。


    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


    作了評論:“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


    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而墨子主張‘兼愛’,隻要對天下人有利,


    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b>一毛不拔</b>的意思是: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語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成語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