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驗愛情</p>
(俄)左琴科</p>
我們樓上住有一家人:丈夫,妻子,還有一個12歲左右的兒子。丈夫在工廠上班,妻子做家務,孩子在學校讀書。每到休息日,一家人就到郊外遊玩,晚上去電影院看電影,家庭和睦,安寧,也沒什麽過高奢求。</p>
有一次,勞累了一天的丈夫下班回家,正上樓梯時,突然看見有位姑娘也朝樓上走。她長得挺漂亮,打扮時髦。一照麵,這位丈夫甚至有點兒發抖,因為這女子太招他喜歡了。她呢,莞爾一笑,輕盈地朝上一樓走了。</p>
一個月後,這位男人又在樓梯上遇到那個姑娘。兩人相互微笑,接著攀談起來。談話中他得知姑娘剛19歲、同母親住在一起,在縫紉學校學藝。</p>
又過了月餘,這位有婦之夫開始熱心去她家串門了。他三天兩頭去做客,同她與她媽天南海北地聊天,漸漸地如同自家人。明白說吧,他愛上了她,決心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p>
於是這位丈夫向妻子攤了牌,她當然又哭又鬧,可無濟於事。末了丈夫搬到上一層樓去過日子了,不過他做得還不算太缺德:所有的東西全留在原來的家中,自己隻拿了一隻手提箱,裝有自己的幾件換洗衣服。</p>
他同意給老婆孩子三分之一的工資,可這並未減輕妻子的痛苦,她哭得死去活來,眼淚流成了河。盡避這樣,但丈夫已經死了心,他正同自己熱戀的新人歡度蜜月。</p>
然而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他這個預備役軍官被征召入部隊。他被派往卡累利阿地區(注:前蘇聯西北邊境,與芬蘭接壤),同他那哭天抹淚的新人麗達告別後,便啟程了。</p>
他從前線給麗達寫來一些短信,告訴她嚴格的軍旅生活、殘酷的戰鬥和徹骨的風雪嚴寒,信中充滿了勇氣和決心。他可不是那種膽小表和孬種,他是一位英勇的下級指揮員,對他來說軍人天職高於一切。後來信變得少了,終於完全斷了音訊。麗達不明白是怎麽回事,直到三月戰爭(注:蘇芬戰爭)結束,仍然不見信來。</p>
結果這天收到一封信;麗達沒看完就暈了過去,過了一陣才蘇醒過來。她流著淚給母親念信:親愛的麗達,我因負傷鋸掉了一條腿,變成殘疾人了。你來信說說,是同意收留我呢,還是讓國家來養我?</p>
母親和女兒商量了一整天,最後給他回了信。信裏充滿了同情和憐憫,同時又說收留他有困難,誰來照顧他呢?她還年輕,人生剛開始,總不能讓她一輩子為他犧牲吧?再說,現在國家也有責任照顧他。</p>
沒過多久,他的前妻安娜·斯捷潘洛夫娜也收到這樣一封信:親愛的安娜,現在我殘疾了,我這個樣子你肯收留我嗎?這封信像一枚炸彈,在家裏引起了極大震動。前妻當天就給他回了信:</p>
“親愛的伊萬·尼古拉耶維奇!知道你負了傷,我非常難過。看來咱們倆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生活,你何必還問我肯不肯收留你呢?快寫信來告訴我去哪裏接你。我可以出去做工掙錢,等以後咱們的別佳長大了,一切就會好起來的。”</p>
沒過幾日,大樓前開來一輛汽車,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從車上下來了。他完好無損,兩條腿好端端的,一枚嶄新的勳章在胸前閃閃發光。街坊鄰居們都會聚到院子裏,驚訝得張大嘴巴。樓房管理員迎上前去說:“這是怎麽啦,尼古拉耶維奇?按你的信上說來,你可該是另一翻模樣啊!”</p>
伊萬握著他的手說:“我的好朋友!我這麽做,看起來當然是不應該的,太殘忍了……不過嚴酷的生活促人思考。我想如果在戰場上被打死,倒也沒什麽,可要缺了腿或胳膊什麽的,那又會怎麽樣呢?於是我就這麽做了。我並不後悔,因為我現在明白該同誰一道生活了,要知道做夫妻過日子並不隻是為了輕鬆和開心。”我們這位丈夫隨後就上樓去找前妻了。開始幾分鍾那裏出現了什麽場麵,人們不得而知,隻看見小別佳很快跑到上麵一層樓,不一會兒就將爸爸裝衣服的手提箱搬了下來。</p>
後來,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同麗達談了話。他吻了她的手,請求她原諒,說他此番回來已變為另一個人了,不可能再恢複往昔的生活。</p>
分手告別時,他們相互間不僅沒有敵意,反倒很友好。年輕女人對他雖然有點兒惱,可也不厲害,因為丈夫不在時她又喜歡上另一個男人。現在她正盤算著如何嫁給他了。</p>
心靈劄記</p>
愛情是什麽?是海誓山盟的宣言,還是生死相許的默契?也許每一個都市男女都有不同的理解。當我們置身於一個躁動的現代社會時,麵對日益攀升的離婚率,鳥巢一樣岌岌可危的家庭,我們常常感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p>
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愛情的責任。因為責任,愛情才顯得偉大、神聖。故事中的主人公伊萬·尼古拉耶維奇是幸運的,他在經曆了一場情感變故後,終於知道了誰是值得他愛一生也應該相愛一生的人,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做夫妻過日子,並不隻是為了輕鬆和開心。(張偉乙)</p>
(俄)左琴科</p>
我們樓上住有一家人:丈夫,妻子,還有一個12歲左右的兒子。丈夫在工廠上班,妻子做家務,孩子在學校讀書。每到休息日,一家人就到郊外遊玩,晚上去電影院看電影,家庭和睦,安寧,也沒什麽過高奢求。</p>
有一次,勞累了一天的丈夫下班回家,正上樓梯時,突然看見有位姑娘也朝樓上走。她長得挺漂亮,打扮時髦。一照麵,這位丈夫甚至有點兒發抖,因為這女子太招他喜歡了。她呢,莞爾一笑,輕盈地朝上一樓走了。</p>
一個月後,這位男人又在樓梯上遇到那個姑娘。兩人相互微笑,接著攀談起來。談話中他得知姑娘剛19歲、同母親住在一起,在縫紉學校學藝。</p>
又過了月餘,這位有婦之夫開始熱心去她家串門了。他三天兩頭去做客,同她與她媽天南海北地聊天,漸漸地如同自家人。明白說吧,他愛上了她,決心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p>
於是這位丈夫向妻子攤了牌,她當然又哭又鬧,可無濟於事。末了丈夫搬到上一層樓去過日子了,不過他做得還不算太缺德:所有的東西全留在原來的家中,自己隻拿了一隻手提箱,裝有自己的幾件換洗衣服。</p>
他同意給老婆孩子三分之一的工資,可這並未減輕妻子的痛苦,她哭得死去活來,眼淚流成了河。盡避這樣,但丈夫已經死了心,他正同自己熱戀的新人歡度蜜月。</p>
然而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他這個預備役軍官被征召入部隊。他被派往卡累利阿地區(注:前蘇聯西北邊境,與芬蘭接壤),同他那哭天抹淚的新人麗達告別後,便啟程了。</p>
他從前線給麗達寫來一些短信,告訴她嚴格的軍旅生活、殘酷的戰鬥和徹骨的風雪嚴寒,信中充滿了勇氣和決心。他可不是那種膽小表和孬種,他是一位英勇的下級指揮員,對他來說軍人天職高於一切。後來信變得少了,終於完全斷了音訊。麗達不明白是怎麽回事,直到三月戰爭(注:蘇芬戰爭)結束,仍然不見信來。</p>
結果這天收到一封信;麗達沒看完就暈了過去,過了一陣才蘇醒過來。她流著淚給母親念信:親愛的麗達,我因負傷鋸掉了一條腿,變成殘疾人了。你來信說說,是同意收留我呢,還是讓國家來養我?</p>
母親和女兒商量了一整天,最後給他回了信。信裏充滿了同情和憐憫,同時又說收留他有困難,誰來照顧他呢?她還年輕,人生剛開始,總不能讓她一輩子為他犧牲吧?再說,現在國家也有責任照顧他。</p>
沒過多久,他的前妻安娜·斯捷潘洛夫娜也收到這樣一封信:親愛的安娜,現在我殘疾了,我這個樣子你肯收留我嗎?這封信像一枚炸彈,在家裏引起了極大震動。前妻當天就給他回了信:</p>
“親愛的伊萬·尼古拉耶維奇!知道你負了傷,我非常難過。看來咱們倆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生活,你何必還問我肯不肯收留你呢?快寫信來告訴我去哪裏接你。我可以出去做工掙錢,等以後咱們的別佳長大了,一切就會好起來的。”</p>
沒過幾日,大樓前開來一輛汽車,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從車上下來了。他完好無損,兩條腿好端端的,一枚嶄新的勳章在胸前閃閃發光。街坊鄰居們都會聚到院子裏,驚訝得張大嘴巴。樓房管理員迎上前去說:“這是怎麽啦,尼古拉耶維奇?按你的信上說來,你可該是另一翻模樣啊!”</p>
伊萬握著他的手說:“我的好朋友!我這麽做,看起來當然是不應該的,太殘忍了……不過嚴酷的生活促人思考。我想如果在戰場上被打死,倒也沒什麽,可要缺了腿或胳膊什麽的,那又會怎麽樣呢?於是我就這麽做了。我並不後悔,因為我現在明白該同誰一道生活了,要知道做夫妻過日子並不隻是為了輕鬆和開心。”我們這位丈夫隨後就上樓去找前妻了。開始幾分鍾那裏出現了什麽場麵,人們不得而知,隻看見小別佳很快跑到上麵一層樓,不一會兒就將爸爸裝衣服的手提箱搬了下來。</p>
後來,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同麗達談了話。他吻了她的手,請求她原諒,說他此番回來已變為另一個人了,不可能再恢複往昔的生活。</p>
分手告別時,他們相互間不僅沒有敵意,反倒很友好。年輕女人對他雖然有點兒惱,可也不厲害,因為丈夫不在時她又喜歡上另一個男人。現在她正盤算著如何嫁給他了。</p>
心靈劄記</p>
愛情是什麽?是海誓山盟的宣言,還是生死相許的默契?也許每一個都市男女都有不同的理解。當我們置身於一個躁動的現代社會時,麵對日益攀升的離婚率,鳥巢一樣岌岌可危的家庭,我們常常感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p>
但我們常常忽略了愛情的責任。因為責任,愛情才顯得偉大、神聖。故事中的主人公伊萬·尼古拉耶維奇是幸運的,他在經曆了一場情感變故後,終於知道了誰是值得他愛一生也應該相愛一生的人,同時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做夫妻過日子,並不隻是為了輕鬆和開心。(張偉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