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行動力極強的河出靜子與齋藤玲奈從北川秀那兒得到這個好消息後,立即與傑拉德聯係上了。


    因為傑拉德本就抱著幫北川秀一把的想法,所以這次兩方的磋商進行的十分順利,當天上午就敲定了《伊豆的舞女》在法國翻譯出版的大型合作企劃。


    這是繼《失樂園》後,又一部北川老師的著作在海外出版。


    大家都認為憑借《伊豆的舞女》的高質量,一定能打動法國的讀者們。


    加上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諾貝爾文學獎黑幕事件,河出書房的員工們全鉚足了勁,勢必要在這個合作企劃上讓北川老師揚眉吐氣一回!


    為了盡可能的把《伊豆的舞女》原汁原味的搬運到法國,河出靜子大手一揮,讓齋藤玲奈抽調人手,組建了一支小型旅法工作團,飛過去協助那邊的出版社出版。


    在大量的人力財力加持下,《伊豆的舞女》法文版預計月底前就能問世,至於北川秀寫的其他,傑拉德那邊也在幫忙積極聯係其他出版社。


    可惜日本文學在海外的名聲實在太差,就算有《失樂園》的銷量兜底,那些大型出版社依舊選擇作壁上觀,想看看《伊豆的舞女》的銷售情況,再做定奪。


    北川秀和夢子也沒閑著,“北川の小書屋”這個私人網站如今已有超500萬名注冊會員,每天的發帖數量都快趕上雅虎日本的一些小型版塊了,這幾天“版主”夢子借網站流量大肆推廣1997年1月號的新版《文藝》,並提前公布了《伊豆的舞女》將在法國出版的好消息。


    一大堆北川迷們聞訊而來,紛紛詢問起法文版的購買渠道——北川秀的書迷和一般書迷完全不同,他們是真願意把北川老師每一本出版的書籍買回家收藏,有不少人還在收集每一期連載有北川秀的《文藝》呢!


    北川網絡株式會社的總負責人村林恭平也瞅準了時機,一邊喊員工們加班加點配合河出靜子那邊的團隊大肆曝光日本文學學會的各種醜聞,同時保持著諾貝爾文學獎黑幕事件的熱度,


    一邊在網上亂打小廣告,四處散布小郵件,力求讓更多的人知曉《伊豆的舞女》將在法國出版的事。


    這些程序員以前在財團的大公司裏就專門負責幹這類缺德事,換做其他人,他們肯定死也不願意幹回這個老本行。


    但這次是要幫北川老師出頭,性質一下子就變得不一樣了!


    北川老師是他們的伯樂,有知遇之恩,且開的工資是以前的兩倍還多。


    而且《伊豆的舞女》質量有目共睹,讓他們打垃圾廣告時都信心滿滿,覺得這不算什麽坑人事。


    就在這些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下,萬眾矚目的1997年1月號全新版《文藝》也在日本國的各地書店上市了。


    在此之前,1月15日已經上架了最新一期的《群像》和《新潮》,之後的1月20日和1月25日還將上架《文學界》和《群星》。


    但最令讀者期待的,自然還是1月18日上市的新版《文藝》。


    “全新版本全新內容和更優惠的價格,給您帶來最極致的純文學盛宴!”


    這條橫幅早早就在各個書店的門口掛了起來,連15日跑去買《群像》和《新潮》的讀者,都好奇駐足觀賞了一番。


    話說回來,雖然同樣做了新版本改動,但1997年1月號的《群像》依舊沒能爬出泥潭。


    oricon公司於昨日發布的公信榜顯示,97年1月號《群像》首刷日“狂銷”5122冊,再創“曆史新高”,成功成為純文學出版界開年第一個大笑話。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銷量上升,講談社還把當年和北川老師打過文學擂台的大島光重新簽了回來,他的新書《衝繩的少女》也在這期《群像》上“火熱連載中”。


    大島光、《衝繩的少女》.種種要素齊全,看來講談社是鐵了心不要臉的蹭起了北川秀的熱度。


    可惜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狗屎就是狗屎,過了新鮮勁後,大島光的書很快就沒了熱度。


    至於1月號的《新潮》,《永遠的24號》下半部全部見刊,借著諾貝爾文學獎黑幕的熱度,倒是賣得很不錯。


    昨天的公信榜上,《新潮》以首刷日14.7萬冊,三天總銷量30.8萬冊的驚人數據穩占文學雜誌各大銷量榜榜首。


    要是沒有今天發售的《文藝》,《新潮》這數據也算不錯的開門紅了。


    但大家都知道,去年年底最後一期,首刷日狂賣36.5萬冊的《文藝》才是真正的大boss,今天的銷量大概率比上一期隻高不低。


    業內人士都在關心《伊豆的舞女》下半部會給《文藝》帶來怎樣的恐怖增幅,好奇它會不會再度打破記錄,創造一個純文學雜誌曆史新高度。


    而大部分的讀者,就像此刻手挽著手一起來到丸善·丸之內書店的薰子和千早琉璃一樣,隻關心《伊豆的舞女》下半部的內容,對出版社之間的明爭暗鬥全然不在意。


    過了早上和中午的最熱銷時間段後,此時的丸善·丸之內書店已經沒那麽的擁擠不堪。


    “這個點真的人少了好多哦!”千早琉璃挽著薰子,眨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在書店裏探頭探腦。


    她的辣妹裝和薰子的清純係長相頓時吸引了不少顧客的視線。


    但當眾人發現兩人都是jk後,立即就把視線縮了回去,重新看回手裏的雜誌。


    日本的女子高中生和男子高中生一樣神奇,前者是“日本絕不能招惹的三大生物之一”,後者是“日本穿越次數最多的生物”。


    正常日本人都不太想和這兩種生物搭邊,害怕招來不幸。


    如果此時她倆的前輩,我妻夢子和蛇喰麗在這兒,一定會非常羨慕她倆的待遇。


    美女喜歡被關注,可也害怕被騷擾!


    兩人穿過人群,很快就來到了擺滿最新一期《文藝》的展台前。


    “店員桑,麻煩給我兩本最新一期的《文藝》~”千早琉璃第一眼就被新版《文藝》的漂亮封麵所吸引。


    改版後,《文藝》的封麵圖也從時尚風變成了簡約唯美的素描風。


    這一期的封麵是一名少女藝伎的素描畫像。


    雖然畫像圖隻有簡約幾筆,但少女藝伎那害羞帶怯的表情卻被刻畫的十分傳神。


    而且不知道為什麽,千早琉璃總覺得封麵圖上的少女藝伎,有點像身旁的薰子醬。


    “大概是這幾天看薰子看太多了吧.”千早琉璃吐了吐舌頭,把這個奇怪的念頭給甩到了腦後。


    “兩本一共1500円,承惠~”年輕女店員將兩冊全新未拆封的《文藝》遞給了兩人。


    在她身後,還有好幾箱裝滿的《文藝》沒有開封,再往後,十幾個空箱子表明了新版《文藝》的銷量很喜人。


    “阿裏嘎多~”薰子很有禮貌的一鞠躬,接過《文藝》後便拉著千早琉璃從書店走了出去。


    “薰子醬,你是準備去我家還是”千早琉璃拉著她,眼神裏滿是期盼,但話才起了個頭,就被後麵的幾名jk給打斷了。


    “呐呐呐,快看快看,前麵那個女孩子是不是超像《文藝》的封麵?


    聽說這期《文藝》的封麵圖是選了真人模特做藍本繪製的哦。”


    “等等,我偷偷跑過去再看下~”


    “哎呀,花子醬你想太多了啦。《文藝》這樣的大出版社,肯定是從平麵模特圈裏選人,怎麽可能咦!好像真的有點像啊!”


    身後的竊竊私語聲讓抱著《文藝》的薰子心中微微一緊。


    不久前齋藤玲奈老師說希望她出鏡擔任封麵圖的模特,畢竟她就是伊豆舞女的原型,她的畫像應該更能體現的神韻。


    想到最近北川老師遭遇的不公,以及河出書房麵臨的困境,薰子也想幫到他們,便答應了下來。


    反正就是當一當畫像模特,應該沒什麽關係。


    但現在看,最新版《文藝》似乎賣得有點火爆啊!


    經幾名jk這麽一提,街上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和封麵神似的薰子。


    看過《伊豆的舞女》的讀者,都對那名秀氣羞澀的舞女藝伎念念不忘,這次的封麵圖又恰好吻合了他們對女主的遐想,網絡上甚至已經發起了“尋找伊豆的舞女”的活動。


    此時突然看到神似封麵圖的真人,讀者們頓時激動不已,也顧不上薰子的jk身份,一個個圍聚過來,想要和她搭話。


    隨著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其中甚至還出現了自稱星探的男男女女。


    得虧1997年還沒普及帶有照相功能的手機,不然薰子怕是得一夜火遍全網,成為日本互聯網上的第一代頂流網紅。


    原本還想一邊坐地鐵一邊看雜誌的兩人,見到這個可怕的陣仗後,果斷選擇鑽進千早家的豪車內,隻留下一屁股尾氣給依依不舍的狂熱粉絲們。


    就在當晚,一個標題為“裏的舞女藝伎居然照進了現實——我在東京和神似《文藝》封麵圖的jk奇妙相遇”的帖子火遍了全網。


    薰子帶起的這波莫名熱度為新版《文藝》的熱銷又添了一把火。


    《伊豆的舞女》的下半部也沒讓讀者們失望,和高開低走的《永遠的24號》不同,它的下半部六篇繼續保持著超高質量,尤其是業內人士們津津樂道的新式北川美學,在這六部短篇裏體現得更為明顯,似乎已經成了一種體係。


    如今許多大學的文學部都成立了“北川秀研究學團”,團長還都是大學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專門帶著一批精英學子們研究北川秀的。


    此前竹內治教授提出的“無賴學派”還沒完全研究透徹,“新式北川美學”又風靡了起來。


    1997年1月號《文藝》的首刷日數據還沒出來,但熱度早已把15號發售的《新潮》打得潰不成軍。


    從美國歸來,揚言要把最新的美式短篇寫作手法傳到國內的百田尚樹瞬間沒了聲音,他不是傻子,也跟著看了《伊豆的舞女》,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你們是瘋了嗎?居然要我和這種怪物競爭?


    此時百田尚樹也終於體會到了有馬賴義當初的痛苦。


    就好像老師才教會了你1+1=2,然後轉頭就指著高斯、黎曼、希爾伯特等人,告訴你,這些家夥就是你接下來的對手。


    這誰受得了啊!


    同樣在日本國文學界掀起狂潮的還有北川秀三名弟子的新書。


    不過這次他們的作者欄裏還把老師北川秀也加了進去,算聯合創作。


    這也是日本文娛界的一大特色。


    因為其特殊的日式師徒傳承製,很多作品的作者那一欄,你能看到好幾個名字並列。


    也有少部分師父掛名,徒弟來創作的作品,譬如某火影的第二部。


    反正讀者們都懶得去管這些東西,他們隻,好看我就鼓掌,不好看我就狂噴,誰管你這個那個呢!


    1月18日晚7點,東京某公寓內。


    剛寫完力挺北川老師,怒噴穀崎一郎等人黑幕諾獎推薦名額的評論稿,森哲太郎立即就把稿件通過郵箱傳遞給了日刊體育新聞社。


    “希望能趕上明天《日刊體育新聞報》的早刊吧!”


    森哲太郎之前已經在雅虎日本論壇上發了噴人帖,可惜他蹭熱度太慢,即便頂著第一北川吹的名號,也沒掀起多大風浪。


    沒吃到第一口螃蟹懊悔不已的他,立即又認認真真寫了一篇新的評論稿,這次投給了報社裏最喜歡力挺北川老師的日刊體育新聞社,希望能有點熱度。


    做完這些,他喝了一口黑咖啡,美滋滋的拆開了最新一期的《文藝》——隨著工作逐漸繁忙,看書反而成了他業餘時間的最大消遣。


    早上從河出書房那兒收到了這本《文藝》後,他一直忍到現在,就是為了睡前好好爽一把!


    不過看書前,他還是習慣性的先點開了網頁,準備看看沙雕網友們的反響。


    進入1997年後,日本的實體經濟又複蘇了一些,互聯網科技也高速發展了起來,此時大家都漸漸意識到了互聯網的威力。


    在上幾次的震蕩後,紙媒控製的文學評論界一蹶不振,許多文學評論家轉戰網絡,還成立了一個名叫“文學鑒賞你我他”的大型文學交流論壇。


    現在森哲太郎就專門通過這個“文學鑒賞你我他”收集素材和數據,以此來推斷分析一些新書的真實情況。


    你看銷量和紙媒評論根本沒法看出書的真正好壞。


    暢銷榜,不是,是銷量榜可以刷,評論也可以請水軍來霸屏,甚至其他含金量高的榜單與數據都能弄虛作假。


    但沙雕網友們的反響,在這個年代可做不了假。


    他點開帖子榜單一看,頓時嚇了一跳。


    高居榜首的自然是北川老師的《伊豆的舞女》,其熱度比後麵九名加起來還高,熱帖數量居然超過了1.5萬個!


    以往的榜首,熱帖數量基本在1000個上下浮動。


    讓他更驚駭的是,排名第二的是東野圭吾與北川老師合創的《白夜行》,熱帖數量5342個。


    排名第三的是麻生真由美和北川老師合創的《白河夜船》,熱帖數量4877個。


    緊隨其後的是團鬼士郎和北川老師合創的《盛開的櫻花樹下》,熱帖數量4012個。


    “這三個不是北川老師的弟子麽?他們也出新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日本當文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哇哦安度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哇哦安度因並收藏我在日本當文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