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與周瑜同為世之人傑,他們心中自然有惺惺相惜之意。周瑜的死,物傷其類,諸葛亮也應該是很傷心的。然而諸葛亮氣死周瑜背後的真相,一直很有爭議,真的是諸葛亮氣死周瑜的嗎?
朱熹在《通鑒綱目》中首先遡劉備為正統,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尤其是東吳趁關羽北上宛洛,威震華夏之機偷襲荊州,致使諸葛亮《隆中對》恢複中原的策劃功虧一匱,尤其為南宋盼望“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詬。主題一經確立,元人《隔江鬥智》雜劇描寫諸葛與周瑜間爭鬥,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隆中對》是了解諸葛亮和一部《三國演義》的核心關鍵。這個大策劃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荊、益”。荊州當時轄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兩湖全部和兩廣的北部,無論處於中國腹心的地理位置之重要,還是麵積之廣大,都足以使“有誌圖王者”“心搖旌迷”。
赤壁一戰的核心問題就是決定荊州歸屬,連夷陵大戰也是因荊州易幟引發的。其中周瑜和諸葛亮又聯合又鬥爭的故事,不但成為赤壁一役成敗的關鍵,而且還為決勝以後情節的發展增添了嫋嫋不絕的餘韻,留下最著名的的警語,便是周瑜臨終前發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
用金庸小說的套語(“套語”為話本小說的語詞係統之一,頗近古意)來說,周瑜用盡心機謀害諸葛亮的種種打算失敗之後,應該取的正確態度是“學藝不精,技不如人,認栽。”何況“小時候胖不算胖”,“退後一步天地寬”,“留得青山在”,“躲過初一,還有十五”等等,為自個想開點的說詞道理有的是,何至於一而再,再而三挑戰諸葛亮,而被活活氣死呢?
說氣小量狹,實在冤枉了曆史上的周瑜,《三國誌》反而特別讚許過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惟與程普不睦。”裴鬆之注《三國誌》引《江表傳》則補充說:“(程)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謹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歉讓服人如此。”可見曆史上的周瑜和小說戲劇中的周瑜差別之大,遠勝於曹操。奇怪的是卻沒有熱心人替他翻案,後人作翻案文章,說不定也有勢利心作祟。唐宋以前,曆史上認定赤壁之戰的主帥是周瑜,如李白的《赤壁歌送別》詩就說“二龍相爭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也說“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還特別強調“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兩位都是川人,卻都沒有提到諸葛亮什麽事,就是明證。
北宋以後理學提倡尊王學說,朱熹在《通鑒綱目》中首先遡劉備為正統,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說話戲劇藝人講述三分故事,東吳患得患失的私心被張揚出來,尤其是他們趁關羽北上宛洛,威震華夏之機偷襲荊州,致使諸葛亮《隆中對》恢複中原的策劃功虧一匱,尤其為南宋盼望“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詬。主題一經確立,元人《隔江鬥智》雜劇描寫諸葛與周瑜間爭鬥,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襯托人物一般都以常人常態為基準,如《福爾摩斯探案》中的華生,《堂·吉訶德》中的潘,以及《西遊記》中猴哥兒的兄弟豬八戒的設置,都使主人公或因智謀之高妙出人意表,或因理想之虛幻令人回味。《三國演義》情況略有不同,它先用才智相若的周瑜,後以韜略相捋的司馬懿來襯托、突出諸葛亮,以使諸葛亮一線貫穿。以至有讀者認為《三國》自五丈原後可以不讀,《紅樓夢》自焚稿後不忍卒讀的感慨來。三國風流帥哥周瑜私生活揭秘
三國的曆史上,周瑜是一位相當招人喜歡的偶像級人物。
與《三國演義》裏其他被文學手法極力塑造出來的眾多英雄人物相比,他要漂亮得多,瀟灑得多,甚至完美得多。若論相貌,《三國誌》說他“長壯有姿貌”,想來肯定是一位很有型的大帥哥。與號稱“美髯公”、僅靠一大把胡子吸引人的紅臉關公相比,自然要好看百倍。若論才情,一場赤壁之戰,竟在談笑間就可以讓曹操的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想來又是何等了得!若論品德,他脾氣好,肚量大,外加在音樂上的精深造詣,其個人魅力更是勢不可擋,不愧為一位風流千古的可愛人物。不信,我們來看一看他的私生活——
周瑜的私生活,幾乎無可挑剔。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裏,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描述:“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lsquo;曲有誤,周郎顧rsquo;。”這段史料除卻說明周瑜的極高音樂鑒賞力之外,還透露出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他的酒量很好。
按《周禮·考工記·梓人》記載,“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的說法,三爵便是三升(約合4。5公斤),雖說當時無論喝的濁酒還是清酒,都是發酵後直接飲用的米酒(而非現在高度蒸餾的白酒),酒精度數在20度以下,即便如此,這樣的酒量也不算小。而且當時南方一帶,飲酒之風更是濃烈,飲酒的器具都是超級“海量”的。曹丕在《典論·酒誨》裏寫道:“荊州牧劉表,跨有南土,子弟驕貴,並好酒,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勝(通升),中雅受六勝,季雅受五勝……”這樣看來,周瑜的“三爵”酒量,實際上便有翻幾番的可能了。何況史書上說他在“三爵之後”,依然保持那樣的清醒,那他真正的酒量,想來真是深不可測
能夠旁證周瑜好酒量的,還有一個特別的故事。說是他的上級領導孫權,一次舉行酒宴,與群臣同歡,三爵之後,便有些飄飄然了,一時興起,竟不顧君王體麵,跑到群臣中間“自起行酒”,說不好聽點,就是強行勸酒了。其中一個叫虞翻的大臣招架不住,便倒在地上裝醉,待孫權走過去,又坐了起來,不料被孫權逮個正著,於是孫權大怒,“手劍欲擊之”,後來在大臣的好言勸說下方才罷休。這個故事一來說明孫權好飲,酒量卻實在不行;二來說明孫權這樣的領導也喜歡在酒宴上,玩些以酒量和態度“度量”下級的把戲。
在古代,作為臣子,好酒量和好酒風是必備的政治素養。在臣侍君的宴席上,若君王賜酒,一般是三爵,按《禮記·玉藻》的要求:“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若是像虞翻那樣,不喝也罷,還要耍賴打滾,實在是失禮之舉。相對而言,恪守君子風範的周瑜,無論是酒量,還是酒風,就要大方得多,漂亮得多,這大概也是孫權喜歡周瑜的理由之一吧。周瑜更招人喜歡的一麵,是他的音樂造詣以及講究生活情趣的個人品位。想想看,在那個亂世,整個社會禮崩樂壞,紛紛陷入一種末世狂歡的風氣之中,酒宴之上多是狂吃濫喝的不堪場麵,誰又會在乎“禮樂”的好壞對錯呢?但周瑜不同,他在乎。對於演奏中出現的每一個錯誤細節,他都能察覺得出,而且“知之必顧”。屢屢地再回首,頗耐人尋味。他這樣做,並非向當時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的樂伎們顯擺他高超的音樂鑒賞水平,而是在他這樣的君子心裏,有著更深一層的憂慮。在古代中國,禮樂是頗有分量的東西,正如《禮記·樂論篇》所言:“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行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如果連象征天地之和的“音樂之聲”都是曲不成曲、調不成調,那麽這是什麽樣的世道呢?時人津津樂道的隻是“曲有誤,周郎顧”的偶像傳奇,卻不懂他作為一個“唯君子能知樂”的清醒者和理想者的苦痛和敏感。
“秋後問斬”一詞中的“秋後”一般是指秋、冬兩季。“問”在司法領域的本義是審訊,後來衍生出了“判處”的意思,而“問斬”就是指判處死刑。文獻上還有“問絞”、“問徒”、“問遣”等一組詞,其中的“問”也都是指判決。從字麵上看,“秋後問斬”就是指秋、冬兩個季節可以判處和執行死刑。“秋後問斬”還要從它的源流談起。
從現有史料上看,“秋後問斬”最初可能是一種司法習慣,或是一種理想中的司法原則。我們已知的最早談及了這個問題的材料是《左傳》。《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傳》記載蔡聲子在與楚令尹子木對話時,就有“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不倦,賞以春夏,刑以秋冬”的說法。這一段對話非常有名,它也是“楚才晉用”這個成語的出處。蔡聲子說秋冬行刑是“古之治民者”的規矩,這種說法未必可信,因為古人一般都有崇古傾向,很多人經常給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貼上一個古人如此為之的標簽,以使自己的觀點看起來更為可信。此外,《十三經》中有一本專門介紹古代理想官製的叫《周禮》,它將理想的職官製度中的官位分為了天官、地官、春官(看清楚了,這一豎是豎下來的,寶蓋頭下麵不是兩個“口”)、夏官、秋官和冬官六種,其中的“秋官”就是“掌邦禁”的“司寇”及其下僚們。《周禮》是什麽時候的書,學術界尚眾說紛紜,從認為作於戰國初的,到認為作於戰國末的,再到認為作於西漢初的,說法很多。如果我們按照這些觀點的上限,認為這是戰國初寫成的書,那麽這就又是一條表明戰國後期以前的古人已經存在將秋與刑法聯係在一起的觀念的重要證據。魏延造反乃千古奇冤?諸葛亮殺魏延的真相 讀罷《三國演義》,總覺得魏延挺冤的。怎麽稀裏糊塗就讓諸葛亮給殺了呢?老魏到底怎麽了?以下揭開真相:
諸葛亮未必這樣小心眼兒,魏延的能力和智力都趕不上諸葛亮,諸葛亮沒必要忌妒他啊。這個川劇裏的諸葛亮有點像小肚雞腸的周瑜了。有點兒貶低諸葛亮的意思。
諸葛亮為什麽非要殺了魏延呢?咱們得分析。
最早,老魏是在劉表手下工作的,身份麽,也就是一個基層小吧部。劉表死了,家裏財產分配不均,鬧事兒。為什麽鬧事兒,因為劉表娶過兩個老婆,兩個老婆都有兒子,肯定不是一條心麽。於是劉表前窩兒後窩兒的兩個兒子鬧著繼承遺產。
打起來了,還打成了一鍋粥(這種事兒,當今社會也有。不新鮮)。劉備作為劉表的遠房同宗兄弟,大概也是窮瘋了,也想進來摻和摻和分點什麽遺產。可難度太大,你想想啊,這一家子都盯著劉表那點遺產呢,跟烏眼雞似的,外人能撈著什麽油水啊?劉備不死心啊,管他呢,有棗沒棗三杆子。走過路過,不能錯過。他還真摻和進來了。劉備假借奔喪,想進襄陽城,可人家的城門關著呢。魏延也沒有請示領導,就私自跑出來歡迎(這叫沒眼力架,領導沒說話呢,你急著歡迎個什麽勁啊?),這應該是魏延第一次露麵。
城裏的人可都明白劉備那點兒心思,亂箭射下來,劉備眼看著人家不歡迎自己,也沒大臉進城了,掉頭走了。魏延也進不了城了,也落荒跑了。他投奔長沙太守韓玄了(人有本事,到哪也成,魏延不是白給的)。我們猜測,魏延這第一次露臉的原因,大概就是想到劉備的企業裏來上班兒。
魏延第二次露麵的時候,就趕上關老爺攻打長沙,黃忠也是長沙市的老幹部了,他跟關羽在戰場上相遇,本來應該刺刀見紅,可是黃忠出賣企業利益,做人情交換。原因是關羽放了黃忠一馬,黃忠就饒了關羽一箭。這算什麽啊。這跟現在的足球場上互相放水有什麽區別呢?
有些書評家還跟著喊好,說黃忠是有情有義之人。這不是瞎起哄嗎?兩軍陣前都殺紅了眼了,黃忠玩這套把戲,真是跟踢假球沒有區別了。那韓玄在城頭上看得清清楚楚,他能不急眼嗎?好啊,姓黃的,你吃裏扒外啊,我白給你開工資了,我白給你年終發獎金了。來人啊,把黃忠綁到刑場上去。給我殺嘍!形勢危急之下,魏延又麵了。他是個能幹的人,也是個聰明人,他大概在韓玄的企業裏幹得不如意,一直也沒有提拔起來,也就是一個一般幹部,他早就想跳槽,到劉備的公司裏去幹活了。這下算是有了機會了。於是,老魏拎著大刀片兒,闖了法場,救了黃忠,殺了韓玄,開了城門,把劉備放了進來。至此,韓玄這家公司算是破產了。
這一通緊忙活,魏延先生肯定得累出一身臭汗,也算是有功了吧。沒有魏延,您劉老板想攻下長沙,得增加成本,追加投資啊。劉備諸葛亮至少得跟我老魏說聲謝謝吧。至少也得擺一桌請我老魏一頓兒吧。
可是滿擰,天底下有時候就沒有道理可講。諸葛亮不幹。他硬說魏延腦袋上長著反骨。非要殺了他。讀書讀到這裏,真有點讓人替魏延寒心。
舊話說,女怕上錯床,男怕入錯行。魏延可是也沒上錯床,也沒入錯行,他就是幫錯忙了。人家劉備打長沙,這裏邊其實沒你魏延什麽事兒。你急著插什麽手啊?你這叫破褲子亂伸腿麽。想立功受獎?你得看看人家待見你不,喜歡你不,現實生活中,像魏延這樣急於跳槽的事例並不乏見。中國人常常講一個俗話兒:樹挪死,人挪活。是不是這樣?可得具體分析。你得挪好了,你要是挪不好,也得死。比如說,你真看中某一個單位或者企業了,左思右想,前後核計,總覺得這個單位十分合你的心意。你真的看中了這個單位的辦公條件,工資待遇,而且這個單位也同意你調入。
但是,你可別天真地傻想,這下兒我可如願了,到了那裏如何如何大幹一場,建功立業,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價值。你一定得先了解一下這個單位的人事關係如何,是不是真的適合你。如果你調進去了,很可能你就是“掉”進去了,如果跟新單位的人事關係搞不到一起,你就算是栽了。
如果再跟頂頭上司搞不到一起,你就更栽了。你就得跟魏延似的,忠心耿耿,一腔熱血,豪情壯誌地來到了劉備的企業上班兒,可是人家的主要領導諸葛亮先生一見麵就不喜歡他啊。還一定要殺了他。這可太別扭了。
說到“戰長沙”這一段,其實挺沒勁的。如果我們不相信相書上的話,那麽諸葛亮剛剛跟魏延見麵,就要殺魏延,就是有些找碴兒了。或者說,這兩人天生就不對眼。讀者別誤會,談歌這絕不是講迷信,現實生活的經驗中,這種事兒真是不少。無論你如何積極要求進步,領導就是看不上你,你也真沒有辦法。舉個例子,談歌有個朋友,是一個單位的領導,姓周。老周就對談歌講過,單位有幾個人,他就是死活看不上。其實人家也沒有什麽錯,可是他就是看著人家別扭。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犯相。
跟他犯相的這幾個人當中,談歌還熟悉其中一個,姓李。老李也很頭疼地向談歌訴苦,說周領導不賞識他,無論他怎麽賣力氣幹活兒,怎麽為企業出謀劃策,周領導也不喜歡他。談歌勸老李:別著急,慢慢的,時間長了就好了,周領導還不大了解你麽。老李苦惱地說:關鍵是周領導不願意了解我。還怎麽了解我啊?最後,老李得出了結論:我跟周領導犯相。
這實在是人性的弱點啊。生活中,人們常常被這種弱點傷害著。而這種事情常常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更擺不到桌麵上。再往深裏想想,人們在生活中不是常常被這種“犯相”的現象困惑著麽,如果你跟某個領導犯了相,你說得對也是不對,你說得不對更是不對。總而言之,你怎麽著也不對。
魏延算是跟諸葛亮犯了相了。經驗告訴我們,跟領導犯相的人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這可是自古以來,存在於人事關係中的一件特別尷尬的事兒啊,真是不容易解決。中國還有句話,叫做日久見人心。可是現在這話不大實用了。用不了“日久”,如果領導跟你犯相,過不了一個禮拜就得把你炒了魷魚,還見什麽人心啊。你見“傷心”吧。如果你去應聘,你遇到一個跟你犯相的考官,你肯定連麵試這一關都過不了。
就算你是懷揣著絕技,就算你揣著外國留學回來的學曆證明,就算你是mba推薦來的,就算你揣著一疊子鈔票,想麵試過後請人家撮一頓兒,可人家就是不用你。就是看著你別扭,看著你不順眼。你還真沒轍。你還想請客麽?你就是請人家喝茅台,喝xo,吃燕窩魚翅,人家也不稀罕去。
古時候那位揣著和氏玉到處獻寶的先生,肯定遇到了一些犯相的人,不僅不認和氏玉這塊寶貝,還讓人家把手腳都跺了。更慘。這豈不是抱著豬頭,進不了廟門麽!你就叫撞天屈吧。
劉備還算是顧全麵子,第一把手嘛,總要顧全大局。他勸住了諸葛亮,這才算是留下了魏延。是啊,真要這時候殺了魏先生,傳揚出去多不好聽啊。損害企業形象啊。人家誰還敢來投奔啊。咱這劉氏公司剛剛成立,正是招工的時候,可別弄出亂子來啊。行了行了,孔明先生啊,看在我老劉的麵子上,先讓魏先生留下吧。先試用一個月嘛。魏延總算是別別扭扭、委委屈屈地在劉備的公司上班了,可魏延從此算是不走運了。他在蜀國流血流汗幹了幾十年。從長沙一戰開始,出生入死,大小戰事,幾乎都少不了他。都五六十歲了,還扛著大刀片兒,跟著諸葛亮到處打仗呢,還當過不少回先鋒官呢,遇山鋪路,見水搭橋的苦差事也幹了不少回。
翻翻《三國演義》這本書,舉凡蜀國的重大軍事活動,魏延總有份,總是衝在前邊。也真是不容易。談歌看老魏,也算是個老實人,也沒爭過什麽待遇(反正書裏沒寫),你說虧不虧吧?幹了這麽多工作,倒了,諸葛亮也沒看上他。看不上就看不上吧,諸葛亮臨死,還給人家下了一個死套兒。魏延同誌怎麽了?你們當領導的還講不講理了?
這件事無論怎麽講,也是諸葛亮的不對,你諸葛亮臨死前倒是抽出點時間找魏延同誌談談啊。你諸葛亮可是當領導的啊,怎麽也得有點當領導的風度啊,用現在的話說,連個政治思想工作都沒有,就安排楊儀馬岱這些人往死裏收拾魏延。
這裏邊就有了說法:第一:你諸葛亮為什麽不親自殺,把殺人的任務交給了楊儀和馬岱?是不是諸葛亮也覺得殺魏延心虛,下不了手啊?第二,如果魏真的想叛變,他至於還跟楊儀叫勁嗎?說句明白話。魏延也就是覺得自己多少年跟著諸葛亮出生入死,功勞苦勞都有了,可什麽待遇也沒有,至少也沒有封個什麽(隨之的住房條件也沒有什麽改善,薪水獎金也沒有什麽優厚)。他如果心中怨恨諸葛亮,倒也是在情理之中。魏延先生也不是泥兒捏的。就算是泥捏的,也得有個泥性兒吧。三,魏延就算是反對諸葛亮,可也不是叛國啊。這頂多算上下級鬧矛盾。魏延對撤兵的事說得很清楚:不能因為丞相死了,就把國事廢了。該伐魏還得繼續伐啊。這裏邊沒有一點叛逃的意思啊。頂多是魏延不同意諸葛亮的遺囑罷了。也犯不上給殺了啊?
可是,上級領導看不上你了,你還能怎麽樣呢?這是砧板跟魚肉的關係。魏延高低還是鑽進了諸葛亮布下的套兒。在漢中城門口,讓馬岱給殺了。諸葛亮和魏延這兩人的上下級矛盾(或者叫:犯相的矛盾)才算畫上了句號。
也別說人家劉禪窩囊廢,往往窩囊人辦事更厚道。在處理魏延的後事上,他還真辦了一件厚道事。不僅沒有追究魏延家裏人的罪,還把老魏給厚葬了。
其實,本來就沒有魏延什麽錯麽。劉禪再笨,這裏邊的事情也看得清楚。如果我們猜著說,劉禪也是惹不起諸葛亮,丞相看不上的人,我劉禪敢看上嗎?我就是看上了魏延,我敢重用他嗎?如果我們再猜著說,如果魏延能夠躲過諸葛亮的黑手,僥幸大難不死,諸葛亮之後,劉禪肯定能夠用他。老魏有功勞,也有苦勞;有資曆,也有資本啊。可是老魏能躲過去嗎?肯定躲不過,諸葛亮已經決定整死他了。他肯定活不下來。老魏啊,你真是有點冤了。
其實,如果反過來想想,魏延也不冤。誰讓你不會來事兒呢?諸葛亮看不上你,又不是一天半天了,都幾十年了,這決不是諸葛亮審美疲勞,人家跟你老魏一開始就不對眼麽,你老魏心裏能不明白嗎?你這在這種環境裏工作,天天上班不抑鬱嗎?你怎麽就不想著改善一下上下級關係呢?想辦法聯絡一下上下級感情呢?
愛思考的讀書人,對殺魏延這一段還有另一種猜測,說諸葛亮根本就沒有布置殺魏延這回事,是楊儀假傳諸葛亮的話,讓馬岱殺了魏延。因為他們兩個在工作中一直矛盾很深。楊儀乘機報了私仇。有這種可能嗎?也算一說吧。
放下《三國演義》,講幾句正史。曆史上的魏延之死,跟諸葛亮沒有關係。魏延最終死在了官場爭鬥上。是因為蜀國內部爭權奪利,魏延陷進去了。魏延在漢中做過十餘年的太守。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他這十年的市長當得很好,民間的口碑不錯。
現在漢中市的虎頭橋還存有魏延的碑。近年興起了旅遊,談歌也去漢中遊覽過,漢中市內還有一條街,是為了紀念魏延起的名字(中國的老百姓有良心啊,誰給老百姓做了點兒好事,後人總記掛著啊)。叫什麽路?談歌一時忘記了。
大概曆史上的魏延還真算是一個好官。
朱熹在《通鑒綱目》中首先遡劉備為正統,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尤其是東吳趁關羽北上宛洛,威震華夏之機偷襲荊州,致使諸葛亮《隆中對》恢複中原的策劃功虧一匱,尤其為南宋盼望“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詬。主題一經確立,元人《隔江鬥智》雜劇描寫諸葛與周瑜間爭鬥,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隆中對》是了解諸葛亮和一部《三國演義》的核心關鍵。這個大策劃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荊、益”。荊州當時轄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兩湖全部和兩廣的北部,無論處於中國腹心的地理位置之重要,還是麵積之廣大,都足以使“有誌圖王者”“心搖旌迷”。
赤壁一戰的核心問題就是決定荊州歸屬,連夷陵大戰也是因荊州易幟引發的。其中周瑜和諸葛亮又聯合又鬥爭的故事,不但成為赤壁一役成敗的關鍵,而且還為決勝以後情節的發展增添了嫋嫋不絕的餘韻,留下最著名的的警語,便是周瑜臨終前發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
用金庸小說的套語(“套語”為話本小說的語詞係統之一,頗近古意)來說,周瑜用盡心機謀害諸葛亮的種種打算失敗之後,應該取的正確態度是“學藝不精,技不如人,認栽。”何況“小時候胖不算胖”,“退後一步天地寬”,“留得青山在”,“躲過初一,還有十五”等等,為自個想開點的說詞道理有的是,何至於一而再,再而三挑戰諸葛亮,而被活活氣死呢?
說氣小量狹,實在冤枉了曆史上的周瑜,《三國誌》反而特別讚許過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惟與程普不睦。”裴鬆之注《三國誌》引《江表傳》則補充說:“(程)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謹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歉讓服人如此。”可見曆史上的周瑜和小說戲劇中的周瑜差別之大,遠勝於曹操。奇怪的是卻沒有熱心人替他翻案,後人作翻案文章,說不定也有勢利心作祟。唐宋以前,曆史上認定赤壁之戰的主帥是周瑜,如李白的《赤壁歌送別》詩就說“二龍相爭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也說“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還特別強調“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兩位都是川人,卻都沒有提到諸葛亮什麽事,就是明證。
北宋以後理學提倡尊王學說,朱熹在《通鑒綱目》中首先遡劉備為正統,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說話戲劇藝人講述三分故事,東吳患得患失的私心被張揚出來,尤其是他們趁關羽北上宛洛,威震華夏之機偷襲荊州,致使諸葛亮《隆中對》恢複中原的策劃功虧一匱,尤其為南宋盼望“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詬。主題一經確立,元人《隔江鬥智》雜劇描寫諸葛與周瑜間爭鬥,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襯托人物一般都以常人常態為基準,如《福爾摩斯探案》中的華生,《堂·吉訶德》中的潘,以及《西遊記》中猴哥兒的兄弟豬八戒的設置,都使主人公或因智謀之高妙出人意表,或因理想之虛幻令人回味。《三國演義》情況略有不同,它先用才智相若的周瑜,後以韜略相捋的司馬懿來襯托、突出諸葛亮,以使諸葛亮一線貫穿。以至有讀者認為《三國》自五丈原後可以不讀,《紅樓夢》自焚稿後不忍卒讀的感慨來。三國風流帥哥周瑜私生活揭秘
三國的曆史上,周瑜是一位相當招人喜歡的偶像級人物。
與《三國演義》裏其他被文學手法極力塑造出來的眾多英雄人物相比,他要漂亮得多,瀟灑得多,甚至完美得多。若論相貌,《三國誌》說他“長壯有姿貌”,想來肯定是一位很有型的大帥哥。與號稱“美髯公”、僅靠一大把胡子吸引人的紅臉關公相比,自然要好看百倍。若論才情,一場赤壁之戰,竟在談笑間就可以讓曹操的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想來又是何等了得!若論品德,他脾氣好,肚量大,外加在音樂上的精深造詣,其個人魅力更是勢不可擋,不愧為一位風流千古的可愛人物。不信,我們來看一看他的私生活——
周瑜的私生活,幾乎無可挑剔。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裏,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描述:“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lsquo;曲有誤,周郎顧rsquo;。”這段史料除卻說明周瑜的極高音樂鑒賞力之外,還透露出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他的酒量很好。
按《周禮·考工記·梓人》記載,“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的說法,三爵便是三升(約合4。5公斤),雖說當時無論喝的濁酒還是清酒,都是發酵後直接飲用的米酒(而非現在高度蒸餾的白酒),酒精度數在20度以下,即便如此,這樣的酒量也不算小。而且當時南方一帶,飲酒之風更是濃烈,飲酒的器具都是超級“海量”的。曹丕在《典論·酒誨》裏寫道:“荊州牧劉表,跨有南土,子弟驕貴,並好酒,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勝(通升),中雅受六勝,季雅受五勝……”這樣看來,周瑜的“三爵”酒量,實際上便有翻幾番的可能了。何況史書上說他在“三爵之後”,依然保持那樣的清醒,那他真正的酒量,想來真是深不可測
能夠旁證周瑜好酒量的,還有一個特別的故事。說是他的上級領導孫權,一次舉行酒宴,與群臣同歡,三爵之後,便有些飄飄然了,一時興起,竟不顧君王體麵,跑到群臣中間“自起行酒”,說不好聽點,就是強行勸酒了。其中一個叫虞翻的大臣招架不住,便倒在地上裝醉,待孫權走過去,又坐了起來,不料被孫權逮個正著,於是孫權大怒,“手劍欲擊之”,後來在大臣的好言勸說下方才罷休。這個故事一來說明孫權好飲,酒量卻實在不行;二來說明孫權這樣的領導也喜歡在酒宴上,玩些以酒量和態度“度量”下級的把戲。
在古代,作為臣子,好酒量和好酒風是必備的政治素養。在臣侍君的宴席上,若君王賜酒,一般是三爵,按《禮記·玉藻》的要求:“受一爵而色灑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禮已三爵,而油油以退。”若是像虞翻那樣,不喝也罷,還要耍賴打滾,實在是失禮之舉。相對而言,恪守君子風範的周瑜,無論是酒量,還是酒風,就要大方得多,漂亮得多,這大概也是孫權喜歡周瑜的理由之一吧。周瑜更招人喜歡的一麵,是他的音樂造詣以及講究生活情趣的個人品位。想想看,在那個亂世,整個社會禮崩樂壞,紛紛陷入一種末世狂歡的風氣之中,酒宴之上多是狂吃濫喝的不堪場麵,誰又會在乎“禮樂”的好壞對錯呢?但周瑜不同,他在乎。對於演奏中出現的每一個錯誤細節,他都能察覺得出,而且“知之必顧”。屢屢地再回首,頗耐人尋味。他這樣做,並非向當時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的樂伎們顯擺他高超的音樂鑒賞水平,而是在他這樣的君子心裏,有著更深一層的憂慮。在古代中國,禮樂是頗有分量的東西,正如《禮記·樂論篇》所言:“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行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如果連象征天地之和的“音樂之聲”都是曲不成曲、調不成調,那麽這是什麽樣的世道呢?時人津津樂道的隻是“曲有誤,周郎顧”的偶像傳奇,卻不懂他作為一個“唯君子能知樂”的清醒者和理想者的苦痛和敏感。
“秋後問斬”一詞中的“秋後”一般是指秋、冬兩季。“問”在司法領域的本義是審訊,後來衍生出了“判處”的意思,而“問斬”就是指判處死刑。文獻上還有“問絞”、“問徒”、“問遣”等一組詞,其中的“問”也都是指判決。從字麵上看,“秋後問斬”就是指秋、冬兩個季節可以判處和執行死刑。“秋後問斬”還要從它的源流談起。
從現有史料上看,“秋後問斬”最初可能是一種司法習慣,或是一種理想中的司法原則。我們已知的最早談及了這個問題的材料是《左傳》。《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傳》記載蔡聲子在與楚令尹子木對話時,就有“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不倦,賞以春夏,刑以秋冬”的說法。這一段對話非常有名,它也是“楚才晉用”這個成語的出處。蔡聲子說秋冬行刑是“古之治民者”的規矩,這種說法未必可信,因為古人一般都有崇古傾向,很多人經常給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貼上一個古人如此為之的標簽,以使自己的觀點看起來更為可信。此外,《十三經》中有一本專門介紹古代理想官製的叫《周禮》,它將理想的職官製度中的官位分為了天官、地官、春官(看清楚了,這一豎是豎下來的,寶蓋頭下麵不是兩個“口”)、夏官、秋官和冬官六種,其中的“秋官”就是“掌邦禁”的“司寇”及其下僚們。《周禮》是什麽時候的書,學術界尚眾說紛紜,從認為作於戰國初的,到認為作於戰國末的,再到認為作於西漢初的,說法很多。如果我們按照這些觀點的上限,認為這是戰國初寫成的書,那麽這就又是一條表明戰國後期以前的古人已經存在將秋與刑法聯係在一起的觀念的重要證據。魏延造反乃千古奇冤?諸葛亮殺魏延的真相 讀罷《三國演義》,總覺得魏延挺冤的。怎麽稀裏糊塗就讓諸葛亮給殺了呢?老魏到底怎麽了?以下揭開真相:
諸葛亮未必這樣小心眼兒,魏延的能力和智力都趕不上諸葛亮,諸葛亮沒必要忌妒他啊。這個川劇裏的諸葛亮有點像小肚雞腸的周瑜了。有點兒貶低諸葛亮的意思。
諸葛亮為什麽非要殺了魏延呢?咱們得分析。
最早,老魏是在劉表手下工作的,身份麽,也就是一個基層小吧部。劉表死了,家裏財產分配不均,鬧事兒。為什麽鬧事兒,因為劉表娶過兩個老婆,兩個老婆都有兒子,肯定不是一條心麽。於是劉表前窩兒後窩兒的兩個兒子鬧著繼承遺產。
打起來了,還打成了一鍋粥(這種事兒,當今社會也有。不新鮮)。劉備作為劉表的遠房同宗兄弟,大概也是窮瘋了,也想進來摻和摻和分點什麽遺產。可難度太大,你想想啊,這一家子都盯著劉表那點遺產呢,跟烏眼雞似的,外人能撈著什麽油水啊?劉備不死心啊,管他呢,有棗沒棗三杆子。走過路過,不能錯過。他還真摻和進來了。劉備假借奔喪,想進襄陽城,可人家的城門關著呢。魏延也沒有請示領導,就私自跑出來歡迎(這叫沒眼力架,領導沒說話呢,你急著歡迎個什麽勁啊?),這應該是魏延第一次露麵。
城裏的人可都明白劉備那點兒心思,亂箭射下來,劉備眼看著人家不歡迎自己,也沒大臉進城了,掉頭走了。魏延也進不了城了,也落荒跑了。他投奔長沙太守韓玄了(人有本事,到哪也成,魏延不是白給的)。我們猜測,魏延這第一次露臉的原因,大概就是想到劉備的企業裏來上班兒。
魏延第二次露麵的時候,就趕上關老爺攻打長沙,黃忠也是長沙市的老幹部了,他跟關羽在戰場上相遇,本來應該刺刀見紅,可是黃忠出賣企業利益,做人情交換。原因是關羽放了黃忠一馬,黃忠就饒了關羽一箭。這算什麽啊。這跟現在的足球場上互相放水有什麽區別呢?
有些書評家還跟著喊好,說黃忠是有情有義之人。這不是瞎起哄嗎?兩軍陣前都殺紅了眼了,黃忠玩這套把戲,真是跟踢假球沒有區別了。那韓玄在城頭上看得清清楚楚,他能不急眼嗎?好啊,姓黃的,你吃裏扒外啊,我白給你開工資了,我白給你年終發獎金了。來人啊,把黃忠綁到刑場上去。給我殺嘍!形勢危急之下,魏延又麵了。他是個能幹的人,也是個聰明人,他大概在韓玄的企業裏幹得不如意,一直也沒有提拔起來,也就是一個一般幹部,他早就想跳槽,到劉備的公司裏去幹活了。這下算是有了機會了。於是,老魏拎著大刀片兒,闖了法場,救了黃忠,殺了韓玄,開了城門,把劉備放了進來。至此,韓玄這家公司算是破產了。
這一通緊忙活,魏延先生肯定得累出一身臭汗,也算是有功了吧。沒有魏延,您劉老板想攻下長沙,得增加成本,追加投資啊。劉備諸葛亮至少得跟我老魏說聲謝謝吧。至少也得擺一桌請我老魏一頓兒吧。
可是滿擰,天底下有時候就沒有道理可講。諸葛亮不幹。他硬說魏延腦袋上長著反骨。非要殺了他。讀書讀到這裏,真有點讓人替魏延寒心。
舊話說,女怕上錯床,男怕入錯行。魏延可是也沒上錯床,也沒入錯行,他就是幫錯忙了。人家劉備打長沙,這裏邊其實沒你魏延什麽事兒。你急著插什麽手啊?你這叫破褲子亂伸腿麽。想立功受獎?你得看看人家待見你不,喜歡你不,現實生活中,像魏延這樣急於跳槽的事例並不乏見。中國人常常講一個俗話兒:樹挪死,人挪活。是不是這樣?可得具體分析。你得挪好了,你要是挪不好,也得死。比如說,你真看中某一個單位或者企業了,左思右想,前後核計,總覺得這個單位十分合你的心意。你真的看中了這個單位的辦公條件,工資待遇,而且這個單位也同意你調入。
但是,你可別天真地傻想,這下兒我可如願了,到了那裏如何如何大幹一場,建功立業,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價值。你一定得先了解一下這個單位的人事關係如何,是不是真的適合你。如果你調進去了,很可能你就是“掉”進去了,如果跟新單位的人事關係搞不到一起,你就算是栽了。
如果再跟頂頭上司搞不到一起,你就更栽了。你就得跟魏延似的,忠心耿耿,一腔熱血,豪情壯誌地來到了劉備的企業上班兒,可是人家的主要領導諸葛亮先生一見麵就不喜歡他啊。還一定要殺了他。這可太別扭了。
說到“戰長沙”這一段,其實挺沒勁的。如果我們不相信相書上的話,那麽諸葛亮剛剛跟魏延見麵,就要殺魏延,就是有些找碴兒了。或者說,這兩人天生就不對眼。讀者別誤會,談歌這絕不是講迷信,現實生活的經驗中,這種事兒真是不少。無論你如何積極要求進步,領導就是看不上你,你也真沒有辦法。舉個例子,談歌有個朋友,是一個單位的領導,姓周。老周就對談歌講過,單位有幾個人,他就是死活看不上。其實人家也沒有什麽錯,可是他就是看著人家別扭。用老百姓的話說,這叫犯相。
跟他犯相的這幾個人當中,談歌還熟悉其中一個,姓李。老李也很頭疼地向談歌訴苦,說周領導不賞識他,無論他怎麽賣力氣幹活兒,怎麽為企業出謀劃策,周領導也不喜歡他。談歌勸老李:別著急,慢慢的,時間長了就好了,周領導還不大了解你麽。老李苦惱地說:關鍵是周領導不願意了解我。還怎麽了解我啊?最後,老李得出了結論:我跟周領導犯相。
這實在是人性的弱點啊。生活中,人們常常被這種弱點傷害著。而這種事情常常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更擺不到桌麵上。再往深裏想想,人們在生活中不是常常被這種“犯相”的現象困惑著麽,如果你跟某個領導犯了相,你說得對也是不對,你說得不對更是不對。總而言之,你怎麽著也不對。
魏延算是跟諸葛亮犯了相了。經驗告訴我們,跟領導犯相的人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這可是自古以來,存在於人事關係中的一件特別尷尬的事兒啊,真是不容易解決。中國還有句話,叫做日久見人心。可是現在這話不大實用了。用不了“日久”,如果領導跟你犯相,過不了一個禮拜就得把你炒了魷魚,還見什麽人心啊。你見“傷心”吧。如果你去應聘,你遇到一個跟你犯相的考官,你肯定連麵試這一關都過不了。
就算你是懷揣著絕技,就算你揣著外國留學回來的學曆證明,就算你是mba推薦來的,就算你揣著一疊子鈔票,想麵試過後請人家撮一頓兒,可人家就是不用你。就是看著你別扭,看著你不順眼。你還真沒轍。你還想請客麽?你就是請人家喝茅台,喝xo,吃燕窩魚翅,人家也不稀罕去。
古時候那位揣著和氏玉到處獻寶的先生,肯定遇到了一些犯相的人,不僅不認和氏玉這塊寶貝,還讓人家把手腳都跺了。更慘。這豈不是抱著豬頭,進不了廟門麽!你就叫撞天屈吧。
劉備還算是顧全麵子,第一把手嘛,總要顧全大局。他勸住了諸葛亮,這才算是留下了魏延。是啊,真要這時候殺了魏先生,傳揚出去多不好聽啊。損害企業形象啊。人家誰還敢來投奔啊。咱這劉氏公司剛剛成立,正是招工的時候,可別弄出亂子來啊。行了行了,孔明先生啊,看在我老劉的麵子上,先讓魏先生留下吧。先試用一個月嘛。魏延總算是別別扭扭、委委屈屈地在劉備的公司上班了,可魏延從此算是不走運了。他在蜀國流血流汗幹了幾十年。從長沙一戰開始,出生入死,大小戰事,幾乎都少不了他。都五六十歲了,還扛著大刀片兒,跟著諸葛亮到處打仗呢,還當過不少回先鋒官呢,遇山鋪路,見水搭橋的苦差事也幹了不少回。
翻翻《三國演義》這本書,舉凡蜀國的重大軍事活動,魏延總有份,總是衝在前邊。也真是不容易。談歌看老魏,也算是個老實人,也沒爭過什麽待遇(反正書裏沒寫),你說虧不虧吧?幹了這麽多工作,倒了,諸葛亮也沒看上他。看不上就看不上吧,諸葛亮臨死,還給人家下了一個死套兒。魏延同誌怎麽了?你們當領導的還講不講理了?
這件事無論怎麽講,也是諸葛亮的不對,你諸葛亮臨死前倒是抽出點時間找魏延同誌談談啊。你諸葛亮可是當領導的啊,怎麽也得有點當領導的風度啊,用現在的話說,連個政治思想工作都沒有,就安排楊儀馬岱這些人往死裏收拾魏延。
這裏邊就有了說法:第一:你諸葛亮為什麽不親自殺,把殺人的任務交給了楊儀和馬岱?是不是諸葛亮也覺得殺魏延心虛,下不了手啊?第二,如果魏真的想叛變,他至於還跟楊儀叫勁嗎?說句明白話。魏延也就是覺得自己多少年跟著諸葛亮出生入死,功勞苦勞都有了,可什麽待遇也沒有,至少也沒有封個什麽(隨之的住房條件也沒有什麽改善,薪水獎金也沒有什麽優厚)。他如果心中怨恨諸葛亮,倒也是在情理之中。魏延先生也不是泥兒捏的。就算是泥捏的,也得有個泥性兒吧。三,魏延就算是反對諸葛亮,可也不是叛國啊。這頂多算上下級鬧矛盾。魏延對撤兵的事說得很清楚:不能因為丞相死了,就把國事廢了。該伐魏還得繼續伐啊。這裏邊沒有一點叛逃的意思啊。頂多是魏延不同意諸葛亮的遺囑罷了。也犯不上給殺了啊?
可是,上級領導看不上你了,你還能怎麽樣呢?這是砧板跟魚肉的關係。魏延高低還是鑽進了諸葛亮布下的套兒。在漢中城門口,讓馬岱給殺了。諸葛亮和魏延這兩人的上下級矛盾(或者叫:犯相的矛盾)才算畫上了句號。
也別說人家劉禪窩囊廢,往往窩囊人辦事更厚道。在處理魏延的後事上,他還真辦了一件厚道事。不僅沒有追究魏延家裏人的罪,還把老魏給厚葬了。
其實,本來就沒有魏延什麽錯麽。劉禪再笨,這裏邊的事情也看得清楚。如果我們猜著說,劉禪也是惹不起諸葛亮,丞相看不上的人,我劉禪敢看上嗎?我就是看上了魏延,我敢重用他嗎?如果我們再猜著說,如果魏延能夠躲過諸葛亮的黑手,僥幸大難不死,諸葛亮之後,劉禪肯定能夠用他。老魏有功勞,也有苦勞;有資曆,也有資本啊。可是老魏能躲過去嗎?肯定躲不過,諸葛亮已經決定整死他了。他肯定活不下來。老魏啊,你真是有點冤了。
其實,如果反過來想想,魏延也不冤。誰讓你不會來事兒呢?諸葛亮看不上你,又不是一天半天了,都幾十年了,這決不是諸葛亮審美疲勞,人家跟你老魏一開始就不對眼麽,你老魏心裏能不明白嗎?你這在這種環境裏工作,天天上班不抑鬱嗎?你怎麽就不想著改善一下上下級關係呢?想辦法聯絡一下上下級感情呢?
愛思考的讀書人,對殺魏延這一段還有另一種猜測,說諸葛亮根本就沒有布置殺魏延這回事,是楊儀假傳諸葛亮的話,讓馬岱殺了魏延。因為他們兩個在工作中一直矛盾很深。楊儀乘機報了私仇。有這種可能嗎?也算一說吧。
放下《三國演義》,講幾句正史。曆史上的魏延之死,跟諸葛亮沒有關係。魏延最終死在了官場爭鬥上。是因為蜀國內部爭權奪利,魏延陷進去了。魏延在漢中做過十餘年的太守。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他這十年的市長當得很好,民間的口碑不錯。
現在漢中市的虎頭橋還存有魏延的碑。近年興起了旅遊,談歌也去漢中遊覽過,漢中市內還有一條街,是為了紀念魏延起的名字(中國的老百姓有良心啊,誰給老百姓做了點兒好事,後人總記掛著啊)。叫什麽路?談歌一時忘記了。
大概曆史上的魏延還真算是一個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