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一,潘安</strong>
潘嶽,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晉時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嶽年輕時,坐車到洛陽城外遊玩,當時不少妙齡姑娘見了他,都會怦然心動給他一個“回頭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著他走。因此常嚇得潘安不敢上街。有的懷春少女難以親近他,就用水果來投擲他,每每滿載而歸,於是民間就有了“擲果盈車”之說。以至後世文學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詞。有個叫張孟陽的相貌奇醜,也學著潘嶽的樣子去郊遊,但每次出門,婦人就往他車上吐唾沫,扔石頭,石頭倒也滿載而歸。典型的男性版東施效顰!
潘嶽不僅長了張錦繡皮囊還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很小就顯露出文學天賦,被鄉裏稱為“奇童”。二十來歲時,晉武帝司馬炎一天來了興趣,下鄉耕田作秀,大夥紛紛寫馬屁文章。結果潘嶽的賦作得最好。大臣們一看,這小白臉,算什麽東西,馬屁膽敢拍得比我們好!嫉妒得要死,立馬趕他出朝廷。賦閑十年後,潘嶽終於被重新錄用。先後當了河陽還令的縣太爺,頗有政績。風雅縣令在河陽縣種遍桃樹,時人號稱“一縣花”。此後在政壇屢升屢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後,回洛陽任京官。幾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鬢發花白,飽嚐宦海艱辛,學會了趨炎附勢。
當時掌權的是醜八怪皇後賈南風。她外孫賈謐好結交賓客,組織了個文人團“二十四友”,為賈氏外戚集團進行文字煽惑。潘嶽是其中最賣力的一位。精彩之筆,當數搞垮太子的陰謀。具體過程如下:潘嶽寫了一篇狂草,賈南風派手下的宮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紙上啥內容。照著筆畫胡亂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寶別人當然也看不懂,何況當時皇帝還是個白癡。這難不倒才子潘嶽,他模仿筆跡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紙頭上照原來風格添置筆畫,成為反跡昭著的逆書。正是以筆為刀,殺人不流血!太子死後,趙王司馬倫借口報仇,兵變入宮除盡賈氏一黨。潘嶽從前就得罪過趙王倫的兒時好友孫秀,這會兒當然死翹翹,還是滿門抄斬。他一生孝順,卻連累老母喪命於東市。不亦哀哉!八王之亂中政治一鍋粥,潘嶽偏要湊熱鬧,落了個為虎作倀的惡名。好歹在文學史上占了一席之地,這輩子過得不算太衰。其文風華美卻不失於雕琢;描寫細致,尚不致於繁蕪。善寫清綺哀豔的悲情文章,是一個很憂鬱的美男子。
在生活中潘嶽絕對是個好男人,十餘歲定婚,對發妻楊氏一往情深。楊氏不幸於元康八年(298)去世,潘嶽的悼亡詞寫得纏綿悱惻,情真意切,是中國此類題材中最早的名篇。可惜功名心太重,躁急幹進,不知滿足,終落得身首分離。
<strong>二,衛玠</strong>
衛玠是曆史上唯一因為太帥了而被人“看”死的美男子
記得三國中殺掉鄧艾父子的衛瓘嗎?衛玠就是他的孫子,表字叔寶。關於衛玠的美,《晉書》裏用詞有“明珠”,“玉潤”等等,他為人喜怒不表於形,總之是個麵無表情的玉人。這孩子自幼風神秀異,坐著羊車行在洛陽街上,遠遠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時人稱之“璧人”。洛陽居民傾城而出,夾道觀看小璧人。可這玉人特愛開口。當時風氣最盛行清談:手裏拿個麈尾模樣悠雅地侃侃而談。剛開始時,“清談”主要談老莊之道,還有點哲學氛圍,後來變成了天南海北亂侃,比如談論人家的長相和行為(兩晉美男子多出名,也有這方麵原因)。爹媽怕衛玠磨牙磨得太累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政治問題太敏感,最好避開,就限製他說話,真叫人吃不消。(我們有時候對著進不去的bbs也時不時會唉聲歎氣一翻)。
八王之亂把西晉政權鬧成一鍋糨糊,胡人勢力乘機進入中原,天下大亂。衛玠費盡口舌說動母親南下。他兄弟不肯走,後來死在匈奴人手上。他們一家子跑到江夏(今武漢),妻樂氏經不住旅途疲憊,死去(熱死了?)。征南將軍山簡趕快來搶這個鑽石王老五,把愛女嫁給他。衛玠帶上新婦又往東行,來到了大將軍王敦鎮守的豫章(今南昌)。
王敦見他一表人才,能說會道,很是器重。衛玠並不買帳,他感覺此人野心勃勃,久必生亂,不可依附,於是再次轉移,投奔東晉都城建業(今南京)。建業的官員們久聞衛玠豔名,立即答應予以重任。江東人士聽說來了個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圍觀,擠得衛玠舉步艱難,使他一連幾天都無法好好休息,這個體質孱弱的美少年終於累極而病,一病而亡。這個典故就是《世說新語》中的“看殺衛玠”。
衛玠一生,沒在政治上興風做浪,沒為中國文藝或科技的發展做貢獻,軍事方麵更是碰也沒碰過。這麽個人,居然在《晉書》上有傳記,可見 “美男子”已經成為當時的一種文化現象。傳記裏反反複複強調了兩點:一是俊美,二是會嚼舌頭。(前後一串,倒是挺適合做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的)。
一千多年前的衛玠同樣舌頭癢癢,一遇機會,定要冒兩句,使聽眾個個驚歎。清談高手王澄(小名平子)對衛玠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人稱“衛玠談道,平子絕倒” 。衛玠會說,腦瓜也明智,看得準形勢,懂得保身避禍,可惜身子太弱,一切白搭。
<strong>三,蘭陵王</strong>
<strong>蘭陵王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是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後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幹,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裏,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 值得一提的是,正史裏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繼任,幹脆一腳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高長恭當時還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隻收下一個。 </strong>
<strong>美男子的眼光真是高,連皇帝介紹的小姐19個在他眼中都成了恐龍,就一個勉強算美眉。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麵相太柔美,不足以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麵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麵具。有人懷疑“蘭陵王麵具”的典故隻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示之以麵容,城上軍心大振,吊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麵具邊跳邊歌。史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strong>
<strong>高長恭後來不知為何染了個大毛病:貪財。門口常有行賄的進進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說三道四。屬下尉相願問他:“王既然俸祿那麽高,何必如此貪?”長恭答不上來。相願說:“您是不是因為怕功勞高,被主上忌諱,故意給自己抹點汙垢?”長恭這才開口說:“是的。”相願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相願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病,別幹預政事了。” 長恭聽了勸告,便偶而裝裝病。但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願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strong>
<strong>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但失利,追悔莫及。” 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叫人給他送去毒藥一杯。皇帝殺人,連理由都沒扯。高長恭死時的年齡沒有記載,估計才三十出頭。留下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四年後,失去了支柱的北齊就為宇文氏所滅,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strong>
<strong>四,子都</strong>
<strong>《詩經》有雲:“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意思是說,一個女孩子本來跟某帥哥有個約會,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帥哥哥沒有見到,卻見到了一個愚駑蠢笨的傻佬。在這首詩裏,“子都”被用作了帥哥的代名詞,或者也可以說,子都乃是眾多鄭國少女——不排除某些少男——夢中的白馬王子和假想的約會對象,少女們都以能見到那位帥名滿全國的子都為榮,為了能見他一眼,甚至不惜呆呆的苦等上好幾個小時,由此也便可以想象出,當子都未見而見到蠢夫的時候,少女會有多麽的悲傷,哀怨和惆悵了。</strong>
<strong>《孟子》又曰:“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哎呀,連滿嘴仁義的亞聖孟夫子都說“不知子都之姣者”是不長眼睛的人,可見子都可真真正正的的確確是個大帥哥了。那麽,這個帥名動天下的子都老兄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他怎麽會有如此的魅力能讓天下的女人們瘋狂?且聽我慢慢道來…… 子都,春秋時期鄭國人,大名叫做公孫閼,子都乃是其字。子都這個人,不僅相貌生的美,還有著一身的好武藝,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鄭莊公的大夫。然而,子都其人雖美,卻是個小心眼。 </strong>
<strong>《左傳·隱公十一年》裏便記載了他因爭車未遂而在陣前射殺己方大將潁考叔的光榮事跡,由這一點看,子都老兄多少還是缺了些大丈夫應有的寬廣心胸和英雄氣概,隻能將其歸入偶象派一類了。 雖然還存在著這樣的不足,大帥哥子都畢竟是帥名遠播的美男子,其容顏之美不僅震動了以莊公為代表的統治階層,而且也得到了以鄭國女子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和以孟夫子為代表的子孫後代的認同,僅憑這一點,子都之入選美男榜,便實在是實至名歸的了。</strong>
<strong>五,嵇康</strong>
嵇康,字叔夜,譙郡銍縣(今安徽宿縣)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詩人與音樂家,是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為人耿直,他幼年喪父,勵誌勤學。後娶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女)為妻,在曹氏當權的時候,做過中散大夫的官職。 嵇康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美男作家,精通文學,玄學和音樂,同時英俊瀟灑,別人形容他是“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史稱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歎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鬆下風,高而徐引。’”最有說服力的故事是,某次他去森林裏采藥,竟被樵夫誤以為仙人下凡,其風姿可窺一斑。 嵇康喜愛音樂,他在《琴賦》序中說:“餘少好音聲,長而習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他對傳統及當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這一點在他的《琴賦》中可見。 據劉籍《琴議》記載:嵇康是從杜夔的兒子杜猛那裏學得《廣陵散》的。嵇康非常喜愛此曲,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但嵇康概不傳授。司馬氏掌權後,不苟合於其統治,與阮藉,向秀,山濤,劉伶,阮鹹,王戎號稱“竹林七賢”,與司馬氏相對抗,後被司馬氏殺害,死時方四十歲。臨刑前有三千太學生為其求情,終不許。死前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歎:“《廣陵散》如今絕矣”。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模製嵇康畫像磚,描繪了嵇康席坐撫琴,氣宇昂軒的形象。
嵇康人緣極好,王戎說與他交往二十年,未見其有不好的臉色。因此留下“意趣疏遠,心性放達”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的一麵,他的名篇《與山巨源絕交書》及對《廣陵散》的喜愛便是他憤世嫉俗,桀傲不馴的性格的表現,而蔑視司馬昭,進而遭致殺身之禍更是這種剛正不阿的顯例。
<strong>六,呂布</strong>
呂布字奉先,三國五原郡九原人,官至溫侯,身材高大(估計有190m以上),相貌英俊,武藝高強。呂布不但衣著華麗,而且喜歡耍酷,他一出場就是“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簡直是酷斃了。他經常手持一口方天畫戟,腳跨赤兔寶馬,到處泡妞,當時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美女多半自戀,美男也不例外。呂布在丁原手下,雖說也是“頂束發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係獅蠻寶帶”,有模有樣。新歸董卓後更是盲目追求“名牌”,“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整個一個天皇巨星的打扮!我敢打賭,麥克·傑克遜出場也沒他這麽排場。連國內四大美女之一的貂禪也對他一見傾心。 呂布不但善用畫戟,就連射箭也有超乎尋常的本領,神乎其技的“轅門射戟”,就是他生平的得意之作,其武藝之高超,就算關羽,張飛,劉備三人聯手,也才勉強贏他。就個人武藝而言,呂布在三國時代可謂無敵於天下。
但其為人反複,無仁義,叛伏無常。他原為丁原的義子,那個被他“怒目而視”的董卓用了一匹赤兔馬和金珠玉帶就令他謀殺親“夫”(丁原)投奔新“夫”(董卓)。這也難怪小呂,他出身貧寒,除了一身天下無敵的武功外一無所有。就象平民出身的絕代佳人,麵對用法拉利(赤兔馬)和鑽石黃金追求她的世界首富(董卓),又有多少人會不拋棄“舊愛”(丁原)呢?呂布成為董卓部下後,又因與其小蜜(貂禪)私通,因恐東窗事發而與司徒王允合謀殺了董卓。曹操征討徐州時,呂布趁機偷襲其根據地,後與曹操反複征戰,因被水攻,以及部下候成叛變而投降。 在白門樓,呂布被擒。劉備對曹操說,“君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其實他知道自己妒忌丁建陽,董卓,因為他自己也想得到呂布。呂布實在太完美了,完美得讓人溺愛,而愛總是讓人盲目的。他明白任何人得到呂布都會溺愛,英雄如曹操也不例外(想一想後來他怎麽對待關羽就可見一斑)。如果這樣,曹操或許會步丁建陽,董卓後塵,這樣自己就少了逐鹿中原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這一點上他不希望呂布死。然而他不能忍受曹操得到呂布這個事實。他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這就是劉備的邏輯,所以他更希望呂布死。曹操雖然很想得到呂布,但他也不想成為丁建陽和董卓,隻好把呂布給殺了。“紅顏薄命”原也適用於三國第一美男。
<strong>七,韓子高</strong>
韓子高,梁朝會稽山陰人,身世微賤,以做鞋為生。據說他“容貌豔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螓首膏發,自然娥眉,見者靡不嘖嘖”。韓子高他貌美,美過中國少年瑰寶周小史(晉代有名的孌童),處於亂軍之中,敵人揮舞長槍白刃瘋狂砍殺,可一旦遇到韓子高,竟然會拋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沒有一個人舍得傷害他的一根毛發,史說:“亂卒揮白刃,縱揮間,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數矣”。可見此君貌美到了什麽程度?他絕非僅有漂亮的臉蛋,他的兩臂修長,善於騎射,形體俊美,肌膚誘人,實在是英武異常,令人癡迷而不能自拔。多少純情少女,包括陳朝公主,都瘋狂暗戀子高,竟然因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但韓子高卻甘願委身於南朝陳文帝陳茜(是個gay佬),他們同食共寢,日夜不離。更因為子高的一段緋聞,而導致陳茜一怒之下感情用事滅了王司馬一族,最終造成了梁朝的滅亡和陳朝的建立。這種因為同性戀而導致王朝顛覆的史實,在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韓子高,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提出了男皇後的概念,雖然最終誓言未能兌現,但是韓子高貌美傾國的事實是不容辯駁的。陳茜病筆以前,子高端水送藥,片刻不離,給彌留之際的陳茜以極大的安慰。偌大的皇宮,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門外,隻有陳茜子高兩人病榻廝守,度過了人生最後一段旅程。陳茜死後,子高被冤獄賜死,年僅三十歲。
<strong>八,宋文公</strong>
宋文公沒有做國君的時候,是宋國的公子,被喚做公子鮑。 各位看官或許會感到奇怪,要問我為什麽在開篇第一句便說出一句廢話來。沒做國君之前,當然是公子了,難道是乞丐不成,這一句話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是有那麽一點,然而盡避如此,我卻還是要說,因為我要強調的是,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發展的話,本來是輪不到他做國君的,能一輩子安安穩穩的做個公子,已經足夠他禱誦好幾遍阿彌陀佛的了。那麽又是什麽原因使得曆史照著非正常的狀況發展了下去而讓原先的公子鮑坐上了宋國國君的寶座的呢?原因就是因為他長的實在太帥了! 就因為他帥,公子鮑變成了宋文公?這未免也太過荒唐了吧?可是事實確實如此,雖然其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這般容易。那麽,為什麽會出現這樣荒誕的故事呢?
因為一個女人愛上了他。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祖母(當然不是親祖母),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妹妹王姬。 《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公子鮑是一個“美而豔”的大帥哥,於是乎中年守寡,獨居深宮而難耐孤寂的半老徐娘王姬便看上了他,“欲通之”。可是公子鮑不願意啊,怎麽辦呢?王姬便千方百計的想盡辦法拍公子鮑的馬屁。你公子鮑不是喜歡布施恩惠於國人嗎?(由此可見公子鮑恐怕亦心存奪國的野心)好,老娘我幫你布施;還不願意嗎?還不願意,老娘我幹脆把宋國的江山也獻給你做交換吧。
昭公九年,宋昭公外出打獵,這正是上天賜予王姬的良機啊,於是她便派人把昭公幹掉,而迎立昭公的弟弟公子鮑當了國君。一段因帥得國的千古神話終於成為現實。(據《左傳》,昭公田獵,乃是王姬所使,且昭公亦知襄夫人將殺己,然也無可奈何,隻能坐以待斃,可見昭公實在襄夫人控製之下,王姬欲獻國於公子鮑,實是易如反掌)。 那麽這位帥的biangbiang聲,帥得令祖母傾心而折節欲通的宋文公,除了帥之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應該說還不錯,起碼要比他的哥哥,有“無道”之稱的昭公好了許多。《左傳》裏說他“禮於國人”,《史記》中說他“賢而下士”,當然,這些都是在他做公子鮑需要收買人心的時候,至於他做了國君以後的表現,我卻隻能遺憾的說聲“不可考”了。然而不管怎樣,即便是因帥得國,也還是要付出代價的,至於代價是什麽,大家稍稍想想便自然能夠猜到。
<strong>九,宋玉</strong>
宋玉是中國曆史上與潘安齊名的最著名的兩大帥哥之一,但是這位先生的帥名卻又多少來得有些蹊蹺。為什麽會這樣說呢,因為從來就沒有哪部正經的史書甚至野史筆記裏說過他是如何如何的帥,唯一的佐證便隻有他寫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賦》了。在那篇賦裏,寫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說宋玉“為人體貌嫻麗玉,口多微辭,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釋說有曾經有一位絕色美貌的東家之女登牆偷窺自己三年,但他都對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說自己好色,接著他就描述登徒子如何喜愛醜陋的妻子,與她生了五個孩子,從而把“性好色”的罪名加到登徒子的身上。畢竟大家都比較相信帥哥,於是就聽信了宋玉的話,而“登徒子”卻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詞。除了這篇賦之外,就再也尋不到一分一毫關於宋玉之美的蛛絲馬跡了。
據說,宋玉是屈原弟子,他並沒有因為其美貌而青雲直上,其在官場上混得還是比較差的,一生都沒有做過什麽大官,雖然靠寫得一手好文章和精通音律,也曾接近過楚王,但也沒有撈到什麽好處,連提點建議都沒被采納。但他並沒有從此自棄,而是投入到創作中去,也寫出了不少好文章。他在屈原騷體的基礎上變化出一種新體裁----賦,雖不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算是不辱沒師門了。其作品文字華麗,對事物刻畫入微,像他那篇名作《登徒子好色賦》所塑造的“登徒子”形象就非常成功。 這篇著名的《登徒子好色賦》據說是一篇贗文,很多人都說它並不是宋玉的作品。如果真是這樣,對我們考證宋gg是一位帥哥倒未嚐不是件好事,因為假若真是別人寫的,那宋玉之美大抵該是得到時人或晚近之人公認的了,否則的話,宋gg在自己的寓言之作中誇言己之美貌,那倒要很讓人懷疑其真實性的。無論事實如何,宋玉終歸是頂著了一頂帥哥的高帽了,他的帥名也早已流傳千古,雖然多少還“猶抱琵琶半遮麵”些,但考慮到他才子詞賦家的身份,入選這份美男榜還是不遑多讓的。
<strong>十,鄒忌</strong>
戰國時,鄒忌是齊國有名的帥哥。身型修長(身高八尺有餘),而且形態“昳麗”。他的帥不僅是外在的帥,同時他又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但不幸的是他太有內涵了,通常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人痛苦都比常人多些。比起外表,鄒忌更願意別人注意他內在的東西,比如說他更希望人們讚美他的詩歌,他的文章,他的口才等等。 那時鄒忌的夢想,就是有一個比他更漂亮的人來代替他的苦惱。每天清晨,這位齊國美男子起床後都會站在一麵銅鏡前憂鬱地低語: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齊國最美的男人(有點象白雪公主的後母)?而魔鏡總會歉疚地告訴他:很遺憾,我的主人,迄今為止您依然是齊國最美的男人。每當魔鏡說完,它總會看到對麵的鄒忌憂傷地哭泣,像三月的細雨,淅淅瀝瀝。直到有一天,魔鏡突然對鄒忌這樣說:我的主人,您終於不再是齊國最美的男人了,城北來了一個叫徐公的男人,他現在才是這裏最美的男人。
潘嶽,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晉時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嶽年輕時,坐車到洛陽城外遊玩,當時不少妙齡姑娘見了他,都會怦然心動給他一個“回頭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著他走。因此常嚇得潘安不敢上街。有的懷春少女難以親近他,就用水果來投擲他,每每滿載而歸,於是民間就有了“擲果盈車”之說。以至後世文學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詞。有個叫張孟陽的相貌奇醜,也學著潘嶽的樣子去郊遊,但每次出門,婦人就往他車上吐唾沫,扔石頭,石頭倒也滿載而歸。典型的男性版東施效顰!
潘嶽不僅長了張錦繡皮囊還寫得一手錦繡文章,很小就顯露出文學天賦,被鄉裏稱為“奇童”。二十來歲時,晉武帝司馬炎一天來了興趣,下鄉耕田作秀,大夥紛紛寫馬屁文章。結果潘嶽的賦作得最好。大臣們一看,這小白臉,算什麽東西,馬屁膽敢拍得比我們好!嫉妒得要死,立馬趕他出朝廷。賦閑十年後,潘嶽終於被重新錄用。先後當了河陽還令的縣太爺,頗有政績。風雅縣令在河陽縣種遍桃樹,時人號稱“一縣花”。此後在政壇屢升屢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後,回洛陽任京官。幾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鬢發花白,飽嚐宦海艱辛,學會了趨炎附勢。
當時掌權的是醜八怪皇後賈南風。她外孫賈謐好結交賓客,組織了個文人團“二十四友”,為賈氏外戚集團進行文字煽惑。潘嶽是其中最賣力的一位。精彩之筆,當數搞垮太子的陰謀。具體過程如下:潘嶽寫了一篇狂草,賈南風派手下的宮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紙上啥內容。照著筆畫胡亂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寶別人當然也看不懂,何況當時皇帝還是個白癡。這難不倒才子潘嶽,他模仿筆跡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紙頭上照原來風格添置筆畫,成為反跡昭著的逆書。正是以筆為刀,殺人不流血!太子死後,趙王司馬倫借口報仇,兵變入宮除盡賈氏一黨。潘嶽從前就得罪過趙王倫的兒時好友孫秀,這會兒當然死翹翹,還是滿門抄斬。他一生孝順,卻連累老母喪命於東市。不亦哀哉!八王之亂中政治一鍋粥,潘嶽偏要湊熱鬧,落了個為虎作倀的惡名。好歹在文學史上占了一席之地,這輩子過得不算太衰。其文風華美卻不失於雕琢;描寫細致,尚不致於繁蕪。善寫清綺哀豔的悲情文章,是一個很憂鬱的美男子。
在生活中潘嶽絕對是個好男人,十餘歲定婚,對發妻楊氏一往情深。楊氏不幸於元康八年(298)去世,潘嶽的悼亡詞寫得纏綿悱惻,情真意切,是中國此類題材中最早的名篇。可惜功名心太重,躁急幹進,不知滿足,終落得身首分離。
<strong>二,衛玠</strong>
衛玠是曆史上唯一因為太帥了而被人“看”死的美男子
記得三國中殺掉鄧艾父子的衛瓘嗎?衛玠就是他的孫子,表字叔寶。關於衛玠的美,《晉書》裏用詞有“明珠”,“玉潤”等等,他為人喜怒不表於形,總之是個麵無表情的玉人。這孩子自幼風神秀異,坐著羊車行在洛陽街上,遠遠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時人稱之“璧人”。洛陽居民傾城而出,夾道觀看小璧人。可這玉人特愛開口。當時風氣最盛行清談:手裏拿個麈尾模樣悠雅地侃侃而談。剛開始時,“清談”主要談老莊之道,還有點哲學氛圍,後來變成了天南海北亂侃,比如談論人家的長相和行為(兩晉美男子多出名,也有這方麵原因)。爹媽怕衛玠磨牙磨得太累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政治問題太敏感,最好避開,就限製他說話,真叫人吃不消。(我們有時候對著進不去的bbs也時不時會唉聲歎氣一翻)。
八王之亂把西晉政權鬧成一鍋糨糊,胡人勢力乘機進入中原,天下大亂。衛玠費盡口舌說動母親南下。他兄弟不肯走,後來死在匈奴人手上。他們一家子跑到江夏(今武漢),妻樂氏經不住旅途疲憊,死去(熱死了?)。征南將軍山簡趕快來搶這個鑽石王老五,把愛女嫁給他。衛玠帶上新婦又往東行,來到了大將軍王敦鎮守的豫章(今南昌)。
王敦見他一表人才,能說會道,很是器重。衛玠並不買帳,他感覺此人野心勃勃,久必生亂,不可依附,於是再次轉移,投奔東晉都城建業(今南京)。建業的官員們久聞衛玠豔名,立即答應予以重任。江東人士聽說來了個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圍觀,擠得衛玠舉步艱難,使他一連幾天都無法好好休息,這個體質孱弱的美少年終於累極而病,一病而亡。這個典故就是《世說新語》中的“看殺衛玠”。
衛玠一生,沒在政治上興風做浪,沒為中國文藝或科技的發展做貢獻,軍事方麵更是碰也沒碰過。這麽個人,居然在《晉書》上有傳記,可見 “美男子”已經成為當時的一種文化現象。傳記裏反反複複強調了兩點:一是俊美,二是會嚼舌頭。(前後一串,倒是挺適合做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的)。
一千多年前的衛玠同樣舌頭癢癢,一遇機會,定要冒兩句,使聽眾個個驚歎。清談高手王澄(小名平子)對衛玠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人稱“衛玠談道,平子絕倒” 。衛玠會說,腦瓜也明智,看得準形勢,懂得保身避禍,可惜身子太弱,一切白搭。
<strong>三,蘭陵王</strong>
<strong>蘭陵王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是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後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幹,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裏,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 值得一提的是,正史裏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繼任,幹脆一腳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高長恭當時還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隻收下一個。 </strong>
<strong>美男子的眼光真是高,連皇帝介紹的小姐19個在他眼中都成了恐龍,就一個勉強算美眉。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麵相太柔美,不足以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麵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麵具。有人懷疑“蘭陵王麵具”的典故隻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示之以麵容,城上軍心大振,吊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麵具邊跳邊歌。史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strong>
<strong>高長恭後來不知為何染了個大毛病:貪財。門口常有行賄的進進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說三道四。屬下尉相願問他:“王既然俸祿那麽高,何必如此貪?”長恭答不上來。相願說:“您是不是因為怕功勞高,被主上忌諱,故意給自己抹點汙垢?”長恭這才開口說:“是的。”相願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相願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病,別幹預政事了。” 長恭聽了勸告,便偶而裝裝病。但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願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strong>
<strong>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但失利,追悔莫及。” 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叫人給他送去毒藥一杯。皇帝殺人,連理由都沒扯。高長恭死時的年齡沒有記載,估計才三十出頭。留下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四年後,失去了支柱的北齊就為宇文氏所滅,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strong>
<strong>四,子都</strong>
<strong>《詩經》有雲:“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意思是說,一個女孩子本來跟某帥哥有個約會,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帥哥哥沒有見到,卻見到了一個愚駑蠢笨的傻佬。在這首詩裏,“子都”被用作了帥哥的代名詞,或者也可以說,子都乃是眾多鄭國少女——不排除某些少男——夢中的白馬王子和假想的約會對象,少女們都以能見到那位帥名滿全國的子都為榮,為了能見他一眼,甚至不惜呆呆的苦等上好幾個小時,由此也便可以想象出,當子都未見而見到蠢夫的時候,少女會有多麽的悲傷,哀怨和惆悵了。</strong>
<strong>《孟子》又曰:“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哎呀,連滿嘴仁義的亞聖孟夫子都說“不知子都之姣者”是不長眼睛的人,可見子都可真真正正的的確確是個大帥哥了。那麽,這個帥名動天下的子都老兄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他怎麽會有如此的魅力能讓天下的女人們瘋狂?且聽我慢慢道來…… 子都,春秋時期鄭國人,大名叫做公孫閼,子都乃是其字。子都這個人,不僅相貌生的美,還有著一身的好武藝,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鄭莊公的大夫。然而,子都其人雖美,卻是個小心眼。 </strong>
<strong>《左傳·隱公十一年》裏便記載了他因爭車未遂而在陣前射殺己方大將潁考叔的光榮事跡,由這一點看,子都老兄多少還是缺了些大丈夫應有的寬廣心胸和英雄氣概,隻能將其歸入偶象派一類了。 雖然還存在著這樣的不足,大帥哥子都畢竟是帥名遠播的美男子,其容顏之美不僅震動了以莊公為代表的統治階層,而且也得到了以鄭國女子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和以孟夫子為代表的子孫後代的認同,僅憑這一點,子都之入選美男榜,便實在是實至名歸的了。</strong>
<strong>五,嵇康</strong>
嵇康,字叔夜,譙郡銍縣(今安徽宿縣)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詩人與音樂家,是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為人耿直,他幼年喪父,勵誌勤學。後娶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女)為妻,在曹氏當權的時候,做過中散大夫的官職。 嵇康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美男作家,精通文學,玄學和音樂,同時英俊瀟灑,別人形容他是“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史稱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歎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鬆下風,高而徐引。’”最有說服力的故事是,某次他去森林裏采藥,竟被樵夫誤以為仙人下凡,其風姿可窺一斑。 嵇康喜愛音樂,他在《琴賦》序中說:“餘少好音聲,長而習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厭,而此不倦。”他對傳統及當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這一點在他的《琴賦》中可見。 據劉籍《琴議》記載:嵇康是從杜夔的兒子杜猛那裏學得《廣陵散》的。嵇康非常喜愛此曲,經常彈奏它,以致招來許多人前來求教,但嵇康概不傳授。司馬氏掌權後,不苟合於其統治,與阮藉,向秀,山濤,劉伶,阮鹹,王戎號稱“竹林七賢”,與司馬氏相對抗,後被司馬氏殺害,死時方四十歲。臨刑前有三千太學生為其求情,終不許。死前索琴彈奏此曲,並慨然長歎:“《廣陵散》如今絕矣”。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出土模製嵇康畫像磚,描繪了嵇康席坐撫琴,氣宇昂軒的形象。
嵇康人緣極好,王戎說與他交往二十年,未見其有不好的臉色。因此留下“意趣疏遠,心性放達”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的一麵,他的名篇《與山巨源絕交書》及對《廣陵散》的喜愛便是他憤世嫉俗,桀傲不馴的性格的表現,而蔑視司馬昭,進而遭致殺身之禍更是這種剛正不阿的顯例。
<strong>六,呂布</strong>
呂布字奉先,三國五原郡九原人,官至溫侯,身材高大(估計有190m以上),相貌英俊,武藝高強。呂布不但衣著華麗,而且喜歡耍酷,他一出場就是“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簡直是酷斃了。他經常手持一口方天畫戟,腳跨赤兔寶馬,到處泡妞,當時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美女多半自戀,美男也不例外。呂布在丁原手下,雖說也是“頂束發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係獅蠻寶帶”,有模有樣。新歸董卓後更是盲目追求“名牌”,“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整個一個天皇巨星的打扮!我敢打賭,麥克·傑克遜出場也沒他這麽排場。連國內四大美女之一的貂禪也對他一見傾心。 呂布不但善用畫戟,就連射箭也有超乎尋常的本領,神乎其技的“轅門射戟”,就是他生平的得意之作,其武藝之高超,就算關羽,張飛,劉備三人聯手,也才勉強贏他。就個人武藝而言,呂布在三國時代可謂無敵於天下。
但其為人反複,無仁義,叛伏無常。他原為丁原的義子,那個被他“怒目而視”的董卓用了一匹赤兔馬和金珠玉帶就令他謀殺親“夫”(丁原)投奔新“夫”(董卓)。這也難怪小呂,他出身貧寒,除了一身天下無敵的武功外一無所有。就象平民出身的絕代佳人,麵對用法拉利(赤兔馬)和鑽石黃金追求她的世界首富(董卓),又有多少人會不拋棄“舊愛”(丁原)呢?呂布成為董卓部下後,又因與其小蜜(貂禪)私通,因恐東窗事發而與司徒王允合謀殺了董卓。曹操征討徐州時,呂布趁機偷襲其根據地,後與曹操反複征戰,因被水攻,以及部下候成叛變而投降。 在白門樓,呂布被擒。劉備對曹操說,“君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其實他知道自己妒忌丁建陽,董卓,因為他自己也想得到呂布。呂布實在太完美了,完美得讓人溺愛,而愛總是讓人盲目的。他明白任何人得到呂布都會溺愛,英雄如曹操也不例外(想一想後來他怎麽對待關羽就可見一斑)。如果這樣,曹操或許會步丁建陽,董卓後塵,這樣自己就少了逐鹿中原最大的競爭對手,在這一點上他不希望呂布死。然而他不能忍受曹操得到呂布這個事實。他自己得不到的,別人也別想得到。這就是劉備的邏輯,所以他更希望呂布死。曹操雖然很想得到呂布,但他也不想成為丁建陽和董卓,隻好把呂布給殺了。“紅顏薄命”原也適用於三國第一美男。
<strong>七,韓子高</strong>
韓子高,梁朝會稽山陰人,身世微賤,以做鞋為生。據說他“容貌豔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螓首膏發,自然娥眉,見者靡不嘖嘖”。韓子高他貌美,美過中國少年瑰寶周小史(晉代有名的孌童),處於亂軍之中,敵人揮舞長槍白刃瘋狂砍殺,可一旦遇到韓子高,竟然會拋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沒有一個人舍得傷害他的一根毛發,史說:“亂卒揮白刃,縱揮間,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數矣”。可見此君貌美到了什麽程度?他絕非僅有漂亮的臉蛋,他的兩臂修長,善於騎射,形體俊美,肌膚誘人,實在是英武異常,令人癡迷而不能自拔。多少純情少女,包括陳朝公主,都瘋狂暗戀子高,竟然因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但韓子高卻甘願委身於南朝陳文帝陳茜(是個gay佬),他們同食共寢,日夜不離。更因為子高的一段緋聞,而導致陳茜一怒之下感情用事滅了王司馬一族,最終造成了梁朝的滅亡和陳朝的建立。這種因為同性戀而導致王朝顛覆的史實,在中國曆史上絕無僅有。韓子高,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提出了男皇後的概念,雖然最終誓言未能兌現,但是韓子高貌美傾國的事實是不容辯駁的。陳茜病筆以前,子高端水送藥,片刻不離,給彌留之際的陳茜以極大的安慰。偌大的皇宮,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門外,隻有陳茜子高兩人病榻廝守,度過了人生最後一段旅程。陳茜死後,子高被冤獄賜死,年僅三十歲。
<strong>八,宋文公</strong>
宋文公沒有做國君的時候,是宋國的公子,被喚做公子鮑。 各位看官或許會感到奇怪,要問我為什麽在開篇第一句便說出一句廢話來。沒做國君之前,當然是公子了,難道是乞丐不成,這一句話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是有那麽一點,然而盡避如此,我卻還是要說,因為我要強調的是,如果按照正常情況發展的話,本來是輪不到他做國君的,能一輩子安安穩穩的做個公子,已經足夠他禱誦好幾遍阿彌陀佛的了。那麽又是什麽原因使得曆史照著非正常的狀況發展了下去而讓原先的公子鮑坐上了宋國國君的寶座的呢?原因就是因為他長的實在太帥了! 就因為他帥,公子鮑變成了宋文公?這未免也太過荒唐了吧?可是事實確實如此,雖然其過程並沒有說起來這般容易。那麽,為什麽會出現這樣荒誕的故事呢?
因為一個女人愛上了他。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祖母(當然不是親祖母),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妹妹王姬。 《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公子鮑是一個“美而豔”的大帥哥,於是乎中年守寡,獨居深宮而難耐孤寂的半老徐娘王姬便看上了他,“欲通之”。可是公子鮑不願意啊,怎麽辦呢?王姬便千方百計的想盡辦法拍公子鮑的馬屁。你公子鮑不是喜歡布施恩惠於國人嗎?(由此可見公子鮑恐怕亦心存奪國的野心)好,老娘我幫你布施;還不願意嗎?還不願意,老娘我幹脆把宋國的江山也獻給你做交換吧。
昭公九年,宋昭公外出打獵,這正是上天賜予王姬的良機啊,於是她便派人把昭公幹掉,而迎立昭公的弟弟公子鮑當了國君。一段因帥得國的千古神話終於成為現實。(據《左傳》,昭公田獵,乃是王姬所使,且昭公亦知襄夫人將殺己,然也無可奈何,隻能坐以待斃,可見昭公實在襄夫人控製之下,王姬欲獻國於公子鮑,實是易如反掌)。 那麽這位帥的biangbiang聲,帥得令祖母傾心而折節欲通的宋文公,除了帥之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應該說還不錯,起碼要比他的哥哥,有“無道”之稱的昭公好了許多。《左傳》裏說他“禮於國人”,《史記》中說他“賢而下士”,當然,這些都是在他做公子鮑需要收買人心的時候,至於他做了國君以後的表現,我卻隻能遺憾的說聲“不可考”了。然而不管怎樣,即便是因帥得國,也還是要付出代價的,至於代價是什麽,大家稍稍想想便自然能夠猜到。
<strong>九,宋玉</strong>
宋玉是中國曆史上與潘安齊名的最著名的兩大帥哥之一,但是這位先生的帥名卻又多少來得有些蹊蹺。為什麽會這樣說呢,因為從來就沒有哪部正經的史書甚至野史筆記裏說過他是如何如何的帥,唯一的佐證便隻有他寫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賦》了。在那篇賦裏,寫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說宋玉“為人體貌嫻麗玉,口多微辭,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釋說有曾經有一位絕色美貌的東家之女登牆偷窺自己三年,但他都對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說自己好色,接著他就描述登徒子如何喜愛醜陋的妻子,與她生了五個孩子,從而把“性好色”的罪名加到登徒子的身上。畢竟大家都比較相信帥哥,於是就聽信了宋玉的話,而“登徒子”卻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詞。除了這篇賦之外,就再也尋不到一分一毫關於宋玉之美的蛛絲馬跡了。
據說,宋玉是屈原弟子,他並沒有因為其美貌而青雲直上,其在官場上混得還是比較差的,一生都沒有做過什麽大官,雖然靠寫得一手好文章和精通音律,也曾接近過楚王,但也沒有撈到什麽好處,連提點建議都沒被采納。但他並沒有從此自棄,而是投入到創作中去,也寫出了不少好文章。他在屈原騷體的基礎上變化出一種新體裁----賦,雖不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算是不辱沒師門了。其作品文字華麗,對事物刻畫入微,像他那篇名作《登徒子好色賦》所塑造的“登徒子”形象就非常成功。 這篇著名的《登徒子好色賦》據說是一篇贗文,很多人都說它並不是宋玉的作品。如果真是這樣,對我們考證宋gg是一位帥哥倒未嚐不是件好事,因為假若真是別人寫的,那宋玉之美大抵該是得到時人或晚近之人公認的了,否則的話,宋gg在自己的寓言之作中誇言己之美貌,那倒要很讓人懷疑其真實性的。無論事實如何,宋玉終歸是頂著了一頂帥哥的高帽了,他的帥名也早已流傳千古,雖然多少還“猶抱琵琶半遮麵”些,但考慮到他才子詞賦家的身份,入選這份美男榜還是不遑多讓的。
<strong>十,鄒忌</strong>
戰國時,鄒忌是齊國有名的帥哥。身型修長(身高八尺有餘),而且形態“昳麗”。他的帥不僅是外在的帥,同時他又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但不幸的是他太有內涵了,通常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人痛苦都比常人多些。比起外表,鄒忌更願意別人注意他內在的東西,比如說他更希望人們讚美他的詩歌,他的文章,他的口才等等。 那時鄒忌的夢想,就是有一個比他更漂亮的人來代替他的苦惱。每天清晨,這位齊國美男子起床後都會站在一麵銅鏡前憂鬱地低語: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齊國最美的男人(有點象白雪公主的後母)?而魔鏡總會歉疚地告訴他:很遺憾,我的主人,迄今為止您依然是齊國最美的男人。每當魔鏡說完,它總會看到對麵的鄒忌憂傷地哭泣,像三月的細雨,淅淅瀝瀝。直到有一天,魔鏡突然對鄒忌這樣說:我的主人,您終於不再是齊國最美的男人了,城北來了一個叫徐公的男人,他現在才是這裏最美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