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3年(漢四年)楚漢鴻溝劃界後,項羽領兵東歸,劉邦也欲西還。這時張良、陳平對漢王說:“漢有天下大半,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盡,這正是天亡楚國之時。今若勿擊,真所謂‘養虎遺患’。”劉邦聽從。


    前202年(漢五年),劉邦一麵派使者聯絡各地諸侯王,約定共同滅楚,一麵親自率軍追擊項羽。十二月,項羽敗逃至垓下(今安徽靈壁東南)。據說項羽受了十幾處創傷後,在烏江邊拔劍自殺。


    項羽到底身死何處?為何“烏江自刎”流傳千年?項羽在安徽還留下什麽遺跡?


    關於項羽之死,唐宋時期分別有三位大詩人就此寫過詩句: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有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李清照: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懸疑之一 陰陵之戰究竟怎樣?


    民間傳說:


    項羽和灌嬰的陰陵之戰,保留在了當地的縣誌和民間傳說中。如今的古陰陵遺址(古城村)旁的陰陵山上,古戰場的山石上還殘留有刀槍的痕跡。


    民間流傳,項羽被灌嬰騎兵圍困陰陵山,項羽人馬為突圍從山上幾次衝鋒,戰爭場麵慘烈。《定遠縣誌》記載,陰陵山上曾有過霸王廟和虞姬祠、楚泉、漢泉,現殘存遺址仍在。記者走訪:


    陰陵遺址位於定遠縣城西北的靠山鄉。《定遠縣誌》記載:“陰陵城,縣西北六十裏,鏌邪山南,周圍二裏。故址猶存……羽潰圍南山馳,漢騎將灌嬰追羽過淮,羽過陰陵迷失道即此。”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複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


    這是司馬遷對項羽從垓下敗逃到東城路線的描述。時間上應該包括後半夜到次日,地理上涵蓋著垓下到東城數百裏路程。這期間的敗逃、追擊過程本應該十分慘烈,內容也應十分豐富,但司馬遷的記錄僅用了118字。


    不過,字裏行間卻透露出了一個重要細節:陰陵之後,項羽隨從由100多人驟減到28人。對此,《史記》上不見原因,成了疑團。計正山卻告訴記者,他的研讀結果是,項羽精兵的驟減,很可能是因保護虞姬而出現了重大損失,換句話說,虞姬很可能是到了陰陵才死去。


    項羽隨從數量的變化耐人尋味:深夜逃脫垓下,項羽帶著800多人,“直夜潰圍南出”時,“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成功渡過淮河後,剩下了100多人,“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雖然漢軍次日“平明”才發現項羽逃脫,因項羽在陰陵迷路而耽誤了時間,漢軍終於追上項羽。之前雙方並沒有發生戰鬥,項羽一行應保持為100多人。


    而陰陵之戰後,項羽人馬和灌嬰的五千騎追兵隻有兩次遭遇戰,損失不大。但跑到東城時,項羽僅剩28人。跟隨項羽南逃的理應都是精壯人馬,人數突然驟減,原因何在?


    據計正山分析,人數驟減,應該出現在司馬遷沒有詳細記載的陰陵之戰中。項羽平生很少打敗仗,以少勝多的戰例也發生了多起。從對照之後東城戰鬥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善於打仗、勇於突圍的項羽在陰陵戰鬥中顯然吃了大虧。


    很明顯有事情拖住了他的後腿,這是什麽事情?項羽愛妃——虞姬的保護就成了最大嫌疑。除了在史書字縫中讀出疑惑,計正山還注意參照了當地傳說和遺跡來加以論證。


    懸疑之二 虞姬身首異處?


    民間傳說:


    在陰陵到嗟虞墩的途中,有七座小土丘。民間傳說,虞姬頭顱的血一滴到地上,就化為一座小土丘。這七座小土丘,民間俗稱七星照月。虞姬墓呈三棱樣式,傳說項羽和隨從搬來三土塊,匆匆掩蓋上虞姬的頭顱,後人按此樣式堆砌成高大封土。


    當地百姓介紹,以前,嗟虞墩上長滿虞美人草,一到春天,虞美人草在風中搖曳,婀娜多姿,十分好看。記者走訪:


    在定遠縣二龍回族自治鄉的池河北岸,古東城遺址西側數裏之外,有一座高大的封土,當地人稱為“嗟虞墩”,相傳虞姬頭埋葬於此。《定遠縣誌》載:“虞姬墓即嗟虞墩,縣南六十裏近東城。”


    計正山介紹,他曾陪同省文化廳副廳長、曆史學家李修鬆前往參觀,李修鬆告訴他,這座高30米左右的古墓,從封土和形製來看,是典型的漢墓。


    如今安徽省內保留的虞姬墓就有兩處,此處虞姬墓即為其一。計正山告訴記者,陰陵之戰時,虞姬因戰爭激烈,難以逃脫,很可能死在那裏。但項羽對虞姬感情很深,不忍心拋下虞姬的屍首,於是割下虞姬的頭,拴在腰間繼續突圍。不過,項羽逃到東城後,三麵環水,陷入了絕境。


    在項羽的南逃途中,幾次遇水而無橋,增加了或大或小的危機。項羽渡河耽擱了南逃時間,一直沒有擺脫漢兵追堵。在東城之地,池河由西向東北繞了個彎,致使東城三麵環水。


    據計正山推測,秦時的池河,水麵最窄處也得有六七十米,這無疑成了項羽南渡障礙。灌嬰的數千騎兵因此呼嘯追上,項羽的28騎再次被重重包圍。此時,天時、地利、人和已經都不屬於項羽:經過半夜、白天的連續逃跑,項羽人馬已經食盡力疲;加之人數驟減到28人,如何抵擋數千的追兵?池河河寬水深,危機中成功南渡又談何容易?


    計正山分析說,司馬遷寫到這裏,無限傷感地寫下了“項王自度不得脫”的話語,接下來就描寫了項羽以少戰多的精彩場麵。這誠然突出了項羽不甘心失敗,又不得不歸咎於上天亡他的性情,但在決戰之前,天下無敵的項羽流露出了柔情的一麵。


    這時,他解下了掛在腰間的虞姬頭,和隨從草草加以掩埋,了卻了最後一絲後顧之憂。


    計正山說,民間傳說往往有一定的依據,可以讓人聯想。如果虞姬自刎在垓下,從垓下到陰陵數百裏地,滴血早該凝固。既然虞姬鮮血滴到了東城附近,虞姬死在陰陵一戰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懸疑之三 項羽最終身死何處?


    《定遠縣誌》記載:“東城,縣東南五十裏。項羽至陰陵迷失道,漢追及之,羽複引而至東城即此。”計正山注意到,在司馬遷的記載中,灌嬰以五千騎緊緊追擊項羽的路線,經過東城之戰,緊張連續的戰爭場麵就戛然而止。東城之後戰事怎樣呢?


    畢竟,東城到烏江還有三百裏的路途,戰爭的場麵和傷亡人數,應該再交代一番。8月18日,記者來到這裏時發現,經過兩千多年的歲月流逝,虞姬墓東側的東城已化成村莊和田地,農民在耕種之時,還可以挖出秦磚漢瓦,武器殘件。


    計正山認為,戰事戛然而止,說明項羽已戰死東城。《漢書·灌嬰傳》記載:“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禦史大夫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印證了這一史實。他還認為,在連續的被追殺、人數力量的懸殊、力盡馬乏的情況下,項羽逃脫東城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為什麽司馬遷隨後接著就以一段並不肯定的語氣結束了楚漢戰爭?“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計正山認為,項羽烏江自刎隻是烏江岸邊的一個傳聞,司馬遷之所以采用,是出於理解民眾的願望,同時也飽含了他的情感。


    站長點評:在中國曆史上,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但如項羽這樣鐵血柔情的漢子卻很少。萬軍包圍,四麵楚歌也打不倒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可虞姬的離去,卻讓他選擇了死。戰場上的縱橫吟嘯,麵對伊人卻柔情刻骨,像項羽這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受後人景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曆史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