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候,有一個很有名的學者叫鄭玄。他年輕時,因為家裏生活不寬裕,沒念幾年書,被迫輟學在家。後來,他當了個收稅的小辟吏。鄭玄渴望讀書,不願做官。有幾次,他鼓起勇氣向父親提出要求:“爸爸,請你允許我再去讀書吧。”
結果呢,鄭玄每次提出要求,都遭到父親的斥責。但他並不灰心,仍千方百計地爭取上學。父親拗不過他,隻好把他送到京城的太學裏讀書。學業結束後,他又到處拜師求學。鄭玄聽說當時有名的學者馬融有很多學問時,他又不遠千裏來到陝西拜馬融為師。
馬融的架子很大,誰要想成為他的學生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最後通過博士盧植的介紹,馬融才同意收鄭玄為學生。
馬融有400多名學生,平時能夠進馬融屋子裏去聽課的隻有50多人,然後再由這些弟子傳授給其他學生。鄭玄在馬融那裏學了快三年,一次也沒見到過馬融。但鄭玄沒有一句怨言,他學習仍舊是那樣認真。他在馬融家旁邊蓋了一間小屋,住在裏麵一邊埋頭學習,一邊等待機會求見馬融。他的數學成績很好,但他一點也不驕傲,而是隨時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準備在見到老師時問個明白。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天,馬融和他的學生遇到一些數學難題,算了很久也算不好。盧植也隻算出三道題,還有五道題算不出來。他就向馬融推薦:“鄭玄的數學很好。”
鄭玄等了三年,終於見到老師。他算出全部難題,並向馬融請教那些記錄下來的疑難問題。馬融看到鄭玄既虛心又肯動腦筋,讚不絕口地對盧植說:“我和你都不如他。”
【大視角】
人生尋一良師難,人生得一真知難。知難而退者,自然成不了大器。挫而愈進者,早遲可以見端倪。
結果呢,鄭玄每次提出要求,都遭到父親的斥責。但他並不灰心,仍千方百計地爭取上學。父親拗不過他,隻好把他送到京城的太學裏讀書。學業結束後,他又到處拜師求學。鄭玄聽說當時有名的學者馬融有很多學問時,他又不遠千裏來到陝西拜馬融為師。
馬融的架子很大,誰要想成為他的學生可是件不容易的事。最後通過博士盧植的介紹,馬融才同意收鄭玄為學生。
馬融有400多名學生,平時能夠進馬融屋子裏去聽課的隻有50多人,然後再由這些弟子傳授給其他學生。鄭玄在馬融那裏學了快三年,一次也沒見到過馬融。但鄭玄沒有一句怨言,他學習仍舊是那樣認真。他在馬融家旁邊蓋了一間小屋,住在裏麵一邊埋頭學習,一邊等待機會求見馬融。他的數學成績很好,但他一點也不驕傲,而是隨時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準備在見到老師時問個明白。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有一天,馬融和他的學生遇到一些數學難題,算了很久也算不好。盧植也隻算出三道題,還有五道題算不出來。他就向馬融推薦:“鄭玄的數學很好。”
鄭玄等了三年,終於見到老師。他算出全部難題,並向馬融請教那些記錄下來的疑難問題。馬融看到鄭玄既虛心又肯動腦筋,讚不絕口地對盧植說:“我和你都不如他。”
【大視角】
人生尋一良師難,人生得一真知難。知難而退者,自然成不了大器。挫而愈進者,早遲可以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