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目睹鴉片戰爭失敗,激起了強國禦侮的愛國熱情。他認為,“欲師夷技收夷用”,這是最好的救國藥方。於是,他在林則徐的啟發下孜孜不倦地探索起來。


    一天晚上,魏源正在伏案寫作,突然有人來訪,來客是兩江總督裕謙的部下。


    來客告訴他說,定海、鎮海已被英軍占領,葛雲飛、王錫明、鄭國鴻三總兵英勇犧牲,裕謙將軍力戰不支,投水殉國。關於浙東戰事,魏源已聽出一些。這是鴉片戰爭中壯烈的一次戰役,尤其是定海守軍與侵略者的浴血戰鬥更為激烈。當魏源了解到,定海守軍多半是用土槍、土炮及大刀、長矛、弓箭等簡單武器,與具有先進裝備的英軍作戰時,萬分感慨。他極為沉痛地說:“西方的槍炮比中國高明,以前在廣東,今天在定海,都已被證實。那種把西方技術說成是‘奇技婬巧’、‘形器之末’的見解,是多麽好笑!”他還指出,不善於學習先進的東西,就永遠落後、挨打。若在軍事上研製先進的戰艦、火器和養兵練兵之法,在經濟上學習他們的機器製造工業,中國也能自強,也可以克敵製勝。他把這種方策稱之為“師夷長技以製夷”。接著,他又向來客介紹了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編寫一本介紹西方的書,記敘海外各國地理、曆史、經濟、政治、軍事、科學技術乃至宗教文化等情況,目的是讓中國人都能懂得“師夷長技以製夷”的道理。


    魏源從書桌上拿起一疊文稿,向來者說:“這篇《英吉利小記》,就是我準備寫的那本書的一部分,從中可以了解英國的情況。”來客認真地翻閱《英吉利小記》,感到很有興味,又問魏源:“這些情況你怎麽了解得如此詳細?”魏源微笑著介紹起來:那是1840年7月,定海第一次被英軍占領,侵略者企圖永久霸占定海,又籌劃進攻內地,派出人員刺探軍情,繪製地圖。9月16日,英軍一名官員安突德偷偷到定海附近的青山嶴測繪地圖,被當地老百姓抓獲,送交寧波知府衙門。一個在知府衙門的友人,把消息告訴了魏源。魏源立即趕到寧波,親自審訊安突德。安突德詳細地交待了英國的曆史、地理、經濟、政治等情況,對侵華意圖以及兵力部署、武器性能等也盡可能作了交代。審訊的結果,魏源得到了關於英國的大量資料。他以此為基礎,旁采其它見聞,編寫成《英吉利小記》。


    講完這段經曆,魏源說:“我要寫的叫《海國圖誌》,與前人所寫的著作有很大不同。過去那些書,都以中國人的見聞談西洋,我則是根椐西洋人的著述來談西洋,這就對西洋的了解更廣泛、深刻。”


    來客走後,魏源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幕幕用簡陋的大刀、長矛與先進武器的侵略者拚殺的悲壯場麵;耳邊似乎傳來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達官貴人胡說西方先進技術是什麽“奇技婬巧”的輕蔑笑聲。他想到明代朱紈所說的話:“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之盜尤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如此要反侵略,實在更需要掃除那種愚味和虛誇,要睜開眼睛看世界。


    【大視角】


    一種風氣或氛圍彌漫過久,人心往往麻木,視角往往狹隘,觀念往往陳腐。隻有打破平衡,廣開門徑,遍覽列國,才能界定準確的位置與方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教育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教育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