賄賂閻王
從前有個國王,每天從早到晚,滿腦子盤算的都是錢財女色,絲毫不理會百姓的疾苦。他特別怕死,偏偏“死”這念頭,又總是浮現在他心中,讓他一陣陣害怕、一陣陣發愁。
他想:“啊!我做的壞事多如牛毛,死後進地獄是必定無疑的了,這可如何是好?有了!趁著現在還有時間,我趕快搜羅金銀財寶獻給閻王,疏通疏通,可能他會對我好一些,我就不用受那麽多罪了。”
主意既定,他立即派大臣到民間四處搜括錢財,並且頒布嚴厲的通令:“要是有誰膽敢隱藏一厘一錢黃金,一經查出必辦死罪。”
這樣連續搜括了三年,民間百姓都已身無分文、一貧如洗,再也沒有油水可撈了。
國王卻仍嫌不夠,又欺騙百姓說:“要是有誰能再給我一點點金子,我會把小女兒嫁給他,並委以重任。”
在這個國家裏,有一個寡婦,與她的兒子相依為命,生活清苦。他們每天念誦佛經,得到不少知識,具有高尚的品德,對國王的所做所為極為不滿。
兒子聽說國王頒布的封官許願告示後,想出一條妙計。
他對媽媽說:“爸爸去世時,我們曾經在他嘴裏放了一枚金幣,用來賄賂閻王,想必至今還在。我們把它取出來,獻給國王吧!”母親同意了。
國王見到孩子獻上的金幣,真是又驚又喜,忙問:“這是從哪兒找到的?”
孩子回答說:“報告陛下,這是我父親去世時,我們放在他嘴裏打算賄賂閻王用的金幣。現在聽說大王發布告示,肯用爵位來換金子,我才費了好大的勁,挖開墳墓找到了它。”
國王問:“你父親去世很多年了嗎?”
孩子說:“是啊!已經十一年了。”
國王又問:“那麽,他不要用這錢去賄賂閻王了嗎?”
孩子嚴肅地說:“陛下!我相信佛經中的道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福和禍,就像影子那樣,隨時隨地跟隨著人,不管你願不願意。難道您可以移動身體,來躲避自己的影子嗎?”
國王承認道:“不行。”
孩子繼續講:“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種東西組成的,人一死,這四種東西也就不再存在於身體中,人的靈魂是到處遊蕩的,為了拯救靈魂而花錢賄賂,又有什麽用?陛下因為沾了前世布施的光,這一世才能當王。現在,無論遠近都知道您崇尚仁義,心地善良,您的好名聲已經傳遍四方。雖然您現在還沒有得道,但下一世必定還是國王。”
國王聽了滿心歡喜,大赦獄中的囚犯,退還掠奪的金銀財寶,因而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尊敬,由此國家富強,人民過著幸福的日子。
***********************************************
據《六度集經》卷《童子本生》改編。參見《大正藏》第三卷第36頁。
從前有個國王,每天從早到晚,滿腦子盤算的都是錢財女色,絲毫不理會百姓的疾苦。他特別怕死,偏偏“死”這念頭,又總是浮現在他心中,讓他一陣陣害怕、一陣陣發愁。
他想:“啊!我做的壞事多如牛毛,死後進地獄是必定無疑的了,這可如何是好?有了!趁著現在還有時間,我趕快搜羅金銀財寶獻給閻王,疏通疏通,可能他會對我好一些,我就不用受那麽多罪了。”
主意既定,他立即派大臣到民間四處搜括錢財,並且頒布嚴厲的通令:“要是有誰膽敢隱藏一厘一錢黃金,一經查出必辦死罪。”
這樣連續搜括了三年,民間百姓都已身無分文、一貧如洗,再也沒有油水可撈了。
國王卻仍嫌不夠,又欺騙百姓說:“要是有誰能再給我一點點金子,我會把小女兒嫁給他,並委以重任。”
在這個國家裏,有一個寡婦,與她的兒子相依為命,生活清苦。他們每天念誦佛經,得到不少知識,具有高尚的品德,對國王的所做所為極為不滿。
兒子聽說國王頒布的封官許願告示後,想出一條妙計。
他對媽媽說:“爸爸去世時,我們曾經在他嘴裏放了一枚金幣,用來賄賂閻王,想必至今還在。我們把它取出來,獻給國王吧!”母親同意了。
國王見到孩子獻上的金幣,真是又驚又喜,忙問:“這是從哪兒找到的?”
孩子回答說:“報告陛下,這是我父親去世時,我們放在他嘴裏打算賄賂閻王用的金幣。現在聽說大王發布告示,肯用爵位來換金子,我才費了好大的勁,挖開墳墓找到了它。”
國王問:“你父親去世很多年了嗎?”
孩子說:“是啊!已經十一年了。”
國王又問:“那麽,他不要用這錢去賄賂閻王了嗎?”
孩子嚴肅地說:“陛下!我相信佛經中的道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福和禍,就像影子那樣,隨時隨地跟隨著人,不管你願不願意。難道您可以移動身體,來躲避自己的影子嗎?”
國王承認道:“不行。”
孩子繼續講:“人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這四種東西組成的,人一死,這四種東西也就不再存在於身體中,人的靈魂是到處遊蕩的,為了拯救靈魂而花錢賄賂,又有什麽用?陛下因為沾了前世布施的光,這一世才能當王。現在,無論遠近都知道您崇尚仁義,心地善良,您的好名聲已經傳遍四方。雖然您現在還沒有得道,但下一世必定還是國王。”
國王聽了滿心歡喜,大赦獄中的囚犯,退還掠奪的金銀財寶,因而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尊敬,由此國家富強,人民過著幸福的日子。
***********************************************
據《六度集經》卷《童子本生》改編。參見《大正藏》第三卷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