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鹹豐年間,河南張家莊首富張員外成親不到一年就病逝了,張員外是家中獨子,又沒有留下一兒半女,他死後,家裏隻剩下年邁的父母和嬌妻葉菊紅,葉菊紅隻有十八歲哪!張家族人的眼睛都盯著張員外的萬貫財產,他們紛紛以“延續張家香火”為由,爭先恐後地想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葉菊紅,葉菊紅婉言謝絕了,她說:“我還沒有到二十歲就不幸成了未亡之人,若過繼一個年幼的孩子給我,我沒有撫養的經驗;若過繼一個年齡稍大的,又恐難避男女之嫌,所以,請再過二十年,那時我成了老婦,則唯命是從。”族人們雖然一萬個不情願,但葉菊紅說得合情合理,他們無可奈何,隻得作罷。
族人們不肯就這樣罷休,便聚集在一起商議,說是葉菊紅年輕貌美,獨身寡居,長此以往,寂寞難耐,怎麽可能安分守己一輩子呢?於是,他們花錢買通了葉菊紅身邊的一個貼身丫鬟,讓這個丫鬟日夜監視葉菊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旦發現她有不軌行為,立即向族人們報告。
族人們推測得還真不差,沒過多久,果然有事了:張員外在世時,聘請了姑表兄長、同村書生祝錦山當家裏的賬房先生,祝錦山早已成家。張員外死後,張家沒有了主事的,表哥祝錦山自然而然地幫葉菊紅處理一些家務事,他和表弟媳兩人,一個是風流儒雅的青年,一個是花容月貌的寡婦,天長日久,難免生情。
一開始,兩人還比較謹慎,祝錦山隻是在白天偷偷和葉菊紅相會,可慢慢地,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祝錦山索性夜不歸宿,和葉菊紅明鋪暗蓋。
那個貼身丫鬟早已被收買,她將兩人的奸情報告了族人,一天晚上,那丫鬟做內應,張家族內一群人一擁而進,直撲葉菊紅的房間,將赤身****的兩人用被褥包裹起來,七手八腳地捆綁得結結實實,一路抬著,來到縣衙。這時已是三更時分,衙門早已關閉,巡更的吏卒見是捉奸的,就把捆綁在一起的兩人安置在一間館舍裏,門口由吏卒把守,族人們則被安排在另外一間館舍裏休息,等天亮老爺升堂後再去告狀。
葉菊紅和祝錦山剛剛被族人們抬出村子,張家莊的好多人便知道了這事,祝錦山的妻子倪氏也聽到了這消息,她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啥滋味,思來想去,她還是當即來到同村陳訟師家裏,懇求他想方設法營救丈夫。陳訟師笑了笑,說:“你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另尋新歡,你不痛恨他,反而要我救他,這是為何?”
倪氏流著眼淚說:“我丈夫隻是一時糊塗,做了錯事,先生若能大發慈悲,設法救他一次,我料他經過這次驚嚇,以後定會改邪歸正;再說他畢竟是我丈夫,沒有他,我們孤兒寡母今後可怎麽活呀?”
倪氏不計前嫌,一心救夫,這讓陳訟師大為感動,頓生惻隱之心,他想了想,麵有難色地說:“俗話說,捉賊捉贓,捉奸捉雙,如今你丈夫已被人家當場捉拿,還能有什麽辦法可想呢?”倪氏聽了連連乞求陳訟師:“隻要你肯救,就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陳訟師沉思了一會兒,說:“那我就試試吧。”
第二天,縣令升堂,張家族人來到堂上,狀告葉菊紅和祝錦山通奸一事。那縣令姓劉,聽了這有傷風化之事,自然十分惱怒,他讓人把衣褲送到館舍,讓葉菊紅和祝錦山穿上,然後先傳訊了祝錦山。
祝錦山被帶到大堂,劉縣令問道:“祝錦山,你身為讀書人,怎麽能做出如此寡廉少恥之事呢?”祝錦山聽罷,理直氣壯地答道:“我們並無什麽奸情,而是夫妻同居一室,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隻因張家族人有意侵奪張員外的家產而遷怒於晚生,無端地把我們夫妻捆綁到縣衙,讓我們受此奇恥大辱,還望大人為晚生作主。”
劉縣令見祝錦山如此沉著、冷靜,完全沒有通奸被捉後的狼狽,頓時奇怪起來:“你們夫妻兩人怎麽會一起住在張家?”
祝錦山告訴劉縣令:他和張員外是姑表兄弟,幾年前即在張家管賬,張員外病筆後,因和表弟媳兩人孤男寡女,多有不便,為避免閑言碎語,就和妻子同宿於張家……如此這般,說得振振有詞。張家族人們聽了大怒,大罵祝錦山一派胡言。劉縣令說:“原告和被告究竟誰在說謊,隻要把館舍裏關押的女人帶到堂上,一切自會不言而喻。”說罷,當即命人從館舍把女人帶到大堂上。
工夫不大,女人被帶到堂上,張家族人回頭一看,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跪在堂下的哪是什麽葉菊紅,分明是祝錦山之妻倪氏呀!昨天晚上他們分明親手將葉菊紅和祝錦山捆綁在一起,如今怎麽換人了呢?他們雖然知道其中必定有詐,但苦於沒有證據,隻好忍氣吞聲。
劉縣令見帶上大堂的果然是祝錦山之妻倪氏,不由大怒,下令將誣告他人的張家族人各打二十大板,張家族人一個個被打得皮開肉綻,哭爹喊娘,隨後,劉縣令又好言安撫了祝錦山夫婦一番,將他們釋放回家。
不用說,這調包計正是陳訟師一手策劃:陳訟師知道要解救祝錦山,除了調包計別無他法,他先讓倪氏把頭發弄亂,遮住麵目,然後帶著她來到了關押祝錦山和葉菊紅的館舍。陳訟師對看押的吏卒說:被關押的那個男人是他的表妹夫,他的表妹聽信傳言,說是她丈夫因通奸已被族人亂棍打死,所以帶她來看看。
說話間,陳訟師給吏卒每人手裏塞了幾兩銀子,吏卒們和陳訟師原本就是熟人,如今又拿了銀子,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就這樣,陳訟師讓倪氏進了館舍,他自己留在門外,和吏卒們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目的當然是為了分散吏卒們的注意力。
倪氏走進館舍後便移花接木,放開葉菊紅,讓葉菊紅穿上自己的衣服,然後又讓葉菊紅把她和祝錦山捆綁在一起,前後不到一袋煙的工夫……祝錦山回村的當天便辭去了張家賬房先生之職,他感念妻子倪氏的賢惠和大度,從此一心一意和她過日子,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葉菊紅經過這一次驚嚇,也變得安分守己,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族人們不肯就這樣罷休,便聚集在一起商議,說是葉菊紅年輕貌美,獨身寡居,長此以往,寂寞難耐,怎麽可能安分守己一輩子呢?於是,他們花錢買通了葉菊紅身邊的一個貼身丫鬟,讓這個丫鬟日夜監視葉菊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旦發現她有不軌行為,立即向族人們報告。
族人們推測得還真不差,沒過多久,果然有事了:張員外在世時,聘請了姑表兄長、同村書生祝錦山當家裏的賬房先生,祝錦山早已成家。張員外死後,張家沒有了主事的,表哥祝錦山自然而然地幫葉菊紅處理一些家務事,他和表弟媳兩人,一個是風流儒雅的青年,一個是花容月貌的寡婦,天長日久,難免生情。
一開始,兩人還比較謹慎,祝錦山隻是在白天偷偷和葉菊紅相會,可慢慢地,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祝錦山索性夜不歸宿,和葉菊紅明鋪暗蓋。
那個貼身丫鬟早已被收買,她將兩人的奸情報告了族人,一天晚上,那丫鬟做內應,張家族內一群人一擁而進,直撲葉菊紅的房間,將赤身****的兩人用被褥包裹起來,七手八腳地捆綁得結結實實,一路抬著,來到縣衙。這時已是三更時分,衙門早已關閉,巡更的吏卒見是捉奸的,就把捆綁在一起的兩人安置在一間館舍裏,門口由吏卒把守,族人們則被安排在另外一間館舍裏休息,等天亮老爺升堂後再去告狀。
葉菊紅和祝錦山剛剛被族人們抬出村子,張家莊的好多人便知道了這事,祝錦山的妻子倪氏也聽到了這消息,她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啥滋味,思來想去,她還是當即來到同村陳訟師家裏,懇求他想方設法營救丈夫。陳訟師笑了笑,說:“你丈夫在外拈花惹草,另尋新歡,你不痛恨他,反而要我救他,這是為何?”
倪氏流著眼淚說:“我丈夫隻是一時糊塗,做了錯事,先生若能大發慈悲,設法救他一次,我料他經過這次驚嚇,以後定會改邪歸正;再說他畢竟是我丈夫,沒有他,我們孤兒寡母今後可怎麽活呀?”
倪氏不計前嫌,一心救夫,這讓陳訟師大為感動,頓生惻隱之心,他想了想,麵有難色地說:“俗話說,捉賊捉贓,捉奸捉雙,如今你丈夫已被人家當場捉拿,還能有什麽辦法可想呢?”倪氏聽了連連乞求陳訟師:“隻要你肯救,就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陳訟師沉思了一會兒,說:“那我就試試吧。”
第二天,縣令升堂,張家族人來到堂上,狀告葉菊紅和祝錦山通奸一事。那縣令姓劉,聽了這有傷風化之事,自然十分惱怒,他讓人把衣褲送到館舍,讓葉菊紅和祝錦山穿上,然後先傳訊了祝錦山。
祝錦山被帶到大堂,劉縣令問道:“祝錦山,你身為讀書人,怎麽能做出如此寡廉少恥之事呢?”祝錦山聽罷,理直氣壯地答道:“我們並無什麽奸情,而是夫妻同居一室,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隻因張家族人有意侵奪張員外的家產而遷怒於晚生,無端地把我們夫妻捆綁到縣衙,讓我們受此奇恥大辱,還望大人為晚生作主。”
劉縣令見祝錦山如此沉著、冷靜,完全沒有通奸被捉後的狼狽,頓時奇怪起來:“你們夫妻兩人怎麽會一起住在張家?”
祝錦山告訴劉縣令:他和張員外是姑表兄弟,幾年前即在張家管賬,張員外病筆後,因和表弟媳兩人孤男寡女,多有不便,為避免閑言碎語,就和妻子同宿於張家……如此這般,說得振振有詞。張家族人們聽了大怒,大罵祝錦山一派胡言。劉縣令說:“原告和被告究竟誰在說謊,隻要把館舍裏關押的女人帶到堂上,一切自會不言而喻。”說罷,當即命人從館舍把女人帶到大堂上。
工夫不大,女人被帶到堂上,張家族人回頭一看,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跪在堂下的哪是什麽葉菊紅,分明是祝錦山之妻倪氏呀!昨天晚上他們分明親手將葉菊紅和祝錦山捆綁在一起,如今怎麽換人了呢?他們雖然知道其中必定有詐,但苦於沒有證據,隻好忍氣吞聲。
劉縣令見帶上大堂的果然是祝錦山之妻倪氏,不由大怒,下令將誣告他人的張家族人各打二十大板,張家族人一個個被打得皮開肉綻,哭爹喊娘,隨後,劉縣令又好言安撫了祝錦山夫婦一番,將他們釋放回家。
不用說,這調包計正是陳訟師一手策劃:陳訟師知道要解救祝錦山,除了調包計別無他法,他先讓倪氏把頭發弄亂,遮住麵目,然後帶著她來到了關押祝錦山和葉菊紅的館舍。陳訟師對看押的吏卒說:被關押的那個男人是他的表妹夫,他的表妹聽信傳言,說是她丈夫因通奸已被族人亂棍打死,所以帶她來看看。
說話間,陳訟師給吏卒每人手裏塞了幾兩銀子,吏卒們和陳訟師原本就是熟人,如今又拿了銀子,自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就這樣,陳訟師讓倪氏進了館舍,他自己留在門外,和吏卒們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目的當然是為了分散吏卒們的注意力。
倪氏走進館舍後便移花接木,放開葉菊紅,讓葉菊紅穿上自己的衣服,然後又讓葉菊紅把她和祝錦山捆綁在一起,前後不到一袋煙的工夫……祝錦山回村的當天便辭去了張家賬房先生之職,他感念妻子倪氏的賢惠和大度,從此一心一意和她過日子,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葉菊紅經過這一次驚嚇,也變得安分守己,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