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有座名山——望兒山,台灣某海岸有座名崖——望母崖。望兒山與望母崖之間有著一段令人肝腸寸斷的傳說故事。</p>
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朝廷有一位殿閣大學士,名叫軒轅林秀。此人正直剛毅,敢於藐視權貴,從不諂媚逢迎,直言敢諫。他特別敬仰明朝的著名清官——海瑞,積極支持海瑞推行清丈、平賦稅、打擊貪官汙吏,並屢平冤假錯案、四方遊說、深得民心,軒轅林秀也得到了海瑞的賞識和提攜。</p>
明朝嘉靖年間,官場風氣腐敗,社會民不聊生。軒轅林秀對此十分不滿,在嘉靖四十五年,軒轅單獨上書,為民請願。然而,他的書諫不僅被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止,而且還遭到了宦奸魏忠賢的迫害。</p>
軒轅林秀的妻子周氏(即史料《望兒山傳說》中所記載的“古熊嶽婦”),此時已身懷六甲。為了避免株連九族,在海瑞的安排幫助下,周氏逃離了京城,日夜兼程,在海上漂流了數日後,逃到了熊嶽望海山(清代改為望兒山)下的一小村落,落腳謀生。</p>
第二年,周氏喜得一子,遵照丈夫生前的遺言,為感恩海瑞,遂將兒子的複姓軒轅改為姓海,取名木一。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過著清苦貧寒的生活。母親晝耕衣織,省吃儉用,供兒子上學讀書。周氏時刻不忘丈夫臨刑前“教子成才,子承父誌,報國救民”的遺囑,讓木一讀《孝經》、《尚書》、《中庸》等聖賢書,樹立儒家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盼望兒子有朝一日京城中榜。</p>
海木一決心為母親爭口氣,一心紮在書堆裏。白天念,晚上讀,讀了寫,寫了讀,一年接一年,曆經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海木一學到的知識高如山、深似海,可謂滿腹經綸。一年,恰逢京城舉行大考,海木一在母親的支持下決定進京趕考。木一三拜母親後,與母親依依惜別,乘船渡海進京赴考,不負母親的辛苦養育,海木一一舉奪魁,中了新科狀元,並被禦批為杭州知府。大孝子海木一渡海回鄉要來接母親然後再去杭州上任,可天有不測風雲,海木一乘坐的木船途經渤海灣時遭到狂風驟雨,木船被打翻,沉沒海底。</p>
自海木一走後,母親日夜思念,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母親常常在夢裏看見榮歸的兒子。白天為了夢想的實現,母親都要天天登上村後的望海山,遠眺兒子歸來的帆影。哭啊、望啊,寒來暑往,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是不見兒子歸來的身影。一天,白發蒼蒼的母親,憑著那雙近似失明的眼睛,又一次爬上了望海山山頂,借著西下的陽光,望啊望啊,年邁的母親,再也沒有走下來,終於化石於山巔,人雲望兒山也。</p>
上天大地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天無絕人之路,值得慶幸的是海木一落海後,抓住了一根木槳,在海上漂流了一天一夜,巧遇明朝大將軍鄭成功的官船,救起了海木一。當鄭成功得知海木一的身世後,便將海木一留在身邊。1661年,鄭成功收複了台灣島,海木一成為鄭成功統率大軍的得力助手。1662年,鄭成功在台灣病逝,之後海木一又輔佐鄭成功之子鄭經治理台灣,發展生產,造福百姓。</p>
海木一隨軍來到台灣後,朝思暮想自己的母親,夢想回到母親的身邊,可是苦於台灣同胞的挽留,不能脫身。於是,海木一便常常登上臨海的山崖,遙望北方,呼喚著母親。尤其每當看到北去的大雁,更是思緒萬千,歸心似箭。大雁北飛,雁叫聲聲把木一的心揉碎。一天黃昏,海木一又登崖北望,不料天空忽然烏雲密布,海風驟起,巨浪拍打著山崖,暴雨來臨。海木一正要返回,不慎被亂石絆倒,落海身亡。</p>
台灣百姓和守島官兵為了紀念這位對待百姓如同父母的孝順清官,將海木一落海身亡的山崖命名為“望母崖”。“望母崖”的傳說在台灣廣為流傳。</p>
望兒山,望母崖,在海峽兩岸留下了千古絕唱。</p>
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朝廷有一位殿閣大學士,名叫軒轅林秀。此人正直剛毅,敢於藐視權貴,從不諂媚逢迎,直言敢諫。他特別敬仰明朝的著名清官——海瑞,積極支持海瑞推行清丈、平賦稅、打擊貪官汙吏,並屢平冤假錯案、四方遊說、深得民心,軒轅林秀也得到了海瑞的賞識和提攜。</p>
明朝嘉靖年間,官場風氣腐敗,社會民不聊生。軒轅林秀對此十分不滿,在嘉靖四十五年,軒轅單獨上書,為民請願。然而,他的書諫不僅被主持國事的閣臣暗中阻止,而且還遭到了宦奸魏忠賢的迫害。</p>
軒轅林秀的妻子周氏(即史料《望兒山傳說》中所記載的“古熊嶽婦”),此時已身懷六甲。為了避免株連九族,在海瑞的安排幫助下,周氏逃離了京城,日夜兼程,在海上漂流了數日後,逃到了熊嶽望海山(清代改為望兒山)下的一小村落,落腳謀生。</p>
第二年,周氏喜得一子,遵照丈夫生前的遺言,為感恩海瑞,遂將兒子的複姓軒轅改為姓海,取名木一。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過著清苦貧寒的生活。母親晝耕衣織,省吃儉用,供兒子上學讀書。周氏時刻不忘丈夫臨刑前“教子成才,子承父誌,報國救民”的遺囑,讓木一讀《孝經》、《尚書》、《中庸》等聖賢書,樹立儒家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盼望兒子有朝一日京城中榜。</p>
海木一決心為母親爭口氣,一心紮在書堆裏。白天念,晚上讀,讀了寫,寫了讀,一年接一年,曆經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海木一學到的知識高如山、深似海,可謂滿腹經綸。一年,恰逢京城舉行大考,海木一在母親的支持下決定進京趕考。木一三拜母親後,與母親依依惜別,乘船渡海進京赴考,不負母親的辛苦養育,海木一一舉奪魁,中了新科狀元,並被禦批為杭州知府。大孝子海木一渡海回鄉要來接母親然後再去杭州上任,可天有不測風雲,海木一乘坐的木船途經渤海灣時遭到狂風驟雨,木船被打翻,沉沒海底。</p>
自海木一走後,母親日夜思念,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母親常常在夢裏看見榮歸的兒子。白天為了夢想的實現,母親都要天天登上村後的望海山,遠眺兒子歸來的帆影。哭啊、望啊,寒來暑往,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是不見兒子歸來的身影。一天,白發蒼蒼的母親,憑著那雙近似失明的眼睛,又一次爬上了望海山山頂,借著西下的陽光,望啊望啊,年邁的母親,再也沒有走下來,終於化石於山巔,人雲望兒山也。</p>
上天大地被偉大的母愛感動了,天無絕人之路,值得慶幸的是海木一落海後,抓住了一根木槳,在海上漂流了一天一夜,巧遇明朝大將軍鄭成功的官船,救起了海木一。當鄭成功得知海木一的身世後,便將海木一留在身邊。1661年,鄭成功收複了台灣島,海木一成為鄭成功統率大軍的得力助手。1662年,鄭成功在台灣病逝,之後海木一又輔佐鄭成功之子鄭經治理台灣,發展生產,造福百姓。</p>
海木一隨軍來到台灣後,朝思暮想自己的母親,夢想回到母親的身邊,可是苦於台灣同胞的挽留,不能脫身。於是,海木一便常常登上臨海的山崖,遙望北方,呼喚著母親。尤其每當看到北去的大雁,更是思緒萬千,歸心似箭。大雁北飛,雁叫聲聲把木一的心揉碎。一天黃昏,海木一又登崖北望,不料天空忽然烏雲密布,海風驟起,巨浪拍打著山崖,暴雨來臨。海木一正要返回,不慎被亂石絆倒,落海身亡。</p>
台灣百姓和守島官兵為了紀念這位對待百姓如同父母的孝順清官,將海木一落海身亡的山崖命名為“望母崖”。“望母崖”的傳說在台灣廣為流傳。</p>
望兒山,望母崖,在海峽兩岸留下了千古絕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