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乾隆年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邊境無戰事。乾隆爺天生風流倜儻,喜歡舞文弄墨,一旦思慕江南美景,便攜家帶幼的由眾多官兵護衛陪同,浩浩蕩蕩直奔江南而來。


    一日,乾隆爺隻帶二隨從微服私訪,路過浦江鄭宅,見一民宅上書“江南第一家”字匾。乾隆乃一國之君,更是飽學之士,當然知曉此匾的來曆。“江南第一家”出自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手筆,也知道鄭義門的典故。居住在此的鄭氏家族以孝義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葉十五世同居共食,和睦相處。祖上有家規立下:子孫出仕,有以髒墨聞者,生則削譜除族譜,死則牌位不許入祠堂。曆宋元明三代,長達360餘年,出仕173官吏,無貪贓枉法,無不勤政廉潔。鼎盛時期三千多人同食一“鍋”飯。吃飯時,敲鍾為號,在祠堂大廳長幼有序分席而坐。幾千人的生活起居是那麽好管理的嗎?到了清朝,由於戰亂、災荒,部分鄭氏後裔移居他鄉,鄭義門的規模雖大不如前,但仍頗具氣勢。


    乾隆爺一時心血來潮,想一探“鄭義門”內的秘密。於是以客商名義詢問鄭家仆人:“請教‘鄭義門’的管家在哪裏?我們有事相商。”仆人說:“在裏進!”在南方祠堂的一層叫一進,中間隔一天井,往後叫二進、三進----,乾隆一連問了幾人都說在裏進,乾隆隻好一直往裏走,走到最後一進,帶路的仆人指著一青衣少年說:“他就是‘鄭義門’的總管”。乾隆大吃了一驚,仔細打量所謂的總管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大小孩,看樣子年齡不會超過十六七歲,未等乾隆開口,管家早已雙手作揖落落大方道:“客官遠道而來,管家有失遠迎,失敬!失敬!”乾隆爺雖貴為天子,可如今是微服私訪不可能擺皇上的譜,隻得雙手抱拳道:“好說!好說!”看得出總管是見過大世麵的人。


    乾隆爺與總管大人天南海北的瞎聊了一會,臨行告別,乾隆爺道:“鄙人北方人士,做珠寶生意路過鄭宅,仰慕“江南第一家”盛名,特來叨擾貴府,來的匆忙,無以為贈,手頭傘具雖是簡陋,但乃鄙人多年隨身之物,今特贈‘鄭義門’族眾,望乞笑納!”總管含笑雙手接下放在邊上的案桌上。乾隆爺又從隨從身上拿來二隻蘋果,說:“此乃北方水果,諒必‘鄭義門’的族人尚未知曉蘋果滋味,今亦贈於‘鄭義門’族人上下共品,萬望勿辭!”


    好個乾隆爺,嘴裏說話如同蜜一般,心裏實質是試探一下這位毛頭小總管處理事情的能耐。


    隻見總管還是那樣的充滿自信的微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雙手接過二個來自北方的水果。轉身吩咐仆人道:“既然客人如此慷慨大方將自身傘具相贈,我們也不能辜負客官的一番好意。這樣吧,你到祠堂門口將傘打開,傘柄綁在竹竿上插在祠堂的大門口,讓進出祠堂的鄭氏族人都能享受到客官的傘具帶來遮陽擋雨的恩惠!”乾隆暗暗吃驚,此法神妙呀!一把小小的傘能供全族的人享用,恐怕普天下隻有你“鄭義門”的總管想的出來啊!


    傘具已處理妥當,二個蘋果看你怎麽分?乾隆爺在一旁幸災樂禍等著看熱鬧。隻見總管大人還是那樣的不慌不忙,吩咐道:“將這二個蘋果放入石臼掏爛,燒上兩大缸茶,中午吃飯時每人分喝一大碗,不枉客官的一片好心!”


    等一切安排妥當,中飯的鍾聲剛好敲響。一撥又一撥的鄭氏族人陸續穿過祠堂門前的傘具下來到大廳,每人破天荒的分到了一碗蘋果茶,最後剛好還剩兩碗,隻見總管還是那樣的笑嘻嘻,端起一碗遞給乾隆爺:“鄙人借花獻佛,敢請客官也喝一碗如何?!”乾隆爺哭笑不得,尷尬地接過茶碗一飲而盡。


    有如此年輕有為的精明管家,難怪偌大的一個家族會管理的如此井然有序,真不愧為“江南第一家”,乾隆爺不得不打心眼裏佩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間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民間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