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洛陽城的金墉宮裏亂成一團。原來太子得了急症,滿嘴胡言亂語。最奇怪的是他左側身子正常,右側卻呈靛青色!大內禦醫輪番上陣,卻都束手無策,
皇上大怒,說要將禦醫全都殺了陪葬。禦醫胡質庸大著膽子稟奏,說太子的身子半青半黃,元魂有一半是在陰司,並非生病,而是出宮的時候撞了邪祟!
沒等皇上發話,太後立刻叫來太子的隨從詢問。得知太子微服出宮去鹿苑獵鹿,回來便得了怪病。
胡質庸追問路上有無異事發生,那隨從想了好半天才說:“也沒什麽怪異的,就是殿下路上內急,在路邊撒了一泡尿……”
胡質庸忙讓這侍衛帶著他按原路走了一趟,回來便“撲通”跪倒在皇上麵前:“聖上,太子這場大病的確是冤魂作祟!”
原來太子撒尿的地方在幾棵燒焦的枯樹下,這裏幾個月前燒過火,而起火的原因,是有人在焚燒幾十具骸鼻,骨灰就揚在了路邊!
皇上大吃一驚,焚骨揚灰,那得是多大的仇恨啊!
胡質庸繼續稟奏:“臣鬥膽推測,隻怕是那些鬼魂的怨氣太重,怪罪太子對冤魂不敬,才一直糾纏不放……”
皇上慌了,問下一步該怎麽辦?胡質庸說,現在隻好哄著那些冤魂,為他們申冤,再隆重下葬。
皇上聽罷,即刻下令查明焚骨一事,給太子驅鬼!
事情很快查明,原來在鹿苑附近有一個豪強李大戶,看中了平民程大功家的墳塋地,堪輿師說那裏風水絕佳,後代有出將人相的福分。李大戶派惡奴一夜之間把程家先人的骸鼻刨出來丟到路邊焚化,然後把自己先人的骨骸遷葬到了那裏。那程大功忍無可忍去告狀,卻被地方官拷打致死,死後還用他的手指在偽造的賣地文書上按了手印。
程大功的兩個雙胞胎兒子不服,要進京告禦狀,卻反被誣為勾結盜匪,打人大牢,眼看就要秋後處斬!
皇上聽了大怒,正要下令徹查,一旁一個太監低聲說:“萬歲,這李大戶正是李元總管的兄弟,要不他哪敢如此強橫。您看……”
皇上心裏一沉,李元勾結朝臣,賣官鬻爵,無惡不作,他早就想辦這奴才了,隻是這李元是太後的心腹,他才有所顧忌,這次,倒是除這奴才的絕好機會。
於是,皇上命人暗中將李元吊死,然後將此案卷宗交予太後,對太後稱,李元自知罪重,已自盡謝罪。太後雖然不信,卻也無可奈何。
李元一死,上告李大戶的狀子雪片一樣飛來,豪門大戶瞬時土崩瓦解,財產入官,宅邸賜了那程大功的兒子居住。
這一招“哄鬼術”果然靈驗,太子很快痊愈,身子也越來越健旺。
一日,太子正打算去獵鹿,皇上忽然駕到。太子見過禮,說身子好多了要去獵鹿,皇上撚須一笑:“我兒為了除掉李元逆賊,可吃了不少苦頭,也該出去輕鬆一下了。”太子一驚,正想辯白,皇上笑道:“你的宮女天天為你洗那染了靛青色的衣服,我就猜到你是裝病了!”
太子看隱瞞不住,就原原本本說出了真相。
原來,太子經常到離金墉宮百多裏遠的鹿苑獵鹿,現場烹煮鹿肉食用。那天,鹿苑大管家馮樹推薦了一個新來的廚娘主廚,做了一味失傳已久的蜜汁鹿餅,太子吃了連稱美味,喊那廚娘進來領賞。
廚娘李氏匍匐在地上好半天不敢說話,抬頭時太子嚇了一跳,隻見她容貌醜陋,十分駭人。太子對鹿餅讚不絕口,問她這一手絕活兒是從哪兒學來的?可否願意進宮為自己主廚?
李氏再抬頭時已淚流滿麵:“回太子殿下,民婦自幼跟大內第一名廚為鄰,他家女兒翠玉跟我結拜為姐妹,親手教了我這一手蜜汁鹿餅的絕活兒。後來翠玉進了宮就再沒消息,這些年民婦日夜思念義姐,做夢都想再見一麵。民婦不敢領賞,可否請求殿下幫我打聽一下翠玉的下落?”
李氏說完又是不斷叩頭,太子滿口答應,說過幾天會再來。
回宮以後太子一問才知道,這翠玉正是自己生母燕妃的宮女,太子四歲時燕妃病逝,翠玉也跟著殉了主。
皇上聽到這裏頓時明白了:“難怪我兒那麽喜歡吃那鹿餅,翠玉廚藝是一絕,小時候經常做鹿餅給你們母子吃。”
太子點點頭,又說,他回宮以後一直忙碌,再去獵鹿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後。那李氏跪在大門外迎接,太子告訴她翠玉的下落,李氏立刻淚如雨下。馮樹低聲斥責她快下去做鹿餅,她瘸著腿走了,誰知身後的地上竟留下了道道血跡!
太子急忙叫住她詢問,李氏神色淒慘,回身磕頭大哭道:“殿下,民女有血海奇冤,求殿下為民女申冤!”
原來,這李氏正是程大功的老婆,丈夫被害慘死,兩個兒子也被判了斬刑,李氏變賣所有祖產想把兒子搭救出來,卻全都打了水漂!哪知這還不算,前日半夜,程家突然衝進一夥人,將李氏打了個半死,威脅她不許再到處告狀……
說到這裏,太子氣不打一處來:“那李元仗著太後寵愛,壞事做絕,兒臣早就想將他辦了,隻是礙於太後情麵,這才跟胡質庸密謀這個法子。請父皇饒恕兒臣的欺君之罪!”
太子“撲通“跪下,皇上趕緊扶起他:“為民申冤是我兒英明,可這件事隻怕是另有隱情!”
皇上道,這李氏顯然不是什麽鹿苑新廚娘,那馮樹用這法子幫她申冤更是犯了大忌,要知道太子何等尊貴,貿然引薦外人主廚,有滅族之罪!馮樹曾在宮裏服侍過燕妃好幾年,怎麽會不懂這個規矩?
於是皇上當即下令嚴查此事。馮樹被捉拿進宮,跪趴在地上瑟瑟發抖。皇上怒道,馮樹置太子的安危於不顧,乃彌天大罪,傳令立即處斬!
馮樹嚇得癱倒在地,急忙掏出一個綢緞絹包,抖抖索索交給一旁的太監。皇上打開一看,頓時愣住了,隻見裏麵是一顆粉紅色鴿子蛋大小的珍珠!那珍珠渾圓豔麗,一看就非俗物。
太子驚奇道:“這珍珠我也有一顆,隻是沒這個個兒大!”皇上神色凝重,揮手讓一個小太監去太子寢宮拿來那顆珍珠。
小太監很快回來了,皇上把大珍珠放在桌上,小珍珠放在桌子邊緣,隔開好遠。說來也怪,小珍珠竟然自動慢慢靠近大珍珠,很快就貼到了一起!
太子連連稱奇,皇上沉著臉,問馮樹這珍珠的來曆,馮樹哆嗦著說:“萬歲,這是那李氏送給奴婢的。說是家裏的東西全賣光了,隻剩下這個寶貝。奴婢不是貪心收賄,隻是覺得這裏似乎另有隱情……請萬歲明察!”
皇上若有所思,擺手讓人把馮樹帶出去,對太子道:“這對珍珠產自東海,大的是母珠,小的是子珠,奇特之處是子珠會自動向母珠靠攏。這是你生母燕妃產下你時,太後賞賜給你們母子的。可你生母早就病死了,這顆母珠也下落不明……”
太子苦笑道:“父皇,我母親真是病死的嗎?我聽說……她是投湖自盡的!”
皇上一愣:“我朝舊製,皇兒立為太子,生母必須賜死,是為了製衡後宮專權、外戚生禍。想當年朕的生母就是朕一生下即被賜死,朕則由當今太後撫養成人。所以你四歲被冊封,隨後你母親就被太後賜死,可她……卻趁夜投湖自盡了。”
太子問道:“那我母親的遺體呢?可有打撈上來?”
皇上歎息道:“朕命人在湖裏打撈了很久,卻隻撈上來她的衣物和鞋子,不見屍身。”
第二天,太子帶著隨從來到了李氏的新家,也就是那李大戶的豪宅。李氏的兩個雙胞胎兒子迎出來接駕,太子急著見李氏,哥倆兒說,昨天夜裏一位貴客臨門,跟母親關在房裏說了好多話。今早發現母親不見了,隻留下了一封書信,讓二人轉交給太子。
太子顫抖著打開密封,李氏在信中說,自己乃太子的生母燕妃,當年她並未死,而是在宮女翠玉的幫助下假裝投湖,瞞過了太後,之後翠玉把她藏在拉糞車裏,逃出了皇宮。
燕妃深知一旦事情敗露就是誅滅九族的慘禍,所以忍痛將臉燙傷毀容,隨後在洛陽城外嫁了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過起普通百姓的日子。近年太子長大成人,每年來鹿苑獵鹿,她都躲在樹叢後偷看,以解念子之情。此番遭此橫禍,多虧馮樹冒死引薦,還望太子在皇上麵前替他多多求情。最後,燕妃道,她已決意出家,望太子勿念。
太子讀罷,不由熱淚盈眶,灑淚回了皇宮。不久,太後病逝,皇上宣布禪讓退位,傳位給太子。
新皇執政以後,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他秘密派遣自己的授業恩師,閉門教兩個同母異父弟弟讀書。二人一個投軍剿匪,一個科考入仕,都成為北魏重臣。後來二人大修祖墳,倒成全了那看風水的堪輿師一舉成名,成了鼎鼎大名的大師。至於生母燕妃,新皇秘密尋訪過多次,卻再也沒有她的消息。</p>
皇上大怒,說要將禦醫全都殺了陪葬。禦醫胡質庸大著膽子稟奏,說太子的身子半青半黃,元魂有一半是在陰司,並非生病,而是出宮的時候撞了邪祟!
沒等皇上發話,太後立刻叫來太子的隨從詢問。得知太子微服出宮去鹿苑獵鹿,回來便得了怪病。
胡質庸追問路上有無異事發生,那隨從想了好半天才說:“也沒什麽怪異的,就是殿下路上內急,在路邊撒了一泡尿……”
胡質庸忙讓這侍衛帶著他按原路走了一趟,回來便“撲通”跪倒在皇上麵前:“聖上,太子這場大病的確是冤魂作祟!”
原來太子撒尿的地方在幾棵燒焦的枯樹下,這裏幾個月前燒過火,而起火的原因,是有人在焚燒幾十具骸鼻,骨灰就揚在了路邊!
皇上大吃一驚,焚骨揚灰,那得是多大的仇恨啊!
胡質庸繼續稟奏:“臣鬥膽推測,隻怕是那些鬼魂的怨氣太重,怪罪太子對冤魂不敬,才一直糾纏不放……”
皇上慌了,問下一步該怎麽辦?胡質庸說,現在隻好哄著那些冤魂,為他們申冤,再隆重下葬。
皇上聽罷,即刻下令查明焚骨一事,給太子驅鬼!
事情很快查明,原來在鹿苑附近有一個豪強李大戶,看中了平民程大功家的墳塋地,堪輿師說那裏風水絕佳,後代有出將人相的福分。李大戶派惡奴一夜之間把程家先人的骸鼻刨出來丟到路邊焚化,然後把自己先人的骨骸遷葬到了那裏。那程大功忍無可忍去告狀,卻被地方官拷打致死,死後還用他的手指在偽造的賣地文書上按了手印。
程大功的兩個雙胞胎兒子不服,要進京告禦狀,卻反被誣為勾結盜匪,打人大牢,眼看就要秋後處斬!
皇上聽了大怒,正要下令徹查,一旁一個太監低聲說:“萬歲,這李大戶正是李元總管的兄弟,要不他哪敢如此強橫。您看……”
皇上心裏一沉,李元勾結朝臣,賣官鬻爵,無惡不作,他早就想辦這奴才了,隻是這李元是太後的心腹,他才有所顧忌,這次,倒是除這奴才的絕好機會。
於是,皇上命人暗中將李元吊死,然後將此案卷宗交予太後,對太後稱,李元自知罪重,已自盡謝罪。太後雖然不信,卻也無可奈何。
李元一死,上告李大戶的狀子雪片一樣飛來,豪門大戶瞬時土崩瓦解,財產入官,宅邸賜了那程大功的兒子居住。
這一招“哄鬼術”果然靈驗,太子很快痊愈,身子也越來越健旺。
一日,太子正打算去獵鹿,皇上忽然駕到。太子見過禮,說身子好多了要去獵鹿,皇上撚須一笑:“我兒為了除掉李元逆賊,可吃了不少苦頭,也該出去輕鬆一下了。”太子一驚,正想辯白,皇上笑道:“你的宮女天天為你洗那染了靛青色的衣服,我就猜到你是裝病了!”
太子看隱瞞不住,就原原本本說出了真相。
原來,太子經常到離金墉宮百多裏遠的鹿苑獵鹿,現場烹煮鹿肉食用。那天,鹿苑大管家馮樹推薦了一個新來的廚娘主廚,做了一味失傳已久的蜜汁鹿餅,太子吃了連稱美味,喊那廚娘進來領賞。
廚娘李氏匍匐在地上好半天不敢說話,抬頭時太子嚇了一跳,隻見她容貌醜陋,十分駭人。太子對鹿餅讚不絕口,問她這一手絕活兒是從哪兒學來的?可否願意進宮為自己主廚?
李氏再抬頭時已淚流滿麵:“回太子殿下,民婦自幼跟大內第一名廚為鄰,他家女兒翠玉跟我結拜為姐妹,親手教了我這一手蜜汁鹿餅的絕活兒。後來翠玉進了宮就再沒消息,這些年民婦日夜思念義姐,做夢都想再見一麵。民婦不敢領賞,可否請求殿下幫我打聽一下翠玉的下落?”
李氏說完又是不斷叩頭,太子滿口答應,說過幾天會再來。
回宮以後太子一問才知道,這翠玉正是自己生母燕妃的宮女,太子四歲時燕妃病逝,翠玉也跟著殉了主。
皇上聽到這裏頓時明白了:“難怪我兒那麽喜歡吃那鹿餅,翠玉廚藝是一絕,小時候經常做鹿餅給你們母子吃。”
太子點點頭,又說,他回宮以後一直忙碌,再去獵鹿已經是一個多月以後。那李氏跪在大門外迎接,太子告訴她翠玉的下落,李氏立刻淚如雨下。馮樹低聲斥責她快下去做鹿餅,她瘸著腿走了,誰知身後的地上竟留下了道道血跡!
太子急忙叫住她詢問,李氏神色淒慘,回身磕頭大哭道:“殿下,民女有血海奇冤,求殿下為民女申冤!”
原來,這李氏正是程大功的老婆,丈夫被害慘死,兩個兒子也被判了斬刑,李氏變賣所有祖產想把兒子搭救出來,卻全都打了水漂!哪知這還不算,前日半夜,程家突然衝進一夥人,將李氏打了個半死,威脅她不許再到處告狀……
說到這裏,太子氣不打一處來:“那李元仗著太後寵愛,壞事做絕,兒臣早就想將他辦了,隻是礙於太後情麵,這才跟胡質庸密謀這個法子。請父皇饒恕兒臣的欺君之罪!”
太子“撲通“跪下,皇上趕緊扶起他:“為民申冤是我兒英明,可這件事隻怕是另有隱情!”
皇上道,這李氏顯然不是什麽鹿苑新廚娘,那馮樹用這法子幫她申冤更是犯了大忌,要知道太子何等尊貴,貿然引薦外人主廚,有滅族之罪!馮樹曾在宮裏服侍過燕妃好幾年,怎麽會不懂這個規矩?
於是皇上當即下令嚴查此事。馮樹被捉拿進宮,跪趴在地上瑟瑟發抖。皇上怒道,馮樹置太子的安危於不顧,乃彌天大罪,傳令立即處斬!
馮樹嚇得癱倒在地,急忙掏出一個綢緞絹包,抖抖索索交給一旁的太監。皇上打開一看,頓時愣住了,隻見裏麵是一顆粉紅色鴿子蛋大小的珍珠!那珍珠渾圓豔麗,一看就非俗物。
太子驚奇道:“這珍珠我也有一顆,隻是沒這個個兒大!”皇上神色凝重,揮手讓一個小太監去太子寢宮拿來那顆珍珠。
小太監很快回來了,皇上把大珍珠放在桌上,小珍珠放在桌子邊緣,隔開好遠。說來也怪,小珍珠竟然自動慢慢靠近大珍珠,很快就貼到了一起!
太子連連稱奇,皇上沉著臉,問馮樹這珍珠的來曆,馮樹哆嗦著說:“萬歲,這是那李氏送給奴婢的。說是家裏的東西全賣光了,隻剩下這個寶貝。奴婢不是貪心收賄,隻是覺得這裏似乎另有隱情……請萬歲明察!”
皇上若有所思,擺手讓人把馮樹帶出去,對太子道:“這對珍珠產自東海,大的是母珠,小的是子珠,奇特之處是子珠會自動向母珠靠攏。這是你生母燕妃產下你時,太後賞賜給你們母子的。可你生母早就病死了,這顆母珠也下落不明……”
太子苦笑道:“父皇,我母親真是病死的嗎?我聽說……她是投湖自盡的!”
皇上一愣:“我朝舊製,皇兒立為太子,生母必須賜死,是為了製衡後宮專權、外戚生禍。想當年朕的生母就是朕一生下即被賜死,朕則由當今太後撫養成人。所以你四歲被冊封,隨後你母親就被太後賜死,可她……卻趁夜投湖自盡了。”
太子問道:“那我母親的遺體呢?可有打撈上來?”
皇上歎息道:“朕命人在湖裏打撈了很久,卻隻撈上來她的衣物和鞋子,不見屍身。”
第二天,太子帶著隨從來到了李氏的新家,也就是那李大戶的豪宅。李氏的兩個雙胞胎兒子迎出來接駕,太子急著見李氏,哥倆兒說,昨天夜裏一位貴客臨門,跟母親關在房裏說了好多話。今早發現母親不見了,隻留下了一封書信,讓二人轉交給太子。
太子顫抖著打開密封,李氏在信中說,自己乃太子的生母燕妃,當年她並未死,而是在宮女翠玉的幫助下假裝投湖,瞞過了太後,之後翠玉把她藏在拉糞車裏,逃出了皇宮。
燕妃深知一旦事情敗露就是誅滅九族的慘禍,所以忍痛將臉燙傷毀容,隨後在洛陽城外嫁了一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過起普通百姓的日子。近年太子長大成人,每年來鹿苑獵鹿,她都躲在樹叢後偷看,以解念子之情。此番遭此橫禍,多虧馮樹冒死引薦,還望太子在皇上麵前替他多多求情。最後,燕妃道,她已決意出家,望太子勿念。
太子讀罷,不由熱淚盈眶,灑淚回了皇宮。不久,太後病逝,皇上宣布禪讓退位,傳位給太子。
新皇執政以後,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他秘密派遣自己的授業恩師,閉門教兩個同母異父弟弟讀書。二人一個投軍剿匪,一個科考入仕,都成為北魏重臣。後來二人大修祖墳,倒成全了那看風水的堪輿師一舉成名,成了鼎鼎大名的大師。至於生母燕妃,新皇秘密尋訪過多次,卻再也沒有她的消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