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出席了2013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三屆年會,談到這樣一件事。


    在哈佛學習時,王石遇到一個曾在萬科工作過、正在哈佛讀博士的男孩。一天,男孩對王石說:“王總,我想上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王石很驚訝,對他說:“那是一個找對象的節目,你一個哈佛博士生去上《非誠勿擾》,是不是在開玩笑?”


    男孩很認真地說:“我沒有開玩笑。我就快畢業了,也到該找對象的時候了。”王石說:“《非誠勿擾》是個娛樂節目,你到那兒就能找到對象嗎?”


    男孩說:“我有幾條理由,第一,畢業後我還要找工作。”


    “找工作和上《非誠勿擾》有什麽關係呀?”王石不明白。男孩說:“我算了一下,如果上了《非誠勿擾》,我一個人占用的時間是20分鍾,收視率和廣告費用折算下來就是200萬元。換句話說,如果上了這個節目,我個人就白白使用了200萬元的廣告費。節目下來後,如果我對別人介紹自己,對方會說我認識你,你是《非誠勿擾》裏的那個誰誰誰吧?一下子什麽都不用介紹了,因為20分鍾的節目就已經把我宣傳到位了。”


    聽他這一算賬,王石禁不住讚許道:“不愧是哈佛的學生,你首先考慮的是這個節目能為你免費做宣傳。”


    男孩說:“難道不是嗎?這對我以後找工作也很有用,不僅少了很多交易成本,也少了很多時間成本,兩全其美的事,我為什麽不去做呢?”


    “第二個理由,我確實想談戀愛了。20分鍾能不能找到對象不重要,我通過《非誠勿擾》告訴全世界我想談戀愛,也不排除我就在哈佛和中國的某個女生談對象。隻要我宣傳出去,喜歡我的女生自然就明白了。”


    男孩最後問王石:“如果我上《非誠勿擾》,您能加入我的親友團嗎?”


    兩人聊天一個月後,男孩上了《非誠勿擾》,王石作為親友團成員也參加了節目。主持人孟非說:“這是我們做《非誠勿擾》以來檔次最高的一個親友團:城市規劃發展、投資發展的一位教授,那是哈佛非常資深的一位教授,再一個就是請了萬科集團的董事長王石先生。”


    參加完節目僅十多天,男孩就收到了1400封希望與他建立聯係的電子郵件,他很快找到了對象。2012年畢業典禮後的5月份,他在哈佛舉行了婚禮,然後任教於香港城市理工大學。


    今年4月,男孩告訴王石:“我生了雙胞胎,是兩個女兒,這要感謝您支持我上了《非誠勿擾》,同時也感謝那20分鍾!”


    對此王石很感慨:如果這個哈佛博士生看不上《非誠勿擾》那短短的20分鍾,他也不可能在這麽短時間從上節目到談戀愛,到結婚,到找工作,再到生小孩兒,一氣嗬成。這就是哈佛速度,也是20分鍾所衍生的奇特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靈雞湯小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心靈雞湯小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