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老饕袁枚在《隨園食單》的開篇第一章“須知單”中,就曾對美食與美器做出點評,認同古人所言,“美食不如美器”。有意思的是,除此一節外,老袁用了整整十二章大談特談“美食”,從江海說到天上,從飯前粥米說到飯後茶點,包羅萬象,細致周全,卻唯獨沒再談“美器”。是故,在此,我鬥膽將“古人所言”稍作修改——美食亦如美器。食與器的搭配組合,於我眼裏,是生活,亦是一出高於生活的餐桌美學。
乍暖還寒時,蟹肥膏黃。說起中國人啖蟹的悠悠曆史,其淵藪可推至西周。自魏晉,食蟹興起。月下臨風,品蟹賞菊,本是風雅美事。然而,徒手執蟹而食,難免顯得俗笨;若改用左手持蟹螯,右手持酒杯,雖不羈卻也難說韻致。如何將“品”字發揮得淋漓盡致?明代江南的能工巧匠於是發明了一種專門的食蟹工具,包括錘、鐓、鉗、鏟、匙、叉、刮、針,俗稱“蟹八件”。蟹錘錘蓋,蟹鉗碎螯,蟹匙取班,蟹針剔肉,一來二去,蟹之甘腴,酒之醇美,不醉自醉。膳畢,至巧者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獨孤求敗,引得群羨。
向來重視雅致生活的日本人,在食與器的互襯上也可謂盡心盡力,於細節處的勾勒與考究更叫人驚豔。
一次,與友人一同拜訪位於福岡縣的某間老鋪果子店,主人精心製作了兩道玲瓏精致的生果子送上,名曰“若鯰”“鈴鐺”。所謂“若鯰”乃日本六月的代表性點心,狀如初夏鯰魚;用橢圓形的海綿蛋糕皮,包裹著咬勁十足的年糕,卷成半月形,烤製而成。另一道“鈴鐺”則具象不少,其形恰如你我所熟知的卡通形象機器貓頸項上懸掛的小玩意;烘烤至金黃的鬆脆外殼裏,嵌滿了手磨紅豆泥。敷衍說完一句“我開動了”便急不可耐地操起筷子朝溫軟如玉的若鯰下手。用罷一道,含一口冰水,筷尖又迫不及待紮向鈴鐺。豈料,向來沉穩的友人忽然伸手製止。
原來,若鯰可以用筷子夾食,到了鈴鐺,便不妥了,需改用專門的木扡。友人解釋,由於若鯰形為長條,且經卷製而成,不複黏合,使用細頭筷子,食者可以巧妙地掌控手指力度,從而輕巧地進行夾取而無須擔心外皮垮塌或破損,保證了點心入口的完整度;另外,筷體的修長,與若鯰在視覺上有相似的線條美,二者搭配,亦合審美。至於鈴鐺,狀如丸,用筷子夾顯然易滑落,若直接以筷尖戳入,則顯得粗野,因此,用削磨得細薄的木扡叉食,優雅雋永;此外,直徑不足五厘米的小球,配搭著長不過三寸的木扡,畫麵俏皮雅麗,頗有幾分情趣。
事實上,食料的精細與否從來不是問題,即便素樸如白米飯,選對了食器,亦叫人心生歡喜。舀一勺米飯輕扣於陶製碗內,細膩的坯底,用具有自然氣息的素黃與高綠搭襯著擔當主色調,隨性的手繪線條看似拙樸,實則別有一番滋味。端上桌的瞬間,如同一抹來自鄉間田野的春風拂麵,生機盎然。抑或盛一團置於刷上了極為內斂的金色的碗中,米粒的潤澤與暗金色交輝,此間華美可謂不動聲色,低調的奢華簡直讓人愛不釋手。陶藝匠人小比田潤說,“好的食器,會讓人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誠然,古樸也好,精致也罷,即便隻是形色普通的器具,一旦有了食物的加盟,亦頓生鮮活。食器的偉大在於“不喧嘩”,安靜地襯托,卻讓人分外珍惜碗中的天地。
絮語及此,不妨今夜小確幸一回。挑一隻稱心如意的碗,招待自己。
乍暖還寒時,蟹肥膏黃。說起中國人啖蟹的悠悠曆史,其淵藪可推至西周。自魏晉,食蟹興起。月下臨風,品蟹賞菊,本是風雅美事。然而,徒手執蟹而食,難免顯得俗笨;若改用左手持蟹螯,右手持酒杯,雖不羈卻也難說韻致。如何將“品”字發揮得淋漓盡致?明代江南的能工巧匠於是發明了一種專門的食蟹工具,包括錘、鐓、鉗、鏟、匙、叉、刮、針,俗稱“蟹八件”。蟹錘錘蓋,蟹鉗碎螯,蟹匙取班,蟹針剔肉,一來二去,蟹之甘腴,酒之醇美,不醉自醉。膳畢,至巧者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獨孤求敗,引得群羨。
向來重視雅致生活的日本人,在食與器的互襯上也可謂盡心盡力,於細節處的勾勒與考究更叫人驚豔。
一次,與友人一同拜訪位於福岡縣的某間老鋪果子店,主人精心製作了兩道玲瓏精致的生果子送上,名曰“若鯰”“鈴鐺”。所謂“若鯰”乃日本六月的代表性點心,狀如初夏鯰魚;用橢圓形的海綿蛋糕皮,包裹著咬勁十足的年糕,卷成半月形,烤製而成。另一道“鈴鐺”則具象不少,其形恰如你我所熟知的卡通形象機器貓頸項上懸掛的小玩意;烘烤至金黃的鬆脆外殼裏,嵌滿了手磨紅豆泥。敷衍說完一句“我開動了”便急不可耐地操起筷子朝溫軟如玉的若鯰下手。用罷一道,含一口冰水,筷尖又迫不及待紮向鈴鐺。豈料,向來沉穩的友人忽然伸手製止。
原來,若鯰可以用筷子夾食,到了鈴鐺,便不妥了,需改用專門的木扡。友人解釋,由於若鯰形為長條,且經卷製而成,不複黏合,使用細頭筷子,食者可以巧妙地掌控手指力度,從而輕巧地進行夾取而無須擔心外皮垮塌或破損,保證了點心入口的完整度;另外,筷體的修長,與若鯰在視覺上有相似的線條美,二者搭配,亦合審美。至於鈴鐺,狀如丸,用筷子夾顯然易滑落,若直接以筷尖戳入,則顯得粗野,因此,用削磨得細薄的木扡叉食,優雅雋永;此外,直徑不足五厘米的小球,配搭著長不過三寸的木扡,畫麵俏皮雅麗,頗有幾分情趣。
事實上,食料的精細與否從來不是問題,即便素樸如白米飯,選對了食器,亦叫人心生歡喜。舀一勺米飯輕扣於陶製碗內,細膩的坯底,用具有自然氣息的素黃與高綠搭襯著擔當主色調,隨性的手繪線條看似拙樸,實則別有一番滋味。端上桌的瞬間,如同一抹來自鄉間田野的春風拂麵,生機盎然。抑或盛一團置於刷上了極為內斂的金色的碗中,米粒的潤澤與暗金色交輝,此間華美可謂不動聲色,低調的奢華簡直讓人愛不釋手。陶藝匠人小比田潤說,“好的食器,會讓人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誠然,古樸也好,精致也罷,即便隻是形色普通的器具,一旦有了食物的加盟,亦頓生鮮活。食器的偉大在於“不喧嘩”,安靜地襯托,卻讓人分外珍惜碗中的天地。
絮語及此,不妨今夜小確幸一回。挑一隻稱心如意的碗,招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