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名字,路平整個人直接呆滯住。


    “……你說誰??”


    “李滄海!”


    百年孤寂又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隨即不耐煩地擺擺手:“問那麽多幹什麽?你一個小年輕,肯定是沒聽過這名字的。”


    不,這名字我還真聽說過。


    “你可能不信,但她確實是我此生見過最完美的女人……”


    麻煩注意一下形象好嗎?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這有什麽不信的?既然能夠同時迷住你和枯榮大師兩人,想也知道那位叫李滄海的前輩肯定相當優秀。”


    若是讓百年孤寂得知拜倒在李滄海石榴裙下的不止他和枯榮兩人,還有一個逍遙派的無崖子,也不知道他會是什麽心情……


    路平消化了一下這個信息,又忍不住好奇問道:“你剛才說,李前輩心有所屬,所以拒絕了你們兩人的追求。”


    “卻不知又是哪一位幸運兒,能奪得佳人青睞?”


    百年孤寂冷哼一聲,似乎不怎麽願意提及那個情敵,不過最終還是說了出來:“那人的名字,在如今江湖上也是相當有名了,不出意外的話,你肯定聽說過他的名字。”


    “隻不過在當年,他卻不是江湖人,隻是個極其普通、不會武功、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而已。”


    “一個普通書生,卻偏偏把李滄海迷得暈頭轉向,這才是讓我來氣的地方。”


    路平聽得眼角直跳。


    什麽檔次啊,也敢小看在江湖上闖蕩的軟弱讀書人?


    話說這履曆怎麽那麽熟悉呢?


    百年孤寂歎了口氣,繼續說道:“誰也沒想到,那書生最後竟然以文入武,在翻閱大量道藏典籍之後,創造出了一本絕世武功,轉眼成為江湖上最頂尖的高手之一。”


    “那人就是昔年南宋江湖的‘三傑’之一,黃裳。”


    關於李滄海和黃裳的故事,路平沒有繼續在探究下去。


    事實上百年孤寂本身知道的也不多,他在表白被拒絕之後,便心灰意冷,一個人浪跡天涯,此後再沒有與李滄海見過麵。


    直到多年後,黃裳以‘九陰真經’成名於江湖,他才想起這是當年那個迷走心上人的書生的名字。


    隻是那時,黃裳身邊已經沒了李滄海的蹤影。


    之後又過了數年,黃裳也消失在江湖人的視野當中,不知去向,隻剩下一本九陰真經,可以證明江湖上確實曾有過這號人物。


    路平心中掐算了一下時間,就知道這個黃裳的經曆,肯定和金書當中的不同。


    金書世界中的設定是,黃裳一家老小被賊人屠戮,他想報仇卻武功不行,隻能寄希望於朝廷,於是科舉入仕。


    做官後,黃裳借職權之便,翻閱了大量存放在宮廷內的道藏典籍,嘔心瀝血創造出九陰真經,同時成為絕世高手。


    可是當他出關之後,才發現仇人早就死了,於是將九陰真經托付給王重陽,不知去向。


    但在這個世界中,因為異族入侵趙宋那段過往,黃裳並沒有成功科舉入仕做官,所以他具體是在哪裏翻閱典籍、如何創造出九陰真經的,江湖人並不清楚。


    路平猜想,其中緣由,或許和李滄海有所關聯,隻是一時間也無從考證。


    次日,路平被百年孤寂從被窩裏拽起來。


    “小子,快起來看戲,那找茬的鳩摩智來了!”


    路平瞬間清醒過來。


    等到他梳洗完畢,急急忙忙從客房趕到牟尼堂時,這裏已經聚集了許多人。


    天龍寺這邊的,以枯榮大師為首,在他旁邊是一燈、本相、本因、本參、本觀,一行人坐於東首蒲團之上。


    西首蒲團則是坐著十來個西域僧人,各個是猙獰可畏的漢子。


    為首之人卻不同,隻見他不到五十歲年紀,身穿黃色僧袍,布衣芒鞋,臉上神采飛揚,隱隱有寶光流動,便如是明珠寶玉,自然生輝。


    看這個相貌,就知道此人便是鳩摩智。


    在他身旁還放著一個打開的黃金箱,裏麵放著三本書。


    路平又往堂中別處掃了一眼,發現周圍還站著許多小沙彌,除此之外,程英和陸無雙兩女也在其中。


    百年孤寂卻是以客人身份,坐在天龍寺僧眾旁邊。


    路平舉步上前,聽得鳩摩智說道:“……慕容先生將次三卷奇書賜贈,小僧批閱鑽研之下,獲益良多。”


    “現願將這三卷奇書,與貴寺交換六脈神劍包經。若蒙眾位大師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諾,實在感激不盡。”


    一聽這話,路平就知道,這便是鳩摩智先禮後兵的做派了。


    鳩摩智雖意圖染指六脈神劍,卻並非強取豪奪,而是用‘武學交換’,拿出了少林七十二絕技的要旨、練法和破解之道。


    而這些東西,就記錄在他帶來的三本書當中,鳩摩智正是打算用這三本書,換取六脈神劍的劍譜副本。


    少林七十二絕技,在江湖上的名聲可謂相當響亮,其中每一種武功,都足夠讓人花上數年,甚至十數年的時間去鑽研。


    在過往的曆史中,也隻有宋初的一位高僧,曾身兼二十三門絕技,除此之外再無人曾練到二十門以上。


    但這是對頂尖高手而言的數量。


    尋常少林弟子,若能練得任意一種絕技,便算得上少林寺的中堅力量;而若是習得三門以上,便有資格競爭寺中的堂主、殿主、院主的職位了。


    不得不說,鳩摩智這個‘交換武學’的提議,是相當有誘惑力的。


    路平注意到,坐在蒲團上的幾個本字輩僧人,麵上已經有了應允之色,隻是枯榮和方丈兩人未開口,其他人不便隨口說話。


    緊接著,鳩摩智便當著眾人的麵,開始演習起七十二絕技中的‘拈花指’‘多羅葉指’‘無相劫指’這三門指法來。


    一時堂上呼呼風嘯,又是袖袍翻飛,又是氣勁四射,又是木箱上的鉸鏈、銅片、鐵扣等金屬附件紛紛碎裂,劈啪作響。


    如此一幕,更是看得天龍寺眾僧各個心驚。


    路平在角落裏默默注視著在堂上大顯身手的鳩摩智,眼中大感興趣。


    ‘這個世界的鳩摩智分明沒有和李秋水學過小無相功,那他是怎麽將這三門指法練到這般火候的?’


    ‘是特意挑出了三門自己擅長的指法來展示,還是說他另有奇遇?’


    在路平看來,以鳩摩智的天賦才情,要將三門絕技練到這種地步,其實不算多困難,甚至就算再來三門、六門,甚至是九門絕技,他也完全可以駕馭。


    隻是要想掌握更多,卻是絕不能夠了。


    因為想要完美掌控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就必須要靜心修禪,搭配不同的佛經化消武學中戾氣,否則容易走火入魔。


    眼前的鳩摩智,看上去完全沒有靜心潛修佛理的欲望,所以十二門絕技,就該是他所能掌控的極限了。


    ‘他的內功,似乎也相當渾厚,是七十二絕技帶來的影響嗎?還是說……’


    思忖間,鳩摩智已經停下了演武,而枯榮也給出了自己的答複——


    不換!


    不換的原因有二:一是貪多嚼不爛;二是擔心惹禍上身。


    段氏一陽指精妙非常,縱然在座本字輩僧人,也多隻修煉到第四品的境界,且以他們的資質,便是再活一百年也練不到一品。


    而‘指法無優劣,功力有高下’,少林寺的武學縱然高深,但他們連自家的武功都沒學明白,再學其他武功,隻不過平白拖累進度而已。


    這便是貪多嚼不爛。


    至於惹禍上身,一個是擔心武學外流,以後被慕容家‘還施彼身’,另一個則是擔心少林得知此事之後過來找茬。


    綜合這兩點,枯榮沒有半分猶豫,直接拒絕了鳩摩智的提案。


    如今的鳩摩智,隻是一介西域番僧,並非吐蕃國師,也就沒有底氣說出‘影響兩國和平’之類的話來。


    少了這份威脅,天龍寺眾僧自不怕他,幹脆利落地拉著人進入比武環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武:靠霹靂武學實現降維打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亂之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亂之花並收藏綜武:靠霹靂武學實現降維打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