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望北朝南峰
綜武:靠霹靂武學實現降維打擊 作者:狂亂之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宋突然停下了持續半年的戰爭,這讓整個北武林的人既感慶幸,又覺疑惑。
就在此時,上至三國朝堂、下至江湖各派,同時收到了一封路平寄出的請柬。
請柬當中,以‘商議未來天下局勢’為名,相邀眾人在半月後前往‘望北朝南峰’。
半個月後,兩宋、大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以及江湖上大小門派的話事人,紛紛來到望北朝南。
然而眾人還未登山,就先被此地的變化震蕩得無以複加。
“不對勁!十分甚至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我記得這裏以前分明是一片平地的,怎麽現在竟長出了一座千丈山峰?就算是地震、板塊碰撞,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這麽大的變化才對啊!”
憑空矗立在平地上的山峰,成為了望北朝南最顯眼的標誌。
無論是誰,隻要來到這附近,都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這座山峰的不簡單之處。
此時的望北朝南峰,和當日路平拔地而起的山峰已經全然不同。
為了迎接這場席卷整個北武林的盛事,路平化身建築設計師,專門花了一天時間,將整座山峰重新打造了一番。
此時的望北朝南峰已經升到了千丈高,遠遠看去,就好像是一柄被鎖鏈纏繞的、從九天之上直插入大地的利劍——
山峰的最頂端,是幾乎呈圓柱形石質‘劍柄’,煙雲繚繞,宛如仙境。
從上往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地方,也就是‘劍格’的位置,山峰向四麵八方橫伸而出,展成一塊八角星狀的石台。
路平現在就定居在那上麵。
自石台往下一直到山腳,剩餘三分之二的山峰,也就是這柄劍的‘劍身’,是幾乎垂直的堅壁。
山壁上各處皆長滿青苔、爬遍藤蔓,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老樹破壁而出,長出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的景象來。
如此險峻的高峰,可謂飛鳥也難越,猿猱見了也愁攀援,哪怕是江湖上最頂尖的輕功高手親自前來,也要望而卻步。
好在,路平並不是完全不給眾人登上‘望北朝南峰’的機會。
山腳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大約五裏的地方,各有一條傾斜的‘石橋’從地麵‘長出’,一直延伸到山峰從下往上大約三分之一的位置。
四條石橋與地麵之間的夾角大約隻有21.8度,不算太陡,從頭到尾一氣嗬成,中無遺漏,表麵平整,寬度也還算富餘,可容二三十人並肩同行,厚度上也有數十米。
但石橋左右皆無欄杆,底下更是完全懸空,若是不小心從旁邊掉下去,或者因承重太過而坍塌,上麵的人肯定要摔得粉身碎骨。
這古怪的建築結構,就算是天下最厲害的橋梁設計師來,也要歎為觀止、自愧不如。
或許隻有將地麵當做布剪出條狀來,再以‘裁縫之術’搭上去,才能做到了。
在石橋頂部稍微往上一點的地方,是一塊巨大的圓形石台。
粗略一算,可容兩萬人。
石台往上數十丈的位置,又各有一條巨大的石質鎖鏈,從山峰中間長出。
石鏈沿著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一直延伸到劍格的位置,與八星台的八個尖端相連。
八條石鏈節節相扣,中間鏤空,寬度也僅容兩三人。
若說下麵的石橋,隻要稍微膽大一些就能攀登上來,那這上麵的石鏈,就必須要絕頂的輕功高手,才敢試一試了。
有了這上下共計十二條造型古怪的石橋、石鏈,頓時使得這座‘望北朝南峰’看起來像是被鎖鏈纏繞的巨劍。
遠眺觀之,整座山峰又好似一個‘來’字。
非但如此,在‘劍身’之上,還以外刻的方式,用行楷寫著巨大的‘望北朝南’四個字。
這四個字筆勢雄健灑脫、蒼勁有力,比當代書法大家的作品也不遑多讓。
若是習武之人將意誌沉浸其中,甚至還能夠隱隱感受到一股似有若無的武道精神,奧妙無窮。
“如此奇峰,世所罕見!”
“你們看,這山峰的造型實在古怪至極,我甚至懷疑它是人造的!”
“不用懷疑,我盜了三十年的墓,在風水、山川方麵極有研究,一眼就可以看透一座山前後五百年的模樣。”
“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自然界是不會形成這種奇葩模樣的山峰的。”
群俠議論紛紛,目光不斷從山頂看到山腳,又從山腳看回山頂,隨後在震撼、激動和無盡的感歎當中,沿著那四條驚險的石橋,登上了山峰中間的圓形石台。
來到台上,映入眼簾的是一處被特意開辟出來,位於石台正中央的大廣場。
群俠穿插在人群中,左右環顧,立刻發現了兩頂極為神秘的金色大轎。
要知道,以望北朝南峰這種險峻的程度,哪怕是普通人,想要從山腳登到這個石台上,都已十分不易,更遑論要抬著轎子上來。
再看看圍在兩座轎子旁邊的人,無不是歸附三國朝廷的高手。
如諸葛正我、四大名捕、元十三限、金風細雨樓、全真七子、少林玄字輩僧人等,皆守護在側,且各個屏息凝神、嚴陣以待。
可見轎子中的一定十分顯赫,非富即貴,說不定就是兩位官家。
除了這顯然地位不凡的人之外,更有丐幫、權力幫、十二連環塢、梁山、連雲寨、唐門、桃花島、逍遙派等江湖勢力的代表,以及許多在江湖上成名多年的遊俠。
“廟堂、江湖,該來的人、不該來的人,今天可全都來了。”
“老子行走江湖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的大人物!能夠親身參與到這種場麵來,今天就算是死了也值呀!”
“這次的情況,可比半年多前擂鼓山那一陣要盛大多了。”
“可不是嘛!擂鼓山那一陣,隻是以‘棋會’為名,但這次咱們收到的請柬,可是以‘商議天下局勢,決定江山共主’為名的!”
“老子長這麽大,還是頭一次聽說,這皇帝的位置可以商量著來的……”
“確實……若真的可以商量著來,那我也想試試!”
“少做你娘的美夢了,看不到那邊兩座金燦燦的大轎子嗎?我猜裏麵坐著的一定是兩宋的官家!”
“我雖有聽說那路平的武道已達通天之境,但沒想到他竟然有這般本事,連趙宋家的皇帝都能請來,真是好強的手段、好大的排場!”
“嗬嗬……這位兄台,這話你可說錯了!”
“哦?哪裏錯了,還請賜教?”
“這兩個皇帝可不是被路平請來的,而是受到了脅迫,不得不來!”
“誰能脅迫到皇帝?莫非是……路平?”
“除了他還能有誰?我聽說是路平向二帝發出了‘止戰宣告’,並揚言若是不聽,就要親上兩宋皇宮取下他們的首級。他們怕了,故而不敢不來。”
“若非如此,誰能讓正打得不可開交的兩宋,突然止戰言和?”
“這……有點道理啊。”
“哈哈哈……這做法倒也簡單粗暴,老子喜歡!”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間,突然——
雲海洶湧,天降聖光,神虹開道,仙樂臨空。
伴隨著清朗詩號,一道翩翩仙影,禦龍乘風而至。
“身披六銖衣,禦宇藏真理,雲中封神路,紫微降天啟!”
就在此時,上至三國朝堂、下至江湖各派,同時收到了一封路平寄出的請柬。
請柬當中,以‘商議未來天下局勢’為名,相邀眾人在半月後前往‘望北朝南峰’。
半個月後,兩宋、大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以及江湖上大小門派的話事人,紛紛來到望北朝南。
然而眾人還未登山,就先被此地的變化震蕩得無以複加。
“不對勁!十分甚至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我記得這裏以前分明是一片平地的,怎麽現在竟長出了一座千丈山峰?就算是地震、板塊碰撞,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這麽大的變化才對啊!”
憑空矗立在平地上的山峰,成為了望北朝南最顯眼的標誌。
無論是誰,隻要來到這附近,都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這座山峰的不簡單之處。
此時的望北朝南峰,和當日路平拔地而起的山峰已經全然不同。
為了迎接這場席卷整個北武林的盛事,路平化身建築設計師,專門花了一天時間,將整座山峰重新打造了一番。
此時的望北朝南峰已經升到了千丈高,遠遠看去,就好像是一柄被鎖鏈纏繞的、從九天之上直插入大地的利劍——
山峰的最頂端,是幾乎呈圓柱形石質‘劍柄’,煙雲繚繞,宛如仙境。
從上往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地方,也就是‘劍格’的位置,山峰向四麵八方橫伸而出,展成一塊八角星狀的石台。
路平現在就定居在那上麵。
自石台往下一直到山腳,剩餘三分之二的山峰,也就是這柄劍的‘劍身’,是幾乎垂直的堅壁。
山壁上各處皆長滿青苔、爬遍藤蔓,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老樹破壁而出,長出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的景象來。
如此險峻的高峰,可謂飛鳥也難越,猿猱見了也愁攀援,哪怕是江湖上最頂尖的輕功高手親自前來,也要望而卻步。
好在,路平並不是完全不給眾人登上‘望北朝南峰’的機會。
山腳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大約五裏的地方,各有一條傾斜的‘石橋’從地麵‘長出’,一直延伸到山峰從下往上大約三分之一的位置。
四條石橋與地麵之間的夾角大約隻有21.8度,不算太陡,從頭到尾一氣嗬成,中無遺漏,表麵平整,寬度也還算富餘,可容二三十人並肩同行,厚度上也有數十米。
但石橋左右皆無欄杆,底下更是完全懸空,若是不小心從旁邊掉下去,或者因承重太過而坍塌,上麵的人肯定要摔得粉身碎骨。
這古怪的建築結構,就算是天下最厲害的橋梁設計師來,也要歎為觀止、自愧不如。
或許隻有將地麵當做布剪出條狀來,再以‘裁縫之術’搭上去,才能做到了。
在石橋頂部稍微往上一點的地方,是一塊巨大的圓形石台。
粗略一算,可容兩萬人。
石台往上數十丈的位置,又各有一條巨大的石質鎖鏈,從山峰中間長出。
石鏈沿著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一直延伸到劍格的位置,與八星台的八個尖端相連。
八條石鏈節節相扣,中間鏤空,寬度也僅容兩三人。
若說下麵的石橋,隻要稍微膽大一些就能攀登上來,那這上麵的石鏈,就必須要絕頂的輕功高手,才敢試一試了。
有了這上下共計十二條造型古怪的石橋、石鏈,頓時使得這座‘望北朝南峰’看起來像是被鎖鏈纏繞的巨劍。
遠眺觀之,整座山峰又好似一個‘來’字。
非但如此,在‘劍身’之上,還以外刻的方式,用行楷寫著巨大的‘望北朝南’四個字。
這四個字筆勢雄健灑脫、蒼勁有力,比當代書法大家的作品也不遑多讓。
若是習武之人將意誌沉浸其中,甚至還能夠隱隱感受到一股似有若無的武道精神,奧妙無窮。
“如此奇峰,世所罕見!”
“你們看,這山峰的造型實在古怪至極,我甚至懷疑它是人造的!”
“不用懷疑,我盜了三十年的墓,在風水、山川方麵極有研究,一眼就可以看透一座山前後五百年的模樣。”
“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自然界是不會形成這種奇葩模樣的山峰的。”
群俠議論紛紛,目光不斷從山頂看到山腳,又從山腳看回山頂,隨後在震撼、激動和無盡的感歎當中,沿著那四條驚險的石橋,登上了山峰中間的圓形石台。
來到台上,映入眼簾的是一處被特意開辟出來,位於石台正中央的大廣場。
群俠穿插在人群中,左右環顧,立刻發現了兩頂極為神秘的金色大轎。
要知道,以望北朝南峰這種險峻的程度,哪怕是普通人,想要從山腳登到這個石台上,都已十分不易,更遑論要抬著轎子上來。
再看看圍在兩座轎子旁邊的人,無不是歸附三國朝廷的高手。
如諸葛正我、四大名捕、元十三限、金風細雨樓、全真七子、少林玄字輩僧人等,皆守護在側,且各個屏息凝神、嚴陣以待。
可見轎子中的一定十分顯赫,非富即貴,說不定就是兩位官家。
除了這顯然地位不凡的人之外,更有丐幫、權力幫、十二連環塢、梁山、連雲寨、唐門、桃花島、逍遙派等江湖勢力的代表,以及許多在江湖上成名多年的遊俠。
“廟堂、江湖,該來的人、不該來的人,今天可全都來了。”
“老子行走江湖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的大人物!能夠親身參與到這種場麵來,今天就算是死了也值呀!”
“這次的情況,可比半年多前擂鼓山那一陣要盛大多了。”
“可不是嘛!擂鼓山那一陣,隻是以‘棋會’為名,但這次咱們收到的請柬,可是以‘商議天下局勢,決定江山共主’為名的!”
“老子長這麽大,還是頭一次聽說,這皇帝的位置可以商量著來的……”
“確實……若真的可以商量著來,那我也想試試!”
“少做你娘的美夢了,看不到那邊兩座金燦燦的大轎子嗎?我猜裏麵坐著的一定是兩宋的官家!”
“我雖有聽說那路平的武道已達通天之境,但沒想到他竟然有這般本事,連趙宋家的皇帝都能請來,真是好強的手段、好大的排場!”
“嗬嗬……這位兄台,這話你可說錯了!”
“哦?哪裏錯了,還請賜教?”
“這兩個皇帝可不是被路平請來的,而是受到了脅迫,不得不來!”
“誰能脅迫到皇帝?莫非是……路平?”
“除了他還能有誰?我聽說是路平向二帝發出了‘止戰宣告’,並揚言若是不聽,就要親上兩宋皇宮取下他們的首級。他們怕了,故而不敢不來。”
“若非如此,誰能讓正打得不可開交的兩宋,突然止戰言和?”
“這……有點道理啊。”
“哈哈哈……這做法倒也簡單粗暴,老子喜歡!”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間,突然——
雲海洶湧,天降聖光,神虹開道,仙樂臨空。
伴隨著清朗詩號,一道翩翩仙影,禦龍乘風而至。
“身披六銖衣,禦宇藏真理,雲中封神路,紫微降天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