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張郃、高覽,魯達見徐庶一瘸一拐,關心道:“卷起褲子來,灑家看看你傷勢。”
徐庶擺手道:“哥哥不要擔心,吃那姓張的使槍攥敲了孤拐,雖然疼痛,倒無大事,沒幾日便好。哎,小弟無能,讓哥哥丟臉了。”
魯達笑道:“兄弟,你是聰明的人,豈不知勝敗乃兵家常事?再說衝陣斬將,自有為兄的在,讓你這聰明腦瓜子上陣殺敵,乃是我做主將的有失安排。”
兩人正說,忽然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魯達視之,卻是張寶身邊的親將。
那隊長奔到近前,滾鞍下馬,滿麵惶恐叫道:“太平王不好了,我軍行進之間,大批官兵來攻,皆是精銳騎軍,地公將軍請太平王速速回兵救應!”
魯達驚道:“大批官兵?區區河內郡,能有多少人馬?如何在這裏伏擊了灑家,還有精銳騎兵去打地公將軍?”
徐庶也自震驚,追問道:“可記得敵軍主將打得什麽旗號?”
好在那親兵隊長也能識字,回想片刻,叫道:“最高一杆旗上,書著‘漢並州刺史丁’幾個字。”
徐庶奇道:“並州刺史不是董卓麽?如何姓丁?”
魯達冷笑道:“董卓那廝在廣宗被灑家大敗,必是朝廷奪了官職,又令能將充任。哼,這姓丁的撮鳥好大胃口,一頭來打灑家,一頭去打地公將軍,這是存心吞了俺這十餘萬人!朱儁帶著劉備三人尚且做不到的事業,他也配想?”
徐庶細想一回,皺眉道:“吾聞大將軍何進麾下有個愛將,叫做丁原,乃是泰山郡寒門子弟,弓馬嫻熟,凡戰敢先,莫非便是此人?”
魯達聽得丁原之名,念叨幾遍道:“這個名字灑家似也聽說,那麽可見不是等閑之輩了。”
那親兵隊長拜倒道:“太平王,求你快快出兵,不然地公將軍危矣!”
魯達喝道:“你休裹鳥亂!灑家這裏也才大敗一場,若將這夥敗兵去,能濟什麽鳥事?”
他左右看顧一回,下令道:“韓當,你同徐庶兩個,把當下兵馬分為兩股,如先前伏擊俺們的官兵般,依舊伏於兩側,那些所殺官兵不及帶走的弓弩、火具都收拾起來,灑家接應了地公將軍來,敵軍必追,伱們便照官兵例子伏擊他,灑家自會回援。此外還有一事……”
徐庶搶著道:“封了官兵們退走之路,免得腹背來攻。”
魯達喜道:“正是如此!好兄弟,有你這般細心,灑家無憂也。”
又呼道:“典韋!灑家要去救地公將軍,你可敢同灑家去闖千軍萬馬?”
典韋拍胸脯叫道:“殺到洛陽,也隨你去!”
魯達哈哈大笑,當下兩人上馬,也不必那親將引路,策馬往回奔走,那親將緊緊相隨。
如此奔出十餘裏,便聞殺聲震徹四野,卻是張寶所部十餘萬人,已被官兵衝散,彼此不能相顧。
魯達縱馬登上小坡,使個點兵之法看去,那些官兵也不過五六千人,卻厲害在都是騎兵,散為數十人一股,四下奔逐,凡遇黃巾結陣,則馳旋左右以箭射之,先射其指揮之人,再射精壯戰士,待其陣四麵潰散,則縱馬揮刀追殺。
魯達見了驚道:“這支騎兵,殺法好生老道!”
典韋甕聲甕氣道:“並州狼騎名震天下,自然厲害。”
魯達後怕道:“所幸董卓當初來廣宗,不曾帶這支兵,不然倒不易敗他了。”
又道:“如今大軍敗勢已成,隻好先救了地公將軍走路。好在官兵為數不多,待我二人吸引住他主力,其餘教眾便可四散逃生,慢慢往太行匯合。”
此時黃巾大部雖潰,中間卻有三四千人兀自結陣不散,裏麵旗幟高挑,正是張寶所在!
典韋奇道:“這般大敗,這廝為何還不逃生?”
魯達歎道:“張家兄弟三人,都是有血性的好漢,灑家料得地公將軍所想,也是要勾住官兵主力,好讓那些沒有戰力的老弱們能夠逃遁。”
典韋聽了,點頭讚道:“若是這般漢子,不枉俺們拚命來救。”
兩個當即策馬直衝下去,一條直線徑奔張寶所在,奔得近了,魯達撒開喉嚨大吼:“地公將軍休驚,灑家魯達來也!”
他這一聲吼,聲傳數裏,便是殺聲四起的戰場上也自清晰。
便見那些黃巾士氣一振,齊齊歡呼道:“太平王來救我等也!”
官兵陣中,丁原大怒。
原來當初董卓敗兵問罪,撤了職位,十常侍收人錢財,本要讓一個叫張懿的世家子接任並州刺史職位。
卻是何進進言,道是黃巾張梁率部遁入太行山,臨河虎視,不可不防,須令能戰之將駐守並州方可禦敵。
因此保舉丁原任職,又封其為騎都尉,將各郡騎兵集合於麾下統一指揮,為洛陽北麵屏障。
此前魯達擊破陳留郡兵,何進令王匡去任河內太守,引眾阻止魯達北上,怕他兵力不夠,便調丁原引並州兵前來相助。
丁原此人,才幹不淺,隻因門戶低微,曆年來升遷緩慢。如今得了何進提拔,矢誌要幹一番事業,入主並州以來,大刀闊斧練兵,提拔了許多寒門將種,正是誌得意滿時。
今日他揮兵至河內,配合王匡,一舉擊破張寶,正要克殲頑敵,摘取張寶首級獻功,忽聞魯達呼名而戰,激起黃巾士氣,勃然怒道:“本刺史千軍萬馬在此,量他一介賊寇,豈敢來捋虎須?誰去取他人頭?”
話音出口,兩人齊聲道:“末將願往!”
丁原視之,乃是麾下新提拔的兩名從事,一個是並州雁門郡人氏,姓張名遼,字文遠,另一個是並州雲中郡人氏,姓張名揚,字稚叔,皆軍中有名猛士。
丁原高聲道:“魯達此人,據傳是張角以絕大法力請下凡間的神將,此說自是妖言惑眾,但天下黃巾皆深信不疑,概因此人自出世來,轉戰廣宗、曲陽、陽城、宛城戰場,戰無不勝,卻是實情。朱儁說此人有萬夫之勇,不遜古時項籍,汝二人若斬得他頭,名揚天下不遠,可同往之。”
那二將都是風華正茂年紀,血氣最盛,聞此言語,滿腔血沸,急喘如牛,齊齊抱拳道:“必為刺史斬殺此獠!”
丁原又道:“大將軍視此人為肉中之刺,爾等若能立奇功,本刺史當親詣大將軍駕前,為爾等請功。”
二將血氣愈賁,齊齊呐喊,各挺長槍,引二三十騎兵殺向魯達。
丁原見他二人戰意蒸騰,心中歡喜,回頭道:“奉先吾兒,你道二張能取魯達頭顱否。”
他身後一員壯士,身高九尺,濃眉朗目,英風振作,聞言睜開眼來,淡淡笑道:“若魯賊敗於文員、稚叔之手,可見神將之說實屬妖言,若能勝之,也自無妨,孩兒當於此十萬黃巾目前,揮鋒斬神!”
有道是:
文遠稚叔雙勇將,魯達更號萬人敵。九原飛將奉先呂,長戟驚神奮鐵蹄。
徐庶擺手道:“哥哥不要擔心,吃那姓張的使槍攥敲了孤拐,雖然疼痛,倒無大事,沒幾日便好。哎,小弟無能,讓哥哥丟臉了。”
魯達笑道:“兄弟,你是聰明的人,豈不知勝敗乃兵家常事?再說衝陣斬將,自有為兄的在,讓你這聰明腦瓜子上陣殺敵,乃是我做主將的有失安排。”
兩人正說,忽然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魯達視之,卻是張寶身邊的親將。
那隊長奔到近前,滾鞍下馬,滿麵惶恐叫道:“太平王不好了,我軍行進之間,大批官兵來攻,皆是精銳騎軍,地公將軍請太平王速速回兵救應!”
魯達驚道:“大批官兵?區區河內郡,能有多少人馬?如何在這裏伏擊了灑家,還有精銳騎兵去打地公將軍?”
徐庶也自震驚,追問道:“可記得敵軍主將打得什麽旗號?”
好在那親兵隊長也能識字,回想片刻,叫道:“最高一杆旗上,書著‘漢並州刺史丁’幾個字。”
徐庶奇道:“並州刺史不是董卓麽?如何姓丁?”
魯達冷笑道:“董卓那廝在廣宗被灑家大敗,必是朝廷奪了官職,又令能將充任。哼,這姓丁的撮鳥好大胃口,一頭來打灑家,一頭去打地公將軍,這是存心吞了俺這十餘萬人!朱儁帶著劉備三人尚且做不到的事業,他也配想?”
徐庶細想一回,皺眉道:“吾聞大將軍何進麾下有個愛將,叫做丁原,乃是泰山郡寒門子弟,弓馬嫻熟,凡戰敢先,莫非便是此人?”
魯達聽得丁原之名,念叨幾遍道:“這個名字灑家似也聽說,那麽可見不是等閑之輩了。”
那親兵隊長拜倒道:“太平王,求你快快出兵,不然地公將軍危矣!”
魯達喝道:“你休裹鳥亂!灑家這裏也才大敗一場,若將這夥敗兵去,能濟什麽鳥事?”
他左右看顧一回,下令道:“韓當,你同徐庶兩個,把當下兵馬分為兩股,如先前伏擊俺們的官兵般,依舊伏於兩側,那些所殺官兵不及帶走的弓弩、火具都收拾起來,灑家接應了地公將軍來,敵軍必追,伱們便照官兵例子伏擊他,灑家自會回援。此外還有一事……”
徐庶搶著道:“封了官兵們退走之路,免得腹背來攻。”
魯達喜道:“正是如此!好兄弟,有你這般細心,灑家無憂也。”
又呼道:“典韋!灑家要去救地公將軍,你可敢同灑家去闖千軍萬馬?”
典韋拍胸脯叫道:“殺到洛陽,也隨你去!”
魯達哈哈大笑,當下兩人上馬,也不必那親將引路,策馬往回奔走,那親將緊緊相隨。
如此奔出十餘裏,便聞殺聲震徹四野,卻是張寶所部十餘萬人,已被官兵衝散,彼此不能相顧。
魯達縱馬登上小坡,使個點兵之法看去,那些官兵也不過五六千人,卻厲害在都是騎兵,散為數十人一股,四下奔逐,凡遇黃巾結陣,則馳旋左右以箭射之,先射其指揮之人,再射精壯戰士,待其陣四麵潰散,則縱馬揮刀追殺。
魯達見了驚道:“這支騎兵,殺法好生老道!”
典韋甕聲甕氣道:“並州狼騎名震天下,自然厲害。”
魯達後怕道:“所幸董卓當初來廣宗,不曾帶這支兵,不然倒不易敗他了。”
又道:“如今大軍敗勢已成,隻好先救了地公將軍走路。好在官兵為數不多,待我二人吸引住他主力,其餘教眾便可四散逃生,慢慢往太行匯合。”
此時黃巾大部雖潰,中間卻有三四千人兀自結陣不散,裏麵旗幟高挑,正是張寶所在!
典韋奇道:“這般大敗,這廝為何還不逃生?”
魯達歎道:“張家兄弟三人,都是有血性的好漢,灑家料得地公將軍所想,也是要勾住官兵主力,好讓那些沒有戰力的老弱們能夠逃遁。”
典韋聽了,點頭讚道:“若是這般漢子,不枉俺們拚命來救。”
兩個當即策馬直衝下去,一條直線徑奔張寶所在,奔得近了,魯達撒開喉嚨大吼:“地公將軍休驚,灑家魯達來也!”
他這一聲吼,聲傳數裏,便是殺聲四起的戰場上也自清晰。
便見那些黃巾士氣一振,齊齊歡呼道:“太平王來救我等也!”
官兵陣中,丁原大怒。
原來當初董卓敗兵問罪,撤了職位,十常侍收人錢財,本要讓一個叫張懿的世家子接任並州刺史職位。
卻是何進進言,道是黃巾張梁率部遁入太行山,臨河虎視,不可不防,須令能戰之將駐守並州方可禦敵。
因此保舉丁原任職,又封其為騎都尉,將各郡騎兵集合於麾下統一指揮,為洛陽北麵屏障。
此前魯達擊破陳留郡兵,何進令王匡去任河內太守,引眾阻止魯達北上,怕他兵力不夠,便調丁原引並州兵前來相助。
丁原此人,才幹不淺,隻因門戶低微,曆年來升遷緩慢。如今得了何進提拔,矢誌要幹一番事業,入主並州以來,大刀闊斧練兵,提拔了許多寒門將種,正是誌得意滿時。
今日他揮兵至河內,配合王匡,一舉擊破張寶,正要克殲頑敵,摘取張寶首級獻功,忽聞魯達呼名而戰,激起黃巾士氣,勃然怒道:“本刺史千軍萬馬在此,量他一介賊寇,豈敢來捋虎須?誰去取他人頭?”
話音出口,兩人齊聲道:“末將願往!”
丁原視之,乃是麾下新提拔的兩名從事,一個是並州雁門郡人氏,姓張名遼,字文遠,另一個是並州雲中郡人氏,姓張名揚,字稚叔,皆軍中有名猛士。
丁原高聲道:“魯達此人,據傳是張角以絕大法力請下凡間的神將,此說自是妖言惑眾,但天下黃巾皆深信不疑,概因此人自出世來,轉戰廣宗、曲陽、陽城、宛城戰場,戰無不勝,卻是實情。朱儁說此人有萬夫之勇,不遜古時項籍,汝二人若斬得他頭,名揚天下不遠,可同往之。”
那二將都是風華正茂年紀,血氣最盛,聞此言語,滿腔血沸,急喘如牛,齊齊抱拳道:“必為刺史斬殺此獠!”
丁原又道:“大將軍視此人為肉中之刺,爾等若能立奇功,本刺史當親詣大將軍駕前,為爾等請功。”
二將血氣愈賁,齊齊呐喊,各挺長槍,引二三十騎兵殺向魯達。
丁原見他二人戰意蒸騰,心中歡喜,回頭道:“奉先吾兒,你道二張能取魯達頭顱否。”
他身後一員壯士,身高九尺,濃眉朗目,英風振作,聞言睜開眼來,淡淡笑道:“若魯賊敗於文員、稚叔之手,可見神將之說實屬妖言,若能勝之,也自無妨,孩兒當於此十萬黃巾目前,揮鋒斬神!”
有道是:
文遠稚叔雙勇將,魯達更號萬人敵。九原飛將奉先呂,長戟驚神奮鐵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