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村公產
撿到三歲萌寶,全家福星高照 作者:月洗梧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裏尹嘿嘿一笑:“這事還早呢,再說了,你親爺爺不就在這嗎?”
女婿急了,說:“爹,你就這一個閨女,難道不疼疼她兒子?”
周裏尹裝聽不懂,“疼啊,我怎麽不疼?我這不是來喝酒了嗎?再說了,女婿你生意做這麽大,還缺我這仨瓜倆棗的?”
說著,招招手叫來兩個小的,夾了菜來喂。
周裏尹油鹽不進,一頓飯不歡而散。
晚上,周丹翠被全家人審問斥責。
“你爹到底咋想的?是不是嫌棄大郎不是你親生的?大郎也叫你多少年的娘了,你怎麽能這麽偏心?!”
周丹翠有苦難言,她哪裏偏心了?她自己兒子都沒有飯館股份呢。
婆婆好言相勸:“翠兒啊,這事可不能任由你爹胡來,你爹跟個愣頭強種一樣,這份子可不能給到外人手裏。實在不行,你就讓他先給你,到你手裏了,你再給大郎,到時候你爹也說不著什麽了。”
“給我?我爹誰也不得給,除了給他親外孫子。”
“二郎還小著呢,哪會管這個東西?再說了,你爹自己手裏還有三份股呢,等你爹死了,這三份股就是二郎的,大郎就要那七份股,兄弟倆不正好?”
周丹翠聽得腦瓜子嗡嗡的。
一旁的大郎臉色陰沉,今天是他成親的日子,但他一點也不開心,大好的日子都被後娘那個老爹毀了。
“什麽外公?我看他一點也不疼我!”
他奶奶拍了他一下,“說胡話!這事還沒定呢,日後多去你外公那裏走動走動,老人家就喜歡兒孫繞膝,好哄。”
周裏尹回到家,考慮了一下,第二天就來找白建章商議事情。
“章子,村裏那七份股份,要不你買了去?我思來想去,賣給誰都不太合適,給誰,其他人都生怨氣。”
白建章擺擺手,“我家的股份夠多了,再要也不合適。”
“那怎麽辦呢?你不知道,每天都有人過來找我,我真是不勝其煩。”
雲團給周裏尹端來一杯茶,“周爺爺,那就誰都不給,賺的錢村裏公用吧,以後修茅房,不就不用籌錢了?”
“嘿!這倒是個好主意,這下誰也不敢說不公平了。”周裏尹受到了啟發,一瞬間腦子裏冒出來無數個主意。
“這個好,這個好,有了這七份股份,以後村裏哪裏需要點小錢的,可就方便多了,修繕村公堂啊、辦祭禮呀、修路呀、挖井啊,甚至,我們能辦個村學堂!”
周裏尹激動的,騰地一下站起來,“以後咱們村的娃,都能讀書識字了。”
他拍拍雲團的腦袋瓜:“這新腦袋就是好使!”
白建章也讚同,“就這樣辦,過幾天咱們開個村大會,就是我要忙著香料的事情,有點不得空。”
周裏尹擺著手:“不著急不著急,我得先理理章程,這可是個大事,我得找村裏其他人好好商量一下……”
說著,自言自語地朝家走去了。
說幹就幹,周裏尹拉了村裏幾個年長的老頭子,屋裏煙鍋袋子雲霧繚繞地抽了好幾日,總算是將這個事給定下來了。
但是還缺個章程,這個章程可不就是隨便列幾條就行了,周裏尹找來目前村裏最有學問的人——三羊,來給村裏擬寫章程。
這章程可就不僅僅是說那七份股的事了,連同上次列出的十條嚴禁做的事,一並納入進去。
三羊表麵上還是一派波瀾不驚,其實背地裏查了無數書籍,忙了好幾個夜晚,黑眼圈都熬出來了,又請魏老夫子給指點下,這才將周裏尹的白話變成了紙上嚴謹深刻的文字。
“……上天庇佑吾村,人壽年豐,民康物阜,因立村中公產,為作本村公用之費……特製定本村規,永矢鹹遵。”
周裏尹讀著不禁咂舌,“三羊,你這寫得好像那個戲文裏的聖旨一樣嘞。”
三羊心中樂開了花。
“三叔公,這咋聽不懂啊?”一個村民抓抓頭。
“傻玩意,這寫到書麵上的,就不能說些大白話了,多不正式啊,你放心,這話我懂,回頭會上聽我說就行了。”
周裏尹捧著這章程,在村公堂門口先貼上一張,讓村裏人先了解了解,兩日之後,正式開村民大會。
這個大會,不僅僅是有飯館份子的人出席了,隻要葫蘆村的村民,都能出席。
“今天將大家夥聚集到這,主要是為了村裏那七份股的事……”
周裏尹劈裏啪啦地說了大半個時辰,底下村民聽得十分認真。
“三叔公,你這意思是,以後這七份股誰也不給,分的錢村裏公用唄?”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以後這個錢怎麽用,都要經過大家商討,主要是用到將咱們村搞得越來越好的事情上,比如說,建個村學堂。”
“村學堂?隻要咱們葫蘆村的小孩,都能去讀書認字嗎?”
“那肯定的,教書的先生咱們村裏請,你們想讓孩子來學認字的,給先生拿點青菜雞蛋啥的就行,當然,紙筆啥的還要自己備一點。”
“那書啊、紙筆呀也不便宜呢,誰讀得起啊?”狗蛋娘在底下叨咕,她家原來還有份子呢,現在沒有了,哪有錢送孩子學認字。
一個婦人笑她:“咋?你還指望你家狗蛋考個狀元來呀?會寫自己名字不就行了?拿個小棍子在沙地上寫是一樣的。”
“是這個理,孩子會認個字、算個賬,我就滿意了。”不少人紛紛附和。
周裏尹說:“識字是一方麵,關鍵是讓咱們孩子學點道理,懂點規矩禮儀,別整天嘴裏胡咧咧,見到外人時,又跟個鋸嘴的葫蘆似的,一句話不會說。”
“對對,學個規矩道理。”
也有那有點家底的,心裏更激動,孩子終於有學上了。若以後也能考個秀才,家裏還能免賦稅呢。
他們村裏附近,除了建平伯府的花莊子裏,根本沒有學堂,而那花莊裏麵的學堂,如今是不收外家子弟的。
總而言之,在村裏建個學堂,長遠來看,百利而無一害。
“在哪裏建學堂啊?那先生請誰啊?”
女婿急了,說:“爹,你就這一個閨女,難道不疼疼她兒子?”
周裏尹裝聽不懂,“疼啊,我怎麽不疼?我這不是來喝酒了嗎?再說了,女婿你生意做這麽大,還缺我這仨瓜倆棗的?”
說著,招招手叫來兩個小的,夾了菜來喂。
周裏尹油鹽不進,一頓飯不歡而散。
晚上,周丹翠被全家人審問斥責。
“你爹到底咋想的?是不是嫌棄大郎不是你親生的?大郎也叫你多少年的娘了,你怎麽能這麽偏心?!”
周丹翠有苦難言,她哪裏偏心了?她自己兒子都沒有飯館股份呢。
婆婆好言相勸:“翠兒啊,這事可不能任由你爹胡來,你爹跟個愣頭強種一樣,這份子可不能給到外人手裏。實在不行,你就讓他先給你,到你手裏了,你再給大郎,到時候你爹也說不著什麽了。”
“給我?我爹誰也不得給,除了給他親外孫子。”
“二郎還小著呢,哪會管這個東西?再說了,你爹自己手裏還有三份股呢,等你爹死了,這三份股就是二郎的,大郎就要那七份股,兄弟倆不正好?”
周丹翠聽得腦瓜子嗡嗡的。
一旁的大郎臉色陰沉,今天是他成親的日子,但他一點也不開心,大好的日子都被後娘那個老爹毀了。
“什麽外公?我看他一點也不疼我!”
他奶奶拍了他一下,“說胡話!這事還沒定呢,日後多去你外公那裏走動走動,老人家就喜歡兒孫繞膝,好哄。”
周裏尹回到家,考慮了一下,第二天就來找白建章商議事情。
“章子,村裏那七份股份,要不你買了去?我思來想去,賣給誰都不太合適,給誰,其他人都生怨氣。”
白建章擺擺手,“我家的股份夠多了,再要也不合適。”
“那怎麽辦呢?你不知道,每天都有人過來找我,我真是不勝其煩。”
雲團給周裏尹端來一杯茶,“周爺爺,那就誰都不給,賺的錢村裏公用吧,以後修茅房,不就不用籌錢了?”
“嘿!這倒是個好主意,這下誰也不敢說不公平了。”周裏尹受到了啟發,一瞬間腦子裏冒出來無數個主意。
“這個好,這個好,有了這七份股份,以後村裏哪裏需要點小錢的,可就方便多了,修繕村公堂啊、辦祭禮呀、修路呀、挖井啊,甚至,我們能辦個村學堂!”
周裏尹激動的,騰地一下站起來,“以後咱們村的娃,都能讀書識字了。”
他拍拍雲團的腦袋瓜:“這新腦袋就是好使!”
白建章也讚同,“就這樣辦,過幾天咱們開個村大會,就是我要忙著香料的事情,有點不得空。”
周裏尹擺著手:“不著急不著急,我得先理理章程,這可是個大事,我得找村裏其他人好好商量一下……”
說著,自言自語地朝家走去了。
說幹就幹,周裏尹拉了村裏幾個年長的老頭子,屋裏煙鍋袋子雲霧繚繞地抽了好幾日,總算是將這個事給定下來了。
但是還缺個章程,這個章程可不就是隨便列幾條就行了,周裏尹找來目前村裏最有學問的人——三羊,來給村裏擬寫章程。
這章程可就不僅僅是說那七份股的事了,連同上次列出的十條嚴禁做的事,一並納入進去。
三羊表麵上還是一派波瀾不驚,其實背地裏查了無數書籍,忙了好幾個夜晚,黑眼圈都熬出來了,又請魏老夫子給指點下,這才將周裏尹的白話變成了紙上嚴謹深刻的文字。
“……上天庇佑吾村,人壽年豐,民康物阜,因立村中公產,為作本村公用之費……特製定本村規,永矢鹹遵。”
周裏尹讀著不禁咂舌,“三羊,你這寫得好像那個戲文裏的聖旨一樣嘞。”
三羊心中樂開了花。
“三叔公,這咋聽不懂啊?”一個村民抓抓頭。
“傻玩意,這寫到書麵上的,就不能說些大白話了,多不正式啊,你放心,這話我懂,回頭會上聽我說就行了。”
周裏尹捧著這章程,在村公堂門口先貼上一張,讓村裏人先了解了解,兩日之後,正式開村民大會。
這個大會,不僅僅是有飯館份子的人出席了,隻要葫蘆村的村民,都能出席。
“今天將大家夥聚集到這,主要是為了村裏那七份股的事……”
周裏尹劈裏啪啦地說了大半個時辰,底下村民聽得十分認真。
“三叔公,你這意思是,以後這七份股誰也不給,分的錢村裏公用唄?”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以後這個錢怎麽用,都要經過大家商討,主要是用到將咱們村搞得越來越好的事情上,比如說,建個村學堂。”
“村學堂?隻要咱們葫蘆村的小孩,都能去讀書認字嗎?”
“那肯定的,教書的先生咱們村裏請,你們想讓孩子來學認字的,給先生拿點青菜雞蛋啥的就行,當然,紙筆啥的還要自己備一點。”
“那書啊、紙筆呀也不便宜呢,誰讀得起啊?”狗蛋娘在底下叨咕,她家原來還有份子呢,現在沒有了,哪有錢送孩子學認字。
一個婦人笑她:“咋?你還指望你家狗蛋考個狀元來呀?會寫自己名字不就行了?拿個小棍子在沙地上寫是一樣的。”
“是這個理,孩子會認個字、算個賬,我就滿意了。”不少人紛紛附和。
周裏尹說:“識字是一方麵,關鍵是讓咱們孩子學點道理,懂點規矩禮儀,別整天嘴裏胡咧咧,見到外人時,又跟個鋸嘴的葫蘆似的,一句話不會說。”
“對對,學個規矩道理。”
也有那有點家底的,心裏更激動,孩子終於有學上了。若以後也能考個秀才,家裏還能免賦稅呢。
他們村裏附近,除了建平伯府的花莊子裏,根本沒有學堂,而那花莊裏麵的學堂,如今是不收外家子弟的。
總而言之,在村裏建個學堂,長遠來看,百利而無一害。
“在哪裏建學堂啊?那先生請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