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


    劉徹原本一直是看熱鬧的心態,這下終於坐不住了。


    什麽叫“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祖清祖,湊不出一個正常繼位的太子”,他的據兒難道沒有正常繼位嗎?


    難道他也早夭了?


    或者說他也像李承乾一樣造反了?


    劉徹迫切的想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於是瘋狂打字發送彈幕。


    可洛璃同樣還是那套說辭,中獎了再來問問題。


    氣的劉徹又又又又又把桌案踹翻了,可又拿洛璃沒辦法。


    自己在那生了半天氣,最後忍氣吞聲的回道:【小豬佩劉:洛小娘子說的是,是朕不懂規矩了。】


    洛璃看到彈幕後,在心裏偷偷笑了笑。


    《拿捏》


    ……


    明朝。


    朱高煦盯著天幕上的長彈幕,總覺得冥冥之中有種莫名的熟悉感。


    可他沒說過這句話啊。


    想了半天,以他的腦袋瓜還是沒想通。


    最終嘟囔了一句“去他娘的”後,將這件事拋在了腦後。


    而一直在旁邊注視著他的朱瞻基,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他聽說他二叔賞賜別人時總喜歡給金豆子。


    結合“明裏明氣”等線索,他隱約有了猜測,這話不會是他二叔的詞吧。


    可他二叔那麽勇的嗎?


    朱瞻基在腦海中想象了一下他二叔平時的作風,然後非常肯定地點了點頭。


    他二叔超勇的好嗎!


    唉,要是洛小娘子能把這段也放出來就好了,他還挺想看看他二叔倒反天罡的名場麵呢。


    ……


    現實。


    洛璃將平板從手機前拿開,舉起手機說道:“好了,貨也賣完了,問題也回答了。”


    “接下來就是最緊張刺激的抽獎環節了,福袋還有十秒鍾,讓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幸運兒是誰,還沒參與福袋的記得參與福袋啊!”


    “8!7!……2!1!”


    “哇!恭喜明攝宗,居然是張居正大大,居然見到活的張居正了!”


    洛璃一看這個id,立刻就猜到了這個人是誰。


    聞言,張居正忍不住嘴角抽動了一下。


    這叫什麽話,難道你還見過死的張居正不成。


    而在張居正之前的各位皇帝聞言都愣了一下。


    姓張,卻叫明攝宗?


    這未免有些太奇怪了。


    而且“攝”這個字《諡法表》中可沒有,再說這個字聽著也不太吉利啊。


    難道是哪個臣子篡位了?就像武則天一樣,雖然另開新朝,卻也算在大唐的帝位表中?


    洪武年間,朱元璋看到這id瞬間暴怒。


    不姓朱卻被冠以明攝宗的名頭,要麽是篡位的逆臣,要麽是像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


    而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當即在天幕中瘋狂問候。


    而另一個時空中的張居正,直接居中立正站好了,是一個字也沒敢回。


    他當首輔多年,執掌天下大權,已經很多年沒有被人這樣劈頭蓋臉的罵過了。


    然而此刻他一時竟有些汗流浹背了。


    而在深宮中的萬曆皇帝,看見這一幕心頭暗喜,他似乎看到了親政的希望。


    當即忍不住想要在天幕上“告禦狀”,可彈幕還沒等發出去,就聽到了提示音。


    “未成年人未經授權,請勿越權操作,如需操作,請聯係相關監護人解除防沉迷係統。”


    萬曆皇帝:“……”


    “可惡!竟敢孩視朕!”


    ……


    洛璃看朱元璋言辭越來越激烈,緊忙製止:“八八陛下,別罵了,張居正大大沒有篡位,也沒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就是權力大了一點。”


    “嗯,就大億點點。”洛璃比了個足以讓棒子國男人破防的手勢。


    “這樣,三句兩句的說不太清楚,等我下次直播的時候再詳細講講好不好。你再這樣,萬一我直播間被永封了,你們還去哪看我直播去。”


    聽到這話,朱元璋立馬消停了。


    他還指望著從洛璃這知道朱標是怎麽死的呢,後世的事雖然重要,可遠遠沒有他標兒的性命重要。


    “這就對了嘛,咱們先來看看下次帶貨的商品哈。”


    “自熱小火鍋?”


    “這是個好東西啊!看來張居正大大的手氣很不錯嘛。老規矩,隻能告訴你們這個是吃的,具體的咱們下次再介紹。”


    美食?


    古人聽到這個詞,不約而同地咽了咽口水。


    之前他們早已通過洛璃的鏡頭見識過現代的美食,每一樣都讓人垂涎欲滴。


    這自熱小火鍋能被洛小娘子稱為好東西,那肯定差不了!


    倒是明清時代的古人們,期待的同時又有些詫異。


    他們知道什麽是火鍋的,但這樣的商品該如何銷售?


    難道還能煮好了送過來不成?


    這時洛璃繼續說道:“好了,商品也看完了,那張居正大大你想問的問題是什麽?”


    天幕那頭,張居正毫不猶豫地將自己已經編輯好的彈幕發了出去。


    【明攝宗:我想問一下我改革的結果如何,成功了嗎?】


    “嘿嘿,我一猜你就是問這個,下次直播定在後天下午七點,到時候我會回答你的問題的。”


    “好了,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裏了,我就先下了哈,咱們後天再見,拜拜~”說著洛璃揮了揮手,掛斷了直播。


    ,隨著直播的掛斷,洛璃疲憊的伸了一個懶腰,閉目養神片刻,而後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自己的餘額。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位數?”洛璃看著手機屏幕上的數字,數著數著,聲音突然提高。


    “三百多萬?”洛璃不敢置信地叫了出來。


    這數字也有點太誇張了吧,要知道她可僅僅隻分了兩成啊,其中一成還是以積分形式支付的。


    “這我還集貿學啊,天天刷刷視頻,直播帶帶貨不就走向人生巔峰了嗎?”


    洛璃是真有點心動了,可一想到不上學之後的後果,她便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


    她沒有一個正當理由不上學,導員那邊肯定會找她家長,可她又根本解釋不清這錢的來源,她總不能說我這是把現代的商品賣給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他們賺的吧。


    這麽說完她確實是不用上學了,多半可以直接去精神病院進修了。


    算了,算了,還是老實上學吧。


    打消了休學的念頭,洛璃點了一下提現按鈕。


    【您每天提現的最高額度為一萬元,每觀看一條視頻,提現額度將增加一千元,請努力觀看視頻吧!】


    “焯!”


    “統子你變了,你以前都是沒有額度限製的!我竟然還覺得你比拚夕夕良心,果然資本的心都是黑的!”洛璃十分不滿地對著手機嚷嚷著。


    【檢測到宿主的惡意,提現額度減少一千,現在您每天提現的最高額度為九千元。】


    “誒?別啊!統子爹,我錯了!我真知道錯了!”


    “你比拚夕夕良心多了!”


    洛璃當即展示上了變臉藝術,可惜係統毫無所動,一點反應都沒有給。


    “好好好,既然你無情,就不要怪我無義了,看我狠狠地看視頻薅你羊毛,直接把你薅禿!”


    說完洛璃提現了九千元後,切回到了鬥手主頁,看起了視頻。


    【千年前的一塊免死金牌,竟改寫了當代華夏的國運!#曆史#丹書鐵券#免死金牌】


    【也許,這就是華夏曆史獨有的浪漫吧。】


    【公元897年,即唐乾寧四年,唐昭宗給浙-江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錢鏐,頒發了一件了不起的東西,正是這個千年前的老古董,竟改寫了當代華夏的國運,這個寶貝就是丹書鐵券。】


    【由於受賞者名叫錢鏐,所以這個鐵券又叫錢鏐鐵券,目前收藏於國家博物館,它是華夏現存最早的丹書鐵券,也是唯一一件唐代的丹書鐵券實物。】


    【這個國家一級文物,本身就具有小說都寫不出來的傳奇色彩,要知道它曾經一藏深山,二沉深水,七登天子之庭。】


    【曆經千年的風雨,幾經輾轉,最終安然無恙地回到了錢家,讓人不禁感慨命運的神奇。】


    【但更引人入勝的,是鐵券背後所隱藏的故事。】


    【下麵,就讓我們揭開這個故事的序幕。】


    ……


    明朝。


    朱元璋在大殿中自言自語:“這說的是錢家的那塊丹書鐵券?”


    那東西他看過,確實是個寶貝,但要說一塊破牌子能改變後世的國運,這他是萬萬不信的。


    一塊破牌子而已,那東西他要是想發,那簡直比印寶鈔還方便,不太講究的話,找個鐵片往上寫幾個字就行,這樣的東西,怎麽可能影響國運?


    一旁的馬皇後看朱元璋一直在那碎碎念,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揪著朱元璋的耳朵,把他拉回到了座位上。


    “有什麽可念叨的,消停看下去不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咱不是害怕嘛,丹書鐵券那東西咱可沒少往外發,咱怕對後世產生啥不好的影響。”朱元璋揉著耳朵悶聲說道。


    “放心吧父皇,天幕都說了,產生影響的是錢鏐的那塊,跟你沒啥關係。”看到朱元璋吃癟,朱標頗有些幸災樂禍地說道。


    “你閉嘴!”


    “哦。”


    ……


    【提起這個鐵券肯定要說起錢鏐,這個人用“人傑”二字去概括他都有點寒磣他的意思。】


    【他軍事方麵,他能碾壓當時不可一世的黃巢。】


    【民生方麵,治理水患,功比大禹,民間尊其為“海龍王”。】


    【經濟方麵,他開拓商路,重視海上貿易,將吳越地區打造成貿易重鎮,並延續至今。】


    【他給老婆寫了一句話,就成了流傳千古的最美情書。】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突然想到《劍來》中的那句,陌上花開,先生可緩緩歸矣,原來出處是在這!”


    【然後他順手去平了個叛,當朝皇帝就親自給他頒發了丹書鐵券。】


    【上麵明確寫明,錢鏐本人可以免死九次,而他的子孫也可以享受三次這種“待遇”。】


    【不過由於錢鏐的一生都是順風順水的,所以鐵券就成了擺件,一直也沒動用過。】


    【等到了宋朝時期,前後有三位皇帝借來了這個丹書鐵券用於觀賞,然後又很有禮貌地還給了錢家,順便還通了個婚。】


    【所以宋朝在修纂《百家姓》的時候,趙家排在第一,而緊隨其後的就是錢家。】


    ——“啊?都不說說我大慫是哪三位皇帝看了這鐵券嗎?我鐵血大慫就這麽沒牌麵?”


    ——“他們不配。”


    宋朝皇帝們看到這兩條彈幕,頓時覺得臉上火辣辣的,唯有趙匡胤已經有些習慣了,甚至情緒沒有一絲變化。


    後人喜歡辱宋就讓他們辱吧,等哪天他收複了燕雲十六州,他就把國號改了,他看“明”這個字就很不錯嘛。


    到時候他把國號改為明,那後人辱宋,關他大明什麽事?


    【時光飛逝,一轉眼變來到了1369年,也就是明朝洪武二年。】


    【明太祖朱元璋也起了好奇心,調閱了這塊丹書鐵券,而且他為了檢驗上麵的字是如何刻的,竟然抽出佩刀把第一行的最後一個“朔”字給刮了下去。】


    ——“我感覺他不是起了好奇心,他不是也發了一堆丹書鐵券嗎,可能想給自己找個模板。”


    ——“你這麽說還真沒準,他給李善長那幫人發的免死金牌是在洪武三年,應該是有所借鑒。。”


    ——“別猜了,《明史》原文:太祖欲封功臣,議為鐵券,而未有定製。或言台州民錢允一有家藏吳越王鏐唐賜鐵券,遂遣使取之。”


    ——“牛哇,牛哇!”


    【把字刮下來了,朱元璋也有點尷尬,看完後趕緊命人把鐵券送了回去。】


    明朝。


    朱元璋看著老婆孩子戲謔的笑容,眼睛一瞪:“看什麽看,咱不是想看看那鐵券上邊的字到底是不是金的嘛,哪想到那麽不禁刮,一碰就掉了!”


    “那上邊是金的嗎?”馬皇後好奇地問道。


    “是金的,他姥姥的,唐朝皇帝是大方,都要亡國了,刻的字居然還是金的,整的咱也不得不用金銀刻字,可心疼死咱了。”


    一想到好好的金銀被糟蹋了,朱元璋就心疼的胸口直抽抽。


    “瞧你那德行!”馬皇後掃了朱元璋一眼,而後繼續看向天幕。


    【時間到了洪武二十四年,即1391年,錢家出現了變故。】


    【錢家錢用勤,在擔任知府期間被查出任內貪腐,下了大獄。】


    【眾所周知,老朱砍貪官那是一點都不手下留情,什麽剝皮揎草都算是輕的,動不動就是九族消滅術,直接抄家滅門。】


    【因此,錢家上下徹底慌了,錢用勤的兒子錢怞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抱著錢鏐鐵券奔赴京城麵聖,以求一線生機。】


    唐朝。


    “哈?”


    李世民不可思議地看著天幕。


    這錢怞還真是病急亂投醫啊,拿前朝的前朝的前朝的丹書鐵券,懇請大明的皇帝法外開恩?


    這人家能認嗎?


    要知道,丹書鐵券這東西是因為你有恩於國家,所以才發放的,可錢鏐對明朝又沒有什麽貢獻,人家憑什麽要認你這東西?


    【有趣的來了,老朱自己發的丹書鐵券,他都不認,那些功臣們說砍就砍,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可當錢怞抱著錢鏐鐵券麵見他的時候,他竟然真的同意赦免了錢用勤,不僅當場給錢用勤放了,還把抄沒的田產還他了,並且將鐵券也一並交還給了他們,錢家因此逃過了一劫。】


    ——“笑死,老朱發的鐵券他留了個口子,不免造反等重罪。結果收到免死金牌的大臣們,除了善終的,都讓他以謀反罪砍了,屬於是初代的‘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了。”


    ——“老朱可不是心善,他認下這唐朝的丹書鐵券,是有利於他提升政權合法性的。”


    ——“大明虛假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券。真正的免死金牌:馬皇後。”


    ——“大臣:我有丹書鐵券,可免三死。朱元璋:那咱可以殺你嗎?大臣:不可以哦!朱元璋:咱第二次問你,咱可以殺你嗎?大臣:不可以哦。……等這樣的對話持續到第四次就可以不用問直接砍了。”


    明朝。


    有些國公和侯爺們,看到這突然升起了兔死狐悲之感。


    洪武十四年,已經有些開國侯爺被朱元璋賜死了,他們死之前不是沒有拿出過丹書鐵券。


    可有用嗎?


    沒用,朱元璋根本不認!


    那些人做的那些事確實死有餘辜,可不是有丹書鐵券嗎?


    這東西要是沒用,你最開始就別發啊,要是沒有這破鐵片子,那些人或許會收斂一些呢,沒準也就不用死了不是。


    最讓他們生氣的是,朱元璋自己發的鐵券不認,唐朝的鐵券反倒是認了,這是不是有點太不地道了!


    就在他們一個個在心中腹誹著朱元璋的時候,皇宮中的朱元璋倒是一臉的無所謂。


    他能夠猜到那些老兄弟們此刻心中在想些什麽。


    可他不在意。


    如果他們真的遵紀守法,又或者是稍稍出格一些,他自然不會動他們。


    可看看他們做的都是些什麽爛事,殺人侵田都隻是小兒科,有的人甚至還私藏龍袍,私鑄龍床。


    這不砍了他們,難道還留著他們過年?


    ……


    【在這件事之後,還有明成祖朱棣調閱鐵券感懷老爹,以及乾隆皇帝在鐵券上寫詩的這種小事,我們就不一一細說了。】


    ——“好家夥,不愧是蓋章達人,怎麽哪都有他?”


    ——“老朱刮一刀可以忍,但愛新覺羅·人間富貴花·牛皮癬·十全老畢登·弘曆題字是真忍不了一點!”


    ——“他蓋章認證過的東西價值全都暴跌,身為一個皇帝,能自帶貶值屬性就挺離譜的。”


    天幕另一端,乾隆看到這些彈幕瞬間暴怒。


    這團也能開到他是吧?


    這破天幕一天不提他就難受是不是?


    等著,不是不喜歡他蓋章嘛?


    他現在就把他收藏的每一幅字畫上都蓋滿章,每一幅!


    等乾隆氣衝衝地來到建福宮,命人將每一幅字畫都打開準備“施以魔抓”的時候,他突然發現一時竟有些無從下手。


    這裏的每一幅字畫他都已經蓋上章了,而且還不止一個,平均下來每幅字畫也就蓋個四五個章吧。


    乾隆:“……”


    “都翻過來,朕蓋背麵!”


    ……


    【時光流轉至近代,1861年,太平天國運動的戰火蔓延至吳越之地,錢氏族人毅然決然,將那塊珍貴的鐵券沉入古井之中,由此它得以在動蕩中幸存。】


    【然而,由於長時間浸泡在水中,鐵券上的文字遭受了嚴重侵蝕,許多字跡剝落,最終隻剩下一百八十多個字依稀可辨。】


    【時間來到1911年的12月11日,錢鏐的第33代孫降臨人間,這個孩子就是日後被我們尊稱為錢老的人。】


    【唐昭宗怎麽也不會想到,千年前他頒發的一塊鐵券,竟能挽救一個家族。】


    【而朱元璋也不會想到,當年他手下留情未斬下的一刀,穿越五百年的時空,最終化作了守護國家的神兵,高懸於華夏之巔,威懾四方列強。】


    【這,便是華夏曆史獨有的浪漫與傳奇。】


    ——“我去,真的假的,這個錢居然是錢老的錢?”


    ——“不僅是錢老,三錢都是吳越錢,如果你不知道三錢都有誰可以查一查,全都是頂級大佬。”


    ——“感謝老朱刀下留人啊,不對,刀下留國啊!”


    ——“不止是三錢,好多牛人都是他們那一支的,比如錢鍾書。咳咳,當然錢謙益也是,不過那麽大個家族,出幾個敗類也很正常。”


    ——“跨越千年的浪漫啊,總算能明白為什麽錢老不惜冒死也要回國報效國家了,那是刻在骨子裏的血脈傳承啊!”


    ——“以前學曆史,隻知道錢鏐得過丹書鐵券,沒想到後來還有這麽一段故事!果然,國運在我華夏!”


    ……


    唐朝。


    唐昭宗看到這已經瞠目結舌了,他本以為這視頻是標題黨,沒想到這標題卻是無比貼切。


    他那一塊千年前的免死金牌,竟然真的改變了後世國運!


    要不……再多給錢鏐發幾塊丹書鐵券?


    這樣萬一他子孫後代不慎弄丟了,也能有備用的鐵券,以備不時之需啊。


    ……


    明朝。


    朱元璋看著那滿屏幕的“感謝老朱刀下留人”,忍不住得意地哈哈大笑了起來。


    原來改變國運這事,他老朱也有參與,這種他不經意間的舉動,卻造成了深遠影響,這樣的感覺還挺奇妙的。


    這時,馬皇後開口提議:“重八,咱們要不要派人把錢氏一族保護起來啊?這視頻一出,他家那塊免死金牌恐怕會引起不少人惦記啊。”


    被馬皇後這麽一提醒,朱元璋立刻醒悟過來,衝著朱標說道:“標兒你安排一下,派人暗中將錢氏一族保護起來,但不要讓他們知道,免得因此產生什麽變故。”


    “對了,把錢用勤調到京城,他錢氏一族,上有錢鏐這樣的雄主,下有錢老那樣的國士,不能讓他這麽個敗類毀了錢家的千年聲譽。”


    “朕倒要看看,他在朕的眼皮子底下還敢不敢貪腐!”


    “是,兒臣這就去安排。”


    朱標深知這件事的重要性,行禮後,急匆匆地離開了大殿。


    這時天幕播放起了下一條視頻。


    【史上最變態的皇朝,一個視頻告訴你,它到底有多變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敢輕言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敢輕言語並收藏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