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倫廢黜了魏帝,自立為帝,晉惠帝被軟禁在金墉城。
司馬倫一黨道德低下,缺乏治國能力,擅長陰謀詭計,但在治國方麵卻無能為力。
他們大肆封侯以討好宮裏宮外的人,導致做頂戴花翎的貂毛供不應求,隻能用狗毛來代替,這就是“狗尾續貂”的由來。不久,這引發了三王起義。
在許昌的親王司馬冏聯合起來反對司馬倫。司馬冏曾被封為高安王,擁兵自重。但他沒有好好利用其父皇位之功的大名,獨攬朝政後不可一世,儼然自己就是個皇帝,而且沉迷女色,荒廢朝政。
加上太子已經被殺,晉惠帝的孫子也因病死了,將來的皇位隻能由兄弟繼承,這意味著誰掌控了朝政,誰就是將來的皇帝。
公元302年,曾經的盟友司馬顒上表陳述司馬冏的罪狀,興兵討伐洛陽,並聲稱當時駐軍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是自己的內應。
司馬冏得知消息後便派人攻打司馬乂,司馬乂無奈之下隻好帶著100多名士兵衝入皇宮,殺了司馬冏。晉朝進入司馬乂時代。
司馬顒眼看朝政被司馬乂獨攬,心懷不滿,於是多次派人刺殺司馬乂,但都沒有成功。公元303年,司馬顒聯合起兵討伐洛陽,晉惠帝下詔令司馬乂為大都督,興兵迎擊。
雙方鏖戰了幾個月,損失慘重,未分勝負。這導致在朝廷內任職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與河間王司馬顒勾結,將司馬乂捕獲交給了司馬顒,司馬乂最終被處死。
因為司馬越在朝野向來有威望,而且軍事實力強,於是被封為皇太弟,任丞相一職。河間王司馬顒和東海王司馬越也被委以要職。
如果司馬越能安心在洛陽統領全局,晉朝還是可以勉強支撐的,可他偏偏要回東海城。也不知道那裏有什麽讓他放不下的。
司馬顒也對司馬越的專政非常不滿,於是雲集了10多萬士兵帶著晉惠帝親征鄴城,結果被司馬越擊敗,司馬顒出逃,晉惠帝也被扣在了鄴城。
司馬懿戰敗後,其青州刺史司馬騰殺死了司馬越所指派的幽州刺史。於是司馬越出兵討伐司馬騰,司馬騰聯合幽州、冀州等勢力共同攻擊司馬越,為之後的五胡亂華埋下了隱患。
失敗的消息傳到鄴城後人心惶惶,司馬越隻好與十幾個將軍連同晉惠帝連夜逃到洛陽。但此時的洛陽已經被司馬顒所掌控,司馬顒廢除了司馬越的皇太弟之位,重新選拔百官。
到了公元305年,司馬顒又讓晉惠帝下詔要罷免司馬越等人,逼得司馬越以救國的名義起兵,結果大敗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成為了八王之亂最後的贏家。
公元307年,晉惠帝司馬衷突然死亡,也有人說是被司馬越毒死的。司馬衷死後,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晉懷帝剛剛登基就下詔書,要以司馬顒為司徒,讓其回朝廷。司馬顒在路上被人掐死在車內,他的三個兒子也被殺死,司馬顒就此絕後,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但此時五胡亂華已開始萌動,出現了大大小小許多新的政權。公元311年,漢昭武帝劉聰率軍攻破洛陽,製造了永嘉之亂,俘虜了晉懷帝。
在得知晉懷帝遇害後,晉湣帝司馬鄴在長安即位,並聯合了幽州、並州、代國和烏桓鮮卑的軍事力量與漢趙對抗。晉湣帝在食斷糧絕的情況下投降了漢趙,成為了西晉的最後一位皇帝。
八王之亂曆時達16年,期間時有戰亂,後期朝廷已無法掌控全國,受戰亂影響地區愈來愈大。
除了諸王互相攻伐的戰士之外,還有匈奴、羯、氐、羌等民族的叛亂,以及成漢和漢趙兩個政權針對西晉朝廷的一係列戰爭。
南方也出現了許多割據政權。這些戰爭都對於全國不少地區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饑荒、疫病頻生。後期的五胡亂華更是給人民帶來了沉痛的災難。
【一口氣看懂五胡亂華#五胡亂華#曆史】
曆史上的“五胡亂華”通常指的是在西晉末年,北方五個主要的非漢族群——匈奴、鮮卑、羯、羌、氐——對中原地區的侵擾和統治。
他們原本居住在中原以北和西北的廣大地區,後來因為中原戰亂和民族遷徙,逐漸進入中原地區,並建立了多個政權。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被認為是從公元304年成漢政權和劉氏政權建立開始算起,至公元439年鮮卑北魏統一北方開始與南朝對峙為止,共135年。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直至公元589年滅陳朝,才結束了長達近300年的動亂和分裂。
這段時期,中原人口劇減,魏晉不斷招撫北方胡人,幾百年間內遷的胡人約數百萬人,其中匈奴70萬,羌人8萬,羯人100萬,鮮卑250萬。八王之亂後,最終的贏家司馬越並不是司馬懿的直係後代,而是司馬懿的四弟司馬馗的孫子,所以司馬懿三代辛辛苦苦折騰了一輩子,最終卻是給別人做了嫁衣。
八王之亂爆發之後,史稱五胡建國的前兆,陳漢和前趙便是五胡建國的開始。八王之亂結束以後,最大的贏家司馬越不但大權在握,而且重新立了個皇帝,緊接著就繼續跑出去跟人打仗。
公元310年前趙的建立者劉淵去世。次子劉聰刺殺皇帝劉和奪權即位。就在劉聰登基的這一年冬天,司馬越扔下了晉懷帝司馬熾,率領忠於自己的所有人馬逃跑了,原因竟然是因為他覺得洛陽離前趙太近了,不安全。
可司馬越卻在南下的路上死了,接下來的戰鬥肯定是毫無懸念的。洛陽已經毫無抵抗之力,包括王公大臣在內的3萬多人被殺,晉懷帝被俘,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史稱永嘉之亂。
晉懷帝死後,晉武帝的另一個孫子司馬鄴在長安登基,史稱晉湣帝。
晉湣帝其實就是一個光杆司令,一個長安城公元316年,劉聰再次攻破長安,晉湣帝自己乘坐羊車,脫去上衣,口銜玉璧,侍從抬著棺材出城投降。
晉湣帝投降以後負責給劉聰扛旗倒酒,充當起了太監的角色,可就是這樣,劉聰還是在兩年後用一杯毒酒將他送到了另一個世界。
晉湣帝被殺後,氏族王導、王敦等人扶持晉朝遠房宗室司馬睿在衣冠南渡之後即皇帝位,建立東晉,曆時五十一年的西晉正式滅亡。此時的東晉隻占有著江南地區,整個中原地區都是胡人的天下。
也就是在這一年劉聰在平陽病逝,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劉粲繼承了帝位。
這個劉粲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娶了自己父親的5個老婆,整日沉湎酒色,當了不到兩個月的皇帝就被他的老丈人宰相靳準殺死。
前趙的大將劉曜和石勒同時起兵,在殺了靳準之後分道揚鑣,劉曜繼承前趙,而石勒則創立了新的政權,史稱後趙。
由於劉曜在關中地區對各民族采取高壓政策,加上治國無方,一味征戰,國事日頹。石勒則控製了河北廣大地區。
公元329年,石勒滅前趙後登基稱帝,石勒駕崩後,其侄子石虎篡位,遷都鄴城。石虎為人非常殘暴,殺人如麻,荒淫無度,使得社會矛盾尖銳,百姓生活悲苦。
石虎死後諸子為爭奪帝位,互相殘殺,他的養孫漢人冉閔坐攬大權,最終於公元350年稱帝,改國號為魏,史稱冉魏。同時石虎之子石祗也在襄國稱帝,內戰全麵爆發。
這期間東晉將領桓溫率兵攻打第一個胡人政權成漢,成漢皇帝李勢投降,成漢勢力也被晉朝收複滅亡。
一年後,石祗被手下大將劉顯所殺,後趙滅亡。劉顯在襄國稱帝,建立劉顯公國,僅一年就被冉閔消滅。
在兩趙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由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前燕政權經過一係列混戰,終於在慕容俊繼位後平定了家族內部的紛爭,成為了遼東最大的勢力。
公元352年,慕容俊揮師南下,冉閔被慕容俊擒獲後處斬。不久之後,前秦軍隊攻破鄴城,冉魏滅亡,慕容俊則順勢遷都,繼承稱帝,史稱前燕。
此時,一個新的政權也在悄悄崛起。氐族首領蒲懷歸之子苻洪在永嘉之亂後歸順了前趙皇帝劉曜,前趙滅亡後又投降了後趙的石虎。後趙內亂時,苻洪又歸順了東晉。
苻洪死後,他的兒子苻健在三秦地帶擴大了勢力,建立了前秦,稱王定都長安,與東晉斷交,逐漸發展強盛。
可惜苻健的兒子苻生實在是太殘暴了,史書稱他力大無窮,手格猛虎,但殺人不眨眼,碰見看不順眼的就要砍人家的頭。
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就在苻生準備砍殺他的堂弟苻堅時,卻被苻堅反殺,前秦的政權就這樣落到了苻堅的手上。
這個苻堅和前頭那幾位不大一樣。雖然也很好戰,但是卻更喜歡文化,他重用漢儒王猛輔政,富國強兵,國力逐漸強盛。
公元370年,苻堅派王猛、鄧羌率軍滅亡前燕,攻取關東六州之後又用了6年的時間滅亡仇池,收服吐穀渾,滅前涼,平定西域諸國,疆域一躍成為五胡之最,統一北方,史稱前秦。
前秦十分注重教育建設漢化改革,有效地緩解了民族隔閡,為後來北朝的漢化改革打下了基礎。
可取得如此成就的苻堅還是不滿足,他開始夢想統一全國,於是就開始和南方政權死磕。公元379年前秦攻占東晉戰略重鎮襄陽後,苻堅便想以百萬之兵一舉滅晉。
公元383年,苻堅全麵進攻東晉。東晉此時由丞相謝安主持國政,謝石、謝玄率水陸兩軍8萬人迎敵。
雙方在肥水爆發了著名的淝水之戰。最終謝玄用激將法大敗前秦大軍,苻堅也身受重傷。
謝安得知喜訊後,興奮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地把腳上木屐的齒也碰斷了。這就是著名典故“折屐喜”的來曆。
淝水之戰後,前秦的統治也隨之瓦解,原先歸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紛紛趁機獨立,黃河以北再次陷入分裂狀態。
公元383年,前秦降將慕容垂最先發難,自稱燕王,廢除秦帝,建立後燕政權,自己當上了皇帝。
前秦北地長史慕容泓得知此消息後,集結數千鮮卑人也自稱為大將軍,建立西燕政權。
苻堅一看這都開始造反了,於是讓兒子苻睿為統帥,在羌人將領姚萇的輔佐下出兵討伐叛逆。沒想到卻在華澤大敗,苻睿也被斬殺,姚萇隻好畏罪潛逃至渭北。後來在族人的推舉下建立了後秦政權。
公元385年,西燕軍攻陷長安城,苻堅逃至五將山時,被姚萇俘虜,不久後被殺。苻堅的兒子苻丕則於晉陽繼位。此時,謙卑的乞伏國仁在隴西稱大單於,叛變前秦,獨立建立西秦政權。
一年後,拓跋圭稱代王,北魏帝國建立,北朝開始。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拓跋圭竟然會成為最後的贏家。而西燕與前秦也展開大戰,前秦軍大敗,都城長安全部歸屬西燕,前秦開國重臣呂婆樓之子呂光趁機建立後涼政權。
公元394年前秦皇帝苻登在馬毛山與後秦皇帝姚興交戰,在廢橋之戰中被後秦擊潰,苻登後遭斬首,太子苻崇也被西秦的涼州刺史乞伏乾歸所斬殺,前秦正式滅亡。
公元396年,後梁呂光遣使封河西鮮卑族拓跋烏孤為征南大將軍,但拓跋烏孤決意要擺脫呂光的控製,謝絕了封爵,並於次年建立南涼政權。而呂光手下的大將段業也自立門戶,建立了北涼政權。
公元398年,後燕君主慕容寶在參合陂戰役中被北魏擊敗後,後燕被截成了南北兩個部分,5萬鮮卑族被拓跋軍坑殺。
原後燕宗室慕容德在滑台自稱燕王,建立南燕。兩年後,後秦出兵滅亡西秦,但由於後秦的姚興還想利用乞伏乾歸父子在隴右的潛在勢力以鞏固和擴大他在的統治,所以對乞伏乾歸父子及西秦的勢力采取了籠絡的政策,保存了他們的實力,這就為以後乞伏乾歸父子的複國創造了條件。
而後梁在呂光死後,庶長子呂纂殺嫡長子呂紹奪位,呂隆誘殺呂纂自立,導致國勢日益衰弱。
司馬倫一黨道德低下,缺乏治國能力,擅長陰謀詭計,但在治國方麵卻無能為力。
他們大肆封侯以討好宮裏宮外的人,導致做頂戴花翎的貂毛供不應求,隻能用狗毛來代替,這就是“狗尾續貂”的由來。不久,這引發了三王起義。
在許昌的親王司馬冏聯合起來反對司馬倫。司馬冏曾被封為高安王,擁兵自重。但他沒有好好利用其父皇位之功的大名,獨攬朝政後不可一世,儼然自己就是個皇帝,而且沉迷女色,荒廢朝政。
加上太子已經被殺,晉惠帝的孫子也因病死了,將來的皇位隻能由兄弟繼承,這意味著誰掌控了朝政,誰就是將來的皇帝。
公元302年,曾經的盟友司馬顒上表陳述司馬冏的罪狀,興兵討伐洛陽,並聲稱當時駐軍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是自己的內應。
司馬冏得知消息後便派人攻打司馬乂,司馬乂無奈之下隻好帶著100多名士兵衝入皇宮,殺了司馬冏。晉朝進入司馬乂時代。
司馬顒眼看朝政被司馬乂獨攬,心懷不滿,於是多次派人刺殺司馬乂,但都沒有成功。公元303年,司馬顒聯合起兵討伐洛陽,晉惠帝下詔令司馬乂為大都督,興兵迎擊。
雙方鏖戰了幾個月,損失慘重,未分勝負。這導致在朝廷內任職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與河間王司馬顒勾結,將司馬乂捕獲交給了司馬顒,司馬乂最終被處死。
因為司馬越在朝野向來有威望,而且軍事實力強,於是被封為皇太弟,任丞相一職。河間王司馬顒和東海王司馬越也被委以要職。
如果司馬越能安心在洛陽統領全局,晉朝還是可以勉強支撐的,可他偏偏要回東海城。也不知道那裏有什麽讓他放不下的。
司馬顒也對司馬越的專政非常不滿,於是雲集了10多萬士兵帶著晉惠帝親征鄴城,結果被司馬越擊敗,司馬顒出逃,晉惠帝也被扣在了鄴城。
司馬懿戰敗後,其青州刺史司馬騰殺死了司馬越所指派的幽州刺史。於是司馬越出兵討伐司馬騰,司馬騰聯合幽州、冀州等勢力共同攻擊司馬越,為之後的五胡亂華埋下了隱患。
失敗的消息傳到鄴城後人心惶惶,司馬越隻好與十幾個將軍連同晉惠帝連夜逃到洛陽。但此時的洛陽已經被司馬顒所掌控,司馬顒廢除了司馬越的皇太弟之位,重新選拔百官。
到了公元305年,司馬顒又讓晉惠帝下詔要罷免司馬越等人,逼得司馬越以救國的名義起兵,結果大敗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成為了八王之亂最後的贏家。
公元307年,晉惠帝司馬衷突然死亡,也有人說是被司馬越毒死的。司馬衷死後,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晉懷帝剛剛登基就下詔書,要以司馬顒為司徒,讓其回朝廷。司馬顒在路上被人掐死在車內,他的三個兒子也被殺死,司馬顒就此絕後,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但此時五胡亂華已開始萌動,出現了大大小小許多新的政權。公元311年,漢昭武帝劉聰率軍攻破洛陽,製造了永嘉之亂,俘虜了晉懷帝。
在得知晉懷帝遇害後,晉湣帝司馬鄴在長安即位,並聯合了幽州、並州、代國和烏桓鮮卑的軍事力量與漢趙對抗。晉湣帝在食斷糧絕的情況下投降了漢趙,成為了西晉的最後一位皇帝。
八王之亂曆時達16年,期間時有戰亂,後期朝廷已無法掌控全國,受戰亂影響地區愈來愈大。
除了諸王互相攻伐的戰士之外,還有匈奴、羯、氐、羌等民族的叛亂,以及成漢和漢趙兩個政權針對西晉朝廷的一係列戰爭。
南方也出現了許多割據政權。這些戰爭都對於全國不少地區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饑荒、疫病頻生。後期的五胡亂華更是給人民帶來了沉痛的災難。
【一口氣看懂五胡亂華#五胡亂華#曆史】
曆史上的“五胡亂華”通常指的是在西晉末年,北方五個主要的非漢族群——匈奴、鮮卑、羯、羌、氐——對中原地區的侵擾和統治。
他們原本居住在中原以北和西北的廣大地區,後來因為中原戰亂和民族遷徙,逐漸進入中原地區,並建立了多個政權。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被認為是從公元304年成漢政權和劉氏政權建立開始算起,至公元439年鮮卑北魏統一北方開始與南朝對峙為止,共135年。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直至公元589年滅陳朝,才結束了長達近300年的動亂和分裂。
這段時期,中原人口劇減,魏晉不斷招撫北方胡人,幾百年間內遷的胡人約數百萬人,其中匈奴70萬,羌人8萬,羯人100萬,鮮卑250萬。八王之亂後,最終的贏家司馬越並不是司馬懿的直係後代,而是司馬懿的四弟司馬馗的孫子,所以司馬懿三代辛辛苦苦折騰了一輩子,最終卻是給別人做了嫁衣。
八王之亂爆發之後,史稱五胡建國的前兆,陳漢和前趙便是五胡建國的開始。八王之亂結束以後,最大的贏家司馬越不但大權在握,而且重新立了個皇帝,緊接著就繼續跑出去跟人打仗。
公元310年前趙的建立者劉淵去世。次子劉聰刺殺皇帝劉和奪權即位。就在劉聰登基的這一年冬天,司馬越扔下了晉懷帝司馬熾,率領忠於自己的所有人馬逃跑了,原因竟然是因為他覺得洛陽離前趙太近了,不安全。
可司馬越卻在南下的路上死了,接下來的戰鬥肯定是毫無懸念的。洛陽已經毫無抵抗之力,包括王公大臣在內的3萬多人被殺,晉懷帝被俘,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史稱永嘉之亂。
晉懷帝死後,晉武帝的另一個孫子司馬鄴在長安登基,史稱晉湣帝。
晉湣帝其實就是一個光杆司令,一個長安城公元316年,劉聰再次攻破長安,晉湣帝自己乘坐羊車,脫去上衣,口銜玉璧,侍從抬著棺材出城投降。
晉湣帝投降以後負責給劉聰扛旗倒酒,充當起了太監的角色,可就是這樣,劉聰還是在兩年後用一杯毒酒將他送到了另一個世界。
晉湣帝被殺後,氏族王導、王敦等人扶持晉朝遠房宗室司馬睿在衣冠南渡之後即皇帝位,建立東晉,曆時五十一年的西晉正式滅亡。此時的東晉隻占有著江南地區,整個中原地區都是胡人的天下。
也就是在這一年劉聰在平陽病逝,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劉粲繼承了帝位。
這個劉粲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娶了自己父親的5個老婆,整日沉湎酒色,當了不到兩個月的皇帝就被他的老丈人宰相靳準殺死。
前趙的大將劉曜和石勒同時起兵,在殺了靳準之後分道揚鑣,劉曜繼承前趙,而石勒則創立了新的政權,史稱後趙。
由於劉曜在關中地區對各民族采取高壓政策,加上治國無方,一味征戰,國事日頹。石勒則控製了河北廣大地區。
公元329年,石勒滅前趙後登基稱帝,石勒駕崩後,其侄子石虎篡位,遷都鄴城。石虎為人非常殘暴,殺人如麻,荒淫無度,使得社會矛盾尖銳,百姓生活悲苦。
石虎死後諸子為爭奪帝位,互相殘殺,他的養孫漢人冉閔坐攬大權,最終於公元350年稱帝,改國號為魏,史稱冉魏。同時石虎之子石祗也在襄國稱帝,內戰全麵爆發。
這期間東晉將領桓溫率兵攻打第一個胡人政權成漢,成漢皇帝李勢投降,成漢勢力也被晉朝收複滅亡。
一年後,石祗被手下大將劉顯所殺,後趙滅亡。劉顯在襄國稱帝,建立劉顯公國,僅一年就被冉閔消滅。
在兩趙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由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前燕政權經過一係列混戰,終於在慕容俊繼位後平定了家族內部的紛爭,成為了遼東最大的勢力。
公元352年,慕容俊揮師南下,冉閔被慕容俊擒獲後處斬。不久之後,前秦軍隊攻破鄴城,冉魏滅亡,慕容俊則順勢遷都,繼承稱帝,史稱前燕。
此時,一個新的政權也在悄悄崛起。氐族首領蒲懷歸之子苻洪在永嘉之亂後歸順了前趙皇帝劉曜,前趙滅亡後又投降了後趙的石虎。後趙內亂時,苻洪又歸順了東晉。
苻洪死後,他的兒子苻健在三秦地帶擴大了勢力,建立了前秦,稱王定都長安,與東晉斷交,逐漸發展強盛。
可惜苻健的兒子苻生實在是太殘暴了,史書稱他力大無窮,手格猛虎,但殺人不眨眼,碰見看不順眼的就要砍人家的頭。
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就在苻生準備砍殺他的堂弟苻堅時,卻被苻堅反殺,前秦的政權就這樣落到了苻堅的手上。
這個苻堅和前頭那幾位不大一樣。雖然也很好戰,但是卻更喜歡文化,他重用漢儒王猛輔政,富國強兵,國力逐漸強盛。
公元370年,苻堅派王猛、鄧羌率軍滅亡前燕,攻取關東六州之後又用了6年的時間滅亡仇池,收服吐穀渾,滅前涼,平定西域諸國,疆域一躍成為五胡之最,統一北方,史稱前秦。
前秦十分注重教育建設漢化改革,有效地緩解了民族隔閡,為後來北朝的漢化改革打下了基礎。
可取得如此成就的苻堅還是不滿足,他開始夢想統一全國,於是就開始和南方政權死磕。公元379年前秦攻占東晉戰略重鎮襄陽後,苻堅便想以百萬之兵一舉滅晉。
公元383年,苻堅全麵進攻東晉。東晉此時由丞相謝安主持國政,謝石、謝玄率水陸兩軍8萬人迎敵。
雙方在肥水爆發了著名的淝水之戰。最終謝玄用激將法大敗前秦大軍,苻堅也身受重傷。
謝安得知喜訊後,興奮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地把腳上木屐的齒也碰斷了。這就是著名典故“折屐喜”的來曆。
淝水之戰後,前秦的統治也隨之瓦解,原先歸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紛紛趁機獨立,黃河以北再次陷入分裂狀態。
公元383年,前秦降將慕容垂最先發難,自稱燕王,廢除秦帝,建立後燕政權,自己當上了皇帝。
前秦北地長史慕容泓得知此消息後,集結數千鮮卑人也自稱為大將軍,建立西燕政權。
苻堅一看這都開始造反了,於是讓兒子苻睿為統帥,在羌人將領姚萇的輔佐下出兵討伐叛逆。沒想到卻在華澤大敗,苻睿也被斬殺,姚萇隻好畏罪潛逃至渭北。後來在族人的推舉下建立了後秦政權。
公元385年,西燕軍攻陷長安城,苻堅逃至五將山時,被姚萇俘虜,不久後被殺。苻堅的兒子苻丕則於晉陽繼位。此時,謙卑的乞伏國仁在隴西稱大單於,叛變前秦,獨立建立西秦政權。
一年後,拓跋圭稱代王,北魏帝國建立,北朝開始。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拓跋圭竟然會成為最後的贏家。而西燕與前秦也展開大戰,前秦軍大敗,都城長安全部歸屬西燕,前秦開國重臣呂婆樓之子呂光趁機建立後涼政權。
公元394年前秦皇帝苻登在馬毛山與後秦皇帝姚興交戰,在廢橋之戰中被後秦擊潰,苻登後遭斬首,太子苻崇也被西秦的涼州刺史乞伏乾歸所斬殺,前秦正式滅亡。
公元396年,後梁呂光遣使封河西鮮卑族拓跋烏孤為征南大將軍,但拓跋烏孤決意要擺脫呂光的控製,謝絕了封爵,並於次年建立南涼政權。而呂光手下的大將段業也自立門戶,建立了北涼政權。
公元398年,後燕君主慕容寶在參合陂戰役中被北魏擊敗後,後燕被截成了南北兩個部分,5萬鮮卑族被拓跋軍坑殺。
原後燕宗室慕容德在滑台自稱燕王,建立南燕。兩年後,後秦出兵滅亡西秦,但由於後秦的姚興還想利用乞伏乾歸父子在隴右的潛在勢力以鞏固和擴大他在的統治,所以對乞伏乾歸父子及西秦的勢力采取了籠絡的政策,保存了他們的實力,這就為以後乞伏乾歸父子的複國創造了條件。
而後梁在呂光死後,庶長子呂纂殺嫡長子呂紹奪位,呂隆誘殺呂纂自立,導致國勢日益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