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始皇帝駕崩後,趙高等人發動政變,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胡亥繼位,以矯詔殺害了公子扶蘇】


    【胡亥繼位後,大肆征發徭役,進一步加重了對百姓的剝削和壓迫。同時朝中大權由趙高獨攬,大肆屠殺朝中忠臣。】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喊出了那句著名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公元前207年,楚國舊貴族項羽大敗秦軍,史稱巨鹿之戰。同年趙高殺害胡亥,立子嬰為秦王,不久後劉邦攻入關中,子嬰投降,秦二世而亡!】


    ——“唉,可惜大秦七代明君啊,最後出了胡亥這麽個玩意!”


    ——“七這個數字是有魔力的,比如七龍珠,七仙女,七個葫蘆娃,再比如集齊七位明君,即可召喚胡亥!”


    ——“唉,我的扶蘇啊,咋有人傻到,看到一封詔書就自殺的啊,你帶著蒙恬的大軍幹他們啊!你有兵你怕啥,別說是假的了,就算是真的,你也讓它變成假的啊。”


    ——“他是要是真那麽做,就不是扶蘇了,政哥也不會把他放到蒙恬身邊了。”


    ——“我的老祖宗要是知道後來的這些事,該有多憤怒,多難過啊。他的帝國一夜崩塌,他的長子因一封矯詔而死。”


    ——“冷知識:《秦時明月》存在的時間比秦朝存在的時間還長。”


    ——“別提了,我看《秦明》第一季的時候才上小學,現在孩子都兩歲了,它還沒完結呢。”


    大秦。


    鹹陽宮前,氣氛此刻肅殺到了極點!


    宮女,侍從,甲士,文武百官,所有人都跪伏在地上,連大氣都不敢喘。


    剛剛還在感慨自己是千古一帝的嬴政,此時麵若冰霜,眼神冰寒刺骨,渾身殺氣彌漫幾乎凝結成了實質。


    胡亥繼位?


    扶蘇自殺?


    大秦二世而亡?


    看著一旁跪伏在地,渾身直冒冷汗,抖如篩糠的趙高。


    嬴政的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就這麽個廢物,竟有膽篡改他的遺詔?


    “陛下!臣冤枉啊!臣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啊。”


    “何況,就算臣有此心,也沒有這樣的能力啊!”


    這正是嬴政疑惑的地方,僅憑一個趙高,不可能完成天幕說的那些事。


    那……


    嬴政緩緩轉過身看向了跪在身後的李斯。


    如果說這大秦,還有哪個人能篡改傳位詔書,而讓人信服,那就隻可能是這位丞相了。


    “李斯!”


    嬴政冷冽的聲音響起。


    “臣在!”


    “此事你是否參與了?”


    李斯:“???”


    他很想回一句我特娘的哪知道,但也隻敢在心裏想想。


    他清楚,始皇帝這不是在問他,而是在看他的態度。


    他也明白,他多半是參與了。


    公子扶蘇親近儒家,若是他繼位,自己這個法家之人,必然會被踢出權利中心,為了權利,為了學派的利益,他多半是幫了趙高。


    不然趙高就算做出一百份傳位詔書,隻要他不認,那文武百官就不會認!


    最後,思慮萬千隻化作三個字:“臣,有罪!”


    他在賭,賭始皇帝覺得他還有用。


    贏,則生!


    輸,則死!


    嬴政眼神冰冷地看著李斯,他不是優柔寡斷之人。


    可現在距離他駕崩沒幾年了,他還有許多事要做,要是沒有李斯的幫助,很多事他將很難推行下去。


    嬴政沉默良久後,略帶煩悶地喝道:“來人!”


    兩名侍衛當即站了起來,等待始皇帝的命令。


    “將趙高拉下去,處以車裂,即刻行刑!”


    “陛下饒命啊,陛下!老臣冤枉啊這!天幕說的定是假的,是胡言亂語,陛下不可輕信啊!”


    趙高像死狗一樣,妄圖爬到嬴政身邊求情,可還沒爬多遠,便被侍衛拉住了雙腳,越拖越遠。


    “李斯!”


    “臣在!”


    “起來吧,朕交代你幾件事。”嬴政的聲音無喜無悲,聽不出任何情感。


    這時候真站起來的都是傻子。


    李斯不傻,相反他很聰明,哪怕此時雙腿早已酸痛不堪,他仍跪伏在地,動作沒有絲毫變形。


    “請……請陛下吩咐。”


    “其一,擬旨,召回扶蘇,準備冊立太子相關事宜。”


    “其二,公子胡亥年少頑劣,品行不堪,令其禁閉深宮,終生無令不得出宮。”


    “其三,尋找陳勝吳廣,項羽劉邦四人,將他們帶來見朕。如遇反抗,就地格殺!”


    “其四,秦既亡於起義,或因律法過於嚴苛致使民怨沸騰,你和眾朝臣商議一下該如何安撫百姓。”


    “李斯,朕留你,是因你有用,莫要自誤!”


    “臣,遵命。”李斯磕頭領命後,遲遲沒有起身。


    直到始皇帝轉過身不再看他後,他才長舒一口氣緩緩站起身來,在嬴政看不見的地方悄悄擦去了額頭上的冷汗。


    總算是逃過一劫。


    不過,估計自己很難逃過始皇帝臨死前的那一刀了。


    敲打完李斯,嬴政仰首凝視著天幕。


    心中不甘與遺憾相互交織。


    如此安排,終是揚湯止沸,治標不治本。


    隻可惜,留給朕的時間不多了!


    ……


    漢朝。


    漢武帝劉徹看著天幕上的畫麵,不屑的嘲諷道:“嬴政英明一世,卻有個如此愚鈍的兒子,真是可笑。若是朕的兒子也這麽愚蠢,朕早就賜其鴆酒了。活著也是浪費糧食,還不如死了算了。”


    這話衛青是不敢接茬的,可看到劉徹直勾勾地盯著自己,衛青知道他是想聽自己誇讚太子,隻能無奈的笑了笑,開口道:“太子年紀雖小,卻天生聰穎,敦厚仁義,自然勝胡亥百倍,千倍。”


    “哈哈哈哈,說的好!據兒確實不錯,類我!類我啊!”


    劉徹聞言哈哈大笑,別的不說,至少在子嗣這方麵,自己完勝嬴政。


    ……


    唐朝。


    李世民看向太子李承乾的目光充滿了慈愛。


    “觀音婢,看來還是朕更英明一些啊,秦二世之所以能矯詔登基,成功篡位,就是因為始皇帝沒有明確,確定太子。”


    “不像朕,早早就立了承乾為太子,承乾也爭氣,朕派去教導他的人,無一不誇讚他有早慧,治學嚴謹,仁孝純深,想必將來定是一代明君啊!”


    對於李世民的自賣自誇,長孫皇後沒有接話,同樣寵溺地看著李承乾。


    自己的孩兒,她自己清楚,隻要不出差錯,就算不是明君也會是仁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敢輕言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敢輕言語並收藏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