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武德年間。


    李淵臉色鐵青地盯著天幕。


    老二發動政變?


    老大被老二殺了?


    聽著皇城外傳來的陣陣歡呼聲,李淵一陣頭暈目眩,不由得跌坐回寶座上。


    他甩開宮女攙扶的雙手,眼中交織著憤怒與無奈。


    他知道,民心已成!


    那個他曾引以為傲的兒子,已經脫離了他的掌控,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不再受他的駕馭。


    這一次他那兒子,根本不需要發動什麽政變,在天幕播放盛唐畫麵的那一刻,他已經贏了,全大唐的百姓已經成為了他最虔誠的子民!


    他的二兒子已經成為了大唐當之無愧的皇帝!


    李淵緊握拳頭,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心中五味雜陳,不知該憤怒,還是欣慰。


    他沒猜錯的話,骨肉相殘的悲劇馬上要開始了,雙方無論哪一方,都不會認輸,同樣也都不會放過對方。


    人間至痛,莫過於廝。


    這一刻曾經一統江山的英雄,瞬間蒼老了幾十歲。


    倘若幾年之前,自己沒有走出太原,隻是做一個安分守己的晉陽留守,自己或許會有一個子孫膝下承歡,兄友弟恭的美滿家庭吧。


    可惜,自己終究是走出了太原,達到了個人價值的巔峰。


    但這一切,真的。


    值得嗎?


    ……


    唐朝。


    貞觀年間。


    長安城中,歡呼聲此起彼伏。


    盡管目前的生活還未達到天幕所展示的盛景,但百姓們相信,這一天的到來,已不再遙遠。


    好日子就在前頭,這讓他們怎麽能不高興?


    當然,高興的不隻是他們。


    皇宮中。


    李世民麵色猙獰,似哭似笑,似喜似悲。


    整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一會仰天長嘯,一會嚎啕痛哭。


    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也都熱淚盈眶,不斷用衣袖擦拭眼角。


    他們為李世民的成功而高興!


    更為大唐的輝煌而欣慰!


    他們知道,這些年李世民一直憋著一股勁,他要向李淵證明,他沒錯!


    他還要向自己證明,他才是最適合做皇帝的那個人。


    好在,他真的做到了。


    貞觀之治!


    天可汗!


    看到天幕上一張張幸福的笑臉,壓在李世民心頭多年的積鬱一掃而空。


    從今以後,他會繼續帶著那份愧疚而活,但不會再自我苛責。


    他會做的更好,會成為更好的帝王,不負天幕和後世人的讚譽!


    “陛下,臣聽聞老程家又有牛不幸摔死了,要不我們開個宴會,熱鬧熱鬧,就當是提前為‘貞觀之治’慶賀了,怎麽樣?”


    尉遲恭看出李世民情緒有所好轉,便提議開個宴會慶祝慶祝。


    其他人聞言紛紛讚同。


    正當李世民也準備答應之際,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響起。


    “陛下,萬不可驕傲自滿,須知未來並未定論,而是可以改變的,望陛下能專注於眼前,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


    魏征的話瞬間引起眾怒,眾多文臣武將紛紛怒目而視。


    麵對眾怒,魏征毫不畏懼,從容應對。


    打仗,他不行。


    噴人,就算這一屋子人加起來,也不夠他一個人噴的。


    李世民倒是沒有生氣,他現在心情很好,連帶著看魏征都可愛許多。


    不過這宴會他開定了!


    耶穌來,不對天神來了也攔不住他。


    他現在急需要一場慶功宴堵住某些腐朽老家夥的嘴,免得那群人老拿玄武門的事膈應他。


    “玄成啊,朕就開一場小型慶功宴,你看如何?”


    魏征本想反對,可一想到李世民剛才哭的稀裏嘩啦的模樣,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陛下也不容易,還是體諒他一點吧,別再真給他逼瘋了。


    “好!那輔機你盡快準備一下。”


    見魏征同意了,李世民趕緊將事情敲定下來,生怕這個老噴子一會反悔。


    看到李世民的反應,魏征有些無語,他又不是那言而無信,喜歡出爾反爾的人,至於這樣麽。


    ……


    太極宮。


    剛剛“操勞”過後的李淵望著天幕久久不能言語。


    玄武門之變後,他恨過李世民,埋怨過李世民,所以他一直霸占著太極宮,就是要告訴天下人,他李世民得位不正。


    如今看來,自己是時候離開這太極宮了。


    得位不正又如何?


    弑兄囚父確實是他李世民的汙點。


    可也是他開創大唐盛世的起點。


    天幕以及後人的評價已經證明了,這天下交給他才是最正確的。


    他比任何人都適合坐那個皇位!


    李淵仰頭長歎,兩行清淚從眼眶緩緩滑落。


    他不是一位好皇帝,更不是一位好父親。


    “大朗!”


    “二郎!”


    “是為父錯了,是為父錯了啊!”


    ……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


    ——“大唐最璀璨的那顆星隕落了。”


    ——“一個駕崩後,能讓突厥王族哭著請求殉葬的人,該是多麽有魅力的人啊。”


    ——“李二鳳死了二百多年後,仍能憑借一首《秦王破陣曲》為搖搖欲墜的大唐續命二十多年。”


    【公元649年,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


    【公元690年,武則天廢稱帝,改國號為周,華夏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誕生了。】


    ——“女帝!女帝!”


    ——“正統二字好評!”


    ——“高情商:上承貞觀,下啟開元。低情商:好好的盛世被她劈成兩半。”


    ——“隻能說她被吹的有點過,要不是性別優勢,二百多位皇帝中,她能力妥妥中下遊。”


    ——“她雖不是頂尖皇帝,但卻打破了華夏數千年來的禁錮,這是值得肯定的。”


    ——“看了評論區,更能體現武則天有多厲害了,那麽多人反對,她還是當了皇帝。”


    ——“有一說一,她個人能力還是很突出的,但在當時那個時代,性別束縛了她,沒有那些束縛,她做的肯定更好。”


    ——“拋開性別不談,隻談功績就是耍流氓,單說她能在那樣的時代當皇帝,就是很大的進步了。”


    ——“的確,評價一個人要綜合考慮,在封建時代,她能憑借極致的手腕當上皇帝這已經很牛逼了。而武周時期的問題,比如酷吏政治,朝堂動蕩,清洗武將等許多弊政,和她是女性掌權是分不開的,她那樣的人肯定知道這不對,但卻不得不這樣做。”


    ——“無字碑就是最好的遺言,是非功過,任憑議論,事實上,這無字碑立的很正確,這都過去多少年了,熱度依舊不減。”


    伴隨著武則天的登場,天幕上的彈幕瞬間暴增。


    討論的話題度甚至一度突破了始皇帝和李世民出場時的熱度。


    不僅天幕上在討論,武則天以前的朝代也開始議論紛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敢輕言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敢輕言語並收藏諸朝陪我刷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