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佳節,上元一品九氣天官紫微大帝誕辰。民間盛傳天官會於今日降臨凡間,賜福眾生。
成都府內熱鬧非凡,鑼鼓喧天,彩旗飄揚,人們抬著香案,舉著火把,向天官祈求福壽安康,吉祥如意。
馬怡倚在趙源的懷中,好奇地張望著四周,她以前從未離開來柳葉鎮,成都城的熱鬧繁華讓她目不暇給。
“師父,我怎麽有點怕。”馬怡怯生生地道。
趙源微笑著安慰道:“不用怕,師父被大王封為五大夫,這次回去我打算分家獨過,師父在家中是老大你就是老二,誰敢難為你,師父一劍砍了他。”
馬怡臉上露出笑容,用力地點點頭,往趙源的胸口靠了靠,輕聲道:“師父,你對我真好。”
打發走牛車,趙源騎著馬帶著馬怡在城中閑逛了好一陣,眼見天色漸晚,這才帶她前往趙府。
守門的還是雲伯,過年換了身新布袍,看到趙源跳下馬,忙跑過來牽馬,笑道:“源哥兒可算回來了,家裏人都等急了。”
趙源與雲伯說笑幾句,便看見一大群人從宅中迎了出來,除了父親外,大伯趙吉、二伯趙康都在,幾位堂兄、堂弟一個不少,趙通也滿麵春風地跟在人群中。
馬怡有些怕生,往趙源身後躲去,趙源俯身將她抱起,對著熱情招呼自己的父親和親戚們點頭示意。
趙通與他同在軍營共過患難,說話隨意些,看到趙源手中抱的女娃,笑問道:“這就是馬兄的女兒吧,真是可愛,叫什麽名字?”
說著,趙通想要伸手來抱,馬怡扭過頭去不理他。趙源笑著對馬怡道:“這就是師父常提起的通叔。”
馬怡聽師父說過通叔也是爹爹的好朋友,這才轉過臉,對著趙通笑了笑。
趙通在軍中征戰,原本瘦了一圈,看樣子這段時日活得滋潤,居然又胖回去了。
趙銳笑道:“別站在門口了,趕緊進屋吧。通哥兒說你年前就能回來,怎麽耽誤了這麽久?”
趙源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廳堂,秀娘帶著兒女站在廊下迎候,看到趙源臉上堆出笑容,道:“源哥兒總算回家了,你爹每天都要念叨十幾次。”
推了推身邊的兒女,秀娘道:“瑜兒、倩兒、洪兒,快叫哥哥啊。”
大半年未見,趙洪也有一歲多了,跟著哥哥、姐姐奶聲奶氣地叫了聲“哥”。
趙源笑著點點頭,抱著馬怡走進屋內,屋中還坐著個老者,是趙源的叔爺,相互見禮,按長幼之序坐好。
秀娘見趙源將馬怡放在身邊,她聽趙通說過趙源前往武陽接袍澤遺孤,想來就是這個女孩了。
看得出趙源對女娃十分愛護,又聽到趙源收了這個女娃做徒弟,秀娘忙命人端來點心,又囑咐趙瑜、趙倩在一旁伴她玩耍。
酒菜早已備好,流水般地送上,眾人齊齊舉杯,慶賀趙源授爵五大夫。
五大夫,民爵之首,大夫之尊,可以入仕為都尉、校尉,亦可直接統率兵馬參戰,便連郡守見了也要禮遇。
趙家出了五大夫,對整個家族來說是改變命運的良機,像趙瑜、趙洪這樣的晚輩有機會脫離賈籍,甚至成為士人。
酒過三巡,趙銳開口問道:“源兒,你立功授爵,將來有何打算?可打算分戶出去?可有意謀求官職?”
歡聲笑語驟然停住,眾人注目趙源,倒讓馬怡、趙倩等幾個小孩的打鬧聲顯得突兀。
趙源沉聲道:“諸位尊長,趙通可告訴過你們我乃修道之人,不會在紅塵俗世長久逗留。此次替父出征,算是了結父子俗世間的緣分。”
座中眾人早聽趙通說過,此時麵容各異,各懷心思。趙銳繼續追問道:“源兒,你要出家修行?那五大夫的爵位怎麽處置?”
按照秦律,軍功爵可降兩級繼承。趙源若出家修道,他的爵位可以讓子侄輩繼承,承爵成為第七級的公大夫。
公大夫在普通人眼中已是高爵,享有許多特權,除了俸祿、宅地外,見了縣令、縣丞可以隻行揖禮,無需跪拜。
趙源並無子女,名義上有兩個弟弟,而趙吉、趙康卻都有孫輩,若是趙源放棄爵位,趙源的堂侄們便有機會繼承。幾人緊張地注視著趙源,滿心期待趙源能把爵位讓於他們的後人。
趙源雖然不把爵位放在心上,但他要用爵位的賞田和宅地換取峨眉山中的山林,這爵位還真不能拱手相送。
“我準備分戶而居,爵位所賞的田地和宅院隻留下少數,其他用來換取峨眉山林,以便能潛心修行”,趙源道:“至於爵位所得的俸祿等物就由父親代為打理吧。”
這席話讓趙吉、趙康的如意算盤落了空,笑容僵在臉上。趙銳反鬆了口氣,隻要爵位沒讓出去,無論源兒將來有沒有子嗣,爵位都會落在自己的孫子頭上。
源兒說了財產交給自己打理,他要潛心修道,有這樣一個靠山在,整個蜀郡也沒幾個人敢得罪自己。
趙源考慮到馬怡還小,不能跟他到山中修道,更何況他要遊曆天下,免不了與人爭鬥,不可能帶個小孩在身邊,留下些宅田供她日常開銷,也算替她預做安排。
新宅趙源準備讓雲伯做管事,招些仆人照看馬怡,等馬怡長大些再做下一步打算。
次日,趙源帶著楊端和的書信前往府衙拜望郡守許誌,得知新授的五大夫趙源來拜,許誌出衙相迎。
看罷楊端和的信,許誌笑道:“朝廷的詔書已經頒至,趙將軍的五大夫爵按律可得歲俸四百五十石,地二十五頃,二十五宅。將軍準備把田地換成峨眉山中的山林,自無不可。”
許誌命人取來輿圖,笑道:“田宅之地可換十倍山林,將軍想用二十頃田、二十宅地換山林,換三百頃山林如何?”
三百頃,三萬畝,二十平方公裏,看著許誌用紅筆在輿圖中隨手圈出個小圈,足足將峨眉山劃出十分之一,這地盤足夠大了,趙源十分滿意。
辦完以地換山林,趙源接著在趙府不遠處買了處舊宅改建新居,任用雲伯為管事,讓他招些人手翻新布置宅院、照看馬怡以及處理府中事務。
二月,劉濟、孫廣等人來訪,與馬怡相見,得知趙源收馬怡為徒,眾人都十分羨慕。
趙通眨巴著眼睛問道:“源弟,我也想修道成仙,你看行嗎?”
趙源搖頭道:“你根骨太差,無法修道。”
看到趙通一臉頹然,趙源想起與王輝的約定來,道:“我從西牛賀州來時,曾結識一名海商,那人願依附於我,為我收集珍材。”
趙通眼神一亮,笑道:“源弟,家中經商,我也可以為你收集珍材。”
趙源滿意地點點頭,道:“如此甚好,我入山修道,行蹤不定,怡兒便托付你照看。”
雖然事先趙源與她商量過,馬怡還是扁了扁嘴,有些不樂意。師父告訴過她不可能陪在她身邊,要她好好修煉,等她長大後再接她入山修道。
這些天她在趙家備受嗬護,趙通時常帶她遊玩,給她買了不少吃食和玩具,馬怡也喜歡這個胖乎乎的通叔。
趙源拿出兩塊杯盞大小寶石,流光溢彩,璀璨奪目。馬怡看得兩眼發光,忍不住抓在手中把玩。
趙通識貨,倒吸口涼氣道:“這麽大的寶石,每塊都價值千金以上。”
“這兩塊寶石,一塊作為你經商的本錢,一塊算是給你的酬勞”,趙源道:“今世你難以修行,但我可保你至少八十壽命,若來世你身具靈根,我再來收你為弟子。”
聽到趙源保他八十歲,趙通笑得合不攏嘴,連聲道:“源弟,你可要說話算數。”
劉濟、孫廣兩人滿是羨慕,對視一眼,終未開口求懇。
三月十六日,青龍在值,諸事皆吉,五大夫趙源喜遷新居。親朋道賀,郡守許誌派人送來了一塊大匾-五大夫第。
在歡快的鑼鼓嗩呐聲中,大匾懸於門前,趙源感到識海中響起一聲滿足的歎息,原主最後的意識終於消散了。
成都府內熱鬧非凡,鑼鼓喧天,彩旗飄揚,人們抬著香案,舉著火把,向天官祈求福壽安康,吉祥如意。
馬怡倚在趙源的懷中,好奇地張望著四周,她以前從未離開來柳葉鎮,成都城的熱鬧繁華讓她目不暇給。
“師父,我怎麽有點怕。”馬怡怯生生地道。
趙源微笑著安慰道:“不用怕,師父被大王封為五大夫,這次回去我打算分家獨過,師父在家中是老大你就是老二,誰敢難為你,師父一劍砍了他。”
馬怡臉上露出笑容,用力地點點頭,往趙源的胸口靠了靠,輕聲道:“師父,你對我真好。”
打發走牛車,趙源騎著馬帶著馬怡在城中閑逛了好一陣,眼見天色漸晚,這才帶她前往趙府。
守門的還是雲伯,過年換了身新布袍,看到趙源跳下馬,忙跑過來牽馬,笑道:“源哥兒可算回來了,家裏人都等急了。”
趙源與雲伯說笑幾句,便看見一大群人從宅中迎了出來,除了父親外,大伯趙吉、二伯趙康都在,幾位堂兄、堂弟一個不少,趙通也滿麵春風地跟在人群中。
馬怡有些怕生,往趙源身後躲去,趙源俯身將她抱起,對著熱情招呼自己的父親和親戚們點頭示意。
趙通與他同在軍營共過患難,說話隨意些,看到趙源手中抱的女娃,笑問道:“這就是馬兄的女兒吧,真是可愛,叫什麽名字?”
說著,趙通想要伸手來抱,馬怡扭過頭去不理他。趙源笑著對馬怡道:“這就是師父常提起的通叔。”
馬怡聽師父說過通叔也是爹爹的好朋友,這才轉過臉,對著趙通笑了笑。
趙通在軍中征戰,原本瘦了一圈,看樣子這段時日活得滋潤,居然又胖回去了。
趙銳笑道:“別站在門口了,趕緊進屋吧。通哥兒說你年前就能回來,怎麽耽誤了這麽久?”
趙源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廳堂,秀娘帶著兒女站在廊下迎候,看到趙源臉上堆出笑容,道:“源哥兒總算回家了,你爹每天都要念叨十幾次。”
推了推身邊的兒女,秀娘道:“瑜兒、倩兒、洪兒,快叫哥哥啊。”
大半年未見,趙洪也有一歲多了,跟著哥哥、姐姐奶聲奶氣地叫了聲“哥”。
趙源笑著點點頭,抱著馬怡走進屋內,屋中還坐著個老者,是趙源的叔爺,相互見禮,按長幼之序坐好。
秀娘見趙源將馬怡放在身邊,她聽趙通說過趙源前往武陽接袍澤遺孤,想來就是這個女孩了。
看得出趙源對女娃十分愛護,又聽到趙源收了這個女娃做徒弟,秀娘忙命人端來點心,又囑咐趙瑜、趙倩在一旁伴她玩耍。
酒菜早已備好,流水般地送上,眾人齊齊舉杯,慶賀趙源授爵五大夫。
五大夫,民爵之首,大夫之尊,可以入仕為都尉、校尉,亦可直接統率兵馬參戰,便連郡守見了也要禮遇。
趙家出了五大夫,對整個家族來說是改變命運的良機,像趙瑜、趙洪這樣的晚輩有機會脫離賈籍,甚至成為士人。
酒過三巡,趙銳開口問道:“源兒,你立功授爵,將來有何打算?可打算分戶出去?可有意謀求官職?”
歡聲笑語驟然停住,眾人注目趙源,倒讓馬怡、趙倩等幾個小孩的打鬧聲顯得突兀。
趙源沉聲道:“諸位尊長,趙通可告訴過你們我乃修道之人,不會在紅塵俗世長久逗留。此次替父出征,算是了結父子俗世間的緣分。”
座中眾人早聽趙通說過,此時麵容各異,各懷心思。趙銳繼續追問道:“源兒,你要出家修行?那五大夫的爵位怎麽處置?”
按照秦律,軍功爵可降兩級繼承。趙源若出家修道,他的爵位可以讓子侄輩繼承,承爵成為第七級的公大夫。
公大夫在普通人眼中已是高爵,享有許多特權,除了俸祿、宅地外,見了縣令、縣丞可以隻行揖禮,無需跪拜。
趙源並無子女,名義上有兩個弟弟,而趙吉、趙康卻都有孫輩,若是趙源放棄爵位,趙源的堂侄們便有機會繼承。幾人緊張地注視著趙源,滿心期待趙源能把爵位讓於他們的後人。
趙源雖然不把爵位放在心上,但他要用爵位的賞田和宅地換取峨眉山中的山林,這爵位還真不能拱手相送。
“我準備分戶而居,爵位所賞的田地和宅院隻留下少數,其他用來換取峨眉山林,以便能潛心修行”,趙源道:“至於爵位所得的俸祿等物就由父親代為打理吧。”
這席話讓趙吉、趙康的如意算盤落了空,笑容僵在臉上。趙銳反鬆了口氣,隻要爵位沒讓出去,無論源兒將來有沒有子嗣,爵位都會落在自己的孫子頭上。
源兒說了財產交給自己打理,他要潛心修道,有這樣一個靠山在,整個蜀郡也沒幾個人敢得罪自己。
趙源考慮到馬怡還小,不能跟他到山中修道,更何況他要遊曆天下,免不了與人爭鬥,不可能帶個小孩在身邊,留下些宅田供她日常開銷,也算替她預做安排。
新宅趙源準備讓雲伯做管事,招些仆人照看馬怡,等馬怡長大些再做下一步打算。
次日,趙源帶著楊端和的書信前往府衙拜望郡守許誌,得知新授的五大夫趙源來拜,許誌出衙相迎。
看罷楊端和的信,許誌笑道:“朝廷的詔書已經頒至,趙將軍的五大夫爵按律可得歲俸四百五十石,地二十五頃,二十五宅。將軍準備把田地換成峨眉山中的山林,自無不可。”
許誌命人取來輿圖,笑道:“田宅之地可換十倍山林,將軍想用二十頃田、二十宅地換山林,換三百頃山林如何?”
三百頃,三萬畝,二十平方公裏,看著許誌用紅筆在輿圖中隨手圈出個小圈,足足將峨眉山劃出十分之一,這地盤足夠大了,趙源十分滿意。
辦完以地換山林,趙源接著在趙府不遠處買了處舊宅改建新居,任用雲伯為管事,讓他招些人手翻新布置宅院、照看馬怡以及處理府中事務。
二月,劉濟、孫廣等人來訪,與馬怡相見,得知趙源收馬怡為徒,眾人都十分羨慕。
趙通眨巴著眼睛問道:“源弟,我也想修道成仙,你看行嗎?”
趙源搖頭道:“你根骨太差,無法修道。”
看到趙通一臉頹然,趙源想起與王輝的約定來,道:“我從西牛賀州來時,曾結識一名海商,那人願依附於我,為我收集珍材。”
趙通眼神一亮,笑道:“源弟,家中經商,我也可以為你收集珍材。”
趙源滿意地點點頭,道:“如此甚好,我入山修道,行蹤不定,怡兒便托付你照看。”
雖然事先趙源與她商量過,馬怡還是扁了扁嘴,有些不樂意。師父告訴過她不可能陪在她身邊,要她好好修煉,等她長大後再接她入山修道。
這些天她在趙家備受嗬護,趙通時常帶她遊玩,給她買了不少吃食和玩具,馬怡也喜歡這個胖乎乎的通叔。
趙源拿出兩塊杯盞大小寶石,流光溢彩,璀璨奪目。馬怡看得兩眼發光,忍不住抓在手中把玩。
趙通識貨,倒吸口涼氣道:“這麽大的寶石,每塊都價值千金以上。”
“這兩塊寶石,一塊作為你經商的本錢,一塊算是給你的酬勞”,趙源道:“今世你難以修行,但我可保你至少八十壽命,若來世你身具靈根,我再來收你為弟子。”
聽到趙源保他八十歲,趙通笑得合不攏嘴,連聲道:“源弟,你可要說話算數。”
劉濟、孫廣兩人滿是羨慕,對視一眼,終未開口求懇。
三月十六日,青龍在值,諸事皆吉,五大夫趙源喜遷新居。親朋道賀,郡守許誌派人送來了一塊大匾-五大夫第。
在歡快的鑼鼓嗩呐聲中,大匾懸於門前,趙源感到識海中響起一聲滿足的歎息,原主最後的意識終於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