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兄弟撐著雨傘離開了陳策的院落,朱厚照對著花瓶研究了半天,實在想不到答案,好奇的問陳策道:“怎麽把木塊弄出來啊?”


    陳策道:“你將花瓶裝滿了水,木塊自動就能浮出來了。”


    朱厚照:“……”


    額,這麽簡單?我怎麽沒想到?


    今日一天都在下雨,到傍晚時分朱厚照回宮去了。


    乾清宮已經掌燈,內閣六部的閣老部堂們都齊聚在弘治皇帝的側殿內,淮河和黃河的水位分別上漲,黃河好幾段都已決堤。


    兩岸受災莊稼越來越多,戶部工部兵部分別派人前去救災。


    劉健作為首輔,首當其衝的出來稟事,曆朝曆代治河都是國朝重中之重,但收效成果卻始終不大。


    工部建議等這場洪災結束後,征調十萬徭役,重點治理黃河清淤的工作。


    戶部這邊卻很為難,十萬徭役需要戶部調撥的錢財實在太巨大,戶部的財力根本承擔不起。


    工部尚書拱手對內閣道:“內閣讓工部治河清淤,工部自然不會推遲,這也是工部分內之責。”


    “如此大的工程,戶部拿不出錢來,我工部怎麽征調民夫徭役?”


    “劉閣老,這事兒我工部先把話放在這裏了,沒錢我們工部做不了。”


    劉健又問秦紘道:“秦尚書,等黃河洪水水位退去還有幾個月,到時候夏糧也征收了,你戶部可否先緊工部撥款?”


    秦紘搖頭道:“現在戶部重點工作是推廣全國進行商業稅務改革,這需要一大批錢財,已是從今年國朝財政預算外掏錢了,工部的十萬徭役民夫最少需要數十萬兩銀子,戶部真掏不出這麽多錢。”


    秦紘又問工部尚書徐貫道:“除了征調徭役,就沒其他辦法既能清淤又能省錢麽?”


    徐貫道:“若真有人能想出這辦法,本官的工部尚書讓給他做,從古至今曆朝曆代,哪有治河不花錢的?”


    “哪一次不花費數十萬兩白銀?這些錢已經算少的了,老夫知曉你戶部難,已經替伱們節省開支了。”


    “你戶部將推廣商業稅務改革的錢財用到工部上來,足以解決黃河清淤的工作。”


    “商業稅務改革有什麽用?老夫實在不理解為什麽你戶部要花如此多的錢財在這上麵!”


    秦紘欲言又止,想了想,還是放棄和工部尚書辯論,這沒意義,工部不知道這裏麵的門道,皇上知道就行了。


    聽著朝堂上眾人爭吵不休,弘治皇帝終於開口了,他道:“好了,不要再爭吵了,說到底不外乎就是錢的事。”


    “工部你粗略估計一下需要多少錢,朕從內帑看看還有多少,實在不行從內帑撥款。”


    工部尚書徐貫道:“啟奏陛下,我工部諸同僚粗略估算,至少需要四十萬兩,臣不敢勞煩皇上內帑……”


    弘治皇帝壓著手,道:“不用說客套話了,朕且看看內帑夠不夠開支再說吧。”


    “今日先這樣,諸卿也辛苦了,都下去吧。”


    內閣六部齊齊拱手道:“臣等告退。”


    等內閣六部的閣老部堂離去後,弘治皇帝才對懷恩道:“你去將內宮監太監李廣給叫來。”


    “遵旨。”


    少頃,一名胖太監氣喘籲籲的來到大殿,彎腰恭敬的道:“老奴見過皇爺萬歲。”


    弘治皇帝問李廣道:“朕的內帑現在還有多少錢財?”


    李廣忙不迭道:“回皇上,內閣現在能拿出來的銀子大概有二十餘萬兩。”


    這點錢顯然不夠工部治水,弘治皇帝無奈的揮手道:“知道了,下去吧。”


    等李廣離去,弘治皇帝不由深深歎口氣,內帑的錢連工部需求的一半都不夠,看來今年黃河清淤泥泥沙的工程又要延後。


    可若不在非汛期將黃河清淤,等到下下半年汛期的時候,又不知會造成怎樣的災難。


    弘治皇帝一臉愁緒,背著手來到大殿外,抬頭看著洋洋灑灑的雨幕,風吹亂了他的衣袍,弘治皇帝愁容滿麵,抬頭望著天空,呢喃道:“上蒼何苦加害朕之子民?”


    “朕一生勤勤懇懇,每每祭拜天地,無不虔誠,何至如此降罪於朕?”


    皇帝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這個時候隻能求之於上蒼。


    朱厚照撐著雨傘走來,看到弘治皇帝正站在大殿外,一幅憂心忡忡的樣子,趕忙走來問道:“父皇,可是兩淮和黃河發生水災啦?”


    弘治皇帝苦笑了一下,點頭道:“嗯。”


    還真被小老弟說中了,果然發生水災了,見弘治皇帝一臉愁緒,朱厚照又道:“看父皇這樣子,是不是束手無策啦?”


    弘治皇帝搖頭道:“也並非束手無策,自古治理河水都要穩紮穩打,隻要錢財到位,自然有辦法治理,關鍵缺錢呐!”


    朱厚照趕忙道:“這還不簡單?”


    弘治皇帝眯著眼,以為朱厚照有什麽妙招,準確的說應該是以為陳策會有什麽對策,於是希冀的問道:“你有辦法?”


    朱厚照哈哈一笑,道:“不就是缺錢嗎?依我看,父皇讓東廠和錦衣衛動起來,去抓貪官,不就是幾十萬兩銀子麽?殺他個十個八個的貪官汙吏,指不定就能湊齊了這一批銀子。”


    弘治皇帝:“……”


    臭小子,還以為你有什麽妙招呢,真要像你說的那麽簡單,那就真不缺錢了。


    弘治皇帝教育朱厚照道:“貪官好殺,但哪有這麽容易能查出來,查出來後又會拔其蘿卜帶起泥,不知牽連多少,人數涉及的廣,會造成政治動蕩,抓一個兩個也不頂用。”


    “水至清則無魚啊,你以前不是和朕說過,朝廷上不能都是清流,也不能都是奸臣,秤砣理論這麽快就忘啦?”


    這是陳策教給朱厚照的治吏方針,他當然沒忘,這不是隨口一說麽?


    “好啦,父皇不要焦慮啦,我考你一道智力題,你說一個木塊放入瓷瓶內,你不碰瓷瓶也不打碎它,怎麽將木塊拿出來?”


    弘治皇帝無語的道:“將瓶子倒滿水不就行了麽?”


    我丟?父皇居然這麽聰慧,想也沒想就知道答案啦?看來父皇也深不可測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夏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夏蟬並收藏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