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學堂。


    楊廷和正在給朱厚照上史學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楊廷和給朱厚照講解西漢的國策轉變關鍵時刻,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從那以後,漢家王朝便確定了以儒治國的根基,在此之前西漢王朝一直奉行老子的無為而治。


    楊廷和對朱厚照道:“聖人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君王應該做到顏回那樣,內聖外王!內具聖人之德,外行仁政王道。”


    “殿下日後若成君王,也當奉行聖人大道,內聖外王。”


    弘治皇帝和陳策在外聽著楊廷和對朱厚照的授課。


    弘治皇帝問陳策道:“你覺得他教的如何?”


    陳策道:“如此會將殿下培養成為一名仁義之君。”


    頓了頓,陳策微笑道:“可太子殿下成為一名受百官牽製的仁義之君,是陛下想看到的嗎?”


    弘治皇帝眯著眼,問陳策道:“那你覺得厚照該成為什麽樣的君主?”


    陳策道:“漢武帝真正實施的並非儒家治國的手段,外儒內王,王霸之道雜之!這才是一名君王應該具備的品質,後人官吏總是想用儒家的理論鉗製君王,宋朝的半部論語治天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是結果呢?”


    “每每遇到外敵入侵,儒家那群士大夫總要懷仁,天子自幼被儒家熏陶,認為士大夫們說的不錯,但卻屢次被外敵入侵。”


    “我想,陛下想看到的皇太子和未來帝王,他不該是這樣的。”


    弘治皇帝不置可否,麵無表情的看著陳策,道:“繼續說。”


    陳策道:“皇太子現在不該再學習這些了,該學習的他都學習了,他現在真正該學的應該是如何辯證的去看待事物。”


    弘治皇帝好奇的道:“什麽叫辯證的去看待事物?”


    陳策淡淡的道:“舉個簡單的例子,東宮的老師乃至皇上如何教育靖難之役?”


    弘治皇帝嘴角抽了抽,道:“建文朝廷欺太宗太甚,太宗不得已清君側,發兵靖難。”


    陳策反問道:“可事實真是這樣嗎?從政治角度去分析,這難道不是一場精心謀劃好的造反?”


    弘治皇帝厲聲道:“陳純簡!”


    陳策無所謂的道:“你看,你們總是讓太子去相信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不讓他辯證去看待政治曆史,那以後他要掌權,真行儒家那套仁義理論,很快就會成為士大夫的傀儡,皇帝還有權力可言?”


    “一個沒有任何禦下手段的皇帝即便登基了,和傀儡有什麽區別?”


    弘治皇帝麵皮狠狠抽搐,雙拳在袖籠內緊緊握著。


    這話仿佛刺痛了弘治皇帝心裏某根神經一樣,當初他登基之前也是什麽都不懂,成化帝並沒有精心對他做過係統教育,所以登基之後他能依靠的隻能是文官士大夫。


    前期通過一係列的調整,弘治皇帝終於調整到一套自己滿意的政治班底,可文官們遠比自己想象的手段還要厲害。


    他們慢慢的蠶食了弘治的權力,乃至最後即便他想反抗,都不得不小心翼翼。


    他不想自己的兒子也步了自己的後程,陳策說的不錯,現在若是不對朱厚照做更深的帝王術教育,未來他登基了隻會聽信文官士大夫的忽悠,導致自己大權旁落。


    楊廷和這些理論聽聽就好,朱厚照真正需要的老師不是楊廷和,而恰恰是陳策這樣精於謀劃布局,工於心計,精通政治手腕的人!


    隻有這樣,未來朱厚照登基,才能淩駕於百官之上,不至於權力被文官瓜分殆盡!


    楊廷和終於注意到了學堂外站著的陳策和弘治皇帝。


    他心中微微一驚,不知弘治皇帝為何會帶著陳策過來,而且看他們的站位姿勢,好像弘治皇帝和陳策很熟一樣。


    楊廷和趕忙出來拜見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嗯了一聲,道:“楊學士不必多禮,今日課業暫時先這樣吧,厚照,你跟朕和純簡去宮裏吃頓午膳。”


    朱厚照喜滋滋的道:“好咧!”


    望著三人離去的背影,楊廷和呆若木雞,如果剛才他沒聽錯的話,皇上邀請陳策去皇宮吃午膳?


    他都沒這個資格啊!


    這小子在天子心中地位究竟多高?這究竟怎麽回事?楊廷和一時間有些懵了。


    弘治皇帝自然是做戲給楊廷和看的,雖然他什麽都沒說,但又什麽都說了,意思是你以後不要再騷擾陳策,他是朕罩著的。


    來之前弘治皇帝就說要給陳策調和和楊廷和之間的矛盾,陳策怎麽也沒想到弘治皇帝會這樣調和!


    ……


    乾清宮。


    弘治皇帝的禦膳很簡單,都是一些家常菜,看的出來弘治皇帝平日很節儉。


    席間,他問朱厚照關於剛才楊廷和給他講授的課,他有什麽想法。


    朱厚照冷笑道:“要是君王都行仁政,心懷仁義,那就必須天下百姓和百官人人都是聖人,可他們是嗎?”


    “所以楊廷和的話,聽聽就好,父皇……我早就不想上課了,要麽你給停了吧,讓小老弟……”


    等等!


    “不是啊,父皇你怎麽認識陳策的?”


    朱厚照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但聽到弘治皇帝早就關注到陳策後,朱厚照這才恍然,原來自己的一切父皇早就關注著。


    弘治皇帝深深看了一眼朱厚照,他真怕朱厚照認同楊廷和的以儒治國理論,現在聽到朱厚照的話,他心裏稍稍放鬆。


    看來這些日子他和陳策真學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


    倭島天皇的信件此時已經傳到了禮部,禮部尚書看到國書後,整個人大驚失色,緊接著便是屈辱和憤怒!


    倭奴的天皇非但沒有同意大明關於停止倭奴入侵東南本土的建議,反而扣下了一名禮部的使臣,另一名使臣費了很大功夫才逃離倭島返回大明來回信。


    禮部尚書一臉憤慨,跨著急促的步伐朝乾清宮而去,這於整個大明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恥辱!


    懷恩忙不迭來到偏殿找到了弘治皇帝,恭敬的道:“皇爺,禮部尚書有要事求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夏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夏蟬並收藏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