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薑幼宜一並去學堂,這可真是破天荒頭一遭。
薑家在江南也算名門大家,不僅男孩要讀書考功名,就連女娘也都是從小讀書識字。
在老家時,府內自是有請先生的,琴棋書畫教什麽的都有,也不拘著嫡庶,請的都是江南有名的學問人。
唯有薑幼宜例外,她身子弱,學東西又比旁人慢,先不說去了學堂會受夫子不喜,便是她走路都帶晃,也沒人敢讓她出院門。
薑夫人是江南有名的才女,便親自給女兒開蒙,耐心地教她識字。
但她那會已病了多年,時常是臥病不起,她是個慈母,卻絕不是個好先生,對女兒可以說是極盡溺愛,不求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隻要不是大字不識的白丁就好。
起先薑承年還會勸一勸,讓小女兒跟著去學堂,即便學不著什麽東西,練練膽子也好。被妻子拒絕多次後,也就不再提這事了。
如今,薑幼宜過了年都九歲了,依舊大字不識幾個,府上其他庶女卻各個知書達理。
雲水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是擔憂,上次二姑娘領人上門鬧事,被沈玨扮鬼給嚇回去了,聽說躺了足有一個多月。
這是能下地了,又開始整幺蛾子了?
“姑娘,咱們要不還是尋個由頭將這事給推了吧?”
眼瞅著盧媽媽就要進京了,還是別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事了。
可薑幼宜卻把小腦袋搖成了撥浪鼓:“去,幼幼去學堂。”
她想的沒那麽複雜,她隻知道,她想和哥哥姐姐們一道上學,她喜歡和他們一塊玩,好似之前才被欺負過的事,已經忘光了。
這真是記吃不記打!
雲水能理解自家姑娘的心思,她從小被夫人拘在房中,即便再多的丫鬟陪著她,那也和兄弟姊妹不同,她們是下人,那些才是她的親人玩伴。
她求助地看向沈玨:“阿玉,你愣著做什麽,還不勸勸姑娘,姑娘最聽你的話了。”
沈玨正在給薑幼宜剛寫的大字畫圈,他每日都會將她寫得好的字圈出來。
小姑娘雖然動作慢,學東西也慢,但認真寫得字還能入眼,若是圈得少了就說明她又偷懶或是分心想著玩了。
他不是個愛欠人情的人,既是被她救了又得收留,少不得還了這恩情。
聞言眼皮都沒抬道:“為何要勸,去學堂是好事。”
他是在教她基礎的東西,但非長久之計,他待不了多久就要離開。薑幼宜沒了母親可以倚靠,總得有父親的憐愛才好,她日日龜縮在這院子裏,幾時能見著父兄?
她也不可能一輩子不長大,一輩子不見外人,與其等她及笄嫁人,一出門就進火坑,還不如早早開始曆練。
沒人能永遠護她左右,她早晚要麵對的。
雲水怎麽會不懂呢,她隻是擔心,連個冬衣都能拖月餘,在其他事上豈不是更要怠慢欺負姑娘。
但有了沈玨的支持,薑幼宜就更勸不動了,半句不離要去學堂,她一個婢女也左右不了姑娘的意思,不得不收拾起去學堂的東西。
雲水原是打算讓沈玨陪著姑娘去的,可被她以不了解府上的人際關係,又不懂大戶人家的規矩為由給推了,仔細一想確是這個道理,隻好自己陪著姑娘去了。
-
隔日一早,薑幼宜難得沒睡懶覺,天剛蒙蒙亮,她就揉著眼睛坐起來了。
衣裳都是提前烘暖了的,頭次去學堂,主仆二人是既緊張又興奮。當然緊張的是雲水,興奮的是薑幼宜。
她特意翻出身喜慶的紅襖子,領口還有圈短短的白毛,將她紅撲撲的小臉襯得更加可愛。
已是深冬,雖說這幾日沒下雪,風一吹依舊是刺骨的寒冷。
雲水給薑幼宜穿得是裏三層外三層,推開門仍覺不夠,又掏出了件薄絨的鬥篷,將她從頭到腳裹起來,隻露出雙圓溜溜的大眼睛,方才滿意。
臨出門之前,還不忘交代沈玨好好看家,而後抱起小女孩快步沒入寒風之中。
沈玨抬眸看了眼窗外,也沒再躺著,起身去後院打拳,其實他也可以跟著一塊去,但前院人多眼雜,還是少見人以免節外生枝的好。
那邊,薑幼宜雖說出發得不算晚,可她的院子偏遠,難免路上耽擱,學堂又在前院來往的人也多,她們險些與一年輕男子撞上。
好在那人是唐氏姐姐的長子,並非外男,也認得薑幼宜,兩邊草草找過招呼。等她再趕到時,學堂裏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薑老夫人還在世,薑家也並未分家,薑承年此番進京封侯,連帶兄長薑大爺一家進了京。
隻是薑大爺尚在江州任上,年末才任滿可以調動,便由薑大夫人帶著家小跟著先住了進來。雖是住在一府,卻分為東西二院,平日也都是各過個的,唯有讀書是府上開的學堂,小輩們一塊上學。
此刻學堂內除了已經嫁人的薑大姑娘,以及還未進京的大郎外,薑幼宜的一眾兄弟姊妹都在,她是到得最晚的那個。
大房育有二女三子,二郎薑世宗今年十三,三郎薑世謙十一,五郎剛滿三歲還未開蒙,這會兄弟兩坐在學堂的最後排,兩人都隨薑大爺,膚黑粗眉方臉,一眼瞧去有股說不出的憨厚勁。
四姑娘薑燕寧隻比薑幼宜大半歲,坐在第二排,其餘的就都是二房的子女了。
薑文琴最受先生喜歡,一向是坐在最前排,後麵的是緊隨她的薑文亭,最角落與眾人都不同排的則是不學無術的四郎薑世顯。
他旁邊還空了張矮小的桌椅,那是誰的位置不言而喻。
除了逢年過節的大宴,雲水還從未同時見過府上這麽多姑娘郎君,更何況她家姑娘身子不好,經常連宴席也是缺席的。
她不免有些緊張,尤其是姑娘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四郎身邊,這位可是出了名的頑劣,連侯爺都拿他沒法子。
與她不同,薑幼宜瞧見這麽多哥哥姐姐,瞬間眼睛都亮起來了,簡直像是過年了一般。
主仆二人一出現,堂內驟然一靜。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薑文琴,她塗著蔻丹的手指緊緊捏著書冊,上回的事讓她想起來就麵上無光。
不僅是丟了人,最重要的是那厲鬼時常會出現在她夢裏,讓她嚇得足有一月不敢出房門,夜夜都要母親陪著才能入眠。
還是唐氏給她請了個大師驅鬼,在枕下壓了符紙,她才漸漸好轉。
這事雖然邪乎,但薑幼宜一個癡兒,外加雲水與她救的病秧子,怎麽看都不像是有神通之人,她與唐氏都覺得是那院子不幹淨,畢竟僻靜,聽說以前那還死過人。
即便薑文琴想要報複,也絕不願再踏入那院子半步,唐氏勸她不急一時,這府上的事都握在她們母女手中,以後給這癡兒指個頂頂差的婚事就夠折磨她的了。
可薑文琴卻不肯,她丟了這麽大的臉麵,怎麽能讓那癡兒過得太順心。
恰好大夫人程氏為府上的兒女,請來了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要在府上辦學堂,自然少不了二房的幾個。
薑文琴順勢就有了主意,既然不能去找薑幼宜的晦氣,那就把人給騙出來。
她這個月都沒睡好過,自然人也憔悴了許多,再漂亮的新衣穿在身上也是空蕩蕩的。反觀薑幼宜,被兜著鬥篷一路抱到學堂,穿著身喜慶的小襖,一張小圓臉白嫩透紅,就像是熟透了的果子,可愛極了,氣得她更是眼睛要滴血。
見此,她輕輕咳了聲,趴著在打瞌睡的薑世顯就被人拍了一下,他擦了擦嘴邊的口水從睡夢中驚醒:“先生,先生來了?”
得了旁邊人提醒,他才吧唧著嘴看向門外,像是認了許久,才反應過來那是誰。
他起身朝門邊走來,上上下下打量著薑幼宜,帶著戲謔地笑道:“喲,這不是五妹妹嗎,你怎麽也來學堂了,該不會是走錯了地兒吧。”
聞言,其他原本不知道這消息的人,都好奇地跟著打量起她來。
雲水立即一副護小雞崽的架勢,將薑幼宜護在了身後:“四郎君說笑了,您都來讀書,我們家姑娘自然也是來讀書的。”
卻被薑世顯嫌棄地一把拉開:“誰家上學堂還帶婢子的,難不成五妹妹是怕尿褲子?”
他向來就粗俗,說話也沒個分寸,其他人就跟著低低笑起來。
雖說是兄妹或是姊妹,但他們大多都與薑幼宜往來不多,隻知道這個妹妹天生不足,她癡傻她不得寵還克死了母親。
或許有同情這妹妹可憐的,可都不願意招惹四郎這個潑皮無賴,也都知道二房如今是唐氏當家,人性使然,都更願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一屋子的哥哥姐姐,竟都在看熱鬧,沒一個人願意出來為她說一句話的。
雲水被推開後,薑幼宜就露在了人前,她跟著沈玨學了一個多月,已經能聽懂四哥哥的意思了,趕忙連連擺手搖頭,急得小臉通紅道:“不是的,幼幼,不拉褲子。”
但回應她的是更響亮的嘲笑聲,她茫然地站在原地,一雙漂亮的大眼睛裏滿是無助。她不明白,她真的,真的早就不會尿褲子了,為什麽大家要笑話她啊?
所有人肆無忌憚地衝著她奚笑,直到有個小廝跑來說,先生要來了,薑文琴才擺了擺手:“四弟,還不趕緊回來。”
笑鬧聲這才消失,薑世顯就又打著哈欠,垮著臉坐了回去。
隻剩下薑幼宜孤零零地站著,她都想好了要和哥哥姐姐們問好的,可大家怎麽都像是看不見她一般。
雲水在一旁心疼得不行,想要勸勸姑娘,偏偏先生很快就到了。
先生是個胡子花白的老者,他教習多年,最知道這些小主子的脾氣,若頭次來不能將他們管服,往後學生可是要爬到先生頭上的。
他遠遠就聽見了書堂的嬉鬧聲,走近才看見門邊杵著的小女孩,雖是頭次來侯府還沒認全府上的姑娘郎君們,但見她的打扮不像下人,便板起臉來訓斥道:“都幾時了,為何還在嬉鬧,你怎麽還不進去。”
薑幼宜一緊張就容易結巴,尤其還是對著個外人,她磕磕絆絆半天也沒憋出什麽話來。
老先生姓鍾,見她不吭聲,還以為又遇上了那等被家裏寵壞的驕縱姑娘,也不願同她耽誤時間,皺眉道:“趕緊進屋坐下。”
薑幼宜這回倒是聽懂了,生怕再被先生責怪,也不敢與雲水打招呼,就跌跌撞撞地跑了進去。
她環顧四周,隻看見了薑世顯身邊的空位,雖說剛被這個四哥哥笑話了,還是滿懷期待得走了過去。
她不想被討厭,她一會要給四哥哥解釋,她是大孩子了,從三歲起就沒有尿床了,她會好好聽話認真讀書的。
課上到一半,薑幼宜還沒等到與身旁的薑世顯解釋,對方卻先用手肘撞了撞她,壓低聲音小聲道:“五妹妹,我給你看個好東西。”
薑家在江南也算名門大家,不僅男孩要讀書考功名,就連女娘也都是從小讀書識字。
在老家時,府內自是有請先生的,琴棋書畫教什麽的都有,也不拘著嫡庶,請的都是江南有名的學問人。
唯有薑幼宜例外,她身子弱,學東西又比旁人慢,先不說去了學堂會受夫子不喜,便是她走路都帶晃,也沒人敢讓她出院門。
薑夫人是江南有名的才女,便親自給女兒開蒙,耐心地教她識字。
但她那會已病了多年,時常是臥病不起,她是個慈母,卻絕不是個好先生,對女兒可以說是極盡溺愛,不求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隻要不是大字不識的白丁就好。
起先薑承年還會勸一勸,讓小女兒跟著去學堂,即便學不著什麽東西,練練膽子也好。被妻子拒絕多次後,也就不再提這事了。
如今,薑幼宜過了年都九歲了,依舊大字不識幾個,府上其他庶女卻各個知書達理。
雲水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是擔憂,上次二姑娘領人上門鬧事,被沈玨扮鬼給嚇回去了,聽說躺了足有一個多月。
這是能下地了,又開始整幺蛾子了?
“姑娘,咱們要不還是尋個由頭將這事給推了吧?”
眼瞅著盧媽媽就要進京了,還是別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事了。
可薑幼宜卻把小腦袋搖成了撥浪鼓:“去,幼幼去學堂。”
她想的沒那麽複雜,她隻知道,她想和哥哥姐姐們一道上學,她喜歡和他們一塊玩,好似之前才被欺負過的事,已經忘光了。
這真是記吃不記打!
雲水能理解自家姑娘的心思,她從小被夫人拘在房中,即便再多的丫鬟陪著她,那也和兄弟姊妹不同,她們是下人,那些才是她的親人玩伴。
她求助地看向沈玨:“阿玉,你愣著做什麽,還不勸勸姑娘,姑娘最聽你的話了。”
沈玨正在給薑幼宜剛寫的大字畫圈,他每日都會將她寫得好的字圈出來。
小姑娘雖然動作慢,學東西也慢,但認真寫得字還能入眼,若是圈得少了就說明她又偷懶或是分心想著玩了。
他不是個愛欠人情的人,既是被她救了又得收留,少不得還了這恩情。
聞言眼皮都沒抬道:“為何要勸,去學堂是好事。”
他是在教她基礎的東西,但非長久之計,他待不了多久就要離開。薑幼宜沒了母親可以倚靠,總得有父親的憐愛才好,她日日龜縮在這院子裏,幾時能見著父兄?
她也不可能一輩子不長大,一輩子不見外人,與其等她及笄嫁人,一出門就進火坑,還不如早早開始曆練。
沒人能永遠護她左右,她早晚要麵對的。
雲水怎麽會不懂呢,她隻是擔心,連個冬衣都能拖月餘,在其他事上豈不是更要怠慢欺負姑娘。
但有了沈玨的支持,薑幼宜就更勸不動了,半句不離要去學堂,她一個婢女也左右不了姑娘的意思,不得不收拾起去學堂的東西。
雲水原是打算讓沈玨陪著姑娘去的,可被她以不了解府上的人際關係,又不懂大戶人家的規矩為由給推了,仔細一想確是這個道理,隻好自己陪著姑娘去了。
-
隔日一早,薑幼宜難得沒睡懶覺,天剛蒙蒙亮,她就揉著眼睛坐起來了。
衣裳都是提前烘暖了的,頭次去學堂,主仆二人是既緊張又興奮。當然緊張的是雲水,興奮的是薑幼宜。
她特意翻出身喜慶的紅襖子,領口還有圈短短的白毛,將她紅撲撲的小臉襯得更加可愛。
已是深冬,雖說這幾日沒下雪,風一吹依舊是刺骨的寒冷。
雲水給薑幼宜穿得是裏三層外三層,推開門仍覺不夠,又掏出了件薄絨的鬥篷,將她從頭到腳裹起來,隻露出雙圓溜溜的大眼睛,方才滿意。
臨出門之前,還不忘交代沈玨好好看家,而後抱起小女孩快步沒入寒風之中。
沈玨抬眸看了眼窗外,也沒再躺著,起身去後院打拳,其實他也可以跟著一塊去,但前院人多眼雜,還是少見人以免節外生枝的好。
那邊,薑幼宜雖說出發得不算晚,可她的院子偏遠,難免路上耽擱,學堂又在前院來往的人也多,她們險些與一年輕男子撞上。
好在那人是唐氏姐姐的長子,並非外男,也認得薑幼宜,兩邊草草找過招呼。等她再趕到時,學堂裏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薑老夫人還在世,薑家也並未分家,薑承年此番進京封侯,連帶兄長薑大爺一家進了京。
隻是薑大爺尚在江州任上,年末才任滿可以調動,便由薑大夫人帶著家小跟著先住了進來。雖是住在一府,卻分為東西二院,平日也都是各過個的,唯有讀書是府上開的學堂,小輩們一塊上學。
此刻學堂內除了已經嫁人的薑大姑娘,以及還未進京的大郎外,薑幼宜的一眾兄弟姊妹都在,她是到得最晚的那個。
大房育有二女三子,二郎薑世宗今年十三,三郎薑世謙十一,五郎剛滿三歲還未開蒙,這會兄弟兩坐在學堂的最後排,兩人都隨薑大爺,膚黑粗眉方臉,一眼瞧去有股說不出的憨厚勁。
四姑娘薑燕寧隻比薑幼宜大半歲,坐在第二排,其餘的就都是二房的子女了。
薑文琴最受先生喜歡,一向是坐在最前排,後麵的是緊隨她的薑文亭,最角落與眾人都不同排的則是不學無術的四郎薑世顯。
他旁邊還空了張矮小的桌椅,那是誰的位置不言而喻。
除了逢年過節的大宴,雲水還從未同時見過府上這麽多姑娘郎君,更何況她家姑娘身子不好,經常連宴席也是缺席的。
她不免有些緊張,尤其是姑娘的位置被安排在了四郎身邊,這位可是出了名的頑劣,連侯爺都拿他沒法子。
與她不同,薑幼宜瞧見這麽多哥哥姐姐,瞬間眼睛都亮起來了,簡直像是過年了一般。
主仆二人一出現,堂內驟然一靜。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薑文琴,她塗著蔻丹的手指緊緊捏著書冊,上回的事讓她想起來就麵上無光。
不僅是丟了人,最重要的是那厲鬼時常會出現在她夢裏,讓她嚇得足有一月不敢出房門,夜夜都要母親陪著才能入眠。
還是唐氏給她請了個大師驅鬼,在枕下壓了符紙,她才漸漸好轉。
這事雖然邪乎,但薑幼宜一個癡兒,外加雲水與她救的病秧子,怎麽看都不像是有神通之人,她與唐氏都覺得是那院子不幹淨,畢竟僻靜,聽說以前那還死過人。
即便薑文琴想要報複,也絕不願再踏入那院子半步,唐氏勸她不急一時,這府上的事都握在她們母女手中,以後給這癡兒指個頂頂差的婚事就夠折磨她的了。
可薑文琴卻不肯,她丟了這麽大的臉麵,怎麽能讓那癡兒過得太順心。
恰好大夫人程氏為府上的兒女,請來了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要在府上辦學堂,自然少不了二房的幾個。
薑文琴順勢就有了主意,既然不能去找薑幼宜的晦氣,那就把人給騙出來。
她這個月都沒睡好過,自然人也憔悴了許多,再漂亮的新衣穿在身上也是空蕩蕩的。反觀薑幼宜,被兜著鬥篷一路抱到學堂,穿著身喜慶的小襖,一張小圓臉白嫩透紅,就像是熟透了的果子,可愛極了,氣得她更是眼睛要滴血。
見此,她輕輕咳了聲,趴著在打瞌睡的薑世顯就被人拍了一下,他擦了擦嘴邊的口水從睡夢中驚醒:“先生,先生來了?”
得了旁邊人提醒,他才吧唧著嘴看向門外,像是認了許久,才反應過來那是誰。
他起身朝門邊走來,上上下下打量著薑幼宜,帶著戲謔地笑道:“喲,這不是五妹妹嗎,你怎麽也來學堂了,該不會是走錯了地兒吧。”
聞言,其他原本不知道這消息的人,都好奇地跟著打量起她來。
雲水立即一副護小雞崽的架勢,將薑幼宜護在了身後:“四郎君說笑了,您都來讀書,我們家姑娘自然也是來讀書的。”
卻被薑世顯嫌棄地一把拉開:“誰家上學堂還帶婢子的,難不成五妹妹是怕尿褲子?”
他向來就粗俗,說話也沒個分寸,其他人就跟著低低笑起來。
雖說是兄妹或是姊妹,但他們大多都與薑幼宜往來不多,隻知道這個妹妹天生不足,她癡傻她不得寵還克死了母親。
或許有同情這妹妹可憐的,可都不願意招惹四郎這個潑皮無賴,也都知道二房如今是唐氏當家,人性使然,都更願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一屋子的哥哥姐姐,竟都在看熱鬧,沒一個人願意出來為她說一句話的。
雲水被推開後,薑幼宜就露在了人前,她跟著沈玨學了一個多月,已經能聽懂四哥哥的意思了,趕忙連連擺手搖頭,急得小臉通紅道:“不是的,幼幼,不拉褲子。”
但回應她的是更響亮的嘲笑聲,她茫然地站在原地,一雙漂亮的大眼睛裏滿是無助。她不明白,她真的,真的早就不會尿褲子了,為什麽大家要笑話她啊?
所有人肆無忌憚地衝著她奚笑,直到有個小廝跑來說,先生要來了,薑文琴才擺了擺手:“四弟,還不趕緊回來。”
笑鬧聲這才消失,薑世顯就又打著哈欠,垮著臉坐了回去。
隻剩下薑幼宜孤零零地站著,她都想好了要和哥哥姐姐們問好的,可大家怎麽都像是看不見她一般。
雲水在一旁心疼得不行,想要勸勸姑娘,偏偏先生很快就到了。
先生是個胡子花白的老者,他教習多年,最知道這些小主子的脾氣,若頭次來不能將他們管服,往後學生可是要爬到先生頭上的。
他遠遠就聽見了書堂的嬉鬧聲,走近才看見門邊杵著的小女孩,雖是頭次來侯府還沒認全府上的姑娘郎君們,但見她的打扮不像下人,便板起臉來訓斥道:“都幾時了,為何還在嬉鬧,你怎麽還不進去。”
薑幼宜一緊張就容易結巴,尤其還是對著個外人,她磕磕絆絆半天也沒憋出什麽話來。
老先生姓鍾,見她不吭聲,還以為又遇上了那等被家裏寵壞的驕縱姑娘,也不願同她耽誤時間,皺眉道:“趕緊進屋坐下。”
薑幼宜這回倒是聽懂了,生怕再被先生責怪,也不敢與雲水打招呼,就跌跌撞撞地跑了進去。
她環顧四周,隻看見了薑世顯身邊的空位,雖說剛被這個四哥哥笑話了,還是滿懷期待得走了過去。
她不想被討厭,她一會要給四哥哥解釋,她是大孩子了,從三歲起就沒有尿床了,她會好好聽話認真讀書的。
課上到一半,薑幼宜還沒等到與身旁的薑世顯解釋,對方卻先用手肘撞了撞她,壓低聲音小聲道:“五妹妹,我給你看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