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麽說,都沒中午什麽事兒。季白楊將自己打來的飯菜撥出去一些,留下自己要吃的,然後就將還冒著熱氣的菜和兩個白麵饅頭給他奶奶端了進去,他就吃從食堂打回來的餅子就可以。其實這個時候食堂裏的玉米餅子做得還算良心,沒有摻太多的雜麵,用料也紮實,有些人家裏人多,舍不得直接吃了,就回家用這餅子熬粥,雖然賣相比不上直接拿玉米糝子熬的粥,但是稀咕隆冬的灌進肚子裏,也能騙騙胃。但人老了,腸胃就不像年輕時候一樣好了,有些東西克化不了,所以這些年季白楊一直給他奶單獨準備飯食的,這兩個白麵饅頭就是他給他奶準備的午飯。方明霆看季白楊給他奶端進去,目光就收了回來。他還沒有饞到和一個老人搶吃的。季白楊的奶奶看到孫子給自己端來的白麵饅頭,自然少不了念叨幾句,“你自己留著吃吧,給我老婆子吃這麽好幹嘛?”季白楊麵不改色的撒謊,“鍋裏還有呢。”老人自然不會被孫子這麽淺薄的謊話騙到,她是經曆過不好的年景的,也知道雖然這些年沒什麽天災,但日子也寬裕到白麵饅頭隨便吃的地步。但這麽多年,她也了解自己孫子是個什麽樣的人,如果她不吃,就算是將東西放到發黴,季白楊也不會碰一下。這倔勁兒也不知道是隨了誰。老人是最見不得東西被浪費的,這麽來了幾次,季白楊奶奶也隻能吃了。但天天吃這麽好,說老人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也是不可能的,尤其她每天還要喝藥。老人看著跪在炕上,為自己忙上忙下的孫子,歎了口氣,道,“是我把老骨頭拖累你了。”季白楊不是第一次聽到自己奶奶這麽說,如今他已經能做到平靜的接過話岔兒,道,“您要是覺得不好意思就乖乖吃飯,爭取多陪我幾年。”老人被孫子這沒大沒小的話逗樂了,季白楊見狀便見縫插針的將方明霆抬了出來,說家裏多了個進項,他奶吃得這點不算什麽。老人家不清楚這些事情,季白楊也從不和她說這個,不過此時正好能騙他奶寬寬心,知道家裏銀錢方麵能輕鬆些,老人果然麵上輕鬆許多,不過還是叮囑孫子,“你對人家方知青好一點。”季白楊奶奶是最了解這個孫子的,知道季白楊除了在她麵前乖巧些,在外麵就是個狗熊脾氣,所以才多說這麽一句。季白楊似有似無的應了一聲,聽著就敷衍至極。但季白楊奶奶知道孫子是個說一不二的性子,答應了就一定能做到,便也真的放了心。她這輩子最遺憾的就是沒能讓孫子多上幾年學,季白楊小學都沒上完就不讀了,不是她不想讓孫子讀,也不是季白楊不想讀,實在是當初家裏沒錢了。季白楊奶奶的父親是個讀書人,當年也曾經中過舉,季白楊奶奶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是小時候也實實在在讀過幾本書的,若不是當年季白楊太姥爺死的早,季白楊奶奶也不會嫁給八輩貧農的季白楊爺爺。不過這世間的事情總是說不上好壞的,就像那句“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說的那樣,如果不是季白楊的太姥爺死的早,季白楊奶奶怎麽也得是個地主家的小姐,後麵嫁給季白楊爺爺,雖然年輕的時候吃了一些苦,但也算熬出來了,到了六幾年,季白楊爺爺八輩貧農的身份也護住了季白楊奶奶。季白楊奶奶讀過書,所以更清楚知識的重要性,雖然國家現在取消了大學,但多讀些書總是好的。她在方明霆剛來的時候就和對方聊過,知道方明霆是高中畢業才下鄉的,這個時代的工人也不見得有高中學曆,所以季白楊奶奶在聽到方明霆這麽說完,臉上的笑明顯都多了。季白楊奶奶開始吃午飯,季白楊也出去吃,不是他不想和他奶一起吃飯,主要是他可以在吃飯的空檔兒,順便把他奶奶的藥煎了。這種事情,季白楊這些年已經做了無數次了。煎藥的爐子說是個爐子,其實就是外麵套了層鐵皮而已,裏麵是水泥澆鑄的,樣子不好看,但勝在耐用結實,有這兩點也就夠了。煎藥的藥罐就是個不值錢的陶瓦罐而已,因為經常熬煮藥材的緣故,瞧上去黑漆漆的。季白楊將灶台裏的火星將爐子引著之後,就去拿藥包。季白楊將他奶奶的藥塞在他床底下的一個大罐子裏,發現罐子裏的藥隻剩下三包之後,季白楊的神色就沉了下去。又沒有藥了。季白楊的眉頭下意識的就皺了起來,不過心情再沉重,季白楊還是好好的將盛藥的罐子好好封死。藥包不能受潮,季白楊一直將開方子的人的話記在心裏。不過開方子的人之前說了許多,而且反複和季白楊強調的他奶這藥不能斷。斷了的話,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季白楊一直將這話記在心裏,這些年他的壓力不是不大,畢竟他奶這藥不便宜,而且裏麵有幾味藥材市麵上都沒得賣。季白楊隻能從黑市上找。既然叫黑市,賣的東西當然貴了。前幾年,季白楊用家裏僅剩的一塊金子換了一棵老參。不管什麽時代,金子都是硬通貨。那是季白楊奶奶留給季白楊保命的玩意兒,但季白楊卻覺得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如換他奶奶的身體健健康康,所以季白楊瞞著他奶將金子挖了出來。也是季白楊的運道好,賣人參的那人急著出手,看季白楊給出的金子隻有一小塊兒,雖然不滿意,但還是賣了。而季白楊惦記著給他奶奶開方子的人說他奶奶的藥裏要是多一味好參,藥效就能事半功倍的話,季白楊一咬牙就將那人參買了下來。他跟著給他奶開方子的人學了點,知道怎麽分辨人參的好壞,但具體的年份就看不出來了。這畢竟是季白楊第一次買這麽貴重的東西,心裏沒底,將那棵老人參在懷裏揣了一路,最後讓那個給他奶奶開方子的人掌了掌眼。那人看了眼,問季白楊花了多少錢買的,季白楊如實說了,最終得了一句,“你小子運道不錯,買著好東西了。”但具體這棵人參有多少年,那人也沒說,隻是叮囑季白楊每次給他奶煎藥的時候薅幾根須,或者切上那麽薄薄的一片就行。那人也算是負責,收了季白楊幾次玉米餅子,不僅給他奶開了個方子,還教會季白楊怎麽去處理和保存人參。這麽多年,季白楊當初買的那棵人參模樣還算完整。事後,那人和季白楊解釋了幾句他說季白楊運道不錯的原因。這個年頭的人參,關鍵時候是能救命的,賣給季白楊人參的人應該是很缺錢,沒有辦法才將這人參賣了,但凡有點法子都沒人會動這玩意兒,畢竟這東西除了專供給一些特定的人群,老百姓家裏都難看到,就算有也不會賣,真正的有價無市。季白楊當時對這人說的話半信半疑的,畢竟這玩意兒如果真有這麽珍貴,他一個住牛棚的糟老頭子怎麽對待起來就隨意的很呢,他可是記得當初這人看完就隨手丟給了自己。季白楊心裏嘀咕,不過麵上沒表現出來。他其實也知道這個年代能被下放到牛棚裏的人,當初都是了不得的人物。那人也說過自己曾經是個大學教授之類的話,不過季白楊沒放在心上,即使猜到對方的身份不簡單,但季白楊還是一如既往的喊對方老頭,那人也沒反駁就是了。而季白楊自從發現他奶吃了這藥之後,身體好了許多,心裏也高興。解決了藥裏麵最貴的東西,壓在季白楊心頭最大的一塊石頭算是移開了。但人光吃藥也不行,營養也要跟上。營養靠吃玉米麵餅子能補得了?當然不可能了,所以這些年季白楊沒少給他奶倒騰好東西。他十六歲的時候就能拿全工分了,但日子依舊過的緊巴巴,就是這個原因。村裏分的糧食應付他一個人的開銷沒問題,但兩個人吃就有些勉強了,而且那些藥也不便宜。在遇到那個人前,季白楊不是沒送過他奶奶去醫院,但他奶奶的身體已經不是醫院能治好的了,中年喪子的打擊,和災年的時候舍不得吃東西造成的身體虧空,加上年紀大了各項器官正常老化,足以擊垮任何一個老人,而且他奶已經八十了,這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普通人家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就選擇將老人接回家吃點喝點,讓老人舒舒服服的過完這輩子,也能得一句孝順。但是季白楊不。他就這麽一個親人了,他奶奶要是沒了,他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所以他到處尋摸能治好他奶奶的辦法。可能是皇天不負有心人,也真讓他找到了,就是給他奶開方子的人。季白楊雖然一直喊對方老頭,但也知道對方當初也是能被人尊稱一句徐老的。那年頭上麵往農村下放了不少人,他們村就有,被關在牛棚裏,村民們都叫這些人臭老九。季白楊不歧視牛棚的人,但也沒有多親近,隻是不像其他村民一樣朝他們丟石頭吐唾沫而已。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認識了裏麵一個人,也就是徐老頭。當時季白楊剛從山上下來,然後就被餓了個半死的徐老頭攔住了。老頭上來就威脅季白楊要舉報他,如果季白楊不想被舉報就給他點吃的。那年代不管田裏山裏的東西都是公家的財產,要是對方喊一嗓子,季白楊不被關起來,也得在全村人麵前開一場□□大會。徐老頭當時和村子裏的人交集不多,不清楚季白楊是個什麽人,所以上來就用錯了方式。季白楊是那種會被人威脅的人麽?當即冷笑一聲,抬腿就要走。老頭估計是見硬來不行,腦筋轉的也快,開始和季白楊賣慘,說自己已經三天沒吃過東西了,馬上就要餓死了,希望季白楊看他年紀一大把,可憐可憐他。見季白楊沒有停下的打算,老頭也急了,不管什麽都往外說,先說自己之前不是故意的,他住在牛棚裏看季白楊上山下山這麽多回,要舉報早就舉報了,但他沒從沒這麽幹過,他這次是餓的實在受不了了,這才出此下策。老頭又說自己不會白吃季白楊的東西,他是學醫的,可以給季白楊家裏人治病,開方子什麽的。徐老頭這個時候已經餓的有些不清醒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麽,但治病這個字眼成功攔下了季白楊邁開的腿。這個時候,季白楊剛把他奶奶從醫院裏接出來,徐老頭就主動送上門說自己會看病,這不就是瞌睡正好趕上了枕頭麽?當然,季白楊也不是一開始就相信他的,徐老頭剛剛這番操作也讓季白楊意識到這就不是個老實人,但到底心裏的期待壓過了憂慮。季白楊狐疑的看著地上正抱著自己腿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老頭,問了一句,“你會看病?”大概是意識到有戲,徐老頭立刻開始吹噓起來,告訴季白楊自己當初有多麽多麽牛逼,診金都是四位數,而且就算出得起這個價,也非看他心情,當初多少人排著隊想讓他給看病……但季白楊不關心這個,意識到老頭在拿喬之後,當即就要拔腿離開。徐老頭哪裏還敢廢話,趕緊抱住季白楊大腿,說自己現在當然收費沒這麽貴了,隻要給他幾塊錢,然後管他一頓飯就行。對此,季白楊的回應是還是一聲冷笑。徐老頭被季白楊氣的咬牙切齒,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這些年他在牛棚裏別的沒學會,就學會這句話了。最終,徐老頭定出的診金是讓季白楊給他兩個白麵饅頭。季白楊沒吭聲,他對老頭的醫術沒啥信心。他也沒辦法不懷疑,因為這人和他說這些話的時候,自己都看上去半死不活的模樣。那人要是知道季白楊的真實想法肯定會氣的跳腳,那是他醫術的問題麽?他在牛棚裏經常缺衣少穿的,能熬過十年災害活下來就已經不錯了。最後,季白楊還是給了這個人兩個玉米餅子。不是真信了對方的話,主要是他看出眼前這人再不吃東西就要餓死了。雖然季白楊在村子裏名聲不太好,但他也做不到眼看著人餓死在自己麵前還無動於衷的事情。不過白麵饅頭就甭想了,他都吃不上,即使有也都是供給他奶奶的,怎麽可能給個外人?給老頭兩個玉米餅子,季白楊心裏都舍不得。他家裏的東西都是定數的,給了老頭,他中午就得餓肚子。徐老頭看見季白楊手裏玉米餅子還挺生氣,覺得季白楊不守信用,但季白楊剛做了一個打算收回來的假動作,徐老頭就直接上手搶了,然後就是狼吞虎咽的將兩個玉米餅子吞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