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快吳德義就釋然了,自己現在工作的智雲科技可是一年數百億美元營收,毛利潤都有一百多億美元的跨國科技巨頭,其利益綁定以及自身的現金流是極其恐怖的,和尋常企業那是兩碼事。


    吳德義不知道最後公司會怎麽解決這些專利問題,但是既然公司說了不用擔心,他也就不管那麽多了,繼續搞就是了。


    當即吳德義收拾了心情,繼續給徐申學解釋道:“利用浸潤式光刻機,則是可以向下突破四十五納米工藝,做到四十五納米乃至二十八納米工藝,我們公司的下一步目標就是四十五納米,然後是二十八納米,逼近duv浸潤式光刻機的物理極限!”


    徐申學道:“二十八納米就是極限了?我聽說不是正在搞比節點更低的工藝嗎?聽說台積電那邊的二十八納米節點已經差不多可以用了,興許明年就能用上了!”


    “同時還聽說他們打算把工藝節點進一步往前推移到二十納米的節點呢!”


    吳德義道:“其實二十八納米已經逼近這種duv浸潤式光刻機的物理極限了,雖然特定情況下單次曝光可以達到二十二納米左右的程度,但是沒有什麽實際價值。”


    “duv浸潤式光刻機的單次曝光,其成熟工藝基本就限定在二十八納米了。”


    這個時候,一旁的丁成軍也道:“這也是為什麽193納米波長的duv浸潤式光刻機,又被稱之為28納米光刻機的主要緣故……就是這種光刻機的理論物理極限就是單次曝光二十八納米了!”


    “據我所知,台積電,英特爾等公司嚐試著讓duv浸潤式光刻機,在逼近了193波長的物理極限後,通過改變芯片設計,然後做出來等效工藝,但是柵極長度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了。”


    吳德義這個時候也道:“此外還可以采用多重曝光工藝。”


    “如果利用多重曝光技術,193納米分辨率的浸潤式光刻機,理論上甚至能夠做到等效十多納米乃至更低等效工藝的芯片……隻不過工藝過於複雜,目前還沒有公司在這一技術領域獲得過成功。”


    “實際上,使用多重曝光技術的話,遠不如直接使用光源分辨率更小的euv光刻機來的簡單直接,成本還低。”


    徐申學聽了後,回憶了一番自己所記得的一些芯片方麵的信息,但是能記起來的也不多……也就是什麽十四納米,七納米,五納米這些。


    他並不知道,二十八納米以及往上的工藝,計算芯片工藝的時候采用的是柵極長度。


    但是到了二十八納米之下,芯片工藝計算的方式是‘半間距’,算出來的工藝是等效工藝,比如十四納米工藝……這其實是等效工藝!


    而且不同的芯片代工廠因為工藝的差異或者營銷的需求,往往會計算等效工藝的公式還不一樣,很容易就讓人迷惑了。


    比如台積電七納米和英特爾10納米……這倆玩意雖然工藝不一樣,稱呼不一樣,但實際上性能都差不多,可以簡單粗暴的理解為同一技術水準的東西。


    但是徐申學卻是知道:台積電等效七納米或英特爾等效十納米工藝的話,其實已經可以滿足絕大部分芯片的需求了……


    隻有最頂級的電腦cpu,顯卡,手機soc以及了未來的ai芯片,才會需要更低的等效五納米,乃至等效三納米,兩納米之類的工藝……而這些工藝就需要更先進的euv光刻機了。


    這東西人家國外也剛弄出來,一時半會的也買不到……更別說這玩意大概率因為技術封鎖難以購買。


    所以徐申學對此不抱有什麽希望,先購買一大堆duv浸潤式光刻機再說……後續也盡可能的采購更先進的duv浸潤式光刻機,爭取被製裁後,也能夠獨立搞出來等效七納米左右的芯片。


    有了這玩意後,那麽後續可供騰挪轉移的戰略空間就比較大了,不至於讓對方稍微卡個芯片代工就會翹辮子。


    隻要封鎖不是太嚴厲,那麽基本問題都不大,至少可以滿足未來十多年的需求。


    但是如果封鎖的太嚴重,連這些光刻機都不讓用,等到甚至連浸潤式光刻機也采購不到,甚至連其他設備以及材料,比如光刻膠這些都被製裁了。


    那麽就需要備份計劃裏的另外一方案:自主研發半導體基礎設備以及材料!


    半導體備份計劃裏,徐申學是兩條腿走路!


    ————


    數天後,徐申學再一次低調的出現在了深城的一家外資背景的公司裏。


    這就是徐申學低調投資的光刻機整合設計企業:海灣電子有限公司。


    該公司在明麵上,由一家港資公司全資控股,而這個港資公司由又多家離岸公司持股,而這些離岸公司的背後,乃是徐申學新成立的隱秘離岸公司‘仙女山控股’。


    就和柳河控股,柳河投資裏的柳河,是他老家門前的小溪流名字一樣,仙女山這個名字是徐家老家裏背後一座小矮山的名字……在地圖上都找不到這個名字的那種。


    仙女山控股,實際上還間接投資或控股了近百家各種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鏈企業,其中包括二十多家在國外收購,控股的一些不知名但是卻比較重要的低調的企業。


    同時也有幾十家在國內新創立或收購的相關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材料企業。


    仙女山控股,這家從來沒有在外界公布過,這家公司承擔的就是用徐申學的個人資金用來收購,投資各類半導體最底層的各項技術企業,解決的是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材料的卡脖子問題。


    也是備份計劃裏的核心企業。


    目前來說,徐申學之前套現的五十億美金的絕大部分,都是投入到了負責該計劃的仙女山控股,主要投入到了最基礎領域,也就是各種基礎設備以及材料的研發上。


    而在投資研發一大票半導體基礎設備和材料的同時,也有投資了若幹重要的整合企業。


    比如搞光源的,搞雙工台的,搞曝光的,搞透鏡的,搞光柵的,搞浸潤的……基本上前道光刻機所需要的核心子係統,都有進行布局。


    此外還有配套企業,比如搞光刻膠的,搞光刻氣體的,搞掩膜版的,搞塗膠顯影的,搞缺陷檢測的。


    有部分國內現在正在搞,搞的比較好的就進行收購然後擴大研發,或者進行戰略投資,有些不咋地的就幹脆自己創辦新公司來搞。


    這些重要子部件的企業……其實都是屬於產業鏈裏的中遊企業了,他們也得嚴重依賴最底層的一些設備供應以及材料供應,特殊供應!


    而光刻機整機係統……實際上這東西已經是屬於下遊產業了……這玩意隻是個諸多基礎行業技術的一個係統整合。


    簡單例子,光刻機你得有個透鏡吧,這樣光源才能夠折射,然後進行光刻啊,然而這個透鏡可不好搞,技術難度要求極高。


    而要搞這個透鏡,就需要基礎的非常特殊的透鏡材料……這是材料領域了。


    然後想要把這種特殊透鏡材料加工到滿足光刻機的平整度,拋開經驗,工程師技術等問題,還需要諸多特殊的專門的設備……再頂級的工程師搞這種超高精度的透鏡,也得借助一大堆各種尖端設備才行。


    而之前徐申學秘密收購的一家奧地利的公司,其中一種設備產品就是用於透鏡生產的。


    ——


    徐申學要直接收購光刻機企業,那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收購或者獲得重要子部件的技術也是不可能的,歐美看的非常死。


    但是相對於來說間隔了好幾層的底層技術,因為供應鏈實在太龐大,技術共通性也大一些,而且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搞起來就相當容易一些。


    再者,徐申學要的也不是把對方企業直接搬移到國內了,徐申學要的隻是單純的技術資料而已。


    甚至有時候都不需要收購或者控股這些企業,隻需要一些商業間諜其實也能夠弄一些技術資料回來,隻不過不確定性太大而已。


    因此徐申學還是能收購就收購,收購不了的話才會采用其他一些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裏專利這種東西是顧不上的……現在是要解決有無問題,而不是專利問題,所以隻要能把技術搞回來,是不管什麽專利不專利的。


    專利這東西,是規則內的遊戲……但是有時候一些遊戲就不是在規則內玩的,比如半導體基礎設備和材料……如此國之重器,誰還和你講規則啊!


    幾乎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都建立在半導體技術上,你跟我講規則……那不扯淡嘛!


    半導體產業對一個大國的重要性,不亞於核彈和航母……甚至在不考慮發生世界大戰的前提下,這玩意比核彈和航母更重要。


    現代社會的無數領域在研發、生產、使用領域裏都需要用到芯片,這也意味著需要半導體產業的支撐。


    半導體產業,那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中的基礎啊…再怎麽重視都不為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天下雨並收藏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