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 作者:雨天下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月初,北美特斯拉公司,馬斯克看著眼前的兩輛汽車。
其中一輛是他非常熟悉的自家產品,特斯拉s,特斯拉公司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車型,是一款純電動轎跑。
而旁邊的一款同樣是他非常熟悉,最近半年異常關注,甚至去年的時候就已經看過實物的海藍sec。
以往的時候,他對自家的電動車非常的自信,認為這是絕對的高科技產品,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這種感覺。
因為旁邊的海藍sec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都比他的純電轎跑更有科幻感,而且還帶有特斯拉所沒有的自動駕駛技術。
最近半年來,他有事沒事就盯著這兩輛電動車看,經常看十幾二分鍾甚至更久時間,皺著眉頭不知道思索著什麽。
而眼前的這兩輛電動車,都是兩家產品的最新改進型號,特斯拉s的第二批次的量產產品,海藍sec調整改進後的第三量產批次,同時也是北美首批上市交付的批次。
此時,他身邊的特斯拉工程師道:“我們已經對第二批次量產型升級了車輛的內飾,對車載屏幕以及氛圍燈以及整體設計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大幅度提升車輛內部的科幻感,並且對車輛的前臉部分進行了細節調整,進一步舍棄傳統汽車的前臉設計,向未來科技感靠攏!”
“我們在第一批次的設計裏,還是過於注重了向傳統汽車的靠攏,導致科幻感不足,在之前的時候沒什麽問題,但是現在有了海藍sec後,人們總是喜歡拿我們的車和海藍sec進行對比,然後得出了一些不太好的結論。”
“所以我們在過去半年裏進行了設計調整,並應用在第二批次上!”
“今年正式交付的車輛裏,都會是新外觀,新內飾設計的新車型!”
“而在電池以及電控領域,我們對比海藍sec也完全不落下風,甚至因為我們采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因此續航還要更好,並且我們在車輛的百公裏加速,最大速度上都是有一定優勢的。”
馬斯克對這些卻是不關注,他依舊雙手抱胸,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兩輛車,好一會才轉身對著身後的一群工程師道:“你們什麽時候,才能夠給我一輛自動駕駛的特斯拉?”
“不要和我說什麽外觀,什麽內飾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續航和速度這些也不用再說了,現在告訴我,我什麽時候才能夠看到一輛可以自動駕駛的特斯拉?”
他抬起頭看著一群工程師:“我知道自動駕駛技術非常難,但是別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海藍汽車都已經做出來,那麽就已經證明了技術的可行性,現在……誰能告訴我,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夠搞出來這個該死的自動駕駛?”
底下的一群工程師齊齊低頭,沒人說話!
看著眾人的表情,馬斯克突然歎了口氣:“算了,都回去工作吧,讓我靜一靜!”
隨著眾人離去,馬斯克站了一會後,然後走上了自家特斯拉s的旁邊,打開車門坐了上去,然後微微閉上眼睛。
此時的他,腦海裏已經出現了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特斯拉,在大街小巷裏疾馳,迅速而靈敏的場麵!
那才是他想要的特斯拉,而不是現在這樣,僅僅是一輛電動車……
他要的,可不是僅僅是電動車,他要的可是高度智能化能夠自動駕駛,甚至未來能夠無人駕駛的特斯拉。
可惜,自動駕駛技術不好搞啊!
像是剛才那樣,給旗下研發員工進行施壓的場麵在過去的半年裏,已經出現了好幾次了!
而馬斯克的態度也是越來越不耐煩了。
最開始的時候,馬斯克還能夠麵帶笑容的鼓勵大家,讓大家一起努力。
但是隨著自動駕駛項目的研發進度一拖再拖,馬斯克的態度也是越來越強硬,到現在已經顧不上體麵,直接說髒話了。
而熟悉的他的人都知道,馬斯克可從來不是一個脾氣溫和的人,實際上很多人都這麽評價他:他總是不斷的給員工壓力,不斷的施壓再施壓!
尤其是在技術研發領域裏,他會在後頭揮著鞭子不斷的鞭策研發人員進行強悍。
“他極其討厭別人說‘這不可能’,尤其是不經思考的不可能!”
而在自動駕駛的研發項目裏,就充分體現了他的施壓手段!
最近半年來,他甚至連太空探索公司那邊都很少去了,基本上一大半時間都是待在特斯拉公司這邊,親自盯著研發項目。
但是越是親自盯著,他就越是感受到自動駕駛技術的難度之大……這破玩意竟然還要從算力芯片,從大數據模型甚至人工智能進行研發。
因為這些才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你連基礎都沒有,談什麽自動駕駛啊!
fuck,這他媽完全跨行了啊!
而到現在,馬斯克依舊不理解,太平洋對岸那個,沒有半點理工背景,對技術一竅不通的徐申學,是怎麽做出來堪稱夢幻一樣的海藍sec。
是的,盡管他從來都沒有對人說過,但是在他看來海藍sec就像是夢幻一樣的汽車,就和他想象中的未來特斯拉一樣。
造型科幻而時尚,同時搭載了眾多黑科技技術,還有自動駕駛!
海藍sec,幾乎完滿的符合他對未來汽車的想象!
好吧……其實不僅僅是他,其實大部分汽車行業的老板或管理層們,對海藍sec基本都有類似的看法:海藍sec代表的是未來汽車!
就算是你討厭徐申學,討厭海藍汽車,……但是你都不能否認,海藍sec是真的好啊。
這車,彷佛來自未來一樣。
讓人看了都絕望的那種。
其自動駕駛技術對於當下而言,那是妥妥的黑科技技術,在這之前你隻能在科幻影視劇,裏看到相關描述,但是人家徐申學卻是真給做出來了。
馬斯克無法理解的是,徐申學這麽一個在眾多技術專家看來屁技術都不懂,隻有兩個臭錢的人,是怎麽帶著人做出來的這種黑科技產品?
和徐申學不懂技術不一樣,馬斯克是理工科出身,他對各種亂七八糟的技術多少都懂得一點,所以他總能抓住問題的關鍵,然後針對性的投入資金以及研發人員進行重點爆破。
不像是徐申學,連自家旗下產品的一些專業技術報告都看不懂,還要手底下的人把一些專業技術文件翻譯成簡單通俗的報告才能看懂。
馬斯克是懂技術的,他甚至親自參與到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裏頭,並且針對一些重點問題進行了重點投入。
可以說,他比當下各汽車廠商裏的任何一個老板或高管都更具有優勢。
他有資金和投入資源的決定權,並且他還能夠看到問題所在,然後針對性投入,其研發效率可以說遠超其他傳統車企。
然而……這樣的他越是深入其中後就越是感到困難。
就和之前說的那樣……跨行了。
自動駕駛技術,這看起來似乎是汽車的技術功能,但實際上其底層技術和傳統汽車領域完全不搭邊。
人工智能啊……fuck!
人工智能暫時不用指望了,當下各大巨頭企業,什麽穀狗啊,微軟啊,臉書以及其他各種高科技巨頭,全都投入巨資進行研發,但是全都被折騰的欲生欲死。
因為傳統的大數據模型,神經網絡這些東西根本就不足以支撐起來智雲集團所研發的人工智能的程度。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智雲集團肯定是通過了某種特殊的技術,然後開發出來了一個底層的人工智能技術框架算法,然後再利用這個算法做出來一些終端產品,比如智能終端裏的語音助手,還有現在該死的自動駕駛。
問題是……這個具體算法是什麽!
沒人知道,這是人家的商業機密。
智雲集團甚至都沒有對此進行專利申請,更別說對外公布了……連個名字都不給。
當然了,詳細的技術路線雖然沒有公布,但是這年頭的聰明人也不少,所以大概也能夠猜出來智雲集團的技術路線,比如深度學習領域。
很可惜,國外的部分在該領域裏進行鑽研的專家,其實相當多一部分都已經被智雲給提前招攬了。
比如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係教授傑弗裏·辛頓,早在10年的時候就已經接受智雲集團的邀請,加入了智雲集團旗下人工智能研究院,而且還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副院長之一。
實際上智雲集團裏的人工智能技術裏的一個重要分支,也就是圖像處理技術就是基於他提出來的卷積神經網絡技術,而該技術也是構成無人駕駛純視覺處理方案的底層技術之一。
無人駕駛團隊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裏的純視覺處理方案,就是根據這一技術構築的核心算法,然後再進行大規模訓練出來的模型。
順帶一提,其實所謂的人工智能,至少智雲集團裏搞的人工智能,並不是什麽科幻裏說的人工智能生命,或者一個超級ai之類的東西,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廣泛而籠統的概念。
智雲集團旗下的人工智能,其實是分成了好幾個分支,不過基本上都是基於深度學習理論構築算法,然後使用龐大的ai芯片服務器陣列,以及海量的數據進行訓練出來一個個ai模型。
再根據這個模型再進行終端應用。
所謂的人工智能,其實隻是一個個數據模型而已。
隻不過這樣說,就失去了科幻味道,對市場營銷沒啥好處,所以智雲集團才會把自家的大數據模型技術弄一個人工智能的名頭。
而追趕的其他科技巨頭們,其實大多數走的也是類似的路子。
這年頭的人工智能嘛,對於業內人士而言其實沒啥稀奇的,不就是機器學習乃至深度學習嘛。
問題是,怎麽構建更優秀的算法以進行更好、更高效率的機器學習。
而這方麵,比拚的可就是腦子了!
更聰明的研發人員的腦子,可以構架出來更好,更高效率的算法。
在這一領域裏,智雲集團可是有巨大的天然優勢,科研係統帶來的全方麵提升,在這些純比腦漿子的領域裏,其實更好用。
不像是搞材料研發,那玩意除了比腦子,還要比運氣,比時間……而對運氣這種玄學領域,科研係統表示無能為力。
所以這幾年,智雲集團裏的諸多研發領域裏,就屬於材料研發最苦逼,每年都要耗費集團無數研發經費和各種資源,但是成果稀少。
而對於一些純靠腦子的研發領域,比如各種人工智能算法啊,操作係統,各種亂七八糟的軟件,工程設計等等領域,智雲集團就跟開掛一樣,做起來簡單而流暢,進度遠遠超過其他同行企業。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裏,誇張一點的說,算法就是一切……而這剛好是智雲集團最擅長的領域。
沒什麽企業或機構的研發部門,能夠在純粹比腦子的算法領域裏,比開掛的智雲人工智能研究院還牛逼……不可能存在的,他們可沒有科研係統。
所以,智雲集團能夠做出來更優秀,更高效的算法……然後,智雲集團又不給你玩開源,別說開源了,連技術原理都不說,也不申請專利,一切都藏得嚴嚴實實的。
所以外人就隻能幹瞪眼。
你明明知道他是怎麽做的,但是你就是沒辦法抄!
其實智雲在很多領域裏都進行了開源的,典型例子就是安卓操作係統了,一大票手機廠商使用的安源開源係統,智雲貢獻的底層代碼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智雲那天要是不更新安卓開源係統了,穀狗也隻能幹瞪眼,其他手機廠商都得傻眼。
此外智雲集團還貢獻了大量的其他開源項目,不少都是電子消費領域裏比較重要的東西。
以至於很多人嘲笑一些所謂的高科技企業:智雲開源的時候,你們就天天吹牛逼說自己創新多厲害;智雲一旦不開源,你們就集體翻白眼了……
這個翻白眼,說的就是人工智能領域,因為智雲集團並沒有選擇開源。
而人工智能技術,也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底層技術,所以做起來也是難度相當大的。
除了這些外,還需要半導體領域的配合!
很多人在拆解了海藍sec的內部結構後,就會發現海藍sec的車機係統裏,標準版會搭載四枚體積稍微大一些的特殊芯片,而選配高級自動輔助駕駛方案的車型,更是搭載了八枚這種芯片。
而這些特殊芯片在市麵上根本找不到!
因為這種芯片是智雲半導體專門為了無人駕駛技術或者是其他的大型移動終端而開發的車規級算力芯片:yeq01。
這種芯片,其實也不全是智雲自研,其技術源頭其實來自於兩年前智雲花費了十多億美元收購的企業mobileye。
而該企業是做車規級算力芯片以及相搭配的視覺算法,為車企提供行人檢測、車道保持和自適應巡航等一係列輔助駕駛技術的企業。
當然了,智雲收購該企業的時候,其業務規模其實很小,累計才賣出去了二三十萬套而已,公司陷入了空有技術,但是市場不接受的尷尬。
這也是他們接受智雲收購的重要原因,市場一時半會的做不起來,看不到希望,再加上智雲給錢的確大方,直接給十多億美元進行全資收購呢。
收購該企業後,智雲半導體利用該企業原有的技術以及專利等,開始構建基於視覺識別方案技術,包括研發更新一代的車規級算力芯片以及搭配人工智能研究院裏的更先進的自動駕駛的算法。
本來吧,收購這玩意其實智雲集團一開始想要搞真正的無人車的……智雲集團人工智能研究院裏的無人車項目組,他們的目標從始至終都是開發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並在遠期展望l5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
至於海藍現在使用的名義上是l2+++,實際上已經算是摸到了l3門檻的輔助駕駛技術,那隻是附帶的產品而已。
順帶一提,其實mobileye這家企業被智雲收購後,依舊對外進行經營,生產銷售一些他們本來就經營的車規級芯片業務線,成為了大量汽車廠商的純視覺技術輔助駕駛供應商。
所以,當你看到寶馬、通用和沃爾沃等車企上的汽車,搭載了什麽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等技術的時候,不要懷疑,他們其實用的是智雲集團旗下mobileye公司的車規級芯片加算法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隻不過目前的智雲旗下的車規級芯片以及算法等領域,已經出現了兩個分支,一個是旗下子公司mobileye的通用市場產品,主要做低端輔助駕駛,如eyeq1以及eyeq2芯片以及相搭配的算法,感應器等配套的東西。
而另外一個分支則是由無人車項目組進行深度開發研究,主要做無人駕駛,並把一些附加產品,如yeq芯片為核心的輔助駕駛技術用於海藍汽車上,用來回收部分研發資金,同時收集更多的數據。
因為這一整套係統裏,是算法和車規級芯片直接綁定的,甚至……智雲集團裏根本就沒有把算法移交給海藍汽車,而是直接把算法封裝到芯片裏,直接提供感應器+芯片+算法的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
裏頭的硬件核心,自然是這個yeq1車規級算力芯片,采用了三十二納米工藝生產,單芯片的算力達到了2.5tops,而子公司對外銷售的車規級算力芯片eyeq2,算力才可憐的0.026tops。
兩者相差九十六倍!
光看這芯片的算力差距,也就可以很簡單清楚的知道,為什麽海藍汽車可以搞這麽流暢,近乎自動駕駛的高級輔助駕駛,而其他的車輛隻能搞一些很低端的輔助駕駛了。
不過就算是yeq1芯片,也不能依靠單枚芯片來支撐海藍汽車的這種l2+++的輔助駕駛。
因此海藍sec標準版,也就是純視覺輔助駕駛方案的話,采用的是四芯片的布局,可以提供總計10tops的算力。
而高級自動輔助駕駛車型裏,因為還要融合激光雷達的數據,需要處理的數據更多,因此對算力的要求更高,所以無人車項目組那邊,為這一方麵提供了喪心病狂的八芯片組合,可以提供20tops的算力。
如此才堪堪滿足海藍汽車裏l2+++級別的高級自動輔助駕駛方案所需求的算力。
這也是很多人拆開海藍sec後,會在裏頭看見一大堆大芯片的緣故。
除了yeq1這種特殊的算力芯片外,還有一些通用車規級芯片,用來處理大量的電控以及車機係統等等。
因此一輛海藍sec,裏頭是有大量的各種各樣高規格芯片的。
而諸多核心芯片裏,可都是人家智雲半導體的獨家產品,也不對外出售的。
這也導致了對於很多汽車廠商來說就算是弄出來了滿足l3級別的輔助駕駛算法,也沒有車規級高算力芯片可用。
至於普通l2輔助駕駛……你都不用研發,智雲旗下子公司提供的eyeq2一攬子技術解決方案,從芯片到算法再到攝像頭直接打包賣給你。
你直接采購安裝後,就能獲得諸如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這些輔助駕駛功能。
但是你也別指望車子能夠根據車載導航來個全程高級自動輔助駕駛。
能夠實現這種級別功能的,拋開算法不談,在當下環境下,也隻有智雲半導體旗下的yeq1芯片了。
但是這玩意,人家智雲隻獨家供應給海藍汽車。
智雲集團已經明確告知向各大汽車廠商,基於智雲集團和海藍汽車的戰略合作協議,海藍汽車在三年內都擁有該技術的獨家合作使用權,智雲集團是一家講合同,負責任的企業,是不會違反合同的。
所以很抱歉,我們也無能為力!
不過,我們公司旗下mobileye公司裏,有基於eyeq2的輔助駕駛技術方案,這技術方案的輔助駕駛也很不錯的,你要不要來一套?
交個朋友,給你打150%的折扣……
為啥是150%的折扣?
因為沒有打折扣之前是200%!
你以為就你找上門來啊,這地球上但凡上點規模的車企都找過來了好吧!
也就是看在我們是朋友的份上才隻漲價150%,不然就是200%了。
還別說,一群車企退而求次,還真采購了eyeq2技術方案,然後拿著回去自己嚐試著做輔助駕駛。
其他的不說,弄個自適應巡航出來總歸是要吧,不然真就落後時代了。
就連特斯拉琢磨了半天後,也是找到了mobileye公司,想要嚐試合作,不過特斯拉嚐試過後,覺得這芯片不行,算力太差,輔助駕駛的效果也太差,根本無法達到他們想要的那種效果。
就算搞不出來海藍sec的那種高級自動輔助駕駛技術,好歹也要弄個海藍sec標準版的輔助駕駛技術吧。
馬斯克看不上這種低級輔助駕駛技術,然後牙一咬,繼續直接咬牙開發算法,同時又找到了英偉達那邊想要一起搞車規級算力芯片。
這是馬斯克的做法!
至於那些傳統汽車廠商們,一個個口號震天響,但是真正做的沒幾個,反倒是一起跑過來找mobileye下單求購低級別輔助駕駛的技術方案呢。
不僅僅國際廠商,國內汽車廠商更是如此!
你讓他們研發車規級芯片,那是扯淡……你讓他們研發自動駕駛算法之類的更扯淡。
但是這輔助駕駛的潮流不能不跟啊,放眼全球,也就隻有隔壁智雲旗下的mobileye公司能提供這玩意。
所以一個個也找上門進行合作了。
海藍sec掀起的自動駕駛狂潮,也大幅度刺激了輔助駕駛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智雲集團旗下的mobileye公司,賣輔助駕駛技術方案,賺錢賺到手抽筋。
其他汽車廠商的各種動作,並沒有影響海藍sec在其全球範圍的持續聲勢浩蕩。
——————
在歐盟以及美國正式交付後,也有一批一千多輛海藍sec在日本市場正式交付。
交付的當天裏,日本當地的媒體對此事極度關注,眾多電視台輪番轟炸報道。
這讓很多人想起來了當年智雲的s9手機在日本上市開售的場景!
當時也是這樣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業界一片沉默!
而當天晚上,東京,某個演播室裏又來了一個訪談節目,東京電視台邀請了汽車豐田的高管以及一些相關技術專家,針對海藍sec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討論的結果就是:海藍sec很驚人,但是影響有限。
他們的一個教授級別的學者如此評價海藍sec:“它的確很好,足以讓任何人看到都為它的科幻屬性而震撼,尤其是其自動駕駛技術更是無與倫比。”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的是,海藍sec在全球範圍內的幾個主要市場裏平均售價,超過了十三萬美元。”
“而汽車市場裏的主流乘用車,價格往往隻有兩三萬美元,貴也不過四五萬美元!”
“電動汽車的巨大成本,注定了它隻是富人的玩具,是不可能成為汽車產業界的主流的!”
“就像是燃油車時代裏的各種超跑,頂級豪車,法拉利,邁凱倫又或者是勞斯拉上,邁巴赫,這些汽車好嗎?”
“肯定好,誰不想擁有一輛超跑、豪華轎車啊,我也想啊!”
“但是很可惜,絕大部分人都買不起這些豪華車!”
“而海藍sec,就是這樣很好,但是我買不起的豪車……雖然它身上的科技屬性更濃鬱一些,但是買不起就是買不起!”
“而豪華車型注定銷量不可能大,更加不可能影響到整個汽車產業界。”
“此外,我必須提到的是,新能源車領域裏,電動車從來都不是新能源車輛的適合發展方向,未來的新能源車輛的發展道路,毫無疑問將會是氫能源車輛,而在氫能源車輛領域,我們日本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在氫能源領域裏,日本方麵的確做好了準備,他們幾乎注冊了所有能夠注冊的專利,而且都是一些應用領域的專利!
但是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卻是不參與,比如技術難度極大的氫能源儲存領域,他們直接躺平不搞,就等著其他國家的冤大頭去搞。
一旦其他國家搞出來了氫能源儲存等核心底層技術後,他們日本人就能夠依靠一大票應用層麵的專利技術躺著賺錢。
這些日本人,每每想到這些都心裏美得很,估計還會自誇聰明如我……
然後……中美歐各國車企很默契的集體放棄了氫能源賽道,直接玩電動車去了。
不花錢還想要吃下所有的好處,世界上哪有這麽好的事。
老子玩電動車去了,你自個玩氫能源去吧!
所以現在日本人看到海藍sec也好,看到美國那邊的特斯拉也罷,感覺都特別複雜……
你要說不羨慕吧,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讓他們跟著做,那也不可能。
理由特別多,但是核心就一個,船大難掉頭!
不僅僅是日本汽車產業很難轉型,其他的大型國際汽車廠商一樣難以轉型,美國的福特,通用,德國的大眾集團,寶馬集團,法國的雷諾,韓國的現代等等。
其實在電動車時代到來後,轉型的難度都相當大。
因為傳統汽車產業鏈可是非常龐大的,動一發而牽全身。
你說你要搞電動車了,那麽發動機部門怎麽辦?變速箱部門怎麽辦?還有其他一大堆配套企業怎麽辦?
全扔了餓死啊?
這不可能的事!
再者,現在的汽車市場還是燃油車的天下,而他們作為掌控了燃油車核心技術的大型汽車集團,是能夠依靠燃油車賺取大量利潤的。
你讓他們放棄燃油車業務的利潤,去搞電動車,說實話不太現實。
因此去年開始,海藍以及特斯拉相繼推出量產型號電動車後,這些傳統的大型汽車集團也很為難,這跟不是,不跟也不是。
但是相對來說,還是美國和歐洲的汽車集團比較務實一些,燃油車搞著,但是也投資資源去搞電動車。
日本那邊的汽車廠商則是要更加頑固一些,他們更傾向於推動燃油車繼續發展。
不像是國內的一票汽車廠商,本來要啥沒啥,在燃油車時代裏屬於被吊打的命!
因此電動車時代來臨後,一個個都看到了開辟新賽道的機會,然後一窩蜂全跑上來了。
在日本媒體的眾多轟炸式報道下,海藍sec在日本市場開啟交付,隨後是西亞市場,然後是一些小規模的國家或地區市場。
就在海藍sec席卷全球的時候。
深城的前山國際會議中心裏,智雲集團也舉辦了本年度的第一場發布會,也就是春季發布會。
今年的發布會倒是聲勢沒那麽大了,徐申學甚至都沒有親自參與,而是由集團高級副總裁季成河全麵負責主持並介紹。
向市場推出了全新一代的yunbook13/14這兩款筆記本,新一代的筆記本繼續采用英特爾的芯片以及內置集成顯卡等,不過其他的零部件,如內存以及閃存還有芯片組則是使用了智雲集團自己的產品。
就算是屏幕,那也是使用的集團旗下的屏幕供應鏈企業華星科技的屏幕。
而外觀什麽變化也不大,還是老一套的鋁合金機身加上一個智雲集團的白雲logo。
除了筆記本外,還推出了新一代的智能運動手表,也是各種所謂的升級,但是本質上沒太大變化,不過是性能更好了,內容生態更豐富了,些許的外觀修改而已,不過也沒什麽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智能手表這東西,剛做出來的時候讓人很稀奇,但是現在嘛,也沒太大的新奇感覺了。
最後則是平板電腦,平板電腦的新聞倒是不少。
畢竟采用了新一代的六十四位四核芯片s404,搭配了全新的六十四位yunpados操作係統,這組合起來就有些新意了,勉強也算是創新吧。
此外還在傳統的九寸以及十一寸版本裏,額外添加了十三寸的版本。
這個尺寸的平板電腦,在尺寸上其實已經和很多13.3寸的筆記本電腦差不多了。
同時還提供了附加藍牙鍵盤的保護套,可以讓平板電腦搖身一變,直接變成類似超薄筆記本一樣的產品。
同時s404芯片,還能提供強悍的性能,用來運行各種移動版辦公軟件,這使得了這款平板電腦,是具備了一定的輕度辦公性能的。
當然,隻是具備一部分輕度辦公性能,並且受到軟件生態的極大限製,在作用上是依舊遠遠無法取代傳統的筆記本的。
不過智雲集團對此早有預料,這隻是一次的嚐試,同時也是一種技術以及生態上的積累而已。
先用高性能大尺寸平板電腦積累相應的軟件生態,為未來的arm構架的筆記本提供一定基礎生態內容,這是智雲集團pc事業群部門定下的基本戰略。
這三大件智雲的智能終端產品發布後,銷售一如既往的前期小爆,隨後迅速進入了穩如老狗一樣的平穩銷售期。
春季發布會結束後,徐申學並沒有太過關注這些新產品的上市銷售,情況,反正關注與否都差不多,想要爆也不可能,畢竟市場總容量就擺在哪裏,但是想要少也不可能,智雲的號召力以及產品實力擺在這裏。
這也是智雲的這些生態產品穩如老狗,沒太大波瀾的緣故。
當然,整體上還是維持了一個增速的水平。
想要真正的引爆市場,進一步大幅度擴大集團營收,還得依靠今年的集團核心業務,也就是手機業務。
不管是s係列手機,還是a係列手機,又或者是走中端路線的c係列手機。
這裏頭,任何一個係列的手機如果能夠做的好,超過了市場預期,那麽都是能夠能夠帶來幾千萬台以上的銷量增長的。
不像是筆記本和平板電腦,智能手表這些東西,撐死了幾千萬台銷量,漲不到哪裏去了。
因此三月下旬,徐申學就開始圍繞著今年的手機業務產品進行了密集的視察。
而最先去看的,依舊是手機領域的核心零配件,也是智雲手機裏領先同行,帶來獨特優勢的soc產品。
”今年,我們的手機將會采用s400係列芯片,二十八納米工藝,旗艦機裏的s13手機搭載的s403以及a13手機搭載的s402,以及c係列使用的s401芯片,都將會采用雙大核,雙小核心的四核芯片構架,三者都是采用同樣的芯片構架,隻有主頻有所差異。”
“這款芯片裏的高性能版本s404,已經在我們的平板電腦上先行使用了。”
“而手機上使用的這幾款芯片,也都已經開始在智雲微電子那邊進行小規模試生產,用於我們手機的測試以及後續適配工作。”
付正陽此時拿出來了一枚小芯片給徐申學看。
徐申學道:“這芯片還是不錯的,希望能夠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吧!”
除了看了soc,徐申學還順帶看了智雲半導體裏準備使用在新一代手機上的先進內存以及閃存。
“這是我們的第一代lpddr3內存,去年由開放性組織‘聯合電子設備工程委員會’公布了新一代技術標準後,我們就是根據這一技術標準,設計了新一代的低功耗移動端使用的內存。”
“這種全新的低功耗移動版內存,性能還是相當強悍的。”
“同時我們還采用了智雲微電子那邊去年年底研發成功的二十五納米工藝來生產代工這一種內存芯片!”
“整體的功耗以及性能水準,在當下的低功耗內存領域裏,是屬於第一梯隊的,不比比隔壁四星的同類型內存差。”
徐申學道:“既然弄出來了好東西,那麽也不要藏著掖著,更別省著,今年就普及用上去,總不能辜負了消費者對我們的信任!”
在手機內存領域裏,其實去年乃至到現在智雲科技在這方麵還有些落後,因為四星不講武德,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就陸續推出了lpddr3內存,然後搭載在一些手機,平板等產品上。
說好了大家一起用lpddr2,你四星卻偷偷摸摸提前用了lpddr3……對此智雲很有意見!
智雲加速了研發然後也搞出來了自己的lpddr3內存,已經在之前推出的新一代平板電腦上首次搭載,今年的智雲手機兩款高端旗艦手機也將會采用。
至於c係列,能給他用去年的lpddr2就已經算很不錯了。
得考慮成本啊。
而新出來的高端零配件那可都是相當貴的,c係列手機的售價還支撐不了這種高端零配件的應用。
當然了,普通消費者一般也分不清楚lpddr2和lpddr3的區別,一般隻會去分辨內存的容量大小。
而且一般手機廠商除非用了最先進的lpddr3會去主動去說,比如智雲和水果這些。
其他大部分手機廠商都不會去說自己用的是什麽技術標準的運行內存的……為了控製成本,用的都是老舊落後產品,提它幹啥,找罵啊!
就算是智雲,其實也很少說這些詳細的技術參數,智雲往往更喜歡說一些使用體驗的東西,不會和你比什麽硬件參數的。
雖然智雲比也能比贏,但是這對品牌是有傷害的。
因為智雲從來都不是靠著硬件性能的領先而獲得如此高的溢價,而是靠著質量做工,實際使用體驗,生態內容,品牌號召力等來獲得溢價的。
而且也別高估了普通人對科技產品參數的了解。
甚至有些人還會把手機裏的閃存容量直接當成運行內存容量呢。
一說內存多少,就說自己手機的內存是16gb甚至32gb,64gb。
至於運行內存多少?他們不知道啊,很多手機用戶甚至都不知道有運行內存這麽個概念。
至於進一步分辨,運行內存裏用的是lpddr3內存還是lpddr2內存甚至是更老舊的傳統ddr2低壓版本……那也太為難人了。
大部分用戶對硬件參數的不了解,其實也是很多用戶選擇購買智雲s係列手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需要你懂什麽硬件參數這些東西,隻要你購買我們家的智雲s係列手機,那麽肯定是能買到當下最好的,最頂級的手機!
這是過去幾年來高端旗艦機的優秀性能和質量所建立起來的品牌信任。
用戶信任智雲,所以無腦買!
所以,為了維持這種品牌信任,智雲也在s係列手機上的硬件堆疊上從不手軟……哪怕智雲不怎麽喜歡宣傳自家的硬件參數這些東西,但是智雲的s係列手機,其硬件參數一向來都是最頂級的。
今年全麵普及采用lpddr3,也是這一體現!
智雲總是會把最好的產品帶給消費者!
嗯,隻局限於旗艦機型!
現在是雙倍月票呢,手裏有空閑月票的也可以投一下。
其中一輛是他非常熟悉的自家產品,特斯拉s,特斯拉公司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車型,是一款純電動轎跑。
而旁邊的一款同樣是他非常熟悉,最近半年異常關注,甚至去年的時候就已經看過實物的海藍sec。
以往的時候,他對自家的電動車非常的自信,認為這是絕對的高科技產品,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了這種感覺。
因為旁邊的海藍sec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都比他的純電轎跑更有科幻感,而且還帶有特斯拉所沒有的自動駕駛技術。
最近半年來,他有事沒事就盯著這兩輛電動車看,經常看十幾二分鍾甚至更久時間,皺著眉頭不知道思索著什麽。
而眼前的這兩輛電動車,都是兩家產品的最新改進型號,特斯拉s的第二批次的量產產品,海藍sec調整改進後的第三量產批次,同時也是北美首批上市交付的批次。
此時,他身邊的特斯拉工程師道:“我們已經對第二批次量產型升級了車輛的內飾,對車載屏幕以及氛圍燈以及整體設計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大幅度提升車輛內部的科幻感,並且對車輛的前臉部分進行了細節調整,進一步舍棄傳統汽車的前臉設計,向未來科技感靠攏!”
“我們在第一批次的設計裏,還是過於注重了向傳統汽車的靠攏,導致科幻感不足,在之前的時候沒什麽問題,但是現在有了海藍sec後,人們總是喜歡拿我們的車和海藍sec進行對比,然後得出了一些不太好的結論。”
“所以我們在過去半年裏進行了設計調整,並應用在第二批次上!”
“今年正式交付的車輛裏,都會是新外觀,新內飾設計的新車型!”
“而在電池以及電控領域,我們對比海藍sec也完全不落下風,甚至因為我們采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因此續航還要更好,並且我們在車輛的百公裏加速,最大速度上都是有一定優勢的。”
馬斯克對這些卻是不關注,他依舊雙手抱胸,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兩輛車,好一會才轉身對著身後的一群工程師道:“你們什麽時候,才能夠給我一輛自動駕駛的特斯拉?”
“不要和我說什麽外觀,什麽內飾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續航和速度這些也不用再說了,現在告訴我,我什麽時候才能夠看到一輛可以自動駕駛的特斯拉?”
他抬起頭看著一群工程師:“我知道自動駕駛技術非常難,但是別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海藍汽車都已經做出來,那麽就已經證明了技術的可行性,現在……誰能告訴我,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夠搞出來這個該死的自動駕駛?”
底下的一群工程師齊齊低頭,沒人說話!
看著眾人的表情,馬斯克突然歎了口氣:“算了,都回去工作吧,讓我靜一靜!”
隨著眾人離去,馬斯克站了一會後,然後走上了自家特斯拉s的旁邊,打開車門坐了上去,然後微微閉上眼睛。
此時的他,腦海裏已經出現了搭載自動駕駛技術的特斯拉,在大街小巷裏疾馳,迅速而靈敏的場麵!
那才是他想要的特斯拉,而不是現在這樣,僅僅是一輛電動車……
他要的,可不是僅僅是電動車,他要的可是高度智能化能夠自動駕駛,甚至未來能夠無人駕駛的特斯拉。
可惜,自動駕駛技術不好搞啊!
像是剛才那樣,給旗下研發員工進行施壓的場麵在過去的半年裏,已經出現了好幾次了!
而馬斯克的態度也是越來越不耐煩了。
最開始的時候,馬斯克還能夠麵帶笑容的鼓勵大家,讓大家一起努力。
但是隨著自動駕駛項目的研發進度一拖再拖,馬斯克的態度也是越來越強硬,到現在已經顧不上體麵,直接說髒話了。
而熟悉的他的人都知道,馬斯克可從來不是一個脾氣溫和的人,實際上很多人都這麽評價他:他總是不斷的給員工壓力,不斷的施壓再施壓!
尤其是在技術研發領域裏,他會在後頭揮著鞭子不斷的鞭策研發人員進行強悍。
“他極其討厭別人說‘這不可能’,尤其是不經思考的不可能!”
而在自動駕駛的研發項目裏,就充分體現了他的施壓手段!
最近半年來,他甚至連太空探索公司那邊都很少去了,基本上一大半時間都是待在特斯拉公司這邊,親自盯著研發項目。
但是越是親自盯著,他就越是感受到自動駕駛技術的難度之大……這破玩意竟然還要從算力芯片,從大數據模型甚至人工智能進行研發。
因為這些才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你連基礎都沒有,談什麽自動駕駛啊!
fuck,這他媽完全跨行了啊!
而到現在,馬斯克依舊不理解,太平洋對岸那個,沒有半點理工背景,對技術一竅不通的徐申學,是怎麽做出來堪稱夢幻一樣的海藍sec。
是的,盡管他從來都沒有對人說過,但是在他看來海藍sec就像是夢幻一樣的汽車,就和他想象中的未來特斯拉一樣。
造型科幻而時尚,同時搭載了眾多黑科技技術,還有自動駕駛!
海藍sec,幾乎完滿的符合他對未來汽車的想象!
好吧……其實不僅僅是他,其實大部分汽車行業的老板或管理層們,對海藍sec基本都有類似的看法:海藍sec代表的是未來汽車!
就算是你討厭徐申學,討厭海藍汽車,……但是你都不能否認,海藍sec是真的好啊。
這車,彷佛來自未來一樣。
讓人看了都絕望的那種。
其自動駕駛技術對於當下而言,那是妥妥的黑科技技術,在這之前你隻能在科幻影視劇,裏看到相關描述,但是人家徐申學卻是真給做出來了。
馬斯克無法理解的是,徐申學這麽一個在眾多技術專家看來屁技術都不懂,隻有兩個臭錢的人,是怎麽帶著人做出來的這種黑科技產品?
和徐申學不懂技術不一樣,馬斯克是理工科出身,他對各種亂七八糟的技術多少都懂得一點,所以他總能抓住問題的關鍵,然後針對性的投入資金以及研發人員進行重點爆破。
不像是徐申學,連自家旗下產品的一些專業技術報告都看不懂,還要手底下的人把一些專業技術文件翻譯成簡單通俗的報告才能看懂。
馬斯克是懂技術的,他甚至親自參與到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裏頭,並且針對一些重點問題進行了重點投入。
可以說,他比當下各汽車廠商裏的任何一個老板或高管都更具有優勢。
他有資金和投入資源的決定權,並且他還能夠看到問題所在,然後針對性投入,其研發效率可以說遠超其他傳統車企。
然而……這樣的他越是深入其中後就越是感到困難。
就和之前說的那樣……跨行了。
自動駕駛技術,這看起來似乎是汽車的技術功能,但實際上其底層技術和傳統汽車領域完全不搭邊。
人工智能啊……fuck!
人工智能暫時不用指望了,當下各大巨頭企業,什麽穀狗啊,微軟啊,臉書以及其他各種高科技巨頭,全都投入巨資進行研發,但是全都被折騰的欲生欲死。
因為傳統的大數據模型,神經網絡這些東西根本就不足以支撐起來智雲集團所研發的人工智能的程度。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智雲集團肯定是通過了某種特殊的技術,然後開發出來了一個底層的人工智能技術框架算法,然後再利用這個算法做出來一些終端產品,比如智能終端裏的語音助手,還有現在該死的自動駕駛。
問題是……這個具體算法是什麽!
沒人知道,這是人家的商業機密。
智雲集團甚至都沒有對此進行專利申請,更別說對外公布了……連個名字都不給。
當然了,詳細的技術路線雖然沒有公布,但是這年頭的聰明人也不少,所以大概也能夠猜出來智雲集團的技術路線,比如深度學習領域。
很可惜,國外的部分在該領域裏進行鑽研的專家,其實相當多一部分都已經被智雲給提前招攬了。
比如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係教授傑弗裏·辛頓,早在10年的時候就已經接受智雲集團的邀請,加入了智雲集團旗下人工智能研究院,而且還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副院長之一。
實際上智雲集團裏的人工智能技術裏的一個重要分支,也就是圖像處理技術就是基於他提出來的卷積神經網絡技術,而該技術也是構成無人駕駛純視覺處理方案的底層技術之一。
無人駕駛團隊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裏的純視覺處理方案,就是根據這一技術構築的核心算法,然後再進行大規模訓練出來的模型。
順帶一提,其實所謂的人工智能,至少智雲集團裏搞的人工智能,並不是什麽科幻裏說的人工智能生命,或者一個超級ai之類的東西,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廣泛而籠統的概念。
智雲集團旗下的人工智能,其實是分成了好幾個分支,不過基本上都是基於深度學習理論構築算法,然後使用龐大的ai芯片服務器陣列,以及海量的數據進行訓練出來一個個ai模型。
再根據這個模型再進行終端應用。
所謂的人工智能,其實隻是一個個數據模型而已。
隻不過這樣說,就失去了科幻味道,對市場營銷沒啥好處,所以智雲集團才會把自家的大數據模型技術弄一個人工智能的名頭。
而追趕的其他科技巨頭們,其實大多數走的也是類似的路子。
這年頭的人工智能嘛,對於業內人士而言其實沒啥稀奇的,不就是機器學習乃至深度學習嘛。
問題是,怎麽構建更優秀的算法以進行更好、更高效率的機器學習。
而這方麵,比拚的可就是腦子了!
更聰明的研發人員的腦子,可以構架出來更好,更高效率的算法。
在這一領域裏,智雲集團可是有巨大的天然優勢,科研係統帶來的全方麵提升,在這些純比腦漿子的領域裏,其實更好用。
不像是搞材料研發,那玩意除了比腦子,還要比運氣,比時間……而對運氣這種玄學領域,科研係統表示無能為力。
所以這幾年,智雲集團裏的諸多研發領域裏,就屬於材料研發最苦逼,每年都要耗費集團無數研發經費和各種資源,但是成果稀少。
而對於一些純靠腦子的研發領域,比如各種人工智能算法啊,操作係統,各種亂七八糟的軟件,工程設計等等領域,智雲集團就跟開掛一樣,做起來簡單而流暢,進度遠遠超過其他同行企業。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裏,誇張一點的說,算法就是一切……而這剛好是智雲集團最擅長的領域。
沒什麽企業或機構的研發部門,能夠在純粹比腦子的算法領域裏,比開掛的智雲人工智能研究院還牛逼……不可能存在的,他們可沒有科研係統。
所以,智雲集團能夠做出來更優秀,更高效的算法……然後,智雲集團又不給你玩開源,別說開源了,連技術原理都不說,也不申請專利,一切都藏得嚴嚴實實的。
所以外人就隻能幹瞪眼。
你明明知道他是怎麽做的,但是你就是沒辦法抄!
其實智雲在很多領域裏都進行了開源的,典型例子就是安卓操作係統了,一大票手機廠商使用的安源開源係統,智雲貢獻的底層代碼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智雲那天要是不更新安卓開源係統了,穀狗也隻能幹瞪眼,其他手機廠商都得傻眼。
此外智雲集團還貢獻了大量的其他開源項目,不少都是電子消費領域裏比較重要的東西。
以至於很多人嘲笑一些所謂的高科技企業:智雲開源的時候,你們就天天吹牛逼說自己創新多厲害;智雲一旦不開源,你們就集體翻白眼了……
這個翻白眼,說的就是人工智能領域,因為智雲集團並沒有選擇開源。
而人工智能技術,也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底層技術,所以做起來也是難度相當大的。
除了這些外,還需要半導體領域的配合!
很多人在拆解了海藍sec的內部結構後,就會發現海藍sec的車機係統裏,標準版會搭載四枚體積稍微大一些的特殊芯片,而選配高級自動輔助駕駛方案的車型,更是搭載了八枚這種芯片。
而這些特殊芯片在市麵上根本找不到!
因為這種芯片是智雲半導體專門為了無人駕駛技術或者是其他的大型移動終端而開發的車規級算力芯片:yeq01。
這種芯片,其實也不全是智雲自研,其技術源頭其實來自於兩年前智雲花費了十多億美元收購的企業mobileye。
而該企業是做車規級算力芯片以及相搭配的視覺算法,為車企提供行人檢測、車道保持和自適應巡航等一係列輔助駕駛技術的企業。
當然了,智雲收購該企業的時候,其業務規模其實很小,累計才賣出去了二三十萬套而已,公司陷入了空有技術,但是市場不接受的尷尬。
這也是他們接受智雲收購的重要原因,市場一時半會的做不起來,看不到希望,再加上智雲給錢的確大方,直接給十多億美元進行全資收購呢。
收購該企業後,智雲半導體利用該企業原有的技術以及專利等,開始構建基於視覺識別方案技術,包括研發更新一代的車規級算力芯片以及搭配人工智能研究院裏的更先進的自動駕駛的算法。
本來吧,收購這玩意其實智雲集團一開始想要搞真正的無人車的……智雲集團人工智能研究院裏的無人車項目組,他們的目標從始至終都是開發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並在遠期展望l5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
至於海藍現在使用的名義上是l2+++,實際上已經算是摸到了l3門檻的輔助駕駛技術,那隻是附帶的產品而已。
順帶一提,其實mobileye這家企業被智雲收購後,依舊對外進行經營,生產銷售一些他們本來就經營的車規級芯片業務線,成為了大量汽車廠商的純視覺技術輔助駕駛供應商。
所以,當你看到寶馬、通用和沃爾沃等車企上的汽車,搭載了什麽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等技術的時候,不要懷疑,他們其實用的是智雲集團旗下mobileye公司的車規級芯片加算法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隻不過目前的智雲旗下的車規級芯片以及算法等領域,已經出現了兩個分支,一個是旗下子公司mobileye的通用市場產品,主要做低端輔助駕駛,如eyeq1以及eyeq2芯片以及相搭配的算法,感應器等配套的東西。
而另外一個分支則是由無人車項目組進行深度開發研究,主要做無人駕駛,並把一些附加產品,如yeq芯片為核心的輔助駕駛技術用於海藍汽車上,用來回收部分研發資金,同時收集更多的數據。
因為這一整套係統裏,是算法和車規級芯片直接綁定的,甚至……智雲集團裏根本就沒有把算法移交給海藍汽車,而是直接把算法封裝到芯片裏,直接提供感應器+芯片+算法的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
裏頭的硬件核心,自然是這個yeq1車規級算力芯片,采用了三十二納米工藝生產,單芯片的算力達到了2.5tops,而子公司對外銷售的車規級算力芯片eyeq2,算力才可憐的0.026tops。
兩者相差九十六倍!
光看這芯片的算力差距,也就可以很簡單清楚的知道,為什麽海藍汽車可以搞這麽流暢,近乎自動駕駛的高級輔助駕駛,而其他的車輛隻能搞一些很低端的輔助駕駛了。
不過就算是yeq1芯片,也不能依靠單枚芯片來支撐海藍汽車的這種l2+++的輔助駕駛。
因此海藍sec標準版,也就是純視覺輔助駕駛方案的話,采用的是四芯片的布局,可以提供總計10tops的算力。
而高級自動輔助駕駛車型裏,因為還要融合激光雷達的數據,需要處理的數據更多,因此對算力的要求更高,所以無人車項目組那邊,為這一方麵提供了喪心病狂的八芯片組合,可以提供20tops的算力。
如此才堪堪滿足海藍汽車裏l2+++級別的高級自動輔助駕駛方案所需求的算力。
這也是很多人拆開海藍sec後,會在裏頭看見一大堆大芯片的緣故。
除了yeq1這種特殊的算力芯片外,還有一些通用車規級芯片,用來處理大量的電控以及車機係統等等。
因此一輛海藍sec,裏頭是有大量的各種各樣高規格芯片的。
而諸多核心芯片裏,可都是人家智雲半導體的獨家產品,也不對外出售的。
這也導致了對於很多汽車廠商來說就算是弄出來了滿足l3級別的輔助駕駛算法,也沒有車規級高算力芯片可用。
至於普通l2輔助駕駛……你都不用研發,智雲旗下子公司提供的eyeq2一攬子技術解決方案,從芯片到算法再到攝像頭直接打包賣給你。
你直接采購安裝後,就能獲得諸如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這些輔助駕駛功能。
但是你也別指望車子能夠根據車載導航來個全程高級自動輔助駕駛。
能夠實現這種級別功能的,拋開算法不談,在當下環境下,也隻有智雲半導體旗下的yeq1芯片了。
但是這玩意,人家智雲隻獨家供應給海藍汽車。
智雲集團已經明確告知向各大汽車廠商,基於智雲集團和海藍汽車的戰略合作協議,海藍汽車在三年內都擁有該技術的獨家合作使用權,智雲集團是一家講合同,負責任的企業,是不會違反合同的。
所以很抱歉,我們也無能為力!
不過,我們公司旗下mobileye公司裏,有基於eyeq2的輔助駕駛技術方案,這技術方案的輔助駕駛也很不錯的,你要不要來一套?
交個朋友,給你打150%的折扣……
為啥是150%的折扣?
因為沒有打折扣之前是200%!
你以為就你找上門來啊,這地球上但凡上點規模的車企都找過來了好吧!
也就是看在我們是朋友的份上才隻漲價150%,不然就是200%了。
還別說,一群車企退而求次,還真采購了eyeq2技術方案,然後拿著回去自己嚐試著做輔助駕駛。
其他的不說,弄個自適應巡航出來總歸是要吧,不然真就落後時代了。
就連特斯拉琢磨了半天後,也是找到了mobileye公司,想要嚐試合作,不過特斯拉嚐試過後,覺得這芯片不行,算力太差,輔助駕駛的效果也太差,根本無法達到他們想要的那種效果。
就算搞不出來海藍sec的那種高級自動輔助駕駛技術,好歹也要弄個海藍sec標準版的輔助駕駛技術吧。
馬斯克看不上這種低級輔助駕駛技術,然後牙一咬,繼續直接咬牙開發算法,同時又找到了英偉達那邊想要一起搞車規級算力芯片。
這是馬斯克的做法!
至於那些傳統汽車廠商們,一個個口號震天響,但是真正做的沒幾個,反倒是一起跑過來找mobileye下單求購低級別輔助駕駛的技術方案呢。
不僅僅國際廠商,國內汽車廠商更是如此!
你讓他們研發車規級芯片,那是扯淡……你讓他們研發自動駕駛算法之類的更扯淡。
但是這輔助駕駛的潮流不能不跟啊,放眼全球,也就隻有隔壁智雲旗下的mobileye公司能提供這玩意。
所以一個個也找上門進行合作了。
海藍sec掀起的自動駕駛狂潮,也大幅度刺激了輔助駕駛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智雲集團旗下的mobileye公司,賣輔助駕駛技術方案,賺錢賺到手抽筋。
其他汽車廠商的各種動作,並沒有影響海藍sec在其全球範圍的持續聲勢浩蕩。
——————
在歐盟以及美國正式交付後,也有一批一千多輛海藍sec在日本市場正式交付。
交付的當天裏,日本當地的媒體對此事極度關注,眾多電視台輪番轟炸報道。
這讓很多人想起來了當年智雲的s9手機在日本上市開售的場景!
當時也是這樣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業界一片沉默!
而當天晚上,東京,某個演播室裏又來了一個訪談節目,東京電視台邀請了汽車豐田的高管以及一些相關技術專家,針對海藍sec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討論的結果就是:海藍sec很驚人,但是影響有限。
他們的一個教授級別的學者如此評價海藍sec:“它的確很好,足以讓任何人看到都為它的科幻屬性而震撼,尤其是其自動駕駛技術更是無與倫比。”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的是,海藍sec在全球範圍內的幾個主要市場裏平均售價,超過了十三萬美元。”
“而汽車市場裏的主流乘用車,價格往往隻有兩三萬美元,貴也不過四五萬美元!”
“電動汽車的巨大成本,注定了它隻是富人的玩具,是不可能成為汽車產業界的主流的!”
“就像是燃油車時代裏的各種超跑,頂級豪車,法拉利,邁凱倫又或者是勞斯拉上,邁巴赫,這些汽車好嗎?”
“肯定好,誰不想擁有一輛超跑、豪華轎車啊,我也想啊!”
“但是很可惜,絕大部分人都買不起這些豪華車!”
“而海藍sec,就是這樣很好,但是我買不起的豪車……雖然它身上的科技屬性更濃鬱一些,但是買不起就是買不起!”
“而豪華車型注定銷量不可能大,更加不可能影響到整個汽車產業界。”
“此外,我必須提到的是,新能源車領域裏,電動車從來都不是新能源車輛的適合發展方向,未來的新能源車輛的發展道路,毫無疑問將會是氫能源車輛,而在氫能源車輛領域,我們日本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在氫能源領域裏,日本方麵的確做好了準備,他們幾乎注冊了所有能夠注冊的專利,而且都是一些應用領域的專利!
但是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卻是不參與,比如技術難度極大的氫能源儲存領域,他們直接躺平不搞,就等著其他國家的冤大頭去搞。
一旦其他國家搞出來了氫能源儲存等核心底層技術後,他們日本人就能夠依靠一大票應用層麵的專利技術躺著賺錢。
這些日本人,每每想到這些都心裏美得很,估計還會自誇聰明如我……
然後……中美歐各國車企很默契的集體放棄了氫能源賽道,直接玩電動車去了。
不花錢還想要吃下所有的好處,世界上哪有這麽好的事。
老子玩電動車去了,你自個玩氫能源去吧!
所以現在日本人看到海藍sec也好,看到美國那邊的特斯拉也罷,感覺都特別複雜……
你要說不羨慕吧,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讓他們跟著做,那也不可能。
理由特別多,但是核心就一個,船大難掉頭!
不僅僅是日本汽車產業很難轉型,其他的大型國際汽車廠商一樣難以轉型,美國的福特,通用,德國的大眾集團,寶馬集團,法國的雷諾,韓國的現代等等。
其實在電動車時代到來後,轉型的難度都相當大。
因為傳統汽車產業鏈可是非常龐大的,動一發而牽全身。
你說你要搞電動車了,那麽發動機部門怎麽辦?變速箱部門怎麽辦?還有其他一大堆配套企業怎麽辦?
全扔了餓死啊?
這不可能的事!
再者,現在的汽車市場還是燃油車的天下,而他們作為掌控了燃油車核心技術的大型汽車集團,是能夠依靠燃油車賺取大量利潤的。
你讓他們放棄燃油車業務的利潤,去搞電動車,說實話不太現實。
因此去年開始,海藍以及特斯拉相繼推出量產型號電動車後,這些傳統的大型汽車集團也很為難,這跟不是,不跟也不是。
但是相對來說,還是美國和歐洲的汽車集團比較務實一些,燃油車搞著,但是也投資資源去搞電動車。
日本那邊的汽車廠商則是要更加頑固一些,他們更傾向於推動燃油車繼續發展。
不像是國內的一票汽車廠商,本來要啥沒啥,在燃油車時代裏屬於被吊打的命!
因此電動車時代來臨後,一個個都看到了開辟新賽道的機會,然後一窩蜂全跑上來了。
在日本媒體的眾多轟炸式報道下,海藍sec在日本市場開啟交付,隨後是西亞市場,然後是一些小規模的國家或地區市場。
就在海藍sec席卷全球的時候。
深城的前山國際會議中心裏,智雲集團也舉辦了本年度的第一場發布會,也就是春季發布會。
今年的發布會倒是聲勢沒那麽大了,徐申學甚至都沒有親自參與,而是由集團高級副總裁季成河全麵負責主持並介紹。
向市場推出了全新一代的yunbook13/14這兩款筆記本,新一代的筆記本繼續采用英特爾的芯片以及內置集成顯卡等,不過其他的零部件,如內存以及閃存還有芯片組則是使用了智雲集團自己的產品。
就算是屏幕,那也是使用的集團旗下的屏幕供應鏈企業華星科技的屏幕。
而外觀什麽變化也不大,還是老一套的鋁合金機身加上一個智雲集團的白雲logo。
除了筆記本外,還推出了新一代的智能運動手表,也是各種所謂的升級,但是本質上沒太大變化,不過是性能更好了,內容生態更豐富了,些許的外觀修改而已,不過也沒什麽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智能手表這東西,剛做出來的時候讓人很稀奇,但是現在嘛,也沒太大的新奇感覺了。
最後則是平板電腦,平板電腦的新聞倒是不少。
畢竟采用了新一代的六十四位四核芯片s404,搭配了全新的六十四位yunpados操作係統,這組合起來就有些新意了,勉強也算是創新吧。
此外還在傳統的九寸以及十一寸版本裏,額外添加了十三寸的版本。
這個尺寸的平板電腦,在尺寸上其實已經和很多13.3寸的筆記本電腦差不多了。
同時還提供了附加藍牙鍵盤的保護套,可以讓平板電腦搖身一變,直接變成類似超薄筆記本一樣的產品。
同時s404芯片,還能提供強悍的性能,用來運行各種移動版辦公軟件,這使得了這款平板電腦,是具備了一定的輕度辦公性能的。
當然,隻是具備一部分輕度辦公性能,並且受到軟件生態的極大限製,在作用上是依舊遠遠無法取代傳統的筆記本的。
不過智雲集團對此早有預料,這隻是一次的嚐試,同時也是一種技術以及生態上的積累而已。
先用高性能大尺寸平板電腦積累相應的軟件生態,為未來的arm構架的筆記本提供一定基礎生態內容,這是智雲集團pc事業群部門定下的基本戰略。
這三大件智雲的智能終端產品發布後,銷售一如既往的前期小爆,隨後迅速進入了穩如老狗一樣的平穩銷售期。
春季發布會結束後,徐申學並沒有太過關注這些新產品的上市銷售,情況,反正關注與否都差不多,想要爆也不可能,畢竟市場總容量就擺在哪裏,但是想要少也不可能,智雲的號召力以及產品實力擺在這裏。
這也是智雲的這些生態產品穩如老狗,沒太大波瀾的緣故。
當然,整體上還是維持了一個增速的水平。
想要真正的引爆市場,進一步大幅度擴大集團營收,還得依靠今年的集團核心業務,也就是手機業務。
不管是s係列手機,還是a係列手機,又或者是走中端路線的c係列手機。
這裏頭,任何一個係列的手機如果能夠做的好,超過了市場預期,那麽都是能夠能夠帶來幾千萬台以上的銷量增長的。
不像是筆記本和平板電腦,智能手表這些東西,撐死了幾千萬台銷量,漲不到哪裏去了。
因此三月下旬,徐申學就開始圍繞著今年的手機業務產品進行了密集的視察。
而最先去看的,依舊是手機領域的核心零配件,也是智雲手機裏領先同行,帶來獨特優勢的soc產品。
”今年,我們的手機將會采用s400係列芯片,二十八納米工藝,旗艦機裏的s13手機搭載的s403以及a13手機搭載的s402,以及c係列使用的s401芯片,都將會采用雙大核,雙小核心的四核芯片構架,三者都是采用同樣的芯片構架,隻有主頻有所差異。”
“這款芯片裏的高性能版本s404,已經在我們的平板電腦上先行使用了。”
“而手機上使用的這幾款芯片,也都已經開始在智雲微電子那邊進行小規模試生產,用於我們手機的測試以及後續適配工作。”
付正陽此時拿出來了一枚小芯片給徐申學看。
徐申學道:“這芯片還是不錯的,希望能夠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吧!”
除了看了soc,徐申學還順帶看了智雲半導體裏準備使用在新一代手機上的先進內存以及閃存。
“這是我們的第一代lpddr3內存,去年由開放性組織‘聯合電子設備工程委員會’公布了新一代技術標準後,我們就是根據這一技術標準,設計了新一代的低功耗移動端使用的內存。”
“這種全新的低功耗移動版內存,性能還是相當強悍的。”
“同時我們還采用了智雲微電子那邊去年年底研發成功的二十五納米工藝來生產代工這一種內存芯片!”
“整體的功耗以及性能水準,在當下的低功耗內存領域裏,是屬於第一梯隊的,不比比隔壁四星的同類型內存差。”
徐申學道:“既然弄出來了好東西,那麽也不要藏著掖著,更別省著,今年就普及用上去,總不能辜負了消費者對我們的信任!”
在手機內存領域裏,其實去年乃至到現在智雲科技在這方麵還有些落後,因為四星不講武德,在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就陸續推出了lpddr3內存,然後搭載在一些手機,平板等產品上。
說好了大家一起用lpddr2,你四星卻偷偷摸摸提前用了lpddr3……對此智雲很有意見!
智雲加速了研發然後也搞出來了自己的lpddr3內存,已經在之前推出的新一代平板電腦上首次搭載,今年的智雲手機兩款高端旗艦手機也將會采用。
至於c係列,能給他用去年的lpddr2就已經算很不錯了。
得考慮成本啊。
而新出來的高端零配件那可都是相當貴的,c係列手機的售價還支撐不了這種高端零配件的應用。
當然了,普通消費者一般也分不清楚lpddr2和lpddr3的區別,一般隻會去分辨內存的容量大小。
而且一般手機廠商除非用了最先進的lpddr3會去主動去說,比如智雲和水果這些。
其他大部分手機廠商都不會去說自己用的是什麽技術標準的運行內存的……為了控製成本,用的都是老舊落後產品,提它幹啥,找罵啊!
就算是智雲,其實也很少說這些詳細的技術參數,智雲往往更喜歡說一些使用體驗的東西,不會和你比什麽硬件參數的。
雖然智雲比也能比贏,但是這對品牌是有傷害的。
因為智雲從來都不是靠著硬件性能的領先而獲得如此高的溢價,而是靠著質量做工,實際使用體驗,生態內容,品牌號召力等來獲得溢價的。
而且也別高估了普通人對科技產品參數的了解。
甚至有些人還會把手機裏的閃存容量直接當成運行內存容量呢。
一說內存多少,就說自己手機的內存是16gb甚至32gb,64gb。
至於運行內存多少?他們不知道啊,很多手機用戶甚至都不知道有運行內存這麽個概念。
至於進一步分辨,運行內存裏用的是lpddr3內存還是lpddr2內存甚至是更老舊的傳統ddr2低壓版本……那也太為難人了。
大部分用戶對硬件參數的不了解,其實也是很多用戶選擇購買智雲s係列手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需要你懂什麽硬件參數這些東西,隻要你購買我們家的智雲s係列手機,那麽肯定是能買到當下最好的,最頂級的手機!
這是過去幾年來高端旗艦機的優秀性能和質量所建立起來的品牌信任。
用戶信任智雲,所以無腦買!
所以,為了維持這種品牌信任,智雲也在s係列手機上的硬件堆疊上從不手軟……哪怕智雲不怎麽喜歡宣傳自家的硬件參數這些東西,但是智雲的s係列手機,其硬件參數一向來都是最頂級的。
今年全麵普及采用lpddr3,也是這一體現!
智雲總是會把最好的產品帶給消費者!
嗯,隻局限於旗艦機型!
現在是雙倍月票呢,手裏有空閑月票的也可以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