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下仙女山控股體係的持續虧損,徐申學也是很無奈。


    搞半導體設備和耗材太尼瑪花錢了,而且作為後來者,哪怕是現在已經跟進了一些環節,但是想要起到良性循環的作用,這錢還是繼續砸下去,天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扭虧為盈。


    如今仙女山控股一年虧損八十多億美元,實際上已經是算上了現有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業務的營收以及利潤,同時還有一大堆充當先進奶牛的附加業務的補充了。


    而且仙女山控股其實還拿了好多補貼……光是今年的補貼資金,加起來估計就得超過五十億美元。


    國內為了扶持半導體行業,每年補貼也不少的。


    其中在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的專項補貼,仙女山控股拿走了大頭……沒辦法,國內也就隻有仙女山控股搞這些東西,並且搞的比較好了。


    其他的一些都是半吊子,或者是看到機會的新創業公司。


    話說仙女山控股拿到的這些補貼裏,其實現金補貼也不多,很多都是通過其他方式轉讓的,比如降低稅收,再給你一些比較熱門的土地。


    反正是錢沒有,土地倒是可以給你一點,然後你自己拿去開發賣錢……當然,土錢還是要收的,價格和正常企業拿地也差不多!


    看起來似乎也沒有什麽便宜可占,但問題是這些都是熱門緊俏的地塊,哪怕是正常價格拿到手,然後一開發就是大筆豐厚的利潤。


    這種優質地塊可是很難拿的,常規房地產企業想都別想……而仙女山控股旗下的一些房地產皮包公司,則是可以悄無聲息的拿到,連競標都不需要參加!


    因為,這是補貼的一部分。


    搞的仙女山控股為了回籠資金,都被迫充當房地產商……一年靠著賣房子也能賺個差不多四十億美元。。


    人家也是算好了的,這些土地仙女山控股拿過來開發後,一年大概就能賺這個數,再加上退稅以及其他現金補貼,大概給仙女山控股湊個一年五十億美元左右的補貼。


    企業自身營收,補貼收入,然後還有徐申學特地劃給仙女山控股的一些現金奶牛業務……多方支援下,其實仙女山控股每年的收入也不少了,怎麽也有兩三百億美元的營收。


    但是他們的支出更多啊!


    今年依舊預計虧損八十多億美元,去年更是虧了一百多億美元!


    為什麽虧損這麽多?


    因為這也不是一家企業虧的,而是仙女山控股旗下兩百多家企業一起虧的……這平攤下來,其實每家企業虧的也不算多了,有一些甚至還是賺錢的呢,比如海灣科技現在就有畢竟扭虧為盈了。


    但是架不住虧損的其他子公司太多,這一家虧損幾億美元,另一家虧損幾千萬美元,這加起來後就變成現在的八十多億美元虧損了。


    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的研發乃至後續的製造環節都是超級天坑,太尼瑪花錢了……


    為了滿足半導體製造的需求,需要的都是各種頂級設備,研發起來非常花錢,製造起來也花錢,然後出貨量又非常低……部分設備每年才賣幾百台而已,哪怕賣的貴一些也很難收回成本。


    更別說,仙女山控股體係下的各種半導體設備和耗材,為了參與市場競爭力,還能不能賣得太貴。


    不然的話,人家晶圓廠就會去進口設備……


    就算是能不進口就不進口的智雲微電子,他們也無法承受太高的價格。


    如果讓智雲微電子來額外承擔這些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的研發成本,那麽就會導致智雲微電子的成本大幅度上漲,在芯片代工領域就競爭不過台積電,四星,聯電等晶圓廠。


    哪怕是非代工領域的自家芯片,也會因為芯片製造成本的大幅度上漲而導致芯片成本上漲,進而又推高各類半導體產品,乃至智能終端產品的成本。


    這將會影響一連串的產業!


    所以智雲微電子是無法接受額外的高成本的,仙女山控股這邊隻能是自己消化這個成本。


    並且對於國外廠商早就把研發成本持續攤薄了,一千萬美元的設備還能賺個幾百萬美元。


    但是對於新進場,五年內瘋狂燒了上千億美元搞各種研發、建立新產線的仙女山控股而言,一千萬美元售價的設備看似也能賺很多……但是如果算上天文數字的研發成本,那就是虧到姥姥家去了。


    這要是放在那些大型上市企業裏,這麽個虧法,股價早就雪崩了。


    好在仙女山控股不是什麽上市企業,隻需要對徐申學以及上頭負責,不需要對其他什麽股東,投資者之類的負責。


    而徐申學表示,區區千億美元,老子還燒得起……隻是燒的有點肝疼!


    不僅僅徐申學燒的肝疼,上頭每年補貼也補貼的肉疼無比……僅僅是半導體設備和耗材領域裏,就是每年幾百億規模的補貼……一年又一年的,啥時候才是個頭啊?


    上頭問過徐申學要補貼到什麽時候,這個半導體才能有自主造血能力,才能夠生存下去。


    徐申學委婉的表示……半導體行業的補貼哪能停啊,停不下來的,頂多以後爭取少補貼一點。


    畢竟對麵美方還每年給大量的半導體補貼呢,仙女山控股作為後來進場的新玩家,如果還沒補貼,那還玩個啥……光靠我一個人,哪怕我是世界首富也頂不住啊!


    所以,這補貼不能停,同時徐申學自己也每年幾十億美元砸錢進去,還利用智雲集團以及威酷電子這兩家公司給予大量的訂單進行扶持。


    畢竟仙女山控股太重要了……背後背著上萬億美元規模的半導體以及電子消費產業鏈呢。


    仙女山控股,這是徐申學諸多事業版圖裏最為核心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所有事業,包括智雲集團,威酷電子,海藍汽車,小疆科技,益海科技以及其他諸多公司的基石所在。


    因為上述的所有企業,都離不開芯片的支持。


    不管是智能終端所需要的cpu/gpu、儲存芯片等各類消費級芯片,還是說海藍汽車所需要的eyq係列算力芯片。


    乃至到目前支撐著智雲集團諸多重要項目ai技術裏所需要的ai算力芯片。


    這些產業,都離不開高性能的先進芯片!


    而國防ai領域就更不用說了,也離不開先進芯片。


    而這些芯片,幾乎都是智雲微電子所代工生產的。


    而智雲微電子這家國內最大,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屬於前三級別的半導體製造企業,它也需要當下最頂級的各類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的支撐。


    而仙女山控股,就是從事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的投資集團!


    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個投資集團,整個仙女山控股旗下,有超過兩百家企業分別從事不同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


    徐申學經常去看,比較重視的海灣科技,也隻是這兩百多家企業裏的其中一家而已,隻是因為規模比較大,加上從事的是光刻機、蝕刻機等一些主要設備的研發以及製造,所以就顯得比較出名。


    但實際上,仙女山控股體係裏還有一大堆重要性絲毫不比海灣科技重要的企業!


    比如從事薄膜沉積設備領域的華東精密電子,該公司起源於國內原有的一家精密設備廠商,不過他們的主營業務是其他精密設備,同時生產薄膜沉積設備廠商。


    不過當時這家廠商實力其實很差,當時該公司的產品主要是落後了好幾代的熱化學氣相沉積設備(apcvd),隻能勉強用於微米級別的半導體生產……實際上也沒人要。


    仙女山控股收購該公司的時候,一共才花了八千多萬,並且這些錢實際上大部分都是用來收購該公司的其他業務……其apcvd業務算是附送的。


    全資收購了該公司後,仙女山控股對該公司進行了改革,除了繼續經營常規的精密設備外,則是投入巨大重點用於薄膜沉積設備的研發。


    因為薄膜沉積設備乃是芯片製造環節裏,最為關鍵的核心設備之一。


    一家耗資數十億美元的晶圓廠裏,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投資都是用於設備投資,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投資裏,其實大部分也是用於廠房的機電係統以及潔淨室係統。


    兩者相加的話,其實一座晶圓廠的龐大投資,甚至可以說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投資,都是花在了設備上。


    至於設計以及土建設施這些其實用不了多少錢……以上說的還是國外的情況。


    如果是國內的話,那麽這個比例還要更加的誇張。


    智雲微電子投資一家晶圓廠,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用來采購各種設備的,隻有區區百分之五是用在設計以及土建設施這些領域上。


    這裏頭所需要的各種設備是非常多的!


    而投資占比最大的設備種類有三種:


    光刻設備。


    蝕刻/去膠設備。


    以上這兩樣,也是海灣科技的主要產品領域。


    然後還有一個則是薄膜沉積設備了,該設備的研發以及生產任務在仙女山控股體係裏,就是由華東精密電子所承擔的了。


    除了上述三大關鍵設備外,晶圓廠裏還需要其他一大堆各種設備。


    機電以及潔淨室設備,這部分主要是國內其他企業供應。


    熱處理設備以及離子注入設備,部分產品由國內其他企業供應,但是核心設備則是仙女山控股旗下企業研發。


    矽片製造設備,用於矽片的切割,這個需要自己搞。


    工藝控製設備,這也很重要……但是國內沒有代替的,一樣得仙女山控股直接搞。


    清洗/cmp設備,同樣不可或缺,但是依舊需要仙女山控股自己搞。


    然後是封裝設備,測試設備……嗯,不用說大家肯定也猜到了,一樣需要仙女山控股自己搞。


    整個晶圓廠所需要的大量半導體設備裏,也就用於廠房的機電以及潔淨設備國內其他企業可以提供。


    剩下的要麽進口,要麽需要仙女山控股自己搞……


    有一些設備國內其實也有,但是都太落後了,基本都還停留在生產微米級芯片工藝的級別,根本無法滿足現代芯片的生產需求。


    然後是晶圓廠生產裏所需要的各種耗材,重點是光刻膠、特殊氣體、矽晶圓。


    而這就是徐申學當年搞半導體之前的場景:要啥沒啥……不管什麽東西都得自己搞。


    當然,國內的很多東西雖然落後,但是多少還算是有些底子,這也給仙女山控股一些方便。


    同時國內雖然缺乏這些現成的半導體設備或耗材,但是工業基礎還是有的……之前之所以沒有人,那是因為沒有市場:搞出來你能賣給誰啊?


    但是仙女山控股不一樣,隻要能夠搞出來,那麽是落後型號,後頭也有一個智雲微電子咬著牙采購使用。


    所以,仙女山控股就針對半導體製造領域裏所需要的各種設備,進行了針對性研發。


    除了設備外,還有耗材,比如光刻膠,特殊氣體,矽晶圓,拋光液和拋光墊,封裝材料等。


    順帶一提,仙女山控股搞半導體耗材之前,國內的半導體耗材領域,和半導體設備領域一樣淒慘,國產率不足不說是零吧,但是也和零差不多,而且少數的半導體耗材的技術含量極低。


    所以各種耗材也是仙女山控股的重點投資領域。


    過去幾年裏,仙女山控股旗下主要負責矽晶圓研發和生產的上新科技,累計投資了超過數十億美元美元用於先進矽晶圓的研發以及產能擴充。


    目前獲得了不俗的矽晶圓產能,目前已經能夠做到月產八十萬片八寸矽晶圓產能,月產四十萬片,同時還有數十萬片十二寸產能正在建設當中。


    其中的十二寸的矽晶圓產品線裏,高端產品已經能夠用來生產等效七納米工藝的芯片,隻不過產能還非常低,目前上新科技正在加大投資,建設生產高端十二寸矽晶圓的工廠。


    這種工廠投資規模也非常大的,一座工廠也是動不動十幾二十億美元的龐大投入,屬於典型的高技術重資產投資。


    光刻膠領域也類似,目前,仙女山控股投資這一領域之前,國內的光刻膠產業幾乎等於零。


    隨後仙女山控股投資成立了華賽電子,專注於光刻膠領域的研發和生產,先是自行研發了技術含量比較低,適用於六寸產線,用於250納米工藝以上的g線、i線光刻膠。


    隨後又研發出來了適用於八寸產線,用於130-250納米工藝的krf光刻膠。


    上述兩種光刻膠,因為物廉價美,再加上智雲微電子的刻意扶持,因此搶占了不少國內市場。


    然後是當下的主力光刻膠,適用於十二寸產線,用於55-90納米工藝的arf光刻膠以及適用於7-45納米工藝的arfi光刻膠。


    這兩種工藝節點的光刻膠也是屬於重要市場,華賽電子已經解決了arf光刻膠的專利問題,可以生產並商用,開始搶占國內市場。


    而arfi光刻膠的話,雖然自己能做出來,實際上也偷偷摸摸供應給智雲微電子使用了,但是依舊受限於專利問題,不能光明正大的搞,並且產量也比較低,這個主要還需要進口相當多的一部分。


    至於更先進,準備用於euv光刻機的光刻膠,目前華賽電子還處於研發階段,有了不少成果,也拿出來一些樣品,但是距離成熟穩定還差了一些。


    然後還有電子氣體,包括大眾氣體以及特殊氣體,仙女山控股進入該領域之前,國內能夠製造滿足半導體領域的氣體種類,隻有百分之二十左右,國產率大概百分之十五……但是這個隻是說氣體種類,沒說這些國產的氣體能用於半導體領域。


    而半導體製造領域所需要的氣體,都是屬於高純度氣體,屬於氣體行業裏的超高端產品,溢價極高,而這部分半導體使用的電子氣體,仙女山控股進入該領域之前,國產率是零。


    所以仙女山控股為了避免被卡脖子,又開始苦哈哈的搞特殊氣體,通過自己成立公司,收購一些公司,或者幹脆和其他企業進行合作。


    氣體領域裏,大部分都是找國內一些頂級行業的企業來一起合作研發,有些還會找一些外資企業進行合資。


    仙女山控股合作的諸多企業裏,其實不少也是外資企業……人家也眼紅仙女山控股背後的華夏半導體製造市場,尤其是智雲微電子的龐大訂單。


    所以仙女山控股旗下,其實合資子公司不少,覆蓋半導體設備、耗材各領域,不過都是仙女山控股主導,對方多是提供技術以及專利授權,生產經驗這些為主。


    左手半導體設備,右手半導體耗材……這讓仙女山控股體係,支撐起來了華夏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


    實現目前28納米工藝設備全麵國產化,14納米產線設備大部國產化,七納米產線的部分國產化。


    而耗材領域,考慮專利的情況下實現了28納米產線的全麵國產化,如果不考慮專利的話,七納米工藝都能全麵國產化……這個主要是在光刻膠問題上被專利給卡主了,導致沒辦法公開商用。


    而仙女山控股體係的存在,也是美財團那邊,遲遲都沒有在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耗材領域對智雲集團進行封鎖的主要原因……人家徐申學手裏都有,頂多稍微差點,但是差點也能用啊!


    這樣還封個啥啊,還不如多買點賺錢。


    隻是這樣也是有代價的,為了強行扶持仙女山控股,每年徐申學都得掏一大筆錢進去。


    因此徐申學也是希望仙女山控股這邊,要多想辦法盡可能的自力更生……不然每年都這麽虧下去,徐申學也頂不住啊。


    為此,徐申學也召集了仙女山控股的管理層以及各主要子公司的管理層,看看怎麽自力更生。


    但是會議剛開始呢,徐申學卻是定下了一條,那就是技術推進所需要的研發經費,是必須保障的,而且還得持續增加。


    對此,仙女山控股的人無語了……仙女山控股體係,最大的開支就是研發投入,如果研發投入不砍下來一些的話,其他領域再節省也剩不下來多少錢啊。


    甚至其他一些看似花錢的領域,如果節省下來的話,還虧得更多……因為其他一些花錢的領域都是賺錢的。


    比如上新科技的矽晶圓廠投資,看似動不動十幾二十億美元,但實際上上新科技自己不出錢的,都是找當地銀行貸款,連利息都非常低。


    而且矽晶圓廠也很賺錢的,隨著半導體市場持續火熱,矽晶圓需求持續增加,價格也隨時上漲,現在投資矽晶圓廠也很賺錢的。


    這種項目,都是直接找貸款,然後把工廠搞起來,生產賺錢後再償還貸款,同時還能獲得豐厚的利潤補貼公司。


    你總不能砍掉賺錢的項目吧!


    這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徐申學看著會議討論的結果後陷入了沉思:按照會議討論,哪怕砍掉一些所謂的‘不必要開支’後,明年估計還得虧損至少五十億美元!


    看樣子光靠省錢是行不通了,還得想辦法多賺錢才是王道。


    徐申學琢磨著讓仙女山控股這邊多搞一些副業,從智雲集團,威酷電子,海藍汽車、益海科技這些公司弄一些訂單過來,多個一些現金奶牛業務。


    這麽多公司的各種訂單,填補這五十億美元的窟窿應該是可行的。


    帶著諸多問題,徐申學離開了仙女山控股,回到了智雲總部,又召見了眾多企業的負責人,開始探索有什麽業務可以給仙女山控股搞,減輕仙女山控股體係的龐大資金壓力的。


    好在徐申學手底下企業多,各種訂單也多……這裏湊一湊,那裏湊一湊也就差不多了。


    尤其是智雲集團這邊,給了好幾個智能終端業務的大訂單,為了不破壞供應鏈的完整性,這些訂單都是伴隨著供應鏈子公司/孫公司,戰略合作企業的股份一起轉移的。


    這麽一來,其實也讓智雲集團實現了進一步瘦身,避免被這些非關鍵零配件業務困住手腳,進而更加專注於半導體設計以及製造,智能終端領域。


    同時為了減輕仙女山控股的壓力,智雲集團還通過旗下的智雲微電子拉高了仙女山控股體係產品的采購價格,這樣雖然智雲微電子的成本會拉高一些,但是依舊可以憑借整體的競爭力把成本控製在一定範圍內。


    多重手段結合下來,徐申學終於是把仙女山控股體係那邊的虧損大窟窿給填補上了!


    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仙女山控股將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不需要自己私人每年額外大量注入資金了。


    不過,徐申學需要花錢的領域多了去,仙女山控股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隻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徐申學還要搞其他不少東西呢,都挺花錢的。


    所以為了湊集資金,徐申學也琢磨著把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的威酷實業以及威酷電子這兩家公司進行上市套現,這兩家公司,一家是電子代工企業,一家是智能終端企業,而且這兩家公司都已經進入成熟期了。


    用來進行上市套現剛剛好。


    而另外一家主要公司,也就是海藍汽車的話,雖然營收和利潤都很不錯了,外部也給予了超過千億美元的估值,但是在徐申學看來還是太低了!


    現在新能源市場依舊還沒有到大爆發的時候,現在出售股份或者上市比較虧,徐申學傾向於再等兩三年左右,等到新能源市場徹底大爆發後,再啟動海藍汽車的上市操作。


    同樣的,益海科技現在也處於高速上漲階段,旗下的跳動視頻正在全球攻城略地,進而帶動遊戲,廣告等各類業務高速發展,現在上市也太虧,所以還得再等等。


    當徐申學有了想法後,也就吩咐了手底下人開始進行威酷實業以及威酷電子的上市程序。


    這兩家公司要上市,頓時就引來了很多人的注意,大量投資者一聽這個消息後,一個個都流著口水跑過來了。


    威酷實業乃是國內龍頭代工企業,智雲以及威酷電子的禦用代工廠,也是國內其他大量智能終端廠商的主要代工廠,該公司每年營收以及利潤都非常高而且穩定,屬於非常不錯的投資項目。


    而威酷電子更是厲害,乃是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國內第二大手機廠商,年出貨量超過兩億台,並構築了完善的智能生態鏈,每年營收好幾百億美元,利潤也有大幾十億美元,在國內也是屬於頂級的高科技企業。


    而上述兩家企業最關鍵的是,都和智雲集團,和徐申學有直接聯係!


    光是徐申學的名字,再加上智雲集團的聯係,就能為這兩家公司增加大量的估值。


    要知道,資本市場上,甚至都有智雲係股票這麽一說……很多和智雲沾邊的公司都會被投資者所看到,然後拉高股價呢。


    如今,威酷電子,作為正兒八經的智雲小老弟要開啟上市,別說資本了,就連普通人也很關注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天下雨並收藏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