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沅話音剛落,便聽得那名傳旨的禦前侍衛繼續說道。


    “廣西提督向榮,廣西巡撫周天爵,總兵李能臣,秦定三等接旨。”


    禦前侍衛的話音剛落,被點名的幾人也是紛紛下拜道。


    “微臣/末將接旨!”


    禦前侍衛見此,再次展開一張聖旨,然後繼續誦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賊勢四起,而諸將懈怠,乃至賊兵出潯州而四竄於野,不能平定,遂有廣西今日之紛亂,安能不察?”


    “廣西提督向榮作戰不利,空耗兵餉,未能建功,著令褫其花翎,降三級留任。”


    “廣西巡撫周天爵縱賊竄逸,著令罷其兵事,革職問罪。”


    “李能臣,秦定三等諸將皆降一級留任,罰俸一年,以示懲戒。”


    “欽此!”


    諸將聞言,一張張臉上的表情都很難看。


    尤其是被褫奪花翎,降三級留任的向榮,以及直接被革職問罪的周天爵。


    兩人的臉色好似吃了屎一樣難看!


    但是,現如今大清國勢尚且鼎盛,麵對皇帝的聖旨,他們即便不滿也隻能乖乖受著。


    眾人齊齊下拜磕頭道。


    “微臣/末將遵命!”


    禦前侍衛見此,將宣讀完畢的聖旨遞給李星沅等人,然後準備返京複命。


    李星沅主動上前幾步往禦前侍衛手中塞了一個錢袋,然後打聽道。


    “這位侍衛大人,敢問塞尚阿大學士現行至何處了?何時能趕來繼任督師?”


    傳旨的禦前侍衛掂了掂手中的份量,然後開口說道。


    “回李大人的話,在我帶隊出京時,欽差隊伍便也動身了。”


    “隻是欽差隊伍規模龐大,比不得我等騎乘戰馬急遞來的快速,算算時間,欽差隊伍現在應當是過長江了。”


    “想必用不了多長時間,欽差隊伍便能抵達廣西前線。”


    “在塞尚阿大學士到來之前,廣西局勢還得有勞李大人操持才是。”


    李星沅雖然被罷官奪職,但傳旨的禦前侍衛對他依舊很客氣。


    當官嘛,起起伏伏很正常,指不定李星沅什麽時候就再被啟用了。


    他和李星沅又沒仇,沒必要惡語相向得罪人不是?


    李星沅聞言,點了點頭,表情略顯複雜。


    雖然他已是一介白身,但在繼任者來之前,他卻依舊不能撂挑子。


    否則的話,罷官奪職或許就要變成菜市口斬首示眾了!


    李星沅旋即苦笑一聲說道。


    “廣西局勢紛亂,賊勢洶洶,我等為人臣子的,自當盡到本分。”


    “隻可惜李某能力不夠,不足以平定賊亂,隻能勉力維持局麵。”


    “希望塞尚阿大學士到來之後,能令前線局勢好轉吧!”


    李星沅現在難得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仿佛卸下了一個千金重擔!


    最起碼,他以後不用再繼續為廣西的局勢而憂心勞神,晚上可以睡個好覺了。


    兩人交談一陣,傳旨的禦前侍衛押上被革職問罪的周天爵,向著省城桂林的方向而去。


    ……


    向榮陰著一張臉,回到了自己的營內。


    他在大帳中找到自己的官帽,親自上首將頂戴花翎給取了下來,拿在手中把玩一陣。


    然後,又將花翎鄭重其事的放到一個木盒中收好!


    他相信遲早有一天,自己能重新把這花翎給戴上。


    就在這時候,大帳外響起一陣通報聲。


    不等向榮回話,便見其子向繼雄掀開帳簾從外邊走了進來。


    他在向榮麵前的桌子旁坐下,端起桌麵上的茶杯一飲而盡,旋即開口說道。


    “踏馬的,朝廷無眼,處事真他娘的不公!”


    “父親你帶兵為大清朝廷南征北戰,平定叛亂,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呢。”


    “如今您在廣西隻是稍有敗跡,朝廷竟就要褫奪父親的花翎,甚至連降三級官銜。”


    “皇上未免也太涼薄了些吧?!”


    向繼雄向自己的父親述說著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向榮聞言,卻是冷著臉說道。


    “慎言,繼雄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麽?”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聖旨到了你我受著就是,皇上怎麽做,輪得到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說三道四?”


    向榮明麵上是在勸自己兒子不要胡說八道,但他的話語中卻隱隱也有對朝廷,對皇上不滿的意思在裏麵。


    因為向榮是真的很委屈!


    自從他入廣西以來,幾乎一路都是在打勝仗。


    先是大黃江口一戰,他帶騎兵增援戰場,直接衝垮了太平軍的後軍和女營。


    又是奉命從武宣東鄉奔襲回援潯州,結果偷襲潯州的賊兵不戰而逃,他兵不血刃的收複被賊兵攻占的潯州城。


    甚至這次清軍能再次將太平軍堵在永安,向榮也是出了大力的。


    如果不是向榮帶隊和太平軍血戰,抗住了太平軍向外擴張的攻勢,即便永安的地形適合圍困,清軍也不一定能把太平軍再次堵住。


    結果呢?


    就因為他在象州追擊太平軍時,不慎冒進遇伏敗了一場,就被朝廷連降三級,甚至還被褫奪了花翎。


    向榮心裏怎麽可能舒服的了?


    若非對朝廷還有那麽幾分敬畏,向榮隻怕就要和自己兒子一起破口大罵了。


    “爹,這口氣我咽不下去!”


    向繼雄繼續甕聲甕氣的說道。


    向榮聞言,沒說話,隻是開口說道。


    “別想那麽多了,命人去置辦一些酒菜來,伱我父子今晚一起喝點。”


    向繼雄點頭應許了下來。


    當天晚上,父子兩人一起喝酒秉燭夜談。


    結果,第二天向榮便受了風寒病倒,軍中事務被交由其子向繼雄暫且署理。


    ……


    永安城內,天王府!


    楊秀清坐著一架三十二人抬的轎攆,趕到了天王府外。


    命人通報一聲,楊秀清下了轎攆,在蒙得恩的領路下,他抬腿邁步走進了天王府內。


    在見到洪秀全之後,楊秀清當即麵露喜色的開口說道。


    “啟稟天王,大喜啊!”


    “清妖酋鹹豐不滿廣西戰局,派遣禦前侍衛攜聖旨來前線宣旨申飭廣西諸將。”


    “妖酋非但罷免欽差李星沅的督師之職,將廣西巡撫周天爵革職下獄,甚至就連向榮那妖頭也是被連降三級,褫奪了花翎……”


    “圍堵永安的清妖各部幾乎都吃了掛落,現如今正是軍心低迷之際!”


    “這正是我軍突圍殺出永安的大好時機啊!”


    在說這話的時候,楊秀清的眼睛亮的嚇人。


    洪秀全聞言,先是一陣搖頭晃腦,然後才又開口說道。


    “如此倒是正好!”


    “眼下封王的事情也已經籌備的差不多了,既然有此突圍良機,那我等便先在永安城內舉行封王大典,給秀清你們封王,以此來振奮大軍士氣。”


    “然後趁此清軍軍心動蕩之良機,發起突圍,一舉衝破清軍的圍剿!”


    “殺出永安城!”


    楊秀清聞言,點頭道。


    “天王英明!”


    就在這時候,馮雲山經過通報,從外邊走了進來。


    “啟稟天王,屬下這邊接到李奕的回信了。”


    洪秀全聞言,麵露得意之色,開口詢問道。


    “說吧,李奕在回信裏怎麽說?”


    “是不是表示為天國對他的重視而感激涕零?”


    馮雲山聞言,張了張嘴,麵露難色的說道。


    “回天王的話,李奕在書信中說自己德淺福薄,不敢受封王之賞,推拒了我天國的好意……”


    洪秀全臉上的得意與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絲羞惱。


    他之前的得意,是因為他以為李奕接受了天國的封王捧殺,這讓他在麵對李奕時,有一種智商碾壓的優越感。


    可在他得知李奕竟然推拒了天國的封王之後,不免有一種打算落空的感覺。


    頗為不爽!


    一時間,廳堂內的氣氛有些凝滯。


    片刻之後,洪秀全哈哈大笑道。


    “不識抬舉!”


    “這個李奕當真是不識抬舉!”


    笑著笑著,洪秀全臉上的笑容轉為憤怒,他的表情甚至都有些扭曲。


    所有人都能直觀的感受到洪秀全的怒火。


    “好!好!好!”


    “既然這李奕不識抬舉,那便怪不得朕了。”


    “我軍不是馬上就要突圍了嗎?等大軍突圍之後,立即殺奔岑溪,朕要親自率兵討滅了李奕這個不識抬舉的叛徒!”


    聽著洪秀全的怒吼,楊秀清和馮雲山忍不住一陣麵麵相覷。


    旋即,楊秀清開口勸說道。


    “還請天王息怒,如今之局勢,我軍絕不可意氣用事!”


    “否則一個不慎,便會落得個萬劫不複之境地!”


    洪秀全聞言,胸膛劇烈的起伏著,一雙眼睛瞪的老大,心中的憤怒難以言喻。


    馮雲山也是連忙跟著說道。


    “還望天王暫熄雷霆之怒,李奕雖然不識抬舉,但天王何必和他一般見識。”


    “暫且饒他一次也無妨,待將來我天國取得天下,有的是機會整治於他!”


    聽了兩人的勸說,洪秀全的怒火暫熄。


    但還是冷著臉說道。


    “不動兵也行,但朕必須得給李奕那廝一個教訓,否則朕咽不下這口氣。”


    “秀清,雲山,你們二人想想辦法!”


    楊秀清和馮雲山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


    片刻之後,楊秀清開口說道。


    “回天王的話,我認為我們沒必要親自動手,而是可以借刀殺人。”


    “我們可以誇大宣揚一下李奕以往的戰績,讓清妖更多的注意到李奕。”


    “如此一來,既可以借刀殺人,借清妖這把刀,來為我天國除去李奕這一叛逆。”


    “又可以讓李奕這個叛徒為我天國分擔更多的軍事壓力,方便我天國主力突圍。”


    “可謂一舉兩得!”


    洪秀全聞言,臉色一陣陰晴不定。


    片刻之後,洪秀全抬頭冷笑著說道。


    “李奕不是不想要我天國給的封王嗎?但這忠王的王號,朕還就給定他了。”


    “雲山,秀清,你們在籌備封王大典的時候,別忘了把我天國的忠王殿下也給加上去。”


    楊秀清和馮雲山對視一眼,然後麵麵相覷!


    他們能看得出來,洪秀全現在是真的有些上頭了,提到李奕,讓他明顯有些失去理智。


    否則的話,不至於說出他不要我非給的話來!


    要知道,這可是王位,而不是什麽阿貓阿狗。


    一個不要,一個非給,這弄的天國的王位也太不值錢了!


    隻是,洪秀全雖然被氣的失去理智了,可楊秀清和馮雲山卻還算清醒。


    兩人急忙開口勸諫,又是一番口舌,才終於將洪秀全給勸住,讓洪秀全打消了要強行給李奕封王的想法。


    ……


    很快,隨著永安城內的封王大典準備完畢。


    洪秀全下令召集全軍,準備開始封王大典。


    永安城內,天王府門前,太平軍諸多高層分列兩側。


    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幾人穿著嶄新的冕服,恭敬站立。


    順著街道望去,是黑壓壓一片太平軍兵士。


    龐大的人潮一眼望不到邊!


    這些太平軍兵士人人頭裹黃巾,手持刀矛鳥槍,挺胸凸肚,顯得威風凜凜。


    “天王到!”


    伴隨著一聲大喝,以及清脆響亮的淨鞭聲,天王府的大門嘎吱一聲打開了。


    洪秀全穿著一聲明黃色金絲緞子龍袍,在一眾貌美王娘的簇擁下走了出來。


    他的目光環視一圈,頗為威嚴的開口說道。


    “蓋因天命有變,清妖運終,天父皇上帝降生朕於人間,建立地上天國,庇佑天下萬民,以解蒼生倒懸。”


    “又恐朕創業不易,是故,降下諸般兄弟輔佐朕之大業。”


    “今日,朕得天父皇上帝諭旨,冊封諸王,於朕共建地上天國,同享人間富貴。”


    洪秀全語罷,天王府前的眾人齊齊下拜高呼。


    “天父萬歲!天王萬歲!”


    “天父萬歲!天王萬歲!”


    “……”


    洪秀全享受著萬眾歡呼,恍惚間感覺自己好似真的是天父的兒子,臉上的神情越發威嚴莊重。


    待歡呼聲停下,洪秀全這才繼續說道。


    “楊秀清接旨!”


    楊秀清聞言,站出來下跪道。


    “秀清接旨!”


    洪秀全微微頷首,然後說道。


    “奉天父命,冊封你為秀師贖病主左輔正軍師東王九千歲!”


    “統領天國內外諸般軍政要務!”


    楊秀清聞言,再次下拜道。


    “謝天王恩典,微臣遵命!”


    在象州之戰設伏大敗清軍之後,楊秀清在軍中的威望已經攀升到了頂點。


    洪秀全為了扶持楊秀清來平衡素來跋扈的蕭朝貴,幹脆又在楊秀清後麵推了一把,讓他來統籌負責天國內外的諸般軍政要務。


    洪秀全微微頷首,然後將目光看向了蕭朝貴道。


    “蕭朝貴接旨!”


    蕭朝貴旋即下拜,洪秀全接著說道。


    “奉天父命,冊封爾為右弼又正軍師西王八千歲!”


    “擁護天王,協助東王管理天國內外諸軍政要務。”


    蕭朝貴又磕了個頭,接旨謝恩。


    蕭朝貴不願居於楊秀清之下,但木已成舟,他若不想天國自己爆發內鬥,也隻能咬牙認了。


    蕭朝貴琢磨著,自己接下來最好是和馮雲山、韋昌輝他們緩和一下關係。


    以求通過拉攏馮雲山、韋昌輝等人來製衡實力日趨膨脹的楊秀清……


    否則的話,楊秀清遲早徹底爬到他蕭朝貴的頭上去。


    緊接著,便是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三人。


    洪秀全繼續說道。


    “奉天父命,冊封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南王七千歲!”


    “冊封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北王六千歲!”


    “冊封石達開為左軍主將翼王五千歲!”


    “命爾三人,全心全意輔佐天王,建立天國,各司其職,不得有誤。”


    三人在受封之後,也是紛紛下拜行禮謝恩。


    洪秀全稍稍一頓,然後又說道。


    “今日,冊封諸王之事已畢,三軍振奮,士氣沸騰,當是我大軍突圍之時機。”


    “傳朕命令,我軍各部即刻開拔出城,向北突圍!”


    洪秀全話音落下,永安城內的太平軍人人振奮,發出一陣陣歡呼。


    大股部隊浩浩蕩蕩的開拔出城,向圍困永安的清軍主動發起進攻,準備再度突圍。


    ……


    岑溪,歸義鎮!


    李奕端坐在書桌後,看著桌麵上的這封情報,臉上的表情不斷變換,一陣陰晴不定。


    就在剛剛,一封加急的情報被從永安方向送來。


    為李奕帶來了三則消息。


    一為太平軍在永安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封王大典,洪秀全冊封東西南北翼五王。


    二則是太平軍在封王大典之後,順勢發起了突圍作戰,從古蘇衝方向殺穿了清軍的包圍圈,成功突圍。


    三則是一則壞消息,馮雲山在太平軍從永安突圍之時,率軍為大軍殿後,結果卻是陷入清軍追兵的重圍之中,不幸戰死。


    看著眼前的這幾則消息,李奕的神情很複雜。


    因為他有了一種局勢即將失控的感覺!


    在他這個穿越者的蝴蝶下,很多原有的時間線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被李奕給影響的麵目全非。


    在原本的曆史上,太平軍在金田起義之後進展其實並不順利。


    先是大黃江口一戰戰敗,無奈西竄至武宣東鄉。


    後被清軍圍困於武宣東鄉很長時間,直到四月份才得以僥幸突圍,殺奔至象州。


    但在突圍之後,太平軍作戰依舊不順,先是再次被困象州,後又輾轉象州與紫荊山一帶與清軍來回拉鋸,勝少敗多。


    直到九月底,太平軍才徹底擺脫清的追擊,攻取永安。


    可現在呢?


    一切都不一樣了!


    兩個五千字大章,齊了!


    日萬我做到了!


    大家晚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聽風煮雨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聽風煮雨夜並收藏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