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武大員們的橫眉豎目中。


    時辰到。


    當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禦林軍推動著絞盤,發出哢哢的響聲,那沉重的朱紅色午門便緩緩敞開了。


    於是乎。


    大明的文武大員們立刻便抖擻起了精神,成群結隊,拉幫結夥,甚至迫不及待的湧入了紫禁城。


    又片刻後。


    金水橋畔。


    炎炎夏日裏,從清晨起便十分毒辣的大太陽,照在了那華美的金燦燦龍椅上,那龍椅上卻空空蕩蕩。


    今天皇上沒來。


    天子不在……


    大人們自然更得勁了!


    於是在唾沫橫飛之中,這場文武之爭很快進行到了白熱化,大禮儀走完程序之後,義憤填膺的吵鬧聲大作。


    “臣有本奏!”


    “臣彈劾通州漕運總兵陳宣,副總兵王承勳以下二十八人玩忽職守,貪贓枉法……無恥之尤!”


    “老臣請裁撤漕運總兵衙門!”


    圖窮匕首見。


    這殺氣騰騰之中,苦於嘴笨的武勳們一個個憋的臉紅脖子粗,想要力保自己人,然而……


    卻很快在文官們的瘋狂攻訐下敗下陣來。


    武勳們憋屈呀!


    嗓門比不過,文采不如人,大道理也說不過,似乎在內閣的默許之下,從永樂朝建立的漕運總兵衙門被裁撤已成定局。


    上首。


    看著那些嘴笨的武勳一個個張口結舌,端坐在禦輦中的李太後皺起了好看的黛眉。


    她覺得……


    文臣們吃相實在太難看了!


    這是連讀書人的體麵都不要了麽?


    長期的垂簾聽政,李太後對這文武之爭自然有幾分心得,她心中本能的覺察到一絲不妥。


    這要是真把漕運總兵衙門給裁了,且不說從今天往後,剩下一個漕運總督衙門一家獨大,再也無人能製……


    這不得成了天下髒官的樂土麽?


    再說了。


    這要是把漕運總兵衙門給裁了,總兵,副總兵都沒了,這個衙門麾下那麽多兵馬如何安置?


    永樂大帝下令成立的漕運總兵衙門治下,自然大部分是漕運兵丁,加上沿途各衛所的兵,加起來一共多少人呢?


    十二萬!


    整整十二萬兵丁一口氣都裁了。


    沒了生計……


    遲早得鬧出大亂子!


    李太後覺得不妥,那豐潤的紅唇微微顫抖了幾下,最終還是忍住了,她一個婦道人家更說不過這些能言善辯的禦史。


    美豔的大明皇太後心中一陣疲憊,軟弱的歎了口氣。


    “哎。”


    金水橋畔。


    喧囂聲沸反盈天。


    禦輦一旁。


    馮保如老僧入定一般眼簾低垂,嘴角卻噙著一絲不易覺察的冷笑,他可比李太後懂得多。


    連續兩天大朝會吵的不可開交,禦史台這些飽讀詩書的大人們為何借機發難,瘋狂攻訐漕運總兵衙門?


    甚至一個個唾沫橫飛,對著武勳們破口大罵,以至於連讀書人的體麵都不顧了,就差沒有脫下官袍赤膊上陣了!


    為什麽?


    這裏麵自然是有貓膩的。


    倘若漕運總兵衙門真的被裁撤了,文官們大權獨攬,這聯通江南,京城與北直隸,九邊,再往北到蒙古,遼東的京杭大運河上。


    走私就得泛濫了。


    馮保在心中冷笑連連,這些禦史台的大人們呐,滿嘴的仁義道德,其實骨子裏全是生意。


    齊黨,楚黨,浙黨,東林黨。


    江南的鹽鐵茶馬,瓷器絲綢,山東的糧油棉花,草原上的羊毛馬匹,遼東的山參鹿茸皮子……


    哪一家的生意不得走運河?


    這其中牽扯到的龐大利益鏈條,那無法計算的巨額財富,那暴利,讓馮保這個內廷的大總管不寒而栗。


    馮保看了看張居正,此時張居正也好似泥菩薩一般。


    一言不發。


    馮保也深深歎了口氣,他知道,在這種文官集團對武勳們群起而攻之的局麵下,身為文官之首的張居正沒得選擇。


    他隻能裝聾作啞。


    同時間。


    通州。


    漕運總兵衙門。


    官廳中擠滿了人。


    此時漕運總兵陳宣已經被召回京城接受大人們的質詢,想必總兵大人如今的處境不太妙。


    衙門裏如今隻留下副總兵王承勳和一眾屬官,一大群人頭碰頭的湊在一起議論著,嘀咕著。


    人人都難以掩飾臉上的焦灼神色。


    嘈雜中。


    漕運副總兵王承勳背著手走到了窗外,看著外麵陰沉沉的天空,苦著臉歎了口氣。


    良久。


    王承勳才忍不住叫來一個屬官,低聲問道:“派去京中送信的輕騎回來了嗎?”


    屬官搖了搖頭。


    王承勳一張臉頓時皺成了苦瓜,猜也知道他命人送去京城的那份加急奏報,被人給按下了。


    如今……


    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亂,亂套了!”


    王副總兵悻悻的咒罵了起來。


    唯獨京裏來的神機營副將李如鬆,仍舊一臉的蠻不在乎,還有閑情逸致用小刀修剪著指甲。


    李如鬆當然不急。


    他有功無過。


    在這一場大風波中不管是那一黨鬥贏了,到最後都得與他遼東李家做生意,遼東的山貨皮子老山參從來不愁賣。


    遼東貨在關內可是很搶手的!


    紛亂中。


    又是一天過去了。


    天津左衛。


    日出又日落。


    從破舊的官廳外隱隱傳來了戰馬嘶鳴聲,正在閉目養神的沈烈警覺的睜開了眼睛,似乎覺察到了什麽。


    一個箭步躥到了門外。


    放眼望去。


    隻見十幾個騎兵引領下,一支浴血的軍隊沿著山路迤邐而來,長長的行軍隊列中,隱約可見用繩子拴成一長串的俘虜。


    “哈哈!”


    身後傳來老將白廣恩的大笑聲:“成了!”


    白貞貞也快步跑過來,瓜子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采,這一刻,她的眼睛裏有光。


    沈烈同時微微錯愕。


    隨即心中凜然。


    被這天津左衛的實力嚇了一跳。


    這戰鬥力可以啊!


    步,騎千餘人馬,在短短的一天之間長途奔襲五十裏,剿了山匪又悄無聲息的原路返回。


    這天津左衛的實力著實不可小視!


    看著那士氣正盛的千餘人隊伍。


    沈烈讚道:“好兵!”


    可見萬曆初年的衛所兵其實還並沒有爛透,再怎麽說,這也是當年大明太祖,成祖兩位馬上皇帝留下來的老底子呀。


    “好!”


    白廣恩父女也長出了一口氣,趕忙快步迎了出去,將得勝歸來的子弟兵迎入衛中。


    然後與沈烈商量著下一步的計劃。


    “此事務必滴水不漏!”


    沈烈一臉凝重的叮囑著,這麽大的事,但凡有哪一個細節疏漏了,連他這個東廠千戶也得賠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小王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小王本尊並收藏大明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