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
沈烈忽然大徹大悟了。
“工業革命……不是誕生於哪一個人,哪一本書,也不是哪一個科學家,工業革命的原動力,來自於普通工匠階層的發明創造。”
而哈格裏夫斯,瓦特,諾貝爾這些人……
都曾經是普普通通的工匠。
大多是學徒出身。
此時沈烈好似洞徹了天機,嘴巴微微張開,眼中卻閃爍著睿智的神采,身處於這個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沈烈心中……
忽然明白所謂的西洋工業革命是怎麽回事兒了。
從英倫三島開始爆發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確實和西方人宣揚的文藝複興沒有一毛錢關係。
確實是歐洲人從大明偷學的技術。
然而。
卻絕不是從《永樂大典》裏偷的,因為西洋傳教士,根本就沒有機會閱覽到被皇家珍藏的《永樂大典》。
西洋人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應用的大量技術,比如紡織,鍛造,水力機械,雕刻技術等等,是從大明工匠那裏偷學去的。
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曆史上第一批抵達華夏的傳教士,除了著名的馬可波羅之外,還有天主教神父鄂多立克等人。
而那個時代……
華夏還處於元朝時期。
這樣算起來,西洋傳教士在華夏的土地上已經活躍了整整二百多年,並且這些抵達東方王朝的傳教士。
很快被華夏王朝的精湛技藝,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絲綢,瓷器等各種華美的商品深深的震撼到了。
於是。
慕名而來的西洋商人,海盜們,便開始從大明販賣商品,前往歐洲,從中謀取豐厚的利潤。
再後來。
便有人動起了心思。
雖然和大明進行貿易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可是來一趟大明遠隔千山萬水,不管是運輸成本還是危險性都極高。
稍不留神便會船毀人亡,或者葬身於茫茫沙漠之中。
那麽。
為什麽不把大明工匠的精湛技藝,各種先進的機械搬到歐洲本土,就地取材,製造出同樣華美的商品呐?
那豈不是一本萬利!
財帛動人心。
在剛剛走出了中世紀野蠻落後時代的歐洲,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在這些被偷學的技藝中。
首當其衝的便是大明的紡織技術。
為何是紡織?
因為紡織業利潤最大,為何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在英倫三島呐,因為英國盛產原材料。
羊毛!
但凡能搞幾台大明紡紗機,在盛產羊毛的英國本土搞紡織業,隨便開一個小作坊,那便是暴利。
如此這般。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隨著嗅到了商機的西洋航海家,將這些精湛的明技藝帶回了歐洲,便因為其豐厚的利潤,很快在民間傳播了開來。
又經過常年累月的積累。
經過了成千上萬名熟練工匠的模範。
學習之後。
最終在潛移默化之中,才有了工業革命的爆發。
此時一陣冷風吹過。
大徹大悟的沈烈打了個寒噤,一個念頭從腦海中冒了出去,又不由自主的脫口而出。
“東學西漸!”
明白了。
歐洲人……
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裏,瘋狂的吸取著華夏天朝的養分,才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紀宗教極權時代。
又完成了工業革命。
從而變成了一個強大的文明。
正如沈烈出生的那個時代,華夏人也吸收了歐美科技的養分,即將完成民族複興。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隻是。
傲慢自大的西洋人,不願意承認華夏人的優秀和聰明才智,不承認他們的老祖宗學習了華夏發達的技術。
從而編造出一部偽史罷了。
想通了。
沈烈徐徐的呼出了一口氣,將珍貴的《永樂大典》手抄本,小心翼翼的放回了匣子裏。
而後便走出了暖閣,在雪後的莊子裏徐徐踱著步子。
思索著。
“所以……為何……大明沒有爆發工業革命?”
因為工匠的地位不同。
簡直天差地別!
在歐洲,瓦特,諾貝爾這樣的能工巧匠,可以通過發明創造而發家致富,甚至青史留名。
他們富裕了之後,便有了示範效應,成了其他工匠的榜樣,甚至社會上名流,於是便又帶動了更多的發明創造。
如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而在大明的讀書人眼中……
這些。
是上不了台麵的奇技淫巧,是不屑於去學習的。
此時。
沈烈想起了天津左衛中連飯都吃不上,每天蓬頭垢麵,連褲子都買不起的工匠營,一切便有了答案。
“因為……工匠的地位太低。”
甚至活的不如狗。
甚至於。
連後來的天啟皇帝,隻是因為喜歡做木匠活,對手工業產生了興趣,便被清流言官汙蔑成了昏君。
在這種環境下。
大明的工匠,哪來的原動力去搞發明創造?
工業革命又從何談起?
口中默默的念叨著,沈烈眼睛眯了起來,心中便又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心中一動。
看著那空曠的田野,沈烈摸著下巴琢磨了起來,該怎麽提高工匠的地位呐,最好的辦法。
莫過於辦學校,傳播技術了。
一竅通,百竅通。
沈烈決定拿出一筆銀子,在這沈家莊裏劃出一塊地方,辦一個培訓紡紗技能的學堂。
再貼出布告,在這沈家莊附近,十裏八村裏招募一些吃苦耐勞的鄉間女子,進入學堂來學習使用並聯紡紗機。
再找來一些紡織技藝精湛的女子,讓他的嬌妻,愛妾,和丫鬟們領著招募來的農婦們學習紡紗。
學成之後。
便可以讓這些鄉間女子,去即將開工的紡織工廠裏做工,順便也給自己的嬌妻愛妾找點活幹。
“如此……”
沈烈琢磨著,隨著技藝的普及,技術的傳播,在大明這塊土地上,早晚會出現瓦特和諾貝爾那樣的人。
這工業革命的事……
不就成了麽!
隨著沈烈眉頭舒展開了,似乎找到了一劑救世良藥。
不遠處。
親衛刀十三急匆匆走了進來,在沈烈耳邊低語了起來:“大人……通州穀物所那邊……有人鬧事。”
沈烈微微皺眉,立刻便不樂意了,冷聲道:“什麽?”
穀物所有人鬧事。
也正常。
打從今年秋天開始,剛過了農忙時節,雨水便開始變得充沛起來,才剛入冬便又下了一場好雪。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
來年必有一場罕見的大豐收。
可如此一來,那些高價收購了期票,賭來年災荒,糧價暴漲的倒黴蛋自然坐不住了。
隻怕是寢食難安呀。
沈烈忽然大徹大悟了。
“工業革命……不是誕生於哪一個人,哪一本書,也不是哪一個科學家,工業革命的原動力,來自於普通工匠階層的發明創造。”
而哈格裏夫斯,瓦特,諾貝爾這些人……
都曾經是普普通通的工匠。
大多是學徒出身。
此時沈烈好似洞徹了天機,嘴巴微微張開,眼中卻閃爍著睿智的神采,身處於這個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
沈烈心中……
忽然明白所謂的西洋工業革命是怎麽回事兒了。
從英倫三島開始爆發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確實和西方人宣揚的文藝複興沒有一毛錢關係。
確實是歐洲人從大明偷學的技術。
然而。
卻絕不是從《永樂大典》裏偷的,因為西洋傳教士,根本就沒有機會閱覽到被皇家珍藏的《永樂大典》。
西洋人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應用的大量技術,比如紡織,鍛造,水力機械,雕刻技術等等,是從大明工匠那裏偷學去的。
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曆史上第一批抵達華夏的傳教士,除了著名的馬可波羅之外,還有天主教神父鄂多立克等人。
而那個時代……
華夏還處於元朝時期。
這樣算起來,西洋傳教士在華夏的土地上已經活躍了整整二百多年,並且這些抵達東方王朝的傳教士。
很快被華夏王朝的精湛技藝,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絲綢,瓷器等各種華美的商品深深的震撼到了。
於是。
慕名而來的西洋商人,海盜們,便開始從大明販賣商品,前往歐洲,從中謀取豐厚的利潤。
再後來。
便有人動起了心思。
雖然和大明進行貿易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可是來一趟大明遠隔千山萬水,不管是運輸成本還是危險性都極高。
稍不留神便會船毀人亡,或者葬身於茫茫沙漠之中。
那麽。
為什麽不把大明工匠的精湛技藝,各種先進的機械搬到歐洲本土,就地取材,製造出同樣華美的商品呐?
那豈不是一本萬利!
財帛動人心。
在剛剛走出了中世紀野蠻落後時代的歐洲,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在這些被偷學的技藝中。
首當其衝的便是大明的紡織技術。
為何是紡織?
因為紡織業利潤最大,為何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在英倫三島呐,因為英國盛產原材料。
羊毛!
但凡能搞幾台大明紡紗機,在盛產羊毛的英國本土搞紡織業,隨便開一個小作坊,那便是暴利。
如此這般。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隨著嗅到了商機的西洋航海家,將這些精湛的明技藝帶回了歐洲,便因為其豐厚的利潤,很快在民間傳播了開來。
又經過常年累月的積累。
經過了成千上萬名熟練工匠的模範。
學習之後。
最終在潛移默化之中,才有了工業革命的爆發。
此時一陣冷風吹過。
大徹大悟的沈烈打了個寒噤,一個念頭從腦海中冒了出去,又不由自主的脫口而出。
“東學西漸!”
明白了。
歐洲人……
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裏,瘋狂的吸取著華夏天朝的養分,才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紀宗教極權時代。
又完成了工業革命。
從而變成了一個強大的文明。
正如沈烈出生的那個時代,華夏人也吸收了歐美科技的養分,即將完成民族複興。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隻是。
傲慢自大的西洋人,不願意承認華夏人的優秀和聰明才智,不承認他們的老祖宗學習了華夏發達的技術。
從而編造出一部偽史罷了。
想通了。
沈烈徐徐的呼出了一口氣,將珍貴的《永樂大典》手抄本,小心翼翼的放回了匣子裏。
而後便走出了暖閣,在雪後的莊子裏徐徐踱著步子。
思索著。
“所以……為何……大明沒有爆發工業革命?”
因為工匠的地位不同。
簡直天差地別!
在歐洲,瓦特,諾貝爾這樣的能工巧匠,可以通過發明創造而發家致富,甚至青史留名。
他們富裕了之後,便有了示範效應,成了其他工匠的榜樣,甚至社會上名流,於是便又帶動了更多的發明創造。
如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而在大明的讀書人眼中……
這些。
是上不了台麵的奇技淫巧,是不屑於去學習的。
此時。
沈烈想起了天津左衛中連飯都吃不上,每天蓬頭垢麵,連褲子都買不起的工匠營,一切便有了答案。
“因為……工匠的地位太低。”
甚至活的不如狗。
甚至於。
連後來的天啟皇帝,隻是因為喜歡做木匠活,對手工業產生了興趣,便被清流言官汙蔑成了昏君。
在這種環境下。
大明的工匠,哪來的原動力去搞發明創造?
工業革命又從何談起?
口中默默的念叨著,沈烈眼睛眯了起來,心中便又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心中一動。
看著那空曠的田野,沈烈摸著下巴琢磨了起來,該怎麽提高工匠的地位呐,最好的辦法。
莫過於辦學校,傳播技術了。
一竅通,百竅通。
沈烈決定拿出一筆銀子,在這沈家莊裏劃出一塊地方,辦一個培訓紡紗技能的學堂。
再貼出布告,在這沈家莊附近,十裏八村裏招募一些吃苦耐勞的鄉間女子,進入學堂來學習使用並聯紡紗機。
再找來一些紡織技藝精湛的女子,讓他的嬌妻,愛妾,和丫鬟們領著招募來的農婦們學習紡紗。
學成之後。
便可以讓這些鄉間女子,去即將開工的紡織工廠裏做工,順便也給自己的嬌妻愛妾找點活幹。
“如此……”
沈烈琢磨著,隨著技藝的普及,技術的傳播,在大明這塊土地上,早晚會出現瓦特和諾貝爾那樣的人。
這工業革命的事……
不就成了麽!
隨著沈烈眉頭舒展開了,似乎找到了一劑救世良藥。
不遠處。
親衛刀十三急匆匆走了進來,在沈烈耳邊低語了起來:“大人……通州穀物所那邊……有人鬧事。”
沈烈微微皺眉,立刻便不樂意了,冷聲道:“什麽?”
穀物所有人鬧事。
也正常。
打從今年秋天開始,剛過了農忙時節,雨水便開始變得充沛起來,才剛入冬便又下了一場好雪。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
來年必有一場罕見的大豐收。
可如此一來,那些高價收購了期票,賭來年災荒,糧價暴漲的倒黴蛋自然坐不住了。
隻怕是寢食難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