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來的,北往的行商,少爺小姐,長隨們眾目睽睽之下,那百餘名錦衣緹騎駕馭著高頭大馬,從八裏橋上洶洶而來。


    過往行人麵色大變,紛紛閃避不及……


    商販亦慌忙將馬車趕向一旁。


    馬蹄聲隆隆。


    直奔八裏橋鎮的會場而來。


    沿途。


    坐著轎子,又或者騎著馬,搭著船的文人墨客,士子佳人們雖不敢明著指指點點,卻不免在背後咒罵著什麽。


    “奸佞!”


    “禍國殃民之輩……幸進小人!”


    一聲聲低罵響起。


    卻很快被家中大人趕忙使眼色勸住了:“住口!”


    禁聲!


    今時不同往日了,沒看見那些廠衛緹騎俱是青壯,都背著黑洞洞的火銃麽,這樣的裝備精良。


    可是連嘉靖年間都沒見過的!


    一旦招惹。


    那還能有活路麽?


    雖說公子哥兒,大小姐們在心中罵罵咧咧,可道路兩旁的小商販,又或者賣力氣的販夫走卒卻怨言甚少。


    又或者。


    連生計都沒了著落,但凡是黎民百姓,也從不關心哪位大人當了首輔,又或者齊楚浙黨哪一派得了勢。


    和苦哈哈的百姓又有什麽相幹?


    自然。


    也有那麽一兩個見識不凡之人,瞧著那威風凜凜的廠衛緹騎,唯恐天下不亂的與同窗理論了起來。


    “廠衛得勢……也好。”


    這大明是被廠衛折騰成這樣的麽?


    未必吧!


    還不是齊楚浙黨瞎搞麽。


    可那荷槍實彈的廠衛緹騎倒也不在意,隻是急匆匆下了橋,便直奔八裏橋鎮的會場。


    “來了!”


    見緹騎從進城來。


    那九品巡檢便趕忙抖擻起精神,領著手下的一群弓兵迎了上去,整了整身上的衣衫。


    便趕忙向著一位騎著大白馬,穿著飛魚服的年輕大人迎了上去,單膝行禮:“卑職參見總憲大人。”


    這是個九品巡檢,還是從九品,這聽上去是個芝麻綠豆大的官。


    不。


    這壓根就是不個官。


    是雜職!


    可說來也真是離譜,就是這麽個雜職的小官,卻有著極大的權力,權力大的嚇死人了!


    這個官職就相當於鄉鎮派出所所長,可是又兼著邊防,民兵,查稅,捕盜這些亂七八糟的職責。


    最過分的是……


    這個從九品的雜職小官,手中竟然還握有兵權!


    以這八裏橋巡檢司為例,衙門雖小,可這位巡檢手底下卻掌管著一個鄉鎮,甚至一個縣的團練民兵。


    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弓箭手!


    就離譜!


    這樣離奇的製度始於五代,盛於兩宋,金及西夏也有類似設置,元因宋金遺製,所設巡檢司主要為州縣所屬捕盜官。


    另有京師、沿海、蠻夷地區的較特殊形態,一般設於關津要道要地,歸當地州縣管轄。


    職能如此繁雜的地方巡檢司,為什麽卻隻是個從九品的雜職呐,大致和五城兵馬司的情形也差不離。


    這都是大明的官紳集團打的一副好算盤,隻想讓馬兒跑,卻不給馬吃草,出了事情還得背鍋。


    當然官紳還有別的打算,知縣是正七品,而地方巡檢是從九品,壓根不入流的雜職,又隸屬於州縣管轄。


    你琢磨,細琢磨……


    好嘛!


    可以想象的到,這權力極大,卻壓根不入流的巡檢官,那豈不是被知縣大老爺吃的死死的麽。


    知縣老爺想讓誰當。


    誰就能當。


    那知縣老爺還會客氣麽,自然將自己的小舅子,姑老爺都塞進了巡檢司,上下其手,瘋狂奪權。


    如今大明開國兩百年過去了。


    這地方巡檢司統領下的團練民兵,早已淪為地方州縣,知縣大老爺們的私人武裝。


    破家的縣令,滅門的知府。


    由此而來。


    而如今。


    沈烈已請旨,將這巡檢司從當地州縣的編製裏拿了出來,通通歸錦衣衛管轄,還將巡檢司巡檢一職提到了正八品。


    如此一來,這地方巡檢便立刻水漲船高,自然便擺脫了地方官員的控製,直屬於錦衣衛和天子了。


    知縣手底下本來就有衙役,有縣尉,有捕頭,有牢獄……


    又握著兵權。


    又無人監管。


    那地方上的風氣還能好的了麽?


    必然是暗無天日!


    說話時。


    隨著沈烈翻身下馬,低喝了一聲:“免!”


    在親兵護衛下,沈烈便邁步向著那會場走去,而巡檢在一旁緊緊跟隨,一邊點頭哈腰的諂媚著。


    “大人……人都齊了。”


    沈烈又點點頭,看向了會場裏扶老攜幼,拖家帶口的農戶,或衣衫襤褸,或裝扮樸素,就是沒有穿金戴銀的。


    而沈烈臉上便露出了和煦的笑容,在心中嘀咕著:“這就是……妥妥的貧下中農呀!”


    按照沈烈所知曉的道理,這八裏橋的貧下中農,都是他此番新政需要拉攏,團結的對象。


    錯不了!


    而今日沈烈來這八裏橋鎮,是為了推行他的合作社新政,至於為什麽是八裏橋……


    沈烈不動聲色的往周圍看了看,因為這裏是交通要道,漕運樞紐,也是龍蛇混雜之地。


    這地方……


    可真是一言難盡,因為漕運從這裏走,故此這八裏橋鎮一帶,便相當於京城和通州的結合部。


    各種鄉黨,亂七八糟的雜教雲集此地,自然也是白蓮教妖人藏身之地。


    沈烈眯起眼睛,背著手,看著這人群中,那看似人畜無害,老實巴交的鎮民,那唯唯諾諾的民婦。


    心中便好似明鏡一般敞亮,這其中,也不知有多少白蓮教的虔誠信徒,又或者眼線。


    而沈烈的打算是,治標不如治本。


    要想根除這白蓮教。


    抓人沒用。


    興大獄,殺頭也去不了根。


    這些毒教都猖獗了一千多年了,從來也無人能徹底除根,屢禁不絕,動不動便叛亂的根本原因在於……


    不公!


    地方不公。


    暗無天日。


    百姓受了欺壓無處申怨,自然便會心生怨恨,心中不滿便會被人教唆,加入這毒教……


    希望那些虛無縹緲的天父地母,又或者阿彌陀佛降世,打破這不公的世道,而後便是一個王朝的崩塌。


    而沈烈的打算是,將合作社新政先在京畿一帶大力推廣,讓農戶們都組織起來,或推廣種植高產作物。


    或農閑時進廠務工。


    但凡這些農戶們有點正經事兒幹,又能增加收入,小日子過的紅紅火火,誰還信那些白蓮教,青蓮教呐。


    但凡這些鎮民加入了合作社,組織了起來,錦衣衛還可以定期派人來集會,宣講朝廷政策……


    時間久了。


    那白蓮教必然也就沒了生存的空間。


    當然……


    理想是豐滿的。


    隨著沈烈點點頭,那八品巡檢便將響鑼一敲,向著八裏橋的農戶們扯著嗓子,吼了起來。


    “請總憲大人訓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小王本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小王本尊並收藏大明風流最新章節